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末世鼠辈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第十个名字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82 MB   上传时间:2022-12-16 19:27:23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春节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只能休息两三天,吃一两顿比较可口的饭菜,就又得进入无休止的循环,为了生计苦苦挣扎。

  自管区的发展势头不错,但也仅仅是势头,成立时间太短,不管有多少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也不能在几个月里就解决大部分成员的衣食住行和工作。

  不过只要有了趋势,人们就可以等、愿意等。如果说私酒酿造和枪械制造行业给了自管区流民们一点希望,那接下来部分允许进入红区放牧就让大家看到了靠近希望的可能。而在正月十五才宣布成立的物资回收公司,才是真正的强心针。

  这家公司的全名应该叫做东亚联盟后勤部物资局驻自管区物资回收公司,隶属关系并不在自管区委员会,但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从此以后自管区的流民就可以通过培训、考试、申请、核准的方式,半公开的进入红区搜集可回收利用物资,不用再饿着肚子,隔着一条封锁线望洋兴叹了。

  为什么说是半公开的呢?因为流民们还不能以个人身份随意出入红区,必须通过一系列审核手续获得准许。而搜寻回来的物资,大部分要按照回收公司给出的价格出售给回收站,剩下的才可以自由支配。

  这么一来自管区流民等于不是在给自己工作,也不是给管委会工作,而是在为联盟后勤部工作,有点像委托也有点像雇佣。

  听上去这件事好像和管委会没啥关系,既没有审批权也落不到实物,还得负责培训筛选申请人,光出力没收益,纯粹的赔本赚吆喝。

  实则不然,这家物资回收公司实际上从人员到办公地点都由管委会独立管理,收回物资的价格也自由控制。后勤部物资局只管定期在申报材料上盖章,发放特别通行证,再从回收公司手里用比市场低很多的价格收购需要的物资。

  这么看起来好像就合理多了,联盟政府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物资、管委会能通过培训考核和出售剩余物资赚取差价、流民则有了大量工作岗位,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养家,三方都有利可图。

  没错,这就是洪涛利用春节假期说服了一部分联盟政府官员和理事会理事,发起的又一个新提案。尽管过程依旧比较艰难,但这次获得了大部分中立派的支持,最终还是通过了。

  没办法,洪涛扔出去的诱饵太大了,联盟政府不用出人、不用搭上燃油和车辆、甚至连安全问题都不用考虑,只需一个政策就可以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各种紧俏物资,不算白送也差不多了。

  而这些物资既可以进入联盟的战略储备库,也能通过各种手段流入市场出售。其中的差价有一部分算各部门收入,另一部分有可能不明不白消失,毕竟出售价格是浮动的,鬼才知道当天的成交价是多少。

  这是啥?这就叫投其所好,不这么干,不让联盟管理层里的很多人见到实打实的好处,他们怎么会投赞成票呢。光靠洪涛空口白牙的忽悠,再商量一年也得不到结果。

  当然了,改革派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管区又进一步,他们始终咬着一条不撒嘴,那就是规则!没有合法改变规则之前,流民不能随意出入红区!

  看到了吧,最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倒了关键时刻却非常善于用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是不是挺可笑也挺神奇的。

  这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好处,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掀桌子,只能在同一个规则下闪转腾挪。强者可能赢的次数多一些,弱者也不会一无所获。只要能力够、条件允许,时不时翻个盘反杀强者也不算太稀奇。

  各方势力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试探、争斗、妥协、坚持中,让旧的规则得到完善,把新的规则建立稳妥。极少出现拍脑摸石头的情况,更不用经常交学费,还必须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言归正传,该怎么绕过规则的限制呢,在这件事上管理层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发动脑筋把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最终想出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绝招,建立物资回收公司!

第1098章 万物复苏

  这么一来,流民就不是用私人身份随意出入红区了,他们全都经过了后勤部物资局的授权,也可以说是受雇于物资局,专门去红区里替后勤部搜寻物资的。

  这种方式和货运公司、运输公司的性质差不多,既然那些公司的流民雇员能拿到通行证,没理由回收公司的流民拿不到。

  至于说低价收购部分物资,废话,雇人不得发工资啊。现在不用政府掏一分钱,只是拿原本不属于政府的废弃物资当报酬,谁要是再说三道四就真太不讲理了。

  那又有人说了,既然这么好的事儿,干嘛不推广到所有安全区呢。流民又不是只有自管区里有,人多力量大,效率会成倍增加!

