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末世鼠辈_分节阅读_第363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82 MB   上传时间:2022-12-16 19:27:23

  来的突然,去的也快,目送洪涛登上了小船,周媛就带着几辆借来的步战车向西开去。她要尽快返回明港机场,先和焦樵、林娜、何婉君、张柯聊一聊,然后马上返回京城,准备迎接一场对绝大部分人都很突然的暴风雨。

  五月底,应该是京城气候最怡人的季节,可今年的雨水来的有点早,昨晚的一场暴雨依旧没把天空洗净,却把气温降了好几度,即便穿着长衣长裤也能感到阵阵寒气透入。

  成贤街路南,高大的仿中式建筑三层阳台,初秋一个人坐在茶几旁,面前的咖啡一口没动,眼神越过栏杆和不远处的大殿屋顶,久久凝视着天空中的阴霾。

  成贤街,是清代的名称,民国时期改称国子监,后称红日北路九条,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也作太学、国学。

  紧邻国子监,还有一座级别、规制与故宫相同的建筑群,称为孔庙,也作先师庙。除了当做古代皇帝祭祀先贤的场所,当时的读书人如果中了举人,也会在这里的碑林上留下名姓。据说元明清三代,总共记录了5万多名。

  说来说去这条街就是一句话,文化气息浓郁!旧世界里,每当中考、高考来临,依旧会有学生家长带着将要步入考场的孩子到此拜一拜,祈求各位师祖师大爷、师哥师姐的在天之灵保佑,也高中个举人啥的。

  初秋所在的仿古建筑也是个占地面积挺大、挺气派的建筑群,叫做大都美术馆。现在不光改名了,也改了用途,不再是供人欣赏艺术品的殿堂,成了东亚联盟的最高权利和立法机构,联盟理事会所在地。

  从挑选办公地点上就能部分看出某个人的性格,初秋上任之后,经过再三挑选,最终把办公地点选在了这里。除了能沾染点虚无缥缈的文化气息之外,可能就是指望不远处的雍和宫也吹过来点仙气。

  到底有没有仙气还真不好评估。说没有吧,刚上任不久就遭到了刘全有和周金兰两口子的挑战。那时候的初秋在政坛上简直就是一穷二白的废物,除了挂个前理事长妻子的名头之外要啥没啥,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雍和宫。

  结果最是摇摆不定也最有影响力的焦樵两口子保持了中立,另一位实力派官员蓝迪在最后时刻选择了站在自己一边。除了人情之外,恐怕也有佛祖保佑。

  可是说有吧,这次咋就不灵了呢!原本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丧尸清理行动,没想到会被活尸率领丧尸大军包围。本想借此机会展露一下自己这些年呕心沥血的成绩,结果还碰上了能力超强的活尸,差点成了帮凶。

  被私底下笑话几句初秋倒是不在意,这些年还少挨了?即便是改革派里的元老,怕也不是看上了自己的执政能力,他们只是想打着这块牌子,保护和扩大各自的权力而已。

  但还没等人笑出声,一条爆炸性消息就以光速传到了京城,并在各级官员之间迅速蔓延开来。联盟创始人没死,他出现在平安运输公司的车夫里,现在正和张柯被丧尸包围在小区楼顶上!

  洪涛没死!?刚听到这个传闻时初秋根本没往心里去。保皇派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编个谣言也这么低级不入流。

  想打击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淡化洪涛的影子,没事就拿出来抖落抖落,这不是提醒还建在的元老,让他们继续念旧情嘛!

  可是当理事会成员们也从不同渠道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初秋就有点拿捏不定了。不是认为洪涛还活着,而是觉得这次故意造谣的人有点蹊跷。

  焦樵、林娜两口子都不在京城,周媛也去了前线,还把牛大富和空军驻扎在京城附近的一个飞行中队调走,连号称卫戍团的空勤团也仅仅留下一个营,大部分还都是后勤人员。

  这难道是巧合吗?如果往另一个方向想,后背忍不住就要发凉。假如焦樵、林娜被周媛说服转而支持保皇派,那这次清理行动失败,就非常有可能成为向改革派发动攻势的绝好借口。

  为了拉拢军方的年轻将领,改革派一向支持潘文祥领导的参谋部,对他们倡导的以武力开路,安抚随后的战略也是大力支持的。

  结果呢,还没等联盟军队压到长江北岸,失败就先来了。整整一个团的主力被丧尸大军围困在信阳城郊,副参谋长身陷囹圄,突围无望。

  如果此时保皇派与中间派力量沆瀣一气,拿这件事做文章,向来以统一全国、扩大中华民族影响力、建立大中华圈为理念的改革派必然会非常被动。连区区丧尸都搞不定,拿什么去谈大举南下,还尼玛横扫全中国、全东亚……

  可是当手下人去武装部幼儿园里看过之后,脑子里焦樵和林娜改变立场的想法又不成立了。他们俩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好好待着呢,大点的正跟着蓝玉儿。

  谁说手握兵权、调查权,控制了联盟大半军、警力量的这对夫妻会支持保皇派,初秋可以相信,但谁要说他们俩口子会为了理想把家和孩子豁出去,恐怕全联盟没人会信。

  犹豫不定之间,何婉君的密报及时发来,彻底解决了保皇派要趁机掀起风浪的担忧,却又把另一个麻烦摆在了面前,洪涛,真的有可能活着!

