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1028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3 MB   上传时间:2019-07-26 18:20:20

  那些被驱赶到远处的船只上的人听到方运的话后,无比感动。

  “还是方虚圣好,那些象州的官老爷,根本没把我们当人看!说赶就赶,都几个时辰了?船舱的鱼烂了怎么办?”

  “我娘正等着俺卖鱼还钱给他买药呢。现在去不了大码头,没人来这里收鱼啊。”

  “怪不得他能当上虚圣,才学不说,单说他心里有咱们百姓,我就佩服!”

  “想想以前庆国那些大官,包括庆君在内,谁来了不是清江封路,怨声载道,谁比得过方虚圣?”

  “怪不得连许多庆国人都跑去宁安县,帮方虚圣对抗妖蛮!”

  “这种虚圣,俺认!庆国那帮土匪,老子不认!”

  “走,开船,拜见方虚圣!有方虚圣在,咱们孩子都能中进士,咱们的船舱都能装满鱼!”

  数以千计的大小船只纷纷启航,前往巴陵大码头。

  一些客船上载着各国的旅客,旅客们低声议论,纷纷称赞。

  许多人在船上向方运弯腰作揖,还有一些人跪在甲板上遥遥给方运磕头。

  董文丛在方守业低声道:“方虚圣果然不一般,咱们差点着了庆官的道!咱们习惯了大场面接待上官,可那些庆官随便动动嘴皮子,就能让方虚圣身染污名。”

  方守业轻轻点头,道:“我这侄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咱们在官场军伍混迹这么多年,还不如他一个小娃娃,丢脸啊。方才我才明白他为何连面子都不给我等直接开口,庆官极可能会制造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让那些渔夫击鼓鸣冤哭诉鱼因为迎接方虚圣而死光,或者干脆让船上的人病死或落水淹死,然后把矛头指向方虚圣,让他一来就惹上一身骚。”

  “是啊,方虚圣就是一眼看出这点,所以干脆停在半空。不能怪他绝情,是咱们没做到。”

  “这哪里算绝情,他要是绝情,就直接舌绽春雷点你我名字斥责。”

  “我突然很高兴,在他手下当官定然能学到很多。”董文丛道。

  “他,本就和我等不一样。”方守业望着远处天空的方运,感慨万千。

  “当年你与他初见时,不会想到会有今天吧?”董文丛道。

  “当年我亲自上门找他,大概是我此生做出最正确之事,也是最重要之事。”方守业更加感慨。

  董文丛笑道:“不知道全景国……不,是全人族有多少人羡慕你。”

  “所以,我这个当伯父的,不能给他丢脸啊。现在倒好,今日给他惹上麻烦。”

  “你说,他会不会修习了传说中曾子的三省圣道?能‘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一切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否则的话,怎会一到此地就发现问题。”

  方守业道:“不好说,我更相信,他并非是先发现庆官的阴谋诡计才如此,而是他从内心深处没有看低船夫等普通百姓,是真心不喜欢因为迎接自己而打扰到百姓,从让庆官的毒计失效。”

  “这……岂不是说他的境界甚至高于‘三省圣道’,达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圣人之境?”

  “不好说,不好说啊……”

第1624章 总督专断

  经过董文丛和方守业的努力,那些被迫迁离的船只回到巴陵大码头,大码头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半空的方运轻轻点头,脚踏平步青云,落在码头之上。

  众多巴陵城的百姓给方运作揖鞠躬,有一些人让自己孩子给方运跪下,还有一些成年人也给方运跪下,这些下跪的成年人大都是跟庆国有深仇大恨之人。

  方运踏上码头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见巴陵众官,而是在码头散步,与这里的船夫、渔父或巴陵城的百姓交谈,了解当地的情况。

  方守业与董文丛愣了一会儿,董文丛立即让人拿出文房四宝,提笔作画,画出方运与巴陵百姓交谈的场面,然后把一些官员画在较远的地方,最后写了几句评论。

  “虚圣驾临,定码头秩序;总督初现,远官而近民。官如鱼,民如水,鱼水情深,莫过于此。”

  书写完毕,董文把画卷交给身边的幕僚,低声道:“速速传递给圣院《文报》编审院。”

  董文丛的幕僚立刻快步离开。

  在场的象州官员望着被巴陵民众簇拥的方运,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位方总督,到底是深谙官场之道,还是误打误撞?”

