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云绕半山腰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2-12-24 19:39:12

萧承没有理会马敏文,脸色阴沉,道:

“这还有什么可议的?这是那些人,再给朕甩脸子呢!”

马敏文暗骂这些告假请辞的百官脑子不清醒,现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出,也不怕当今陛下随便找个借口把你们逮进去?

“陛下,朝堂运转,岂可离得开这些官员帮衬?请陛下三思啊!”马敏文急声道。

如今尚书台虽然正在不断扩大规模,为日后全面接管朝政做着准备。

但毕竟时日尚短,不可能一撮而就。如今将这些官员尽数革除官职,只会使云国朝堂陷入半瘫痪的状态。

萧承闻言,铁青着脸沉默片刻,终究是平复了心中怒意,沉声道:

“是朕欠考虑了!”

马敏文见状,心中微微一松,连忙拱手道:

“陛下圣明!”

一旁的冯保,微微瞥向萧承,旋即又再次低下头去。

殿中诸人,除了萧承,也就只有他冯保才知道,这些官员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用这种手段,作死一般来给萧承表达不满了。

因为这场百官借着请辞告假,来向皇帝示威的闹剧,根本没有串联之人。

不对,这么说也不对!

应该是,一手促成如今这大半官员以这种手段表达不满的幕后推手,其实就是冯保手下的东厂。

在东厂遍布京中的人手的操作之下,这些官员皆是被或大或小的事情绊住了手脚。

再加上东厂的暗中引导,本就因为权利被削弱而心中不满的官员,皆是不约而同地生出了找借口不去朝会的想法。

甚至有人觉得在萧承手下做官,有祸及全家的危险,干脆递上了辞呈。

在这些官员心中,自己本就是有事牵绊住了,只是顺带借着这个机会,隐晦地表达心中不满。你皇帝再怎么样,没有证据,也不至于为了告个假的事情和他们计较吧!

萧承脸上挂着一丝冷意,沉声道:

“朝中诸多百官动辄告假,便是今日的大朝会,也有六成官员未曾前来。只由此,便可想他们平日之中,是如何怠政懒政的!如此风气,若不整治,必然影响朝堂运转。”

马敏文微微一愣,连忙道:

“不知陛下,如何打算?”

萧承微微点头,道:

“朕欲设‘考成法’,以此整治朝中风气。自此之后,朝中官吏经手事务,必须定立最后完成期限,立册记载。每月核查,若限期未完成者,视情况而定,或罚俸、或降职,严重者以革职论处!”

萧承不是离了金手指便什么都不会的人,毕竟眼界摆在那边,张居正的考成法,还是知道的。穿越之前,也曾经是社畜的萧承,自然知道该如何照搬过来。

既然好用,拿来一试自然无妨。

第十二章 考成法与科举制

萧承说完,在场百官立即面面相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人皆有惰性,本来摸鱼十几天能干的事情,突然立了规矩,被要求三天之内干完手头的工作,干不完还得扣工资。

这搁谁身上,心中也是极为不乐意的。

若说此前,百官就不算不敢明着反对,这个时候也会有人站出来,说些什么衡量标准难以界定,唯恐影响朝政运转,需要再三商议这种话,尽力拖延着不去办。

可是今日皇帝升座开朝会,百官之中,却有六成的人缺席。这般行为怎么看,也是百官理亏在先啊。

相较于萧承被彻底激怒而大开杀戒,制定一个考核制度,显然对于百官来说,更容易接受。

毕竟人的性情,都是喜欢调和折中滴!

是以就算此时宣政殿中有人不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萧承见殿中官员并无反对之声,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轻笑。

“看样子,诸卿是没有反对的意思了!那好,今后尚书台、六曹、御史台,便共同推行此事。六曹根据具体事务,制定完成期限。御史台御史负责监管,并考核结果。尚书台复核。考核不合格者,依照具体事务,分别处置。考核优秀者,可破格提拔!”

萧承说到这里,又顿了顿,道:

“嗯,这新法第一把火,便朝你尚书台烧一烧。尚书右丞张纮!”

殿中的张纮闻言,当即出列,躬身道:

“臣在!”

“此事便交给你去牵头,三个月内,朕要看到考成法试行。朕非急于求成之人,不会要求立刻出什么效果。但你要放开手去办,一开始犯点错没什么,但绝不可因噎废食。”

任何新法实施,不可能全不出错。毕竟毫无经验,一开始总是要出点问题的!为了避免有人之后拿出错的地方发难,萧承干脆先点出来,好不让之后有人借题发挥。

张纮此时眼睛一亮,心中越发热切起来了。

考成之法,对于他这种有心办事的年轻官吏,那是求之不得啊。一些尸位素餐,图居高位的老油条们,还是尽早给年轻人让路吧!