  虽然真人何婉君没有见到,但张柯的讲话已经随着8团军官们的密报在几个小时内传遍了军政两届几乎所有人,洪涛还活着的流言的真正出处也就是由此而来。

第89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张柯会搞这种恶作剧吗?初秋认为大概率不会。如果那个小胖子真的发现了洪涛的踪迹,肯定会全力营救,一旦有人阻挠把他逼急了,来个鱼死网破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洪涛如果真的还活着,什么保皇派、改革派之间的各种争斗就全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说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丧尸与人类之间无法共存,次要矛盾是幸存者高层与普通流民之间分配不均,那随着这个男人的出现格局就得改改了。

  丧尸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依旧是最主要且不可调和的。同时,还要再加上个并列的主要矛盾,那就是洪涛的主张与目前联盟高层之间的格格不入。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不管丧尸还是洪涛,它们或者他一旦胜利,对联盟高层来讲都是毁灭。区别只是前者直接摧毁肉身,后者有可能留着肉身,但思想必须改变,属于死不了活受。

  试想一下十年前的复兴联盟是个什么状态,再算算自己能否抛开一切既得利益,双手空空的回过头去继续为全联盟、全世界的人类幸存者奋斗终生。

  虽然不见得和流民一起挥舞着锄头干活,却也舒坦不到哪儿去。背后总有一双眯缝眼盯着,稍稍偷懒点、稍稍多拿了那么一点就会遭到训诫。如果不能快速改正,马上就会有人顶替上来。

  求不到财了,那咱抓住权力,萌荫子孙后代也成啊。呸!这个更别惦记,别人可能不太了解洪涛的真实想法,可初秋必须知道。

  有多少个夜晚,就是这个男人躺在自己身边,说的不是情话,而是在讲述梦想。他打算趁着人类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条条框框都被打破的机会,集世界之大成,创建一套更先进的系统。

  如果能成功,在这套系统里,富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穷人的尊严不受践踏。如果一个人因为生存问题犯罪了,不光他一个人有罪,所有人都有罪!

  在这套系统里不会有毒菜和军阀,也不再有宗教和民族冲突。资本可以有、剥削也是必然,但一定要达到历史最轻。党派之争也可以有,且必须有,同样不能走火入魔。

  洪涛在这套系统里既不当资本家也不扮演救世主更不做战争贩子,他只负责规划、铺垫和筹备。当所有条件都具备之后,就要放弃手中的权力,去世界上别的幸存者组织转转,看看能不能也插一腿。

  先不说这个听上去如同神话般的系统能不能有,光是前提条件就让初秋觉得不可思议。洪涛说想建立这么一套系统,首先要做的不是啥平权、分权,而是贬权。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把权力看得极其重要,甚至当做了毕生的追求目标。比如说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鱼化龙;学而优则仕等等。

  从知识分子到贩夫走卒,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某日鲤鱼跃龙门。正是在这种社会价值观的驱使下,大家从儿时就被灌输了争当人上人的理念。

  点灯费蜡的学习了十多年,苦没少吃,快乐几乎没有,拼了命的挤上独木桥,别急,这才仅仅是张门票,有资格参加仕途的门票。

  接下来的十几年、几十年,你还得在工作岗位上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打击,扛得住压力,脸皮要厚、良心要少,再有点好运气,坚持到最后,就有几率当人上人了。

  那当人上人到底有什么好呢?无它,拥有权力,福荫子孙、鸡犬升天!试问,哪位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磨砺,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几乎没有,一旦抓到了权力,必须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把前面几十年失去的都夺回来。

  实际上不管怎么努力,儿时的欢乐、少年的憧憬、青年的理想、成年的责任等等,全都一去不复还了,一丝一毫也拿不回来。

  唯一还能被把握的只剩下那点根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为了这根稻草,人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维护,包括良知、道德、法律、人性,乃至生命。失去了它就将一无所有,生不如死!