  对于这种质疑只需回答两个字,就让所有质疑的人全闭上了嘴巴,责任!如果自管区流民在红区里出现了大量流失、死亡或者其它比较严重的问题,被问责的首先是自管区委员会。

  这时候物资回收公司就不再是后勤部物资局的下属单位了,变成了由管委会运营、物资局监督的试点机构。试点嘛,有可能对有可能错,如果错了,主要责任当然是谁运营谁负主要责任,上级顶多有点领导责任!

  其实这么多年了,管理层里谁都明白红区是个宝库,不光能为联盟提供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还可以让十几万流民生活得更好。

  但出于谁干活多谁错误就多的现实,谁也不敢或者是不愿为毫无权力可以交换的流民去承担额外的责任,充其量也就是建立个半军事化的货运公司,最低限度满足联盟政府的物资需求。

  看到了吧,当权力和个人紧密联系到一起时,拿到权力的人立刻成了谨小慎微之辈,半点风险也不肯冒,但求无功不求有过。

  在这种环境里很多正常的工作通过正常手段会变得极难展开,用不太正规的方式反倒如鱼得水。洪涛之所以能够打破潜规则,不是招数有多高明,只是在洞悉人心的前提下敢于做出自我牺牲。

  也不对,不光是他一个人勇于牺牲,委员会或者整个自管区的流民同时都在冒风险。想发展、想打破固有的禁锢,冒险是必不可少的。

  但光有风险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能力控制,把风险降到最低,否则最终很可能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勇敢反倒成了容易被敌人抓到的弱点。

  怎么才能把进入红区之后的风险控制在最低呢?洪涛把这个工作交给了笨猪和小马,他们将成为物资回收公司的第一任经理和主管。业务方面不用太操心,专注于训练、考核淘金者小队。

  没错,不是每个自管区流民都有资格进入红区当淘金客,他们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比如说具备射击、肉搏、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初级水平,才能通过筛选成为学员。

  此时就该轮到小马和笨猪施展本领了,他们俩要在一个月内把这些具备初级水平的学员捏合到一起,重点不是个人能力,是小团队合作。

  以十到十五人为一组,在团队侦查、前进、后撤、掩护,设伏、突围,熟练使用无线电、用手写记号联络、示警等方面做强化训练,通过实地考核之后才能拿到淘金者小队的通行证。

  “在先到先得的前提下,一切偷窃、抢夺、强占都被视为犯规,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犯规者承担。”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了严格筛选培训之外,管委会还为物资回收公司单独设立了一套规则,特别简单,只有一句话,内容上却透着冷酷无情,毫无回旋余地。

  这个春天对于自管区的流民来讲,日子依旧比较艰苦,粮食仅仅够果腹,蔬菜肉类有限,好在房屋保温不错,煤炭供应比较充足,没发生太多路有冻死骨的惨剧。

  当然了,个别情况无法避免。北方的冬季可能是大自然拿来优胜劣汰的工具,在这种天气里年老体衰、慢性疾病、偶感风寒、外伤感染和食物不足都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命。

  只要比例上和其它安全区大致差不多,没人能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指责管委会。但自管区里的大多数流民并不觉得太苦,除了能适应北方的气候之外,心里那团希望的小火苗也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额外的热量。

  有些流民从刚入冬起就在为第二年的春天做准备,省吃俭用从嘴里抠出每一分钱做为启动资金,等着天气一转暖就去买种子、买肥料、买小牛小羊。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顶多占了一样,但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管委会存在,好日子一定会来。但不能等着好日子自己送上门,得主动去找。

  率先进入状态的是农业项目,过完春节不到半个月,将将出了正月十五,在自管区里所有靠近河流水源的地方就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农户。

  这些地块在入冬之前已经被清理深翻过,经过几个月的冬眠,现在还得再翻一遍,同时把冬天积攒下来的肥料撒下去当做底肥。

  不过古人云过,起得早不见得身体好。农业不是个能快速收获的行业,疆省移民对种植粮食并不太拿手,他们最擅长侍弄各种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杏、石榴、甜瓜、大枣、核桃、巴旦木。

  这些农作物和果树基本上都不能一年见效,想进入收获期最少也得有二三年的培育,不管今年如何努力,除了少量小麦,基本全是投入没有产出。

  第二个有动作的地方在交通枢纽大楼西侧,沈楠的三环娱乐城自管区分店开始装修了。他挑了个距离十字路口市场二百多米的三层建筑,打算先装修一半面积,弄个美食城看看效果。如果市场反应不错,再弄洗浴中心和夜总会。

  洪涛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不干预,反正也是带着投资来的,放下一分钱都是赚。激进也好保守也罢,那是投资人自己的事情,上赶着不是买卖。

