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云绕半山腰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2-12-24 19:39:12

【五星珍宝,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

介绍:相传由神人授予的太平道典籍,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加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其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神仙等,阐述治国之道,包含诸多医术、药理,以及记载了符咒、占卜、堪舆、禁忌等诸般方术。

效果:使用之后,1、智慧属性+10,文学属性+10,政治属性+10。2、获得三级医术“扶正祛邪”。】

在张角答应效命入仕之后,【他化自在】这张紫色训卡里包含的几件珍宝,便被张角趁势献上。

相较于萧承如今手中的怒龙剑、射蛟弓、兵主印这些五星珍宝,这本《太平经》少了个特殊技能,变成了一个用处不大的三级医术。

不过这一下子在智慧、文学、政治属性值上都增加了十点,也算是符合了五星珍宝的水平强度。

而最吸引萧承的,其实还是这本书里记载的诸多奇术。

只是仔细翻看了一遍之后,萧承却还是微微摇头,有些失望。

这本书里,既没有撒豆成兵之术,也没有呼风唤雨的仙法。

只记载了些占卜堪舆、医术星象、治国理念之类的东西, 虽然深奥广博,涉及众多,却也不比诸子百家的种种手段高明。

唯有那凭借朱砂符篆,引动冥冥天地之力,实现诸多奇异效果的符咒之术,稍微有点意思。

但也只是有点意思而已,毕竟其余百家秘术秘法能够达成的效果,比区区一张符咒要好上太多了!说到底,这符咒也就是占了个便利而已。

萧承失望地将这本《太平经》合起,略作沉吟,方才正色道:

“将这书送到文渊阁,交给文渊阁学士黄裳,亲自收录!”

此前京中动乱,儒家被萧承拿到了错处,当代儒家家主亲自低头认输,还将诸多儒家秘藏典籍送来以作赔罪。

这文渊阁便是此时创建,用来收录各种典籍副本,以供皇室专用。而专业对口的黄裳,自然而然地便任职文渊阁学士之职!

如今的黄裳,已是九阶绝顶的修为,无限接近了陆地神仙的境界。萧承将这本《太平经》送去,也是希望他能够有所感悟,能够成为萧承手下臣属中,第一个陆地神仙高手!

冯保见萧承神色认真,连忙上前,恭敬地接了过来,应声道:

“是,奴婢亲自去一趟。”

第八章 金陵城深夜朝会

已是深夜,巍峨壮丽,雄伟至极的夏国京师金陵城之中,已经褪去了白日间的繁华。一座世间罕有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巨型城池,就这么静静伫立于此。

城池外,高大的城墙投下了影子,更显昏暗。

城墙之上卫戍的夏军士卒,此时却是听到城池下方那片黑暗之中,传来的急促马蹄之声。

一听到异样的马蹄之声,城墙之上的将士们顿时警惕起来,迅速集结起来,张弓搭箭对准城下,并且点燃示警烽火。

黑暗之中,城墙之上骤然亮起的烽火,显眼异常!

金陵城中驻守的夏军见此,也立时有所反应,开始集结将士,整军以待。

京城之外的数座烽火台,此时也随之亮起示警烽火,通知在京郊驻守的大军。

此时,只要城墙那边再点燃起一堆烽火,那已经整军完毕的城中将士,便会快速出动,接管城防,迎击敌人。就连京郊驻守的兵马,也将快速赶来,围剿攻城叛贼。

从夏军这迅速无比,井井有条的反应上来看,也便能够知晓,虞昭凌登基之后,便开始对京城内外兵马的整顿,显然是极有成效的!

城墙之上的夏军校尉,此时厉声喝道:

“京师城门已然落锁,非圣旨、机要军情,不得轻开!胆敢冲击城门者,死!”

与这名校尉的呵斥之声一同响起的,是弓弦被拉直的吱吱之声。若那人还敢冲击城池,顷刻之间,便是箭雨倾盆落下!