  那这些人,这些有本事、有毅力、有能力挤上独木桥,最终走到头的人是谁呢?他们绝大部分是民族的精英,也是民族前进的希望。

  如果当这些人全都变成了权力的奴隶,把毕生精力全都放到了争权夺利上面去,再在权力游戏中大量消耗,社会和民族还能继续前进吗,答案显然不太乐观。

  洪涛要做的就是用一代到两代人的时间来彻底改变这种观念。先用规则把权力牢牢捆起来,不让任何人能轻易利用它获利。再通过法律把从政者的待遇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让掌权变得无利可图,完全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

  最后,提高对掌权者的监督和惩罚力度,普通人犯法判一年,从政者犯了同样的错,对不起,两年起步。这叫做职务犯罪,对社会的破坏性比抢劫杀人还严重。

  这样一弄,再看看仕途的前景,好像就不那么诱人了。费劲巴拉的好不容易拿到了权力,结果不能随便用,周围全是眼睛,像盯贼一样盯着。别说滥用获利,稍不留意就得身败名裂,甚至连累家人。

  获利小、付出大,这种事情就没那么多人去争着做了,很大一部分社会精英会去选择更受人尊敬、名声更显赫的科学家、教师、医生等职业。还有一部分精英干脆去经商,用高智商挣钱不仅不寒碜还光荣,一样可以留给后代。

  可是这样一来,从政岂不是成过街老鼠了,人嫌狗不待见,还会有人乐意从事吗?当时初秋也是这么问的,洪涛的回答一贯的和常识相悖。

  他说这个世界上的职业有很多种,从政并不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从某些方面来讲,官员甚至是人类社会里的负担。他们什么都不创造,只因为人们的思想模式还不够聪慧,不得不弄出这么一个行业来专门负责管理沟通。

  等到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政客这个行业说不定就要变成兼职了,比如说医生在业余时间当一当国家总统,抽出点业余时间去和其它国家沟通沟通。最终甚至有可能消失,根本就不需要政客了,也不再有政府。

  当然了,目前人类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状态,但也犯不着耗费那么多社会精英和聪明人去从政。只有那些真正喜欢政治游戏,打算实现政治理想,愿意为了事业奉献的人才会选择既不轻松也不致富的政客。

  以前初秋还听不太懂洪涛的絮絮叨叨,只觉得他是在说着玩。不想当官?笑话,除了孩子谁不想当官啊,还要让当官变成人嫌狗不待见的职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自打坐上了理事长的位置,真的成为了官员,且亲手摸到了权力之后,初秋突然醒悟了过来。原来洪涛之前说的并不是故事,也不是笑话,他是认真的!

  这套规则在洪涛执政的时候,好像和古今中外各国的套路没什么不同,更像个大杂烩,既有欧美国家的议会体系,又有中国人习惯的击拳方式。

  在所有问题上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任何政府部门都只能按照规则做事,想跳出规则,就要有理事会的授权,否则谁也没法执行。

  如果政府不作为,对不起,理事会可以召开特别会议,几轮投票就把秘书长给免职了,政府各级官员也跟着自动离职,直到新秘书长重新组建新政府,再逐一任命。这一点,有点像日本的内阁制度。

第89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

  要说理事会权力最大吧,它又不能干涉政府的工作,也就是说只要政府在规则范围内做事谁也无权指手画脚。只有在重大问题上才可以由所有理事投票决定召开听证会,用来质询政府官员的做法是否合乎规定。

  本来初秋以为控制了理事会里的大部分理事就能为所欲为,结果试过几次之后,不能说彻底放弃了,也不再抱这个幻想,因为根本没希望。

  整整63名理事,全部来自联盟正式居民的普选,那真是一票一票争取来的。他们的背后站着各行各业的工人、农民、军人、小商贩,所代表的也是那些人的利益。

  理事手里是有权力,可那些权力都是别人托付的,或者说暂借的,一旦不能为债主们发言出声争取利益,对不起,下一任您就可以滚蛋了。不光权力没了,连原本支持自己、保护自己的群体也回不去了,两手空空净身出户。

  你说我趁着权力在手不用作废,趁机赶紧交换点利益,就算下一届落选了也能去做个富家翁。对不起,想多了,这一点谁也做不到。

  先不提整天和盯贼一样盯着官员们的内务部特工会不会抓人,就算侥幸逃脱了,拿着用权力交换来的财富能去哪儿呢?