再说了,这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考成法,显然是当今陛下今后在朝堂之上大力推行之事,若是自己能够将这差事办好了,那可是入当今陛下眼的机会啊!

张纮不需多想,当即俯身一拜,躬身道: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萧承点了点头,示意张纮退下。

这考成之法的推行,就算是成了一半。

不过考成法一事,百官毕竟不好明着反对,顶了天拖拖后腿,最后并不会影响大局。而萧承让东厂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

萧承蕴酿一番情绪之后,再次开口道:

“朕亲自视政,虽未有多长时间,却也时常对一些朝政要务感到棘手,便也越发觉得贤才的重要性。朕思来想去,觉得是应该向天下征召贤才了。”

殿中百官,听到萧承说的是这件事,却是来了精神。

当今天下,诸国大同小异,朝堂吸收人才的策略,乃是举荐制度。

有朝廷规定,由各地官员搜选人才的察举制度。也有皇帝或是高级官员直接聘请布衣百姓,担任官员的征辟制度。

对于百官来说,为朝廷举荐人才,一方面能够完成朝廷人物,获得奖赏。另一方面,对于他们巩固自己的人脉势力,也是大有益处。

如此好事,他们怎么能够不来劲?

这举荐之法,照萧承的眼光,自然是颇显落后。但其实放在当今背景之下,倒是也算说得过去。

毕竟优秀之人,都是相互吸引的。贤能之人的好友师门、看重的弟子晚辈,自然也有些本事的。从这些人中挑选人才,朝廷每年选拔人才所需花费的财力物力,显然会少上很多。

更不用说,这个世界的诸子百家昌盛,天下人才大都出自这些宗门,相互之间早有交情,对方的能力,也是清楚无比。

举荐制度在这个世界,就是用最省力的方法,获得人才的高效手段。

只不过从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几乎不可避免被举荐之人和举荐之人联系紧密。

毕竟宦海浮沉不容易,萌新有大佬带着,大佬有萌新捧着,大家相互搭把手,对所有人都好。

嗯,除了皇权!

既然知道其中弊处,萧承这么可能不改革?

这几个月来发生之事,萧承推波助澜,已经将朝堂之上这些相互勾连、暗中结党的官员们的力量削弱到了极点。

今日他又暗中施展手段,让朝中大部官员没来朝会,借着这个机会,当然要顺势将科举制度推出来了。

萧承看着殿中百官,沉声道: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天下如此之多的贤才,岂能不为朕所用?是以,朕欲面向天下,征召贤才。不论出身何国,身份如何,只要才华出众,朕都一律给予酌情留用!”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之所以到唐宋之后才得到大力发展,其实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原因。

上层知识分子,不需要科举,也能够有办法入仕。所以此前,自然不需要科举制度。唐宋之后,上层阶级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生产力足够供养数量足够的下层读书人,便需要一个让

第十三章 不行,得认真起来了

后宫兰林殿中,今日倒是来了位稀客。

平日里瘫在长秋宫中做咸鱼的南荣姝,倒是少见地迈出了她那宫苑,坐到了兰林殿中。

杨玉环白嫩脸上越发水润,顾盼之间,有着一股往日不常显露的媚态。

她坐在南荣姝对面,面露羞怯之色,身形微微有些忸怩,不好意思道:

“南荣姐姐……”

看着浑身羞怯忸怩,欲言又止的杨玉环,南荣姝眉头一动,一头雾水道:

“你这是怎么了,怪里怪气的?”

杨玉环抿嘴娇笑,直起上身朝南荣姝耳边凑去,低声轻语几句。

南荣姝本来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可还没等杨玉环凑在耳边轻声说上几句,她便浑身一僵,脸上腾得涨红起来,连带着精致的耳朵也瞬间变得通红。

她猛地偏过身子,看着杨玉环,水润润的双眼,略带一丝恼怒,道:

“你和我说这些作甚!”

杨玉环眼睛一眨,羞怯道:

“姐姐都入宫这么久了,就是想问问……”

南荣姝气息微微发粗,银牙紧咬,气急地打断道:

“反正不要在我面前说这个!”

杨玉环看了一眼颇为恼怒的南荣姝,心中一慌,连忙赔罪道:

“好好,不说就是了……那姐姐今日来我这儿,是为了什么啊?”

南荣姝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茶,平复一下有些纷乱的心绪,道:

“我有件事情,想要同陛下说。”

杨玉环闻言,眨着一双美目,不由问道:

“自陛下回朝之后,姐姐便没遇到过陛下吗?是了,陛下回来之后便时常留宿在我这里,要不就是在养心殿过夜,估计姐姐是不曾得见陛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7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6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宗皇帝成长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