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_分节阅读_第273节
小说作者:云绕半山腰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2-12-24 19:39:12

“那是奴婢的私印,有了这个,想必司马先生认得的,也省的让您等久了!”

萧承闻言,眉头顿时抬起,注意到头上那由冯保亲自题写的“鹿门书院”牌匾。左下角的落款,便是“双林先生”。

有了冯保的私印,没多久,便听到数阵急促的脚步之声传来。

司马徽、庞德公,领着数名身穿长袍,气质各有独特的老者,皆是一副饱学之士的模样,快步朝这里走来。

此时的鹿门书院,已经不是此前的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模样。学子众多到,仅凭司马徽、庞德公二人已经不足以亲自教授的地步了。

身后跟着的饱学之士,不用说,一定是如今书院的先生们。

司马徽领着众人来到书院门口,正好便看到当今陛下领着一众朝中重臣前来,心中当即一跳,连忙就要大礼参拜。

可还不等他行礼,萧承便上前数步,一把托住了他的手臂,温和地笑着,道:

“司马先生,别来无恙啊!”

司马徽见状,当即了然。

当今陛下,这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啊!

想到在这里,司马徽当即从善如流,改参拜大礼为躬礼,恭敬道:

“诸位前来,有失远迎,勿请见怪!”

张昭一众重臣面对着司马徽的行礼,亦是还礼,口中连称不敢。

庞德公和司马徽相伴多年,乃是知心旧友,当即配合着对着手下一众学院先生,介绍道:

“这位是萧公子,当得起诸位一礼!”

学院众先生知道两位学院长的品性,绝不是会因为某人的身份而这般恭敬。

眼前这个贵气公子,定然不简单。

便是出于对两人的信任敬佩,一众学院先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对着萧承这个年轻人恭敬行礼,道:

“见过段公子!”

萧承轻笑着受了众人一礼,微微点了点头。

庞德公继续对着萧承,恭敬地介绍道:

“这是冯宇冯先生、计芮计先生、滕肃腾先生……朱升朱先生……”

“这些,都是我鹿门书院德行高超,才学出众的老师。”

萧承闻言,在那名朱升的中年儒士身上多看了一眼。

朱升,明朝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

朱元璋一开始施行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便是他的建议。除此之外,他还为初定鼎天下的大明,制定了礼乐制度,并收集后妃的故事,编修了《女诫》一书。

典型的儒家重礼士大夫,相较于入朝为官,萧承觉得他在鹿门书院教书,也并不错。

毕竟历史上,他在效力明太祖之前,也就是一个教书教得不错的教书匠。

萧承移开视线,对着司马徽轻笑道:

“今日前来,乃是为了看看这鹿门书院的推免试的!”

司马徽闻言,当即心里神会,对着萧承行礼道:

“若是如此,便请萧公子随我前来吧!”

第十二章 不拘一格,大胆任用!

此时的鹿门书院之中,大部分学子已然离开,仅仅剩下百余名学子,正散布在书院的屋舍之中,按照科举之制,分别考试。

萧承领着一众亲信大臣,在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带领之下,悄然路过。

这一场考试,其实就是照搬了去年朝廷施行的科举制度,并没有什么需要看的。

在司马徽的带领之下,众人走马观花了一圈,便径直来到了他日常所在,处理学院事务的屋舍之中。

将萧承请到主位之上,众人纷纷落座,奉上了茶水。

这个时候,萧承看着屋中的众人,轻笑一声,开口道:

“鹿门书院人才济济,今年科举复试,只给了三十个名额,是不是有些少了?”

这个名额,原本并不算少。

但只是这一年多来的发展,鹿门书院的学子早已不是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模样了。今日亲眼看到书院学子散课,只怕粗略估计已有上千学子。

这样一看,三十个名额倒是不太多的样子。

司马徽闻言,连忙回道:

“虽不知今年科举如何,但只从去年看,三十个名额却是已经不少了!”

去年的科举复试名额不过千人,除却稷下学宫这次选出来的百家学子,还能够拿出三十个名额给到鹿门书院这边,已经是不少了。

说到这里,一旁的庞德公微微迟疑一阵,方才开口道:

“敢问陛、咳咳咳,敢问萧公子,不知今上颁布此等圣旨,准许我学院学子免除初试,是何用意啊?”