  现在可不是旧世界,买张飞机票就能去地球另一边,更没有瑞士银行、离岸公司帮忙转账洗钱。到处都是丧尸控制区,根本没地方可待,跑出去光靠几个人也活不下来。

  想把几十名来自不同群体、族群的理事摆平,就要满足他们不同的利益诉求。问题是人类如果这么好满足,这么好商量,早不就没有战争可言了嘛。

  理事会里的每次决议,从来没有一致通过的例子。无论想干什么、想改变什么,只要有人受益就必须有人利益受损。一谈到利益,那些家伙就和打了鸡血一般,亲爹来了也没得商量。

  理事长能做的只是按照规则确定哪次投票有效,达没达到通过票数,顶多在私下当个保媒拉纤的中间人,在意见向左的几名理事之间调和调和。尽可能让利益均衡点,再多的影响力真没有。

  为了保住权力,政府和理事会不光互相牵制还得互相合作,不敢闹得太僵,影响了联盟发展下一届全得滚蛋,还得挨骂。

  那军队呢?如果军队有什么想法,岂不是来个政变就把规则全推翻了!答案还是不成,联盟军队的训练和指挥完全是两个体系。

  比如说牛大富的第一旅,他平时只负责训练,没有指挥权。如果拿不到武装部的命令,他就是个空壳旅长,除了少数警卫部队,一个连也别想调动。

  这次调他去指挥预备役第一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接到调令,他只能带着警卫连孤身上任。到了第一旅还得受副旅长、旅属参谋长的辖制,除了执行武装部的作战指令,多余的啥都不能干。

  甚至在上任时都不知道副旅长、旅属参谋长是谁,那几个职位也是临时调派的,有可能认识合作过,也有可能根本不认识或者根本没合作过。

  最麻烦的还是军官的升迁、调职和任免,也不属于指挥员的职权范围。如果有战场违纪现象,指挥员可以临时抓捕送交军事法庭,让副职顶替。但如果你抓错了,或者证据不足,对不起,也一起上军事法庭吧,这叫诬告,重罪!

  当指挥官无法控制下属的升迁、军饷和待遇,又不能长时间在一支军队中建立威望、发展亲信,那发动军事政变就成了很不靠谱的奢望。有可能政变还没发动呢,你就被下属先控制了。没有武装部的指令,擅自调动部队也是重罪。

  其实就算有人跟着你铤而走险,军事政变的成功几率依旧不大。现代化军队太依靠后勤补给了,没有足够的弹药储备,光靠人多没用。

  除非你能和参谋部负责后勤的部门也勾结在一起,但这样一来就失去了突然性。内务部里无处不在的密探和特工们,整天干的就是这个活儿,只要发现了蛛丝马迹立马就会展开调查。

  如果换成旧世界,这种调查可能要麻烦的多,毕竟人都是有圈子、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但在目前,调查起来会很简单。别说亲朋好友,互相之间能认识四五年就算老相识了,即便有儿女,最多也是青少年,根本帮不上忙。

  谁又会把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只认识几年的所谓熟人呢?更大可能是被告发,然后成了别人立功升职的垫脚石。

  有人可能说了,洪涛这是在瞎胡闹,怎么把弱宋哪套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废物套路拿来用了,会极大影响战斗力,误国误民啊!

  其实不然,讨论分析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的评价好坏优劣,必须带上个时间前缀。有些办法放到古代可能就是神来之笔,可再过几百年说不定就成了败笔。

  宋代的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并不是方法不对,正相反,这套军事体系更先进,以至于到了近代,很多国家都开始采用。

  二战时期的欧美参战国,包括日本,基本都是把训练和作战指挥分开的。一支军队的训练由各个基地、军区负责,需要作战了会委派一名指挥官,更多时候是一个指挥团队。

  比如巴顿、蒙哥马利、麦克阿瑟、朱可夫等等,他们在战前都不是指挥的同一支部队,调来调去,甚至要接收被击败的部队,经过短时间的补充调整,马上就得上战场。

  那他们为啥没说过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问题呢?很简单,他们接手的军队都是在同一套培训体系里面培训出来的,基础战术、战法、武器搭配等等都一模一样。

  指挥官不需要去认识每一个士兵,甚至连中下级军官也不用熟识。他只需要按照体系内部的规则发出指令,军官和士兵就能听明白,根本不存在不相容、不认识的问题。

  那宋朝为什么就存在这个问题,且是个大问题呢?原因很简单,宋朝时期的科技水平做不到训练体系一致。当时的将领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南方的军队和北方的军队,在战法、武器配备、作战习惯上千差万别。

  所以说先进的东西,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体系和环境支撑,否则不光体现不出先进,反倒容易适得其反。在探讨一件事先进与否时必须要全面考量当时的条件,不能单独拿出来聊。

  东亚联盟具备配套条件吗?答案是必须滴!无论在长安驻扎的部队还是在长春驻扎的部队,或者预备役军队,采用的培训体系都是一个,使用的武器也都是一套,后勤体系完全相同。

  如果非说有不同,那就是指挥官水平的高低,还有这支部队参战次数的多寡,中下级军官经验是否充足,和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关系不大。

  好了,政府、理事会,军队,都没法单独存在,更达不到谁碾压谁的局面,权力是不是就被关进了牢笼呢?实际上还远远不够,这只是个大框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3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3/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末世鼠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