  “收买民心之法,此人大概冠绝十国。”一位老进士冷哼。

  “为官之道,若变成取悦百姓,成何体统!”又有一位进士低声呵斥。

  一些官员想要呵斥这些支持庆国的象州官员,但却开不了口,因为那个进士官员说的没错,为官之道本就是媚上欺下之道,再蠢也不会取悦百姓,一旦想通过取悦百姓上位,那便是犯了官场大忌,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若是取悦百姓就能升官,把负责官员升降的高官们置于何地?简直是在颠覆一国政体。

  但是,这些官员不敢在此事上围攻方运,总督不可怕,但身为虚圣,不是他们可以利用这种事扳倒的,一旦传遍天下,反而更增方运的文名。

  方运早就不是任何一国官僚体系能够束缚之人。

  方运足足与巴陵城的百姓聊了一个小时,才向他们告辞,走到象州众官面前。

  “拜见总督大人!”

  以方守业和董文丛为首的象州众官一起作揖。

  “诸位不必多礼,边走边说。第二次来巴陵,也算故地重游。”方运一边走一边道。

  许多支持景国的象州官员露出淡淡的微笑,因为当年方运文战庆国,夺回象州,便是在这巴陵城中,不仅让庆君威名扫地,还让庆国众多高官束手无策,成为圣元大陆的笑柄。

  但是,那些支持庆国的象州官员则面色不变。

  “一起步行回城吧,路上好好聊聊象州之事。文丛,各地的官员可到齐?”方运一边行走一边说话,他的年龄比在场所有人都小,但说起话来老气横秋,官威十足,颇有两州总督风范,没有一个官员敢小瞧他,反而感到压力。

  董文丛忙道:“象州幅员辽阔,下辖八十余城,一些边远地区县城的县令若是坐普通马车,大概需要数日才能抵达。”

  方运附近突然变得静悄悄的,许多官员下意识减弱呼吸,生怕自己的呼吸声音太大。

  “哪些县城如此贫困,连一匹蛟马都没有?若驾驭蛟马,即便是离巴陵最远的县令,也可在三个时辰内赶到。”

  董文丛轻咳一声,道:“或许是有些县城的蛟马挪作他用,县令不便调动,所以乘坐寻常牛马车前来。”

  方运看了看西边的太阳,问:“今夜可有履新文会?”

  董文丛忙道:“下官早就准备妥当履新文会,而且江州部分官员会在履新文会前抵达。”

  “好,若是有人在履新文会前未到巴陵城,那便不用来了!”方运淡淡地道。

  在场的众多官员心头一沉,如果说之前方运恢复秩序是小心谨慎或亲民,那么方运这次的话,便是在展现总督威严与权力。

  总督对三品以下官员有专断之权。

  无论是七品县令还是五品知府,只要在两州范围内任职,方运只要找到任何小借口,无须经过内阁,可直接拿掉象州与江州三品以下官员的官职。

  景国内阁在其他州任命官员与方运无关,但只要在江州与象州任命官员,三品以下一切需要方运首肯。

  只要方运不盖下总督大印,无论是四相还是太后国君任命的两州官员,都没有实际的权力,都不能上任。

  正是因为总督权力极大,所以各国很少设置,姜河川也是费了极大的力气才让左相同意。

  这就是在给那些庆官一个下马威,只要那些官员无法到来,方运只要一个“不敬上官”的罪名,就能直接将他们夺官。

  众官员不敢应声,方运继续道:“此次文会在何处举办?”

