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寻情仙使_分节阅读_第641节
小说作者:陈风笑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17-08-12 13:21:13

  说句更难听的,幽州郡的百姓死绝了又怎么样?李永生固然在意这些,但是豁出去的话,他也不是承担不了这番因果,大不了他帮幽州的百姓报仇呗。

  说来说去,他非常痛恨朝廷的扯后腿,这种痛恨,甚至超过了他对幽州黎庶的关心。

  在他看来,在这种大事上,使用这种见不得的手段,针对的还是为朝廷出过不少力的玄女宫,真的是令人齿冷。

  诚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好,为政者无私德也罢,都是上位者的道理,然而做人,总是要有一点底线的。

  事实上他感觉,在那一晚上,自己成功地忽悠了——其实是激起了李清明的草根之心,他并不认为,李清明会因为发生在三湘郡的这点事,就轻易地改变主意。

  愿意率性而为的人,多是性情中人,一旦认定了某些事情,不会轻易地改变主意。

  更别说,以李清明那性子,一旦知道三湘郡事件的内幕之后,怕是也要对朝廷的做法不满。

  军情司来人本来是还有话说的,但是见他说得这么决绝,也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只能叹口气转身走人。

  然而,军情司的人在雷谷碰壁,却是带给了朝廷极大的震动。

  此前朝廷的心思,一直在幽州战局上,三湘那边虽然也动荡,但那终究离得比较远,并不是肘腋之患,大家装鸵鸟无视就行了。

  到了后来,博灵郡的王志云悍然出兵,竟然打出了点小局面,虽然到最后也吃了小败仗,但终究是稳定了战局,还向三湘郡里楔了一颗钉子。

  至此,三湘战局就很令大家满意了,在目前的情势下,能稳定局面,就是一等一的功臣,至于说发起反攻,那是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就在这种情况下,三湘郡竟然又不稳了,有失陷的征兆,朝中一时大哗。

  对玄女宫出手的,是因果殿的某些人,朝中知道这个行动的官员,是极少数,大多数官员根本不清楚,为什么三湘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而知道内中详情的人,也不会将秘密泄露出去——终究是比较见不得光的手段。

  所以,三湘战局虽然比不上幽州战事重要,但是竟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不过幽州的局面也紧张,朝里的官员商量一下之后,决定还是派朝安局的人跟雷谷去沟通——务必要让雷谷拖住荆王整合三湘的脚步。

  朝安局的反应可想而知,他们又不是军情司那种只注重军情的机构,作为内廷第一的情治机构,他们非常清楚,三湘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己方暗算人在先,现在还指望道宫能拖住反王,这想法真不是一般的无耻。

  然而,无耻又怎么样?朝安局只是天家的手上的一杆枪,天家怎么指示,他们只能照办,没有反对的权力。

  魏岳魏公公主动要求,说宁御马跟李永生交好,眼下朝安局事务繁忙,希望宁御马也能出一份力,负责了此事。

  反正御马监对朝安局的垂涎,是人所共知的,魏岳防也防不过来,倒不如丢出去根硬骨头,让宁致远去啃。

  天家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就将此事委托给了宁致远。

  宁御马笑嘻嘻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不过他在回家之后,直接将两个扫雪扫得不干净的小厮,活活地杖毙了!

  但是再生气,又能怎么样?天家安排下来的事,他还得去完成……

  李永生听说有朝安局的人求见,带来了宁御马的口信,于是就见了一见。

  然而,听完对方的要求之后,他真是哭笑不得,“你们还好意思提这些?你既然是朝安局的,想必也知道,玄女宫为何有这样的反应。”

  对方若是一口否认的话,他就能将此人也丢出雷谷。

  然而,这次朝安局来的人,还真有点魄力。

  此人厚颜无耻地表示,“朝廷这么做,也是希望玄女宫对待这些叛贼时,能主动些……”

  “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黎庶,在这种大善的意图之下,纵然有点小恶,也是瑕不掩瑜,李大师您不但是宁御马的知己,还是朝廷教化房的人,总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吧?”

  “有点小恶,也是瑕不掩瑜?”李永生真被他的厚颜无耻气到了,他冷笑一声表示,“既然你也知道,我是教化房的,那这件事情你没必要跟我说……我做得了道宫的主?”

