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末世鼠辈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82 MB   上传时间:2022-12-16 19:27:23

  于是很多想一夜暴富的流民就开始打蓝魔鬼的主意了,组成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队伍向丧尸控制区进发。

  千万别说普通人干不过蓝魔鬼,老虎不管从敏捷还是力量,都不比蓝魔鬼差,最终咋样?只要值钱到一定程度,没枪的人类也照样能把它们杀的干干净净。

  和老虎比起来,蓝魔鬼唯一的优势就是身边还有一大堆丧尸。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流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抓捕蓝魔鬼。比如先用无人机搜索,大概确定蓝魔鬼的位置之后,用人去一点点把丧尸引出来杀掉。

  弄个突破口出来,再想办法引诱蓝魔鬼追逐,最终掉进人类预先设定好的陷阱或者圈套,或者被大口径枪械射杀。

  到底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这个队伍的富裕程度。有本钱搞来大口径枪械和大威力弹药的,自然就省事的多也安全的多。没本钱的只能下套挖陷阱了,成功率低一些,一旦被蓝魔鬼躲过去,当诱饵的人基本就算死定了。

  洪涛一开始倒是没去趟这片浑水,但开春时发现有几节动力电池充不上电了,翻了翻才发现备用的动力电池数量严重不足,这才跑到WLMQ,转悠了半个月,终于发现了一个目标并成功抓获。

  结果送到奎屯才发现,由于每个流民小队几乎都要用无人机搜索,而现在各种型号无人机的专用电池已经很少了,只能用动力电池代替。所以……动力电池涨价了,比去年秋天之前涨了三倍还多!

  更让他郁闷的是,那帮专门压榨流民的倒霉玩意又成气候了,把本来能值更多电池的蓝魔鬼价格给压了下去,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没的说,洪涛卖了个破绽,换完之后没有马上离开,故意和茶摊老板聊天,就是为了让那群操蛋玩意有机会找人手准备在半路上再把自己抢一遍。

  然后嘛……正义的佑罗当然就再次出现了。想必一下子死了四个人,奎屯分基地的管理者日子肯定不太好过,随即而来的除了严格盘查可疑流民,还得让帮派份子收敛一段时间。

第443章 最大的耗子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也就几个月不能再来了。本想趁这段时间去俄罗斯境内的小窝一次,顺便带些生活用品存着。

  有备无患嘛,洪涛也不知道能在赛里木湖住多久,这事儿不取决于自己,不想无家可归就得提前布局。

  几年以来他跑遍了北疆的所有城镇,并不是闲的瞎逛,更是不要去逗丧尸追着玩,而是在找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备用小窝呢。

  要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耗子,非他莫属。任何时候,只要闲下来,他就不听的挖洞存粮准备后路,已经不是刻意为之了,简直就是本能,而且还是个很讲究的大耗子!

  光有栖身的地点就成了吗?还差得远呢。当年和初秋说的话真不是吹牛,他一个人在末世里生活远比带着一群人容易的多也舒服的多。

  食物、生活用品、武器弹药、御寒衣物、蔬菜种子、必须的工具,包括电力设施,甚至床垫躺椅都要准备齐全。这也不能算合格,没有两条以上逃生渠道的地方还是看不上。

  所以在好几个小窝之间来回倒腾储备物资,就是他这三年多来做的唯一一件正事儿,且坚持不懈。连大雪封山的冬天都在不停钻来钻去,最远的一个小窝已经进入俄罗斯境内了。

  那个地方是个俄罗斯边防军的哨所,里面存了不少武器弹药,却没有食物和生活物品。想从北疆过去,需要翻越海拔接近4000米的阿尔泰山脉,沿途大部分是无人区,有些地方即便在夏天也有积雪。

  但茶摊老板的一席话,又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计划。完善小窝还不太急,但能安全靠近伊宁基地还不太容易被人欺负的机会,不是啥时候都有。

  跑到疆省来已经七年了,四处溜达也有3年多了,可伊宁基地他一次也没去过,甚至都没靠近过。原因很简单,那里是救赎者的主基地,人口众多,管理的也比较严格,道路又不是四通八达,不适合肆意妄为。

  你说不带足够的武器装备,真像流民那样弄把砍刀或者自制的弓弩就去吧,他是真没有安全感,谁有任人宰割的瘾啊。可是全副武装的去,不用快意恩仇,一到检查站就得被发现,想跑都不太容易。

  没有任何根基和熟人贸然钻进去,除了受罪还是受罪。洪涛不相信伊宁基地的流民聚居区里就没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祸害。顶到天了是表面上稍微温和点,骨子里其实更操蛋。