  董文丛道:“本来有五处地点可供选择,分别是君山、洞庭湖畔,州文院、鲁肃阅军楼和城中最大的酒楼望江楼,在下前思后想,酒楼太俗,州文院太旧,君山太远,而鲁肃阅军楼也算在洞庭湖畔,当为最佳。”

  “不错,那便在阅军楼举办今日的文会。”

  董文丛道:“下官提醒您一句,您作为此次文会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写一篇诗文。”

  “这个我自然知晓。”

  方运轻轻点头,这些都是官场的惯例,既然要担任两州总督,那就要学会融入官员之中。

  “泰合府知县卢鸣何在?”方运突然问。

  就见一个身穿进士袍的中年人快走几步,道:“卑职卢鸣,见过总督大人。”

  方运看了一眼卢鸣,相貌平平,嘴上留着八字胡,看上去很厚道,但却又让人感到很精明。

  “复兴社之事,你查得如何了?”方运问。

  一些庆官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景官们则冷静得多。

  “卑职审了社首周子任一天,由于得知您提前赴任,下官只好快马加鞭赶来。”卢鸣如实回答。

  “你对此案有何看法?”方运道。

  在场的所有官员都琢磨方运的意图,许多人看向泰合知府严悟,严悟始终一言不发。

  卢鸣苦着脸道:“此案是严大人分派案件,下官只有一个看法,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其他官员接受此案。”

  “涉及两国与民间纷争,已经惊动人族各地读书人,你一个县令的确无法处理此事。严知府,你可否接手这个案件,尽快查个水落石出。”

  “这……下官正是因为事务繁忙,无法审判此案,所以才交由卢鸣。”

第1625章 香江无香

  “既然卢县令自认为无力审理复兴社一案,严知府认为应当交由谁人审理?”方运面色和蔼地看着泰合知府严悟。

  严悟没有立刻回答。

  卢鸣则瞄着严悟,眼中闪过一抹不满,随后望向方运,心中充满尊敬,因为他明白,之前方运故意要严悟接手,就是一个陷阱,然后再配合这句话,让严悟进退两难。

  严悟的目的很明显,把此事留在泰合府内审理,无论审理结果如何,他都能向有利于庆国的方向处理。但是,现在卢鸣不想审案,严悟要么以上官的身份逼卢鸣接受,要么自己审理。

  一旦严悟以上压下,那么就等于给方运一个借口,让方运也能够以总督之身下令。

  严悟若是自己审理,一旦出了岔子,那么方运将会趁机将他拿下。

  总督专断,别的都不需要,只需要一个借口。

  在场许多官员已经明白方运话语里的意思,一些官员十分惊诧,甚至偷偷观察四周,怀疑有尚书甚至四相层次的人精官僚在暗中指点方运,一个人才气再高,但未在官场磨砺过几十年的,绝对说不出这番话。

  严悟的额头渗出微亮的汗迹。

  其他“庆官”暗中焦急,想要帮助严悟,但真能负责此事的,除了泰合府的县令和知府,只有法司衙门、刑司衙门、州牧衙门和总督衙门,而这三个衙门都被“景官”牢牢把握,再之上,就是京城的大理寺、刑部和监察院能负责,也就是常说的三法司。

  双方都不想把这件事交由三司会审。

  虽说象州的“庆官”没有主动承认妄图让象州重新归属庆国,但早就与“景官”处处对立,双方都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一旦出头,必然会被众“景官”围攻。

  片刻之后,严悟道:“此事既然牵扯到两国纷争,单单交由法司恐怕不妥,应该交由礼司和法司联合审案。”

  众多庆官露出满意之色,一国有礼部以及主管外交的鸿胪寺,而一州没有类似鸿胪寺的衙门,鸿胪寺的一些职能归入礼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9页  当前第10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8/20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