  然而,这位能来传话,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他笑着表示,“宁御马知道,您也为难,但是事关国家社稷,您能做了雷谷一半的主,不找您找谁呢?”

  他是带着厚脸皮来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宁致远本人的算计。

  宁御马知道,自己不可能劝得动玄女宫,就改了目标——我们不求说动玄女宫,只求说动雷谷就行了,反正雷谷的高手也不少。

  只要雷谷能出面,拖住荆王的后腿,也就等于是将玄女宫拖下水了。

  “那你去跟谷主说去吧,”李永生一甩手,就要站起身走人,“九公主没准比我更好说话。”

  “九公主是玄女宫弟子啊,”这位哀嚎了起来,“她怎么可能答应?要不这样……我们想一想办法,送上指使者的人头,不知道能不能让道宫息怒?”

  李永生讶异地看他一眼,表情相当怪异,“主使者的人头?”

  “没错,”这位点点头,很干脆地发话,“建议者为东台舍人梁珩,倡导者为内廷范含。”

  梁珩是谁,李永生并不知道,但是御用监的司监,他还是清楚的,“你说范含的人头?”

第八百五十五章 急转直下

  在宁致远没有崛起之前,内廷排第一的是魏岳,而范含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人。

  少年天子上位之后,独宠宁致远,对魏岳和范含都不感兴趣,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范含是内廷里,唯一能跟魏岳打对台的主儿。

  天家居然要用内廷第二人的人头,以及一个东台舍人,换取玄女宫的谅解。

  由此可见,权倾一方固然能趾高气扬引人神往,但是内中的风险,也不是一般地高。

  一旦遇到大事,没有什么人是不能牺牲的,哪怕范含这样的内廷重臣。

  这就是政治,不但无耻,而且无情。

  朝安局的这位点点头,面无表情地发话,“没错,出了这样的大事,总要有人负责,范公公虽然德高望重,犯了错总要付出代价的。”

  李永生冷笑一声,心里越发地鄙夷这些政客了,“你这话,说得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真要计较元凶的话……你说范含这么做,是不是得了天家的首肯?”

  朝安局来人不但脸皮厚,胆子也大,但饶是如此,听到这话,他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莫非你还想要天家的人头不成?

  他定一定神,才干笑一声,“李大师说笑了,天家当然不知情,是梁珩和范含仗着天家信任,私用天子印玺,才导致这个事情的发生……”

  “只怕还有一个临时工掌印吧?”李永生冷笑一声,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我以为你是条汉子,什么话都敢说,原来也是这么没担当……好走不送!”

  “李大师,”朝安局来人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不住地砰砰磕着响头,“还望您大发善心,怜惜天下黎庶则个……”

  “来人,”李永生淡淡地发话,“将这厮丢出雷谷。”

  他累了,真的累了,为了中土的黎庶,他已经做了很多很多,现在有人竟然想用黎庶来绑架他,那他也只有一个反应——我不惯你们这些毛病。

  处理完此事之后,新年就到了,这一次,在雷谷过新年的人数,超过了二十万。

  因为这里是三湘郡秩序最好的地方,过年的气氛也很祥和,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十五。

  这一日,李永生、赵欣欣和公孙不器等人正在雷池旁边,观看雷池布设阵基,远处有人来报,“不好了,朝安局有人来报,他们有三十多名同仁,被人坑杀了。”

  坑杀这话,用得不太对,严格来说,是有一个坑里,埋了朝安局三十多具尸体。

  这是雷谷外不远的一处山民,在自家捕猎的陷坑旁,发现土质比较柔软,他随便一挖,也没想着能有多大的收获,哪曾想,就挖出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三十多具尸体里,最早的死了两个多月,最近的,死了不到十天。

  那个代表宁致远来传话的家伙,居然也在其中。

  李永生去看了一下,回来之后感叹,“哪一行也不好做啊,前几日你还说要献别人的人头,没想到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赵欣欣也摇摇头,“朱雀这家伙的报复心,实在太强了点。”

  别人看不出来,他俩绝对看得出来,这些死掉的朝安局密探,都是死在了玄女道的手下——别的可以作假,玄女道香火的气息,那是做不了假的。

  而李永生就只有苦笑了,“这笔账,不知道又要记在谁的头上……真是够乱的。”

