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末世鼠辈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82 MB   上传时间:2022-12-16 19:27:23

  既然说到继续做,那我就不得不再老调重弹了。做事不是靠人,得靠规则。我不是神,没有规则我也会走偏。我费尽力气打下了一个还算坚实的基础,请大家尽可能的爱护它,浇灌它,容忍它,建设它。

  再相信我一次,将来总有一天它会长大的,即便是由一群笨蛋执行也能运转自如。

  实际上如果我死了,对大家来说可能不算是件坏事。有我在,很多人的想法无法实行。现在压在你们头上的大山没了,尽管去尝试。只要方向对,其实无所谓对错的。

  加油吧,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生物,凭什么人类就能独占鳌头呢。只因为我们有脑子,且能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这一晚很多人失眠了,有这个人在的时候,大家觉得活着并不是太困难,按部就班该干啥就干啥,即便丧尸大军来了,也不用慌不择路。

  可是当这个人消失时,大家又发现,原来活着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前方的路黑漆漆看不到头,什么地方有坑,茫然无知。

  可是到了下半宿,脑子里想的问题就不是这个了。确实,洪涛的离开真的就如一座大山倒塌,让很多人觉得顿时轻松了不少,想法也活络了不少。虽然说还不能马上就改弦更张,可毕竟成为了一种可能,也有了动力。

  不过有两个人的想法可能和所有人都不太一样,这是两个女人,林娜和周媛。她们自打听见洪涛架机离开不知踪影的消息后,马上离开了怀柔基地。

  直到得知飞机失事,洪涛摔死,她们俩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守在初秋病床前,日夜陪伴,以泪洗面。

  随后焦三从西安基地驾车返回,连续开了一天车也没敢坐飞机。他回来之后就主持了洪涛的葬礼,并力排众议,在刘全有、孙建设的支持下,把洪涛的遗体又烧了一遍。

  这次烧的更透了,完全烧成了灰,然后返回了后海边的小院,把一半骨灰埋在了石榴树下。另一半洒在了后海里面,又让人把残破的小院重新修砌了一遍,尽量恢复到当初他们认识时的状态。

第二卷 死灰复燃

第433章 孤独的牧人

  蓝紫色的皮肤上泛着金属光泽、消瘦而又发达的肌肉组织紧紧包裹着骨骼、光秃秃的脑袋中间一道竖向凸起、双眼中全是眼白没有瞳孔……

  一只让人类幸存者谈之色变的蓝魔鬼,正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于被绿色包围的残垣断壁之间,模特般的身材和高于人类几倍的力量,加上全方位探查能力,让这种生物在废墟的复杂地形中游刃有余,时而停下脚步四下搜索,时而猛的窜上窗台巡视着建筑物内的每个角落。

  它感觉到了人类的存在,但那种气息总是若隐若现非常难以确定方位,可繁殖的本能驱使着它不能放弃,必须围着这几座被植物爬满的楼房四下找搜寻可能性。

  近了……人类的气息近了……蓝魔鬼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像看到新媳妇般的激动了起来,动作也随之更加灵敏,嗖的一下跳上二楼窗口,再扒着稍稍裂开的墙壁缝隙翻上三层。

  “咔嚓……嘶……”蓝魔鬼更激动了。它明确感觉到了,人类的气息就在这里!可是脚刚刚落地就传来了清脆的响声,一对儿钢齿紧紧的锁住了它的脚踝。

  如果是人,此时小腿骨已经被夹断;即便是丧尸,依旧会被锋利的齿尖穿透皮肤和肌肉。可是对于蓝魔鬼的身体,钢齿的硬度显然还不足矣造成伤害,只是发出了让人牙根发痒的摩擦声。

  它们没有痛感,更不会害怕,张嘴发出了急促的气流声,表示的全是兴奋。就在十几米外有个鲜活的人类正从一个破破烂烂的铁皮桶里站了起来。

  “哗啦……咯吱……”猛的向前一扑,身体被连接捕兽夹的铁链拽了回来,钢齿在小腿皮肤上划出两条白色的痕迹,同时也发出了不甘的呻吟。这下拉拽让捕兽夹的机簧有些吃力,甚至发生了变形。再多来两下,估计就得散架。

  “咔嚓……”但就在蓝魔鬼的另一脚迈出去的同时,被尘土和枯枝败叶覆盖的地面上再次蹦起一支大号捕兽夹,准确的夹住了它的另一条小腿。

  这个姿势太让人尴尬了,一条腿被固定在窗根下,另一条腿跨出去小一米远,标准的扯蛋!即便不是人也不该如此戏弄,丧尸也是有尊严滴!