  自己对救赎者管理层没什么好感,光看看奎屯分基地的德性就能以点概面。对他们能提供的交换物资也没有刚需,想要什么可以自己去找。

  可现在不一样了,要是茶摊老板能和伊宁基地里的人拉上关系,在流民聚居区里站住脚,自己就可以减少很多顾虑。试着去那边看看至少不会太受欺负,实在不成还可以走嘛。

  另外洪涛还想去南疆看看,最近的路就是从伊宁向东到HJ县巴音布鲁克镇,从那里再向南沿着独库公路抵达库车。

  由于南疆没有人类控制区,巴音布鲁克镇是救赎者最南边的据点,想通过这里再向南,就得有伊宁基地的通行证。

  为啥非要去南疆看看呢?洪涛不是好奇嘛,他在奎屯基地听曾经在巴音布鲁克镇驻守过的哨兵们喝茶时闲聊过,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近十年的大自然改造已经变成了湿地沼泽、沙漠戈壁交相呼应的复杂地貌,有很多野生动物在那里安了家。

  另外在南疆的某些地方,还生活者一群被救赎者称为叛逆者、被流民们私下叫做反抗军的幸存者组织。

  据说他们当初也是救赎者中的一部分,后来由于理念不同,也没准是权力斗争失败,不得已逃离了伊宁基地。但又面临救赎者的围追堵截无处可去,只好一头扎进了南疆的丧尸控制区。

  令人诧异的是,他们不光没自生自灭,还慢慢发展壮大了起来,时不时就向救赎者控制区来个突袭或者渗透啥的,前年就曾经差点把奎屯的炼油厂给炸了。

  救赎者这边虽然人多势众,却也拿他们没啥好办法。无力进攻,只能加强巴音布鲁克镇和巴伦台镇的防御力量,尽可能让不让反抗军渗透进来。

  洪涛想找机会弄个通行证去看看完全变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啥模样,顺便再在南疆也搞个几个小窝。天有不测风云,谁直到死哪块云彩有雨,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要是能看看反抗军是啥德性就更好了,别误会,不是想加入他们,只是纯粹好奇。现在他对所有幸存者势力都失去了信心,并不觉得谁比谁强多少,其中也包括他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复兴联盟,现在叫东亚联盟。

  伊犁,不是城市,是个地区,全称YLHSK治州。这个地方自古就挺有名的,西汉时期乌孙国就在此地,受西域都护府辖制。唐代又设立了昆凌都护府,管辖碎叶城以东的少数民族部落,其中也包括伊犁地区。

  后来成吉思汗灭西辽,这里成了察合台的封地,建都阿力麻里,就在今天的霍城附近,是蒙元时期中亚的第一大城。

  清代平定准噶尔地方政权之后统一了XJ全境,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统管XJ事物,简称伊犁将军。先后修建了惠远、宁远、熙春、绥定等9座城,以慧远为中心,成众星拱月之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片地区的历史很悠久,一点不比中原古都的时间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XJ的中心并不是WLMQ,而是伊犁。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从那么久以前人类就把此地当做重要的城市呢。纵观历史,凡是建城立都的地方无非就是三种情况。第一,交通发达;第二,易守难攻;第三,气候地理环境适合发展。

  伊犁地区,也称伊犁河谷,伊犁河从此流过,一直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形成了一片夹在山脉中间的狭长盆地,或者叫平原。

  古时候人类还没有战天斗地的能力,想吃饱饭必须找适合耕种、适合放牧的地方聚居,伊犁河谷就是这么一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比较不那么艰苦的气候。

  单就疆省地区而言,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了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还多,人口却只有2000多万,和BJ市齐平。为啥人口这么少呢?是因为偏远吗?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

  从整体而言,疆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戈壁和山区,降水量比较低,水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人类的耕种、放牧、生活用水,在这里想靠下雨是解决不了的,只能挨着河流居住。

  去过且走过大部分疆省地区的人应该知道,凡是有河流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了人,种满了地。一旦离开河流,不到几十公里,甚至几公里之外就是干旱贫瘠的戈壁滩,或者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漠。

  而伊犁河谷地区从古至今都是森林密布、绿草遍地、气候适中、水量充沛、且物产丰富的自然宝地。不光古人这么想,幸存者们也这么想,同时还这么干了。

  做为疆省幸存者的最大团体,救赎者一开始主要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伊宁一部分,WLMQ一部分。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才最终决定合二为一,选择伊宁做为主基地,同时放弃了WLMQ。

