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_分节阅读_第597节
小说作者:云绕半山腰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22-12-24 19:39:12

「你们的乐毅将军呢?」

「回大帅,将军已带一万兵马作为前锋,朝金陵城最后屏障,京口杀去了!」

杨大眼听到这里,眼睛一瞪,激动地道:

「这么快!自从登岸以来,这小子领兵做先锋,月余之内连破夏军二十一座城池,老子带着大军主力追都追不上。再这么下去,攻陷金陵城的功劳,岂不是要让这小子一个人独占?太过分了,实在是太过分了!」

说到这里,杨大眼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当即提高嗓门,高声喝道:

「快,下令大军,全速前进!老子就不信了,还追不上他乐毅!」

军中参军,见状连忙劝阻道:

「大帅,你不能啊!」

「大军行进月余,连破城池二十一座,百姓虽心慕我大云王化,受我大云官府管辖。但尚有部分夏国死忠,藏匿于民间,意图作乱。」

「还有,如今大军所携物资已尽。大帅也需坐镇于此,筹措粮草,安置伤兵啊!」

杨大眼闻言,嘴角猛地一抽。

他虽心中不愿,但到底还是分得清轻重之人,知道身边参军所说之事,皆极为重要。

虽然不甘心不能亲自攻陷夏国京城,但想着乐毅也是自己手下将领,这奇袭金陵城的军略,也是自己拍板定下的,功劳不可能少,杨大眼也只能咬牙叹息一声......

第五十六章 决定迁都北方的夏国朝廷

金陵城,武乡侯府。

当初绣衣使涉及刺杀凉王虞昭奇之事,钟子灌便经被革职在家,等候查办。

可钟子灌到底是当今陛下的潜邸旧臣,屡立功勋,颇得信任。所以没有虞昭凌的点头,夏国朝廷哪里敢随意定下钟子灌的罪行?

又因为前线战事紧急,虞昭凌一直没能顾得上此事,是以直到今日,对钟子灌的惩处都没有商定。

表面上,钟子灌是卸除一切职责,幽禁在府。

但实际上,因为粘杆处人马已经遍布绣衣使上下。尤其是被钟子灌亲自掌管数年的夏国京畿绣衣使,那更是直接成了粘杆处的大本营!

身为云国尚舆备事处翊卫使的钟子灌,每天不出府门,却依旧能够对金陵城内外之事、前线的战报,了若指掌!

当看到前线送来的,夏军已经大败的消息,以及云军已从吴中郡上岸,逼近金陵城的情报,钟子灌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提心吊胆的卧底生涯,应该很快就能结束了!

但钟子灌的好心情,却没有能够持续多久。

一名粘杆处侍卫,此时带着一份情报,急忙递到了钟子灌的面前。

「大人,暗探突然来报,宫英纵回归金陵城,入宫拜见夏国太子,并且召集朝中众大臣议事!」

听到宫英纵的名字,钟子灌微微一愣,下意识地道:

「宫英纵,他回来了?黎卫宁掀起的叛乱,不是已经被平定了吗?」

手下的粘杆处侍卫闻言,当即禀报道:

「黎卫宁之乱,的确已被平定。但这个宫英纵,当初在战场之上见势不妙,当机立断,直接逃跑了。我粘杆处和东厂,在礼部张仪大人的指挥下联手追杀了数月,最终还是让他跑掉了。」

「本以为此人,应当躲入江湖之中,从此隐姓埋名,不敢露面。却不想,他竟然还敢回金陵城!」

钟子灌闻言,眉头微微皱起,带着丝疑惑,自言自语道:

「可是,如今夏国局势如此不妙,他还回来作甚?」

反正若是他钟子灌,看到如今天下大局已定,一定会立马隐身遁逃,绝不会还回夏国这条,注定沉没的大船上的。

略作沉吟片刻之后,钟子灌沉声道:

「这宫英纵有些本事,不能小觑。立即派人探听,他面见夏国太子、召集百官,到底所为何事......」

「另外,马上派人去联系镇东将军的兵马,请他无论如何,都要尽快带兵赶到金陵城,不然迟则生变,后患无穷!」

手下粘杆处侍卫闻言,连忙拱手应是,转身快步离去。

-------------

夏国皇宫,谨身殿之中。

年仅十二,脸上还带着懵懂惊慌之色的夏国太子,战战兢兢地侧坐于龙椅旁边。

一众夏国留守京师的大臣,尽数齐聚于此。

在听到宫英纵所言之后,便有人立时惊呼道:

「什么,迁都?」

满脸胡须,不修边幅,身形略显消瘦的宫英从,此时严肃无比地道:

「诸位皆是朝中重臣,有些消息也不必瞒你们!」

「如今前线大败,陛下以及随驾出征的文武,此时被尽数围困在采石矶大营。齐昌城的十余万大军,内外交困之下,在主帅廖固的带领之下,大部投降云国。」

「大兴郡为云军夺取,相邻晋地、豫地数郡的精锐兵马,为云国镇南将军狄青部所牵制,无法动弹。甚至连北境的镇守兵马,也还要防备这些年起势的草原都布可汗。我大夏,已无兵可调!」

