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左郎已死,左徒府无人主持,崔兄为公族之后,有没有可能,咱们趁虚而入?”

  崔明立时一阵热血上涌,感激涕零,双手握了上去:“能识丹师,明之幸也!”

第三十三章 军前

  长寿丹不比别的灵丹,哪怕和任意一款上品灵丹相比,修士们的选择,多半也是首选长寿丹,因为这东西是稷下学宫才允许炼制的禁丹,也许能想办法弄到,也许打破头皮也弄不到。

  而寿元将近之时,谁不想延个两三年,于很多修士而言,可不是两三年的问题,运气好的,也许就借以破境,延寿一甲子!

  所以哪怕有门路搞到长寿丹的,也无不希望能多搞几枚,这东西可是能服三枚的,一个疗程下来,最多能活五年!

  上回崔明得到的那枚长寿丹,亦或叫做六味地黄丸,至今珍藏,都没舍得献给申斗克,如今又见一枚,顿时激动了。

  这第二枚六味地黄丸,倒是可以献出去了,虽然依旧不舍得,但若能在楚国恢复大夫之身,和第二枚灵丹相比,还是可以做出取舍的。

  有这枚六味地黄丸,重贿寺尉是足够了,但崔明肯定不会这么说,他的目标是卿大夫!只要成了左郎,再向寺尉开口索要沈月娘,那就容易多了,此所谓一箭双雕,为何要去行那条独木桥?

  想要成为卿大夫,要么立有不次之功,要么出身显赫,本为公族。之前的左郎一职,他就曾想争取一番,奈何渔夫走的是郢都门路,据说也曾为大夫,故此崔明这个刚从齐国流亡而来仅仅一年的新人便没能如愿。

  他自家知道自家的问题,崔氏得罪了齐君,故此被驱逐出国,楚国对于是否用他为官,至今心存疑虑。但渔夫已死,机会再次到来,再不争取,自己就老了。

  自己出身没问题,又有六味地黄丸做敲门砖,如果再立一个功劳,那就顺理成章了。

  “沈丹师能否炼制一批灵丹?如今吴楚大战,不瞒丹师,战况很是吃紧,申左徒军中急缺灵丹。不仅左徒着急,州尹景会也多次催问,若我弄到一批灵丹送往军前,有此功劳,便能更快一些。”

  吴升问:“需要多少?”

  崔明道:“有多少是多少,扬州城内灵丹已空。”

  吴升十分爽快,当即点头:“给我三天,我现场炼制一批给你。”

  吴升储物扳指之中,各色灵丹都存有一批,这是为芒砀山开荒储备的,在各寨诊治部民时用了一批,但又补充了一些。

  清点之下,有乌参丸六十多枚、静宁丹三十枚、大黄丹五十枚、冬笋丹八十枚,其他灵丹就暂且不用了,如化疗丹、凝香露、风湿丹、驱虫丹等,都非军中所需。

  这点数目,自己用或者麾下芒砀山领民用是足够了,但之于一军,哪怕只是申斗克指挥的扬州军,也有点捉襟见肘。

  所以没得说,既然决定了要助崔明,那就得炼起来。

  军前急用,就不会再用劳什子的验丹法器去查验灵丹,所以吴升准备炼制功效期衰减版的乌参丸,效用只能维持六个月,却足够了,而灵材成本易得,且炼制方法相对简单,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自己为了转化那些暗金色灵沙,储物扳指立里存放了不少材料。

  一边让崔明搜罗灵材,一边开始炼丹,吴升立刻投入了忘我的炼丹状态之中。

  去年底,吴升以爆丹的方式炼制正常版乌参丸,最高峰时,每天出丹二十四枚。如今炼制更容易的衰减版,又是为了助崔明上位,也是拼命了,五天不眠不休之后,成丹一百五十枚,将自己的单日炼丹纪录直接刷上了三十枚大关。

  之后又用一天时间补了二十枚冬笋丹,至此,吴升凑出来一批军需丹药,包括两百枚乌参丸、三十枚静宁丹、五十枚大黄丹、一百枚冬笋丹。

  专供申斗克扬州军使用的话,这批丹药已经可以拿出手了,所有的花费吴升已经不再计较,和崔明的支出混在一起,也分不清谁掏了多少,加上那枚六味地黄丸,折算市价超过六十金,如果只算材料成本,也不低于二十金。

  花费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么几天苦炼,出来的时候,人都憔悴了,看得崔明感动不已,差点没把凝香叫过来侍奉吴升,好在还有一丝清明,及时制止了自己的无礼举动——凝香可是申丹师婶子,自己喜好这一套,人家可未必。

  将丹药收拾好,崔明立刻行动,向吴升保证:“丹师放心,鸠兹距此三百余里,某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之内便归,丹师只等好消息就是了!”

  等他走后,金无幻心中不安,向吴升道:“为救月娘,吴兄花费太大了。”

  吴升笑道:“区区浮财,不过身外之物,只要能把人救出来,都算不得什么。”

  话说崔明紧赶慢赶,只用了一天半就赶到了鸠兹,带着的两匹好马都几乎累趴下了。

  吴楚两军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申斗克率军连冲三阵,麾下战车坏了十余驾,战车修士伤亡了七个,普通军卒更是损失惨重,营中伤病连连,到处都是哀嚎之声。

  这批丹药的到来,顿时解了燃眉之急,静宁丹立刻分发下去,让出战的修士养神调息,乌参丸要留到战时分发,大黄丹则依照病情下拨。而最能令士气振作的,反而是不起眼的冬笋丹。

  这种可以立竿见影的金疮药一发下去,半天工夫就能令普通军卒轻伤复原、重伤见效,立刻受到普通军卒的追捧。军中大多数都是普通军卒,他们的精气神振作起来,营中便立刻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申斗克极其欣慰,询问崔明这丹药的来历