而此时,城池下方,只听得“吁”的几声,急促的马蹄之声骤然停下,旋即响起急切的回应之声:

“八百里加急,海陵郡、吴中郡,有紧急军情呈报陛下!”

城池之下,几道火光亮起,火把被人高高举起,这才让城池之上的夏军将士们,看清了来人的身形样貌与打扮。

七八个夏军将士,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之色,护送着一名身穿驿差服饰,背负“加急”令旗的差役,正满脸焦急之色地在城外等候着。

守城校尉见眼前这八九人的打扮,心中便已经信了几分。但为了稳妥,他还是垂下了吊篮,拿到了核验文书,仔细确认无误之后,这才神色一紧,高声喝道:

“快,开城门!派人护送他们,前往宫中报急!”

“是!”

“哒哒哒”的机关声,伴随着锁链转动之声,那紧闭的悬索桥轰然落下,紧闭的城门也快速打开。

驿差见状,连忙再次催动胯下战马,疾驰而去。

十余名守城将士,此时翻身上马,在前方开路,护送此人前往皇宫。

深夜,寂静的金陵城之中,急促的马蹄声在城中回荡,顿时惊醒了金陵城之中的有心人……

半个时辰之后,皇宫之中突然派出宫人,深夜召见朝中诸位大臣,前往谨身殿之中议事。

到了寅时时分,谨身殿之中已经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了。一众被半夜喊醒的朝臣们,大都是匆忙赶到这里,衣冠凌乱,与往日那副华服整齐的模样相比,就莫名显得有些滑稽。

而夏皇虞昭凌,此时早已坐在了龙椅之上,仅穿着一身单衣,面色阴沉难看至极。

等到朝臣们差不多到齐了,虞昭凌方才声音冰冷地道:

“八百里加急来报,逆贼张士诚眼见局势不利,勾结海上贼寇,袭击沿海各地。”

“海上贼寇,四处出击,吴中郡治下松江府南汇县、长兴岛,海陵郡治下海门县、扶海洲,皆有海贼肆虐。吴中郡水师,出击迎敌,海陵郡也抽调部分兵马,卫戍海防。”

“逆贼张士诚,趁机尽起麾下兵马,围攻海陵郡治所泰州城。猝不及防之下,泰州城已经沦陷,海陵郡局势危急。”

此言一出,整个谨身殿之中,顿时一片哗然。

就在之前,朝廷收到的消息,是勾结张士诚的众多盐商皆已被绣衣使拿下,逆贼张士诚再无支持,大势已去!

可万万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这贼子竟然联系到了不知道哪里来的海贼,使得东南的海陵郡局势彻底败坏,就连旁边的吴中郡,也收到了威胁。

朝臣之中,车骑大将军董为快步走出,当即道:

“胆敢袭扰我大夏海防的贼子,实力不弱,也必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陛下,可知这股贼子从何而来?”

虞昭凌摇了摇头,道:

“绣衣使那边,尚未有详细军情禀报。”

“这、那只有请陛下速速调遣金陵水师,前去清缴海防!”

董为刚刚说完,殿中便有朝臣当即反驳道:

“不可!”

“我金陵水师的大部分战船,需要布防在榕郡、东宁两地,以抵御云国外海水师。剩余的部分战船,卫戍金陵城尚且不足,如何能够轻易派出?”

金陵城乃是夏国京师之地,事关社稷安危,乃是重中之重。卫戍京师的兵马,的确不能轻易派出去,以免京城空虚,为敌人所趁。

话音未落,便有人当即出声反驳道:

“可若是不派金陵水师出击,沿海各郡亦遭袭扰啊!”

“海陵郡事关朝廷盐税新制,不得有失。而吴中郡,更是江南最为富庶之地。每年收取的财政赋税、米粮,吴中郡都能以区区一郡之地,占据全国总额的十分之一二。现如今国事艰难,这吴中郡更是万万不可有失的!”