  但另一件事他就不能偷懒了,眼看着农户开始行动,有想法成为牧民的流民们也坐不住了,虽然牛羊还见不到踪影,提前整理一下牧场和畜栏也不算白忙活。

  在这个行业上洪涛提供不了任何技术方面的指导,但他必须以大法官的身份出面,替各族牧人分配牧场的位置,防止将来因为这些事情产生矛盾。

  放牧和种地不太一样,牛羊再听话也不会按照人类的想法活动,所以牧场不光要面积够大,还得有明显的间隔。有条件的用河流、道路做为边界,没条件的就只能人为建立栅栏。

  在什么地方划分边界,谁说了也不算,必须是他这个大法官一锤定音。没辙,自管区的流民现在就认大侠的人品,觉得他比委员会还公正。

  其实就算牧民们不找他主持公道,洪涛也得参与这件事。朱玛藏身的万科广场恰好位于凉水河畔,也属于牧区范围。眼下必须做出选择,要不迁走,要不想办法禁止牧民靠近。

  经过权衡,洪涛还是决定把朱玛和伊斯扎韦留在原地不动。她们俩是自己最后的底牌,轻易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尤其是朱玛,她还带着个蓝魔鬼小弟呢,肯定不能回到自管区里生活。

  迁往别处吧,通讯中心不光要满足隐蔽的条件,还要具备合适的光缆节点,一时半会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建筑。

  而淘金者小队的出现,这个方向的红区很快就要被一寸寸搜遍,光凭行政命令把某个建筑物划为禁区,最终的后果不光起不到保密作用,还会被更多人窥视。

  俗话说的好,灯下黑。让她们俩藏在牧区里反倒更容易隐蔽,比如说把万科广场设立成青储饲料仓库或者冬季畜栏,有了这个借口,留守少量人员即合理又合情,出现无线电通信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第1099章 最后一搏

  但洪涛并不知道,就在他通过检查站进入红区之后不久,一缕无线电波从基地里发出,接收的人正是突然消失了几个月的蒋松亭。

  这几个月对蒋松亭和阿良来讲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惶惶如丧家之犬。武器走私行动的失败,不光让栽赃自罢市委员会的计划成为了泡影,还损失了王正荣、吴子健和秦鸿伟三名得力干将。

  最麻烦的是行踪已经暴露,无法再在安全区和自管区内潜伏,只能按照阿静的安排全体撤到红区,隐藏在一座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里,吃着压缩干粮,整日和老鼠野狗作伴。

  对于这个结果蒋松亭疼得心如刀绞、恨的咬牙切齿。仅剩的几名骨干一下子损失过半,就算完成阿静交代的任务,获得了自由,凭借他和阿良两个人,走到哪儿都不足以和当地势力硬抗。从头再来?谈何容易。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洪涛!现在让他走也不打算走了,报仇,必须报仇。如果就这么溜了,百分百会成为孤家寡人,阿良也不是无脑愚忠,谁乐意跟着个毫无担当的大哥混。

  说起怪谁,蒋松亭只能把这笔账算在洪涛头上。不是我军太无能,是敌人太狡猾。为了给罢市委员会栽赃,自己把藏在津门港的最后一张底牌都拿了出来,绞尽脑汁设计了一个看上去万无一失的计划。

  秦鸿伟从任何一个角度调查都和自己无关,海货商人的身份也真的不能再真了。由他出面去和疆省移民交易,就算内务部来了,短时间内也不会看出破绽。

  而利用连春雨急于掌控新安全区话语权的急切心情,顶在前面实施抓捕方案,更是给栽赃计划又蒙上一层保护膜。

  只要交易双方一见面,这个屎盆子就算扣上了,即便连春雨的人不能人赃并获,偶然路过附近的联盟驻军也会恰好出现,来个一网打尽。

  同时制造个假象,让连春雨在激烈的枪战中不幸殉职,再把除了秦鸿伟之外的海货商人全都灭了口,这件事就死无对证了。

  此时不管罢市委员会如何解释,在铁证如山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联盟政府还因此损失了一位恪尽职守的管理处处长,改革派和中立派也只能同意对新安全区进行军管。

  看上去如此周密的部署,却在最后一瞬间成了场闹剧。内务部便衣和宪警的突然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惊慌失措。

  要不是埋伏在外围的鲁伯特等人手快枪法好,一口气把两位军官狙杀掉,再加上阿静手下解决了连春雨之后拉响了手雷,栽赃陷害的计划就得彻底暴露。

  秦鸿伟是如何暴露的,王正荣和吴子健又是怎么被盯上的,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内务部是接到了罢市委员会的密报才由最高层下令展开的秘密调查,直接避开了阿静在内务部的眼线,事先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罢市委员会因为主动举报、大义灭亲,不光没有责任还受到了嘉奖,并由此直接促使了自管区的建立,成了大赢家。