  “嘶……”蓝魔鬼再次从喉咙里发出急促的气流声,死死瞪着已经走到几米开外的人类,张开了长满金属般锋利牙齿的大嘴!

  “嗖……”人类停下脚步,挥手扔过来一个绳套,准确的套在了蓝魔鬼脖子上。

  “咣当……”蓝魔鬼怎么肯让人类如此欺负,用力一甩头打算摆脱束缚。可是随着绳套收紧,对面窗口上的一坨水泥块被绳子拉动,随即掉落了下去。

  双脚被捕兽夹固定,脖子又被连接着上百斤重物的绳索套牢拉死,饶是蓝魔鬼比人类力量大上两三倍,一时间也有点束手无策。身体被拉得向前一扑,马上又斜着固定在半空中,后面的一只脚要是没有兽夹固定就已经离地了。

  “嘿嘿嘿……看你这个怂样儿,还追着想咬人……和你说啊,直接死在我手里的丧尸得有几万了,像你这样的笨蛋也得上百。知道活尸不?就是你们的领导,我抓起来当宠物养,让它趴着就不能蹲!”

  见到蓝魔鬼被绳子固定住,那个人谨慎的走近了两步,边碎碎念边从大斗篷里掏出一团东西,双手一抖,是张汽车行李网,兜头罩了上去。

  “噗……咔嚓……”蓝魔鬼不甘心的挥舞着双手,试图把网子从头上扯下去。可惜它不知道该怎么摆脱,只能用双臂蛮力撕扯。

  就在此时,男人突然上前一步,手里不知道啥时候多了把短小的斧头,准确的劈在了蓝魔鬼被绳子拽得笔直的脖颈上。

  别看蓝魔鬼的骨头坚硬无比,连子弹都打不穿,但这一斧子下去它立马就不挣扎了,仿佛被关上了电门的玩偶,双臂下垂,狰狞的表情瞬间固定。

  斧子的利刃正好劈在颈椎骨节的缝隙中,骨头硬,可是连接的软骨就没那么坚固了。和人一样,中枢神经被破坏之后,丧尸也会死亡。

  “他妈的,这玩意越来越有劲儿了,下次得换根更粗的绳子。”男人没有马上靠近,而是先顺着绳子捋到窗口,看着已经被磨断了两股的地方摇头叹息着掀开了兜帽。

  男人,高个子男人,胡子不算太浓密,大多集中在下巴和两颊。头发有些长还有点花白,但梳理的挺整齐,用一根花鞋带绑在脑后。

  脸颊消瘦、嘴唇较薄,鼻梁本来高挺,但中间往下有些歪,看起来应该是受过伤,折断后没有长好。眼睛嘛……看不见,在阴暗的建筑物内他居然还戴着滑雪用的反光护目镜,绿油油的镜片像极了大绿豆蝇。

  从胡须和头发上看,这个人的年纪应该不小了,但仔细观察脸上的皮肤,除了鼻梁和左颊上的一道伤疤,看上去还挺有弹性挺细腻的,更像青壮年。

  往下看,羊羔皮的皮袄上满是油渍和污渍,不知道穿了多少年。在敞开的前襟里却能看到热带迷彩涂装的防弹衣和战术背心。

  厚厚的羊皮裤子已经快分不清颜色了,两根电线充作裤腰带,还是一红一蓝双色的。左右大腿上用很专业的帆布套件,分别固定着一把匕首和一把带消声器的手枪。

  皮靴旧的已经快认不出本来颜色,鞋头的部位还用厚皮子加固过。但要是仔细分辨的话,就能认出这款靴子并不普通,应该是陆战靴的一种,只是关键部位的商标、铭牌和字体被人可以刮掉了。

  最外面披着件……不应该说是一件,应该是一堆乱七八糟布条缝起来的大斗篷,内衬上隐约印着LONDONFOG字样,证明了它原本就是件风衣,只不过后来被改造成了这副德性。

  总体上讲,这个男人远看像个少数民族的牧羊人,近看有些四不像,仔细搜一搜的话,矛盾的地方会更多,尤其是斗篷里隐隐约约露出来的自动步枪,加装了瞄准镜,看上去很现代化。

  男人在解开绳索之前又拿起块砖头,照着还卡在蓝魔鬼颈椎骨缝里的斧子背狠狠砸了两下,确定深度足够伤到骨髓之后才敢伸手去拿斧子,再用力掰开两只兽夹把尸体放了下来。

  然后从墙角的背包里掏出块防雨布,把尸体从头到脚裹了起来,再用绳子绑紧。环顾了下四周,确认没有遗忘,这才背上背包、扛起尸体、拎着两只捕兽夹,蹑手蹑脚的顺着楼梯往下走。