「偏偏此时,云国的镇东将军杨大眼,率领三万大军,自海路来袭,攻破吴中郡,连夺二十一城,已逼近京师!」

看起来,宫英纵自己养着的那支情报力量,并没有收到损失。在粘杆处、东厂的追杀之下,逃亡数月的宫英纵,竟然还能够准确地知道这么多情报。

而宫英纵的一番话,也顿时镇住了殿中的一众夏国文武。

他们只知道前线战局不利,以及还有一支云军朝金陵城突袭而来,却未曾知道,如今大夏的局势,竟然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宫英纵站在大殿之上,想起这数月来,亲自带队追杀自己的张仪,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疯狂,厉声喝道:

「迁都!唯有立刻迁都北方邺城,舍弃江南之地,以两淮、黄河地区为屏障,重整旗鼓,方可抵御云军!」

我宫英纵,还没有输!

一众朝臣,不知宫英纵此时心中已近癫狂,但还是断然反对道:

「可如今陛下、朝中重臣,以及数十万精锐,尚且还在前线,如何能够轻易迁都?」

「金陵城乃我大夏经营数百年的京师,天下雄城,哪是那般容易攻克的?」

「对,此时应当速速召集地方郡兵,勤王京师!云军率部从后方突袭而来,立足不稳,难以持久,最后必然只能无奈退兵。」

这些朝臣们说的,倒也是有几分道理。

以金陵城的坚固程度,便是云军调集火炮来攻,只怕也得连续轰上个月余,才有可能轰塌城墙。

既然如此,为何要仓皇迁都?

「立足不稳?」

宫英纵冷笑一声,继续道:

「你们以为云皇养着家的那么多人,在市井乡间,到处传扬他的仁义之名,甚至此前还花费海量金银安置受难百姓,到底是为了什么?」

「吴中郡的百姓,对云国大军的到来并不抵触。甚至有人已经将云国视作天命所归,主动当起了顺民了!」

宫英纵这般丝毫不留情面的话,让殿中众臣顿时不满地皱起了眉。

「陛下尚在前线,我等如何能够亲眼迁都?」

「就是,这个责任,谁来担?」

宫英纵看着反对的百官,心中不由生起一股暴戾之气,当即冷声道:

「诸位大人,难道还没有认清现状吗!如今江南之地,已尽在云军兵锋之下。死守京城,乃是取死之道!」

说到这里,宫英纵猛地转过身来,对着龙椅之上的夏国小太子,抱拳道:

「唯有尊从陛下亲征之前留下的诏书,立即请太子继位,遥尊今上为太上皇。迁都邺城,重整旗鼓,才是惟一能够保住大夏江山社稷的法子!」

宫英纵手下的江湖势力并未损失,根据手下传来的情报,他对如今天下局势,可比大殿之上的这些官员知道得更多。

如今的云军,胜局已定。只要攻下采石矶大营,金陵城便根本守不住。

而金陵城一丢,这整个长江以南,都将失去控制。夏国朝廷继续死守于金陵城,只会被云军一战而定!

可纵然宫英纵说得很有些道理,但不顾依旧在前线奋战的皇帝与将士,让太子继位迁都,听起来着实有些不似人臣之言。

有看不过去的大臣,顿时皱眉怒喝道:

「当初的那封诏书,是若陛下不幸在阵前,发生不忍言之事,方可遵从。但如今,陛下身在采石矶大营,安然无恙,你又如何笃定,陛下不能反败为胜,或是突破云军重围?」

「你宫英从,不过一区区绣衣使二品指挥使,不过秩千石,竟然敢在大殿之上大放厥词!是谁给你的胆子,这背后的事情,

你承担地起吗!」

面对众臣的反对,宫英纵心中越发急躁,压抑的戾气不由显露在脸上,猛地扭头看向夏国太子,咬牙道:

「殿下以为如何!」

反倒是这般姿态,更是让大臣们暴怒。

「大胆宫英纵,你这是在威胁太子殿下?」

「来人,将这个大胆狂徒,尽数压下去!」

但此时,竟然并没有禁卫军领命出现,将宫英纵拿下。

百官们朝殿中望去,这次后知后觉地发现,此时大殿内外侍立的,竟然全都换成了绣衣使者!

在如今,一品绣衣使冯处身在前线,武乡侯钟子灌幽禁在府。京中绣衣使,尽以宫英纵为首!

此时的绣衣使,面对着朝臣们的命令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地看向坐在龙椅旁的太子殿下。

绣衣使们没有动作,当然不是被宫英纵尽数掌握了。

而是因为夏国绣衣使者,身为天子亲兵,只听从皇帝,以及上阶绣衣使的调遣。

如今皇帝不在京中,也唯有太子的命令,才能够调动听从宫英纵调遣的绣衣使们了。

此时,这位资质并不算出众,年仅十二岁的夏国太子,脸上浮现出担忧不安之色,战战兢兢地道:

「登基之事,还是莫要再提了!但迁都,孤还是认可的......」

宫英纵提前入宫,已经将天下局势,明禀给这位太子殿下。

身为纵横家弃徒,宫英纵三言两语之间,将金陵城描述地无比危险,便已是将这位太子殿下给吓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7页  当前第5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7/6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宗皇帝成长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