  本着谁受益谁嫌疑大的原则,在背后阴自己的人很可能就是洪涛。也只有他能一手拉着疆省移民头子,派出弃子若无其事的谈判交易;一手拉着内务部高层,神不知鬼不觉的暗中调查,最终完成了漂亮的反杀。

  真狠啊,为了迷惑所有人,七八个疆省移民在现场直接击杀,事后还有三十多人被内务部抓捕,估计下半辈子只能在矿洞里苟且偷生。

  但这笔付出一点都不浪费,兑掉了自己的三名骨干、阿静的两名手下、阿静背后势力的两名军官、一名十分不对付的政府官员,再加上自管区的建立,怎么算怎么赚了。

  反观自己这边,阿静正在接受调查,她背后的势力损失了军中的隐藏势力,自己和阿良不得不陪着鲁伯特一行逃进红区昼伏夜出,全赔!

  不过还好,本钱并没赔光。阿静的调查很快就结束了,没有证据。随即传来了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击杀洪涛!

  听到这个命令之后,蒋松亭很像骂娘。早干嘛去了,要是当初别搞这么多弯弯绕,直接来狠的,自己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倒霉地步。

  但来的晚总比不来强,既然高层已经松了口,可以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清除威胁,自己也不吝啬再拼命搏一把,亮出最后的底牌,鲁伯特!

  鲁伯特,四十岁左右,白人,英语很烂,口音很重,少言寡语,身材不高却充满了杀气,黄绿色的眼珠子里总是射出缕缕凶光。

  他和他的三名同伙来自东南亚,是一个曾经很有名的雇佣兵组织残部。

  这个组织的历史很悠久,在复兴联盟时期就存在了。他们曾经有自己的秘密基地,但不从事生产,专门替别人打仗争夺地盘,行踪几乎遍布了东南亚各国,哪里有权力争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古人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古人还说了,杀人者,人恒杀之。这种有奶就是娘的行径,惹恼了当地的两个幸存者组织,合兵一处对他们进行了围剿。最终秘密基地被攻陷,主力被打散,一部分战死一部分四散奔逃。

  鲁伯特就是其中的一小股,不过他并没汲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了。在陆地上当雇佣兵混不下去了,干脆混上了商船。在前往津门港的途中先把船长弄死,再控制了整条船,继续未完的事业,海盗……有时候也可以叫海商。

  蒋松亭就是这么认识鲁伯特的,一边是给钱什么都可以买卖,一边是手里有最紧俏的消炎药和特效药,都不是善茬,一拍即合,从此携手做起了走私买卖。

  鲁伯特按照这边的需求从东南亚各国运来武器弹药和人口,蒋松亭则提供安全的卸货点与药品,断断续续合作了好几年,不能说亲密无间,也算是不可或缺的生意伙伴。

  这次把他们召集过来,原本是想当最后一道保险的。鲁伯特的枪法非常好,擅长使用步枪远程击杀目标。一旦在武器交易时发生意外,可以随时灭口。

  确实也用上了,如果没在第一时间把两名军官处理掉,想在红区里苟延残喘都是奢望。到时候不光内务部会发了疯般的挖地三尺,阿静和她背后那伙人也不会放过自己这个活口的,必须除之后快!

  但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新目标,洪涛!阿静对蒋松亭提出的价格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只要能把洪涛打死,不光可以给药品,还预付了一批武器弹药,包括带瞄准镜的狙击枪、夜视和通讯装备。

  为了彰显诚意,阿静还专门拿来了运输公司的全套证件和货运单据。只待洪涛挨了枪子,他们就可以伪装成运输公司的车夫驾着马车一路向南,用最快速度抵达津门港。

  只要能等上鲁伯特的商船安全离开津门港水域,就再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了。做为报酬支付的药品足够他们在东南亚任何一个地方招兵买马、东山再起。

  蒋松亭对这个安排比较满意,他非常清楚现状,心里没有任何幻想,明白只要刺杀了洪涛就等于捅了马蜂窝,不光会遭到内务部的疯狂抓捕,联盟军方也大概率会插手。

  就算跑到东南联盟或者西南联盟控制区依旧不保险,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东南亚或者印度半岛。反正只要有硬通货,再有可靠的伙伴,到哪儿不是一样活,说不定还能活得更好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2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4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末世鼠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