  门外的景象很有科幻色彩,或者叫末世风格。放眼望去多一半是绿色,不是树林,是被各种植物占据的城市废墟。

  百十米外一座曾经的楼房斜着倒在旁边的两座建筑上,形成了诡异的角度,摇摇欲坠。但它们身上爬满的植物却说明这种状态已经维持了很久,至少够植物们生根发芽并年年长大的。

  街道,现在应该用斑驳的草地来形容了。很多地方同样被各种绿色植物占据,只有保持完整的地方才能露出沥青路面,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痕。

  看上去坚持不了多久,也会被各种绿色铺满。植物的根系简直就像千斤顶,上面钻不透就从下面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顶。只要有个裂缝就会钻出一堆枝叶,然后再顶,再长大,直到占据所有空间。

  当然了,也离不开风吹雨淋冰冻的帮助,很多建筑废墟的底部都有被水泡过的痕迹。但只要大水退去,植物们立刻卷土重来,一天一个面貌,直到秋风瑟瑟才肯停歇。

第434章 十年

  “扑棱棱……”随着男人略感沉重的脚步在街道中响起,附近两只野鸡被惊动了,从半人多高的草丛里窜起来,急速怕打着翅膀冲上天空,再依靠滑翔飞出去上百米远,又降落在另一片草丛里。

  “嘎嘎嘎嘎……”几只遍体乌黑发亮的乌鸦站在楼顶上,居高临下看着地面上那个渺小的人类,发出了幸灾乐祸的欢呼。

  曾几何时,它们只能在城市里东躲XZ,捡拾人类抛弃的垃圾苟延残喘。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自打人类倒了霉,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乡村、山地、湖泊就全成了动物们的天下。

  随便飞、随便做窝,再也没人拿着弹弓和枪支打扰。当然了,也再吃不到人类丢弃的美味食物。这个变化到底是收获还是失去,以乌鸦的脑容量肯定是想不明白的。

  地球从来不会因为缺少了某个人而转得慢或者快一点,即便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顽固的大自然依旧按照它的轨迹运作,稳定且无情。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降临。

  男人没搭理乌鸦的嘲笑,也不去管刚刚降落的野鸡,扛着尸体走了百十米又钻进了另一座建筑物。掀开几块破板子露出辆山地车,别看漆皮已经斑驳,但车圈和链条还是新的,锃光瓦亮。

  “咣当……呼……”用了几分钟把蓝魔鬼的尸体牢牢绑在后衣架上,男人从背包里掏出水壶喝了两口,又摸了摸裤兜,拿出个铜色的金属盒子,打开之后有半盒黄绿相间的植物碎末和一块印满了字的报纸。

  “呼……”熟练的卷了根大炮,点上深吸一大口,再长长吐出去,发出享受的呻吟。好像全身的疲惫和烦恼,都已经随着那股淡淡的烟雾飘散。

  “这里好像还没人搜索过,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有用的东西……艹他大爷的,都尼玛末世了还有通货膨胀!”不过接下来的喃喃自语,说明光这一口还不太够,烦恼依旧在。

  抽完烟,男人有些不舍的看了看周围的建筑物,从怀里掏出本地图册,找了找,在上面做个标记。重新扣上兜帽把整张脸深陷于阴影中,蹬上山地车沿似有似无的道路离开了废墟,向着远处的主路驶去。

  “咯吱吱……咯吱吱……”

  山地车明显经过改装的前后悬架很好的过滤了来自地面的坑洼不平,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呻吟着。应该是在提醒主人,它们不是载重用的,现在担负的重量有点大了。

  在初升的朝阳映照下,庞大的城市废墟投下了嶙峋古怪的影子,成群成群的乌鸦在期间飞起落下,发出凄凉单调的喊声。

  一股风吹过,带起了路面上的沙尘,打着旋的升上半空。一位牧人,骑着一辆山地车行驶在已经被沙尘掩盖的路面上,除了被拉长的影子,格外孤独。

  主路上的植物相对比较少,但地面的裂缝反而更多也更大。路的宽度和中间的隔离带造型表明了它以前应该是条比较高等级的公路。

  可惜随着人类倒霉,也和那些高楼大厦一样沦为了没人照顾的废物。不过路中间和两边的护栏倒是还在,没有像人类占领区那样被拆的干干净净,连颗螺丝都没剩下。

  幸存者们通过十年努力,成功占据了几座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城市,并部分了恢复了生产。可惜在原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凡是能被重新熔炼的金属都是可以换取食物、药品、武器、燃料等生活物资的硬通货。

