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夏文圣_分节阅读_第357节
小说作者:七月未时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13 MB   上传时间:2023-01-05 20:11:34

  “在常人看来,缉拿与调遣权力最大。”

  “可实际上,并不是。”

  “陛下,您认为刑部当中,真正决定一个人是生死之人,是谁?”

  顾锦年反问永盛大帝。

  此话一说,永盛大帝皱紧眉头,他在沉思。

  而一旁的魏闲与刘言却更皱眉了。

  决定一个人是生是死之人,不就是刑部尚书吗?还能有谁。

  然而下一刻,永盛大帝的回答,让两人直接愣住。

  “刑部主事。”

  永盛大帝给予回答。

  让两人直接愣住。

  刑部主事?一个区区六品官员?权力比刑部尚书大?这不是扯淡吗?

  然而这话是皇帝说出来的,他们那里敢反驳?

  “陛下英明。”

  “就是刑部主事。”

  “各地任何案件,都要递交给刑部,而第一个经办人便是刑部主事,倘若他认为案件有问题,可以直接打回,由各地补充卷宗材料,从而重新定论。”

  “换句话来说,倘若买通一个刑部主事,一件杀人偿命案,可以推迟到最长时间,并且刑部主事若不怕担责的话,完全可以影响上面官员判案过程。”

  “当然,陛下这只是臣的一种假设,刑部的制度极其严厉,基本上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大案子十五日内必须递交员外郎处理。”

  顾锦年解释逻辑的过程中,也补了一句,免得皇帝还以为自己在暗示刑部有问题,给刑部带来什么麻烦,那就不好。

  紧接着顾锦年继续开口道。

  “而这个东厂也好,督察院也罢,不是刑部,而是一个向陛下您单独汇报的机构。”

  “所以最重要的权力,其实不是缉拿,也不是定案,更不是调遣。”

  “而是监督,审查,以及起草。”

  顾锦年出声,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永盛大帝。

  刹那间。

  永盛大帝愣在原地。

  他目光当中充满着惊愕。

  顾锦年这番话,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是说顾锦年政治才能多强,而是顾锦年这个思维能力太恐怖了。

  仅仅只是将一件事情,不断的拆分,找出关键所在,而后无形当中改变一切。

  这才是永盛大帝震撼的地方。

  之前他震惊,那是因为顾锦年才华横溢,在天地异象面前,感到震惊。

  可这一刻。

  永盛大帝是震撼顾锦年的政治能力,这种东西不是儒道带来的,而是一个人天生的智慧。

  是真正的智慧。

  “分权而制。”

  “监督权,起草权,审查权,由太监来执掌。”

  “调遣权,缉拿权,定罪权,由大儒执掌。”

  “如此一来,他们替朕监督大夏王朝,若发现问题,可直接起草拟案,再去调查审问,审问过后,倘若没有问题,那就放过,倘若有问题。”

  “直接移交督察院中,罪状证据,人证物证摆在面前,这些大儒即便是想要袒护这帮官员,也不敢乱来,所以表面上他们得到了调遣权,缉拿权,定罪权。”

  “可实际上无非是最终执行人。”

  “落个铁面无私的美名罢了。”

  “妙。”

  “妙。”

  “当真是妙。”

  永盛大帝很聪明,毕竟一国皇帝,顾锦年只是简单说出来逻辑,他便自己全部猜测干净了。

  是的。

  这就是顾锦年的解决办法。

  皇帝建立东厂的目的是什么?

  监督百官,让他们自己心里有点数,同时也是获得情报,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加固皇权了。

  而百官不答应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有一把剑在头顶上,不是说不愿意有人来监督。

  真要不愿意,悬灯司,镇府司是干什么的?

  只不过你让你的人来监督我,我们自然不答应,这也正常。

  所以折个中,让大儒来管。

  为什么让大儒来管?

  虽然大儒要秉持良心,可最起码大儒是什么人?是文人,背后也有世家门阀在。

  说难听点,小案子也就算了,抓到谁谁倒霉罢了。

  可真遇到什么大案子,不是说让你欺上瞒下,给我时间来活动来操作,这总没问题吧?

  反正让大儒来,可以保证的是,不偏袒皇帝,也不用太偏袒自己人。

  让太监来就不行,纯粹就是偏袒皇帝。

  那么顾锦年的办法就简单多了。

  把东厂直接变成新的机构,叫东厂不太好,毕竟百官对这个机构已经是先天性厌恶了。

  改成督察院,然后把权力拆分下。

  起草权,监督权,审查权,让太监来。

  为啥?

  很简单啊,这些都是下人做的事情,是苦活累活。

  而调遣权,缉拿权,定罪权,让大儒来拿,爽不爽?

  有没有一种,我一句话就可以定人生死的感觉?

  有就对了。

  可问题是,起草权看似是在太监手里,可实际上就是在皇帝手里啊。

  起草了,就算是立案了,一但立案了,太监就去调查,调查清楚了,再把人抓过来审问,审问过程中,把暗中调查的东西摆在你面前。

  你不慌都不行啊。

  老老实实交代吧。

  行,人证物证全部在,自己也认罪了,移交给督察院吧。

  督察院大儒看完人证物证,再看完犯罪人的认罪书后。

  请问还要我做什么?

  走程序缉拿定罪呗。

  什么?要不要拖一会?

  他娘的,人证物证都在,拖?嫌自己命长?

  人证指证完毕。

  物证检查完毕。

  犯人承认罪名。

  我督察院监正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我脑子进了水,我就是不同意。

  您瞧怎么着,我嫌我命长,嘿,想让皇帝看我脑袋,我皮不皮?

  所以。

  督察院的大儒,就是皇帝的刀子,而且还是那种听话就落个好名声,不听话自己一起死亦或者背负一身骂名的下场。

  这不就完美符合永盛大帝建立东厂的目的吗?

  当然,顾锦年特意留了个心眼,拆分开来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不能让宦官一家独大。

  宦官负责起草和监督审查权没问题,可必须要掌握铁证才能让督察院成为刀子。

  说句不好听的话,没有铁证,督察院其实也有操作空间。

  这也算是留条后路,不然宦官之祸,也不是小事啊。

  反正,平衡才是王道。

  其实顾锦年就是把检察院和法院逻辑拿出来,古代权力喜欢打包,比如说刑部,悬灯司,镇府司,其实权力都一样,不过就是管什么而已。

  这样是不好的。

  一家独大肯定不行,分权而制,才是王道。

  至于有没有漏洞?

  那肯定有啊。

  这天下有什么东西没有漏洞?

  谁能保证宦官就一个个听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6页  当前第3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7/12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夏文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