如今夏国的财政维系艰难,这富庶的吴中郡,便更加重要了!

虞昭凌也没有迟疑,当即打断了众大臣的争执,沉声道:

“京畿之地尚有兵马驻守,不用担心!即刻下令,让留守的金陵水师即刻出兵,卫戍海防,驱逐贼寇!”

“自江南历阳郡、会稽郡,抽调地方郡兵,入驻吴中郡,防止海寇上岸作乱、海陵郡张贼出兵。”

“齐地泰山郡、东海郡、琅琊郡、胶东郡,也需各自抽调驻军防守,防止贼寇兵出海陵郡,袭扰齐地四郡!”

“调遣两万北境精锐,途径燕地,前往海陵郡平叛。一应粮草,由地方供应,不得有误!”

虞昭凌决意已下,谨身殿之中,再无反对之音,百官齐齐躬身行礼,喝道:

“臣等,遵旨!”

——

众臣散去,虞昭凌却是派了宫人,将梅崇、董为、袁飞章等一众忠心老臣,还有冯处、朱飞昂等潜邸心腹,重新召回了谨身殿之中。

此时谨身殿之中的,皆是虞昭凌如今赖以掌控朝堂的心腹班底。此时召回,众人都知道,这定是有军机大事要嘱托!

果不其然,在众人到齐之后,虞昭凌沉声开口道:

“钟子濯此时,还身在海陵郡之中。现在海陵郡局势危急,朕要诸位,不惜一切代价,调动所有人手前去接应他!”

殿中众人闻言,顿时微微一愣。

虽然钟子濯如今是绣衣使巨头,权势极大。但真论起来,这二品绣衣使之职,也不过区区千石。只是个特务头子、天子鹰犬,不应该让虞昭凌如此慎重对待才是啊。

看到众臣的不解之色,冯处微微轻咳一声,沉声解释道:

“钟指挥使身负皇命,前去彻查勾结张士诚的地方盐商。数月之内,他查抄了海陵郡两府四十三家盐商,抄获金银七百三十多万两!”

说到这里,冯处忍不住轻叹一声,道:

“这次海陵郡事变,绣衣使反应如此之慢,便是因为地方上的绣衣使们,被钟指挥使尽数抽调去,将金银护送归京……如此巨量的金银,运送太难,结果还是没有能够在海陵郡局势动荡前离开。”

一听到七百多万白银的巨额银两,殿中众臣皆是不由得呼吸一滞。

如今夏国,局势之所以如此艰难,还不就是手头没钱闹的吗!

此前梅崇为了操练更多兵马,以巩固边境防线、抵御云军,费尽了力气,将国库、宫中府库刮了几遍油水,也不过收集了八十万两白银,面前急用而已。

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得到钟子濯手中的七百多万两白银,那朝廷面对的绝大部分难处,将再也不是问题!

原本还因被深夜唤醒,而神色有些萎靡的老臣梅崇,此时精神一震,双眼绽放神采,率先道:

“历阳郡郡守于泽洋、东海郡郡丞陆锐意,皆曾为老臣门下,我即刻修书一份,请他们二人派人前去接应!”

车骑大将军董为,紧接着道:

“吴中郡郡尉,曾是臣麾下的一名校尉。虽然吴中郡此时局势也不好,但让他抽调些人手前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臣昔日军中袍泽,在辞去武职之后,便在海陵郡立了个江湖门派,门下弟子亦有数百。臣这就去信,请他领弟子前去照顾。这个时候,江湖人比朝廷的兵马,行事要方便些!”袁飞章也是沉声道。

当初在西南之时,投靠于虞昭凌麾下的兵家弟子,长丰侯次子朱飞昂,此时也跟着开口道:

“陛下,我长丰侯府封地就在海陵郡,亦可调动府中人手前去援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7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6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宗皇帝成长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