  基地附近的楼宇、建筑、公路以及所有所有带金属的东西都被拆干净了。这几年随着资源越来越紧缺,已经有人干起了回收废旧钢筋的营生。

  他们用极低的价格,也就是能让一两个人不至于饿死的食物,从流民里招募人手,对高层建筑里的钢筋下手了。大锤、钢钎,用最原始的方式把钢筋从水泥块里弄出来,再转手卖给基地里的二道贩子。

  对,没错,现在已经是2031年的春天,距离丧尸病爆发过去了十年。世界各地的幸存者通过逐步迁徙、融合,在几大洲上形成了几十个大型聚居地。

  亚洲有七个,其中的四个在中国境内。复兴联盟占据了华北、部分西北和内蒙地区,去年在吞并了四省联盟之后,独霸北方,干脆改名东亚联盟,野心跃然于纸上。

  实力也确实有,光登记人口号称四万多,附庸流民人口据说高达十多万,是除了印度孟买的幸存者团体之外,世界上人数排在第二的巨型基地。

  剩下三个分别位于成都、伊宁和长沙,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是西南地区、疆省和长江以南的内陆,人口数量在三到六万左右。

  这些人口除了国内的幸存者之外,还包括了很多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中、东西伯利亚地区迁徙过来的外国幸存者。

  按说人口规模应该可以延续人类文明了,哪怕回不到网络时代,保持在工业时代后期总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幸存者们只高速发展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突然间慢了下来,甚至出现了大范围的倒退现象。

  究其原因,可能每个人总结的都不太一样,比如能源、人口、自然环境、原材料等等,最终其实就是两个字,时间!

  幸存者团体大概用了五年多时间,经过了几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才把基地附近的丧尸清理干净。又利用空中优势和远距离炮火,定点清除了绝大部分活尸,暂时消除了爆发大规模丧尸潮的可能。

  虽然离彻底消灭丧尸、恢复人类家园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却也成功的让局面变得可控了一些。说白了就是幸存者和丧尸谁也没有力量再向对方发起大规模进攻了。

  幸存者是由于武器弹药消耗量太大,持续力不足,仅剩的武器弹药只能用于自保。

  丧尸这边则是活尸被幸存者的空中力量清理得太多,几乎到了灭绝的状态。即便还有逃过了热成像仪和无人机、直升机搜索的,也无法再联手聚集起大部队。

  可是当大家感觉到武器弹药和能源日渐紧缺时已经晚了,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大部分机械都锈成了废铁。再加上油料逐渐变质耗尽,幸存者们突然发现想大规模挖煤都已经成了奢望。

  没有机械辅助,光靠人工根本没那么多劳动力,总不能啥也不干光挖煤,吃啥呢?没有了充足的能源供给,更别提采油、炼油、冶炼和机械加工。

  当然了,啥时候都有聪明人,有些团体还是看的比别人稍微远点,提前做了些准备。可惜的是,受限于产业链不完整,谁也无法在项目和产量上兼顾。

  要不就是单独从事一个产业。比如采煤,可以形成一定产量,除了满足自己需求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交换。要不就是全面开花,什么都干,可产量就只能呵呵,大部分产品连自需都满足不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时间拖的越久现成的资源就越少。幸存者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抽出更多人去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劳作。

  此时别说飞机,就连汽车都成了奢侈品,所有工业产品几乎都是紧俏物资,科技发展极度不平衡。

  军械弹药、车辆无线电、医药产品只能数着用,消耗一点少一点。冷兵器、马匹焕发了青春,蒸汽动力重新走上舞台,并越来越重要。

第435章 奎屯

  于是有个问题就非常不幸的发生了,很多幸存者基地无法再担负人口压力,不得不采取更加严格的配给制,从拼了命的吸纳劳动力改成有选择的挑人,再到停止接收任何人,甚至把内部年老体衰和不同政见者排挤出去,任他们自生自灭。

  饥饿,已经逐步代替了丧尸,成为幸存者最大的威胁。失去了基地保护的幸存者只能成为流民,聚集在基地附近的城市废墟里,靠给基地打零工或者冒险去还没被完全清理过的城镇里搜寻剩余物资过活。

  怎么说呢,这种做法不能说完全不人道,却也带着一点点剥削的味道了。很多基地里并不是物资匮乏,经过这么多年的收集,至少粮食储备应该还能撑一段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末世鼠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