  “由他们去乱,”赵欣欣面无表情地发话,“人力有时尽,咱们做好自己就行了。”

  李永生闻言点点头,“我也觉得,这一世你入世太深,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尽如人意的。”

  于是,两人就放弃了对后续事态的观察,专心致志地经营雷谷。

  当然,想要专心经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此后又有其他人陆续找上门,比如说博灵郡的王志云——他也是受了朝廷的压力,想要说项一下此事。

  但是李永生根本不见人,并且表示,博灵郡在雷谷的军队,想要出击的话,我们并不干涉,万一败了也可以退回雷谷的地盘,继续寻求庇护。

  但是你们想要雷谷出面,为博灵的军队保驾护航,那是不用指望了,军械物资什么的,也不用指望我们提供——我们只为那些做工的人提供粮食做赈济。

  就因为朝廷的无耻小伎俩,大好的局面,一朝沦落到了如此境地。

  就在开春后不久,李清明发起了一场偷袭,这一次是他跟离帅协商,调用了五万郡兵、五万勤王兵,外加四万御林军。

  一共十四万大军,号称三十万,由大名府南下,穿行豫州郡近百里,然后包抄了襄王的退路。

  他们并没有发起多么猛的攻势,只是掐断了后勤,顺便歼灭了三万海岱的郡兵。

  但是这一仗,是彻底地打痛了襄王,原本打算大举进攻豫州的军队,马上停止了动作,就地组织防御,防止李清明的军队端了襄王府的老巢。

  而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襄王,闻言也是大惊,“怎么就让人抄了后路……内阁这些蠢蛋,连军役部的行动都不知道吗?”

  对他来说,损失三万战兵,就足以痛彻心肺了,更别说是被端了后勤粮道——这年头的事儿,果然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不过至于说老巢被端,他倒不是很担心。

  在海岱,襄王府还有五十万的军队,三十万后备役以及七十万丁壮,倒不信李清明那区区三十万人,能把他怎么样了——说是三十万,有没有二十万还难说呢。

  但是前线这二十多万人,跟后方断绝了联系,军械和军粮供应不上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襄王的反应很奇怪,他不但没有回师攻击对手,也没有前出攻打幽州守军,反倒是开始加固防御,不但北向加强了防御,南向也做出了防御。

  朝廷里的官员,被这种奇特的反应镇住了——这是又要干什么?

  然后他们又获得了消息,襄王府后方的军队开始北上。

  原来是要利用海岱驻军,解决掉朝廷的南下部队。

  但是大家依旧不能理解——你能保证在解决掉朝廷军队之前,自家的前军不被攻破吗?

  就在众人争吵,是否要对襄王的前军,发起攻击的时候,有军情司探子冒死传来了消息:海岱水师已经自东而来,登陆幽州,叛军已经派陆军接应去了。

  朝廷里的官员这才明白,合着襄王一直藏着的杀手锏,现在才亮出来。

  幽州东边就是大海,而顺天府距离海边也不远,不过幽州并没有水师,采用的是近海防御策略,陆上有坚固的军寨,防范可能来自海上的攻击。

  与之相反的是,海岱的水师,跟南方的彭泽水师,并称两大内河水师,与此同时,海岱水师还有海上战船,可以在海上作战,而且这些海上战船的作用,就是拱卫京畿。

  可惜的是,海岱落入襄王手中,水师也被襄王控制了,虽然有不少官兵和战船叛逃,不想跟朝廷为敌,但是襄王还是能够组织起一支不小的水军。

  这些战船没能力对顺天府方向发起攻击,但是为被困的军士输送补给,顺便解决掉一些朝廷的小巡逻艇,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此一来,战局再次发生变化,朝廷楔入海岱的钉子,成了孤军,而襄王前军原本是孤军,现在得了海上的支援,反而成了钉子,战局的风云变幻,真的令人瞠目结舌。

  按说襄王的前军成了钉子,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此前他们在疯狂进攻,现在改为防守了,李清明策划的大范围运动,深入敌后断敌粮路的计划,算是完成了一半。

  但是朝廷官员不这么看,他们只是看到,襄王似乎要赖在幽州不走了,而出击的十四万军队,还能不能回来,这也是个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1页  当前第6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8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寻情仙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