第444章 去伊宁

  实际上还有个让双方合并的主要的原因,洪涛自己都不知道。除了水源、气候的因素,安全更重要。

  自打他用伞兵突袭了三原县城,一夜之间兵不血刃的吞并了西北联盟之后,各地的幸存者团体就有点风声鹤唳,生怕哪天一睁眼自己也成了理事会里的橡皮图章。

  疆省虽然离得远,却也不敢轻视,从长远计,伊犁河谷地区远比WLMQ地理环境复杂、距离更远也更好防御。

  想从陆路进入伊犁河谷只有四条路;第一条从奎屯向南沿独库公路到那拉提;第二条,从WLMQ向南到巴伦台镇,由东抵达那拉提;第三条,从WLMQ向向西到赛里木湖折向南,经过霍城回头向东,绕到伊宁后面;第四条,从哈密到伊宁的铁路。

  这四条路里,第一条和第四条已经被救赎者严密控制了,不光奎屯驻有守军,在独库公路北段的几个隧道里还有守军。

  这里的隧道挺有意思,是带门的,水泥大门。守军啥都不用干,只要把隧道大门堵死,就天下天平了。

  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海拔3000多米,大夏天的说下雨就下雨,说下雪就下雪,不是泥石流就是山体滑坡,啥军队也过不去。

  第二条路同样不太好走,巴伦台镇附近的公路建在山谷中间,由于这些年雨水猛增,河水已经把一段路基给冲塌了。

  救赎者架了一道铁索桥,仅能通过小型车辆和行人,如果面临敌人的进攻,他们都不用打,把铁索桥破坏掉,然后藏在山腰的工事里打冷枪就成。

  赶上夏季,说不定啥时候洪水就来了,到了冬季,一场大雪就能把道路封死,连打都不用了,直接谁也别出去,谁也别进来了。

  第三条路更是易守难攻,而且还最绕远,和前两条比多出去好几百公里。过了赛里木湖不远,就是座横跨山间的大桥,叫果子沟大桥。

  很不幸,就在丧尸病爆发的第五年这里发生了地震,大桥断了,不光外人进不去,伊犁河谷里的人也出不来,这条路基本名存实亡。

  这说的是从北疆进入伊犁河谷,如果从南疆走的话还有两条路可以进入。第一条,从库车沿着独库公路向北,还是到那拉提;第二条,从若羌向北,经过库尔勒抵达巴伦台镇。

  看到了吧,不管从北疆还是南疆走,都要经过那拉提和巴伦台镇。这两个原本的旅游打卡胜地,现在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不是为了从KLMY采油,救赎者都不用在奎屯驻扎兵力,只要把独库公路上的隧道炸塌,连巴伦台镇都不用守了,只要把那拉提控制住,就可以堵住从北、东、南三个方向通过陆路来的所有人。

  西边是霍尔果斯,再过去是哈萨克斯坦,那边的幸存者基本都跑过来了,根本不用担心有啥大规模的幸存者团体。

  陆地进不来,空中呢?自打救赎者确定在伊宁建立基地,他们花了三年多时间派人把武威以东,包括青海西部的机场跑道都给破坏了。不敢说百分百,反正只要地图上能找到的有一个算一个。

  这样一来,最近的机场距离那拉提也得小2000公里,中途既没地方降落又没地方加油,就算把美国空军找来,全上能在野战机场短途降落的C130,怕是也不太好办。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航空煤油基本断绝,高速路也被尘土掩盖,哪怕C130真的来了也不敢往草地随便降。野战机场也是机场,几十吨重的大家伙,地面可以不太平,但硬度必须保证,否则下来一个狗吃屎一个。

  “回去吧,前面的路我自己可以走。”洪涛想去伊宁基地该怎么走呢?十天之后,三匹马驮着两个人和几个大包裹出现在了果子沟大桥下面的山谷中。

  桥断了,一般二般的人可能过不去,但对于每年在山间往返至少两次的克里木而言,有没有这座桥都不影响他通行。即便有桥,也不可能赶着羊群和车辆一起跑高速路。

  祖辈们年复一年传下来的经验里,就有翻越每座山头、每条山谷的羊肠小路。当然了,开车不成,骑摩托和自行车也不成,只能骑马,很多地方还得牵着马步行。

  今天就是洪涛前往伊宁基地的日子,克里木不光准备了两只宰杀好的羊和两挂马肠,还用羊皮袋子装了两大包羊奶酪和马奶酪。

  洪涛没问这些是啥意思,有些事不需要用语言交流。自打和克里木说过要从伊宁基地买个哈萨克或者柯尔克孜女人回来给他当媳妇,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就格外勤快了起来,偷偷的缝新皮袄和新毛毡帐篷,啥意思一目了然嘛。