屋中的一众人,哪怕是这些鹿门书院的先生,其实对萧承的身份也有些了然。所以此时,一个个只当没有听到庞德公的一时口误。

萧承倒是还没有回答,一旁任职礼部尚书,如今专司负责科举之事的张昭,却是开口道:

“也不瞒庞先生,当今陛下与朝中之所以下了这么一道圣旨,的确是有用意的。”

“科举之制,不以出身,只以能力品性选任官吏,使得一众有才学的寒门弟子不遗落荒野。此乃是当今陛下开创的,利在千古的仁政。只是此政事关朝中官员选调之事,乃是一国根本。又是初创,翻阅古今史记,也并无借鉴。其中种种,皆需当今朝廷一一摸索。”

说到这里,张昭微微顿了顿,旋即继续道:

“去年科举,正是初创,其余倒是不曾头疼。唯有初试筛选士子,着实是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这才有今年准许鹿门书院、稷下学宫弟子推免初试之政!”

听闻此言,一众鹿门书院的先生这才露出恍然之色。

司马徽、庞德公此前虽然早有猜测,但此时心中猜测得到了确认,亦是了然地点了点头。

沉默片刻之后,司马徽却是继续开口道:

“今上和朝廷的意思,是让我鹿门书院,负担起科举初试之责?”

说到这里,他有很快地摇了摇头,道:

“想来不是,我鹿门书院如今虽然有所发展,但可无力承担筛选士子的职责……今上的意思,是以我鹿门书院试验一番?”

萧承点了点头,道:

“的确是有此意!万事万物,实践方能得到真知。一国之政,绝不是一拍脑袋便能够实施的,所以正式颁布之前,总要见一见成效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到一道声音忽然响起,道:

“今上的意思,是想要减轻朝中负担,让书院承担筛选参加科举士子吗?”

萧承闻言,朝那边看了一眼。

此时说话的,正是那朱升。

“没错,朝中改制,如今已在各州郡布政司之下设立提督学政,主管各地官学建设。朝中预想的,便是今后科举由各地官学,配合朝廷认可的民间书院,来接过筛选科举资格的职责。”萧承沉声道。

如今云国,因为佛门,夏、黎两国的贡献,那是前所未有的阔绰。

虽然此前没有过多提及,但今年腾出手来的萧承,可是在国中大刀阔斧地动手。

兴修水利、鼓励商贾、注重农桑、设立官学等种种政策,已然在国中开始实施。唯有此前朝中官制未曾改革,所以效果不显而已。

朱升看着上首端坐的雍容贵气的少年,已然确定了萧承的身份。

他强忍住心中惴惴不安,深吸一口气,出言劝谏道:

“若是这般,只怕效果并不明显!”

萧承闻言,却是当即道:

“细细说来!”

朱升连忙起身,振声道:

“此法,不过聊胜于无,无法接过朝廷筛选士子的重任!设想有两名士子,一名才学渊博,不屑以此法直入科举复试。而另一名才学浅薄,无法通过官学的考核,还是会选择前来京中参加科举初试,以此博一个微弱的希望。”

“便是因为如此,草民方才说此法聊胜于无!”

萧承闻言,当即和张昭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此前不过一拍脑子,如今被朱升一说,貌似还真的并没有多少作用,颇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思。

萧承看向朱升,朗声道:

“你既看了出来,可有办法补救?”

朱升看到萧承这般从善如流,认真询问他意见想法的模样,心中微微一喜,语气更是高昂,道:

“修建官学,乃是仁政,可继续施行。可将各地官学有推免试名额的职权,改做获得官学认可者,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至于推免试,也不需要废除,但需要控制名额。通过之人,可直入科举复试。”

意思翻译一下,就是说以后各地官学,只有颁发高考资格的权利。各地官学认可的士子,就有了参与科举考试的资格。

而推免试,可以直接进入科举复试,就是个保送制度。提高推免试的地位,才能够吸引更多有才学的士子参加考试,达到科举分流的作用。

萧承闻言,眼中一动,却是继续问道:

“他国士子,欲要参与科举,又该如何?真有才学,又没有时间精力进入官学的士子,又该如何?”

朱升闻言,不假思索,便继续道:

“官学不规定学习时间,只需要通过官学测试,便可有参与科举的资格。”

“如何杜绝官学官员贪腐,买售科举资格?”萧承又问道。

朱升微微一愣,理所应当地道:

“选用德行高尚之士充任学官……”

张昭闻言,却是毫不犹豫地摇头打断道:

“才学能够看出,德行高低又岂是能够轻易分出?”

张纮闻言,插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7页  当前第2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6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宗皇帝成长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