  “我知道你是汉人,是来躲避仇家的。我们是兄弟,小心汉人,他们坏!”克里木有些恋恋不舍,往年他转场一走好几个月,也没流露出这种情绪。

  因为他知道,这个古怪的汉人不怕野兽和盗匪,在野外就是头雪豹,自己这个从小风餐露宿的牧羊犬也得甘拜下风。可伊宁基地那边人太多,什么族都有,枪支也多,一个人再强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放心吧,我确实是去卖货的。那里有熟人,不会受欺负的。如果我找不到他就把这些东西扔了,马上回来。对了,你不要去帆船上捕鱼,想吃鱼了等我回来。驾……驾驾……”

  两个老男人依依不舍的场面让洪涛的眼眶有点热,为了避免真情流露,赶紧吆喝着胯下的老驮马踩着刚刚返青的草叶走开。

  转眼也相处了七年时间,还是唯一的伙伴,不管谁没了另一个人面对的只有孤独。即便是习惯了孤独的牧人,同样需要有人陪伴,无所谓异性还是同性,这种感觉已经超出了普通情感范畴。

  实际上脚下根本就没路,所谓的羊肠小道都是羊群翻山时依靠本能找出来比较容易落脚的地方。要是没有克里木的指点和简易路线图,想翻过这道山梁再绕过前面的山峰,能把洪涛的屎累出来。

  就这样他还足足走了一整天,夜里不得不在山腰的大树枝杈上凑合一宿。那滋味儿……周围各种动物窜来窜去,时不时再刮会儿寒冷刺骨的小风,没有几年的适应,能睡着才叫怪事儿。

  其实还有条更近的小路能绕过断桥,但它最终还得回归断桥的南端。克里木说那里有救赎者的驻军,那些家伙曾经抢过他的羊,所以不建议走,在山上多绕大半天时间也比被人弄死在随便往山沟子一扔强。

  对这个建议洪涛深以为然,虽然自己完全能先弄死他们,可这趟去伊宁不是继续当佑罗的,能低调就低调,免得惹来救赎者的大部队漫山遍野的乱搜。

  两天后,一人两马终于从山沟子里转了出来,回到了废弃的公路上。虽然公路依旧是在山沟里转来转去,至少平整,不用牵着马步行了。

  “哈……终于让我看见了!”又走了三个多小时,山势渐渐变缓,前方出现了一大片亮紫色。洪涛拿出望远镜扫了扫就知道是什么,薰衣草,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开花了,霍城地区的美景之一。

  以前来疆省旅游时,没有赶上开花的季节,现在没有了人类种植,这些植物也没向大自然低头,依旧繁育得郁郁葱葱。无非就是其中夹杂着些许白色、黄色、红色的其他花朵,但这样一来反倒显得更自然了。

第445章 去伊宁2

  “特、特、特……”两匹老马仿佛也感受到了美景、闻到了花香,不停的打着响鼻,平稳迟缓的脚步突然变得轻快了起来,大脑袋不停摇晃着,耳朵来回转动。

  “吁……吁……”洪涛可不觉得马匹是在和自己共鸣,赶忙拉住缰绳再次举起望远镜,向远处那些被亮紫色淹没的建筑物废墟扫视着。

  驯化过的马匹是种胆小又聪明的动物,会用动作和声音告诉主人它们的状态和想法。打响鼻是在清理鼻腔里浓郁的花香,这让它们有些不舒服。摇晃脑袋和摆动耳朵,就不仅仅是气味的问题了,应该是听到了令它们不安的声音。

  “咔嚓……驾!”果然有问题,望远镜里出现了两个身影在建筑物之间走动,距离太远看不清,但肯定是人不是丧尸。洪涛在原地看了几分钟,没有发现其他目标,先把手枪上膛再驱马慢慢前行。

  这次出来他还是带了长枪、手雷、夜视仪和人体雷达,那些东西虽然扎眼,却能保命。不过他不打算带着全副武装硬闯检查站,中途会找地方把大部分武器藏起来。留一把手枪、匕首、斧子和在奎屯换的钢板弩,像个比较富有的流民。

  只是得放弃用习惯了的HK45,换成MP443“乌鸦”。这款手枪是由一些俄罗斯幸存者大量携带进入的,前几年弹药还不是太缺的时候,有条件的流民都愿意弄一把。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威力大,能使用俄制的9毫米钢芯穿甲弹,几十米外就一枪穿透没有增强插板的防弹衣。

  另外17发的双排弹匣也能让火力输出更具持续性,枪口同样有螺纹可以加装消音器。缺点就是枪柄有点大,手小的人不太容易单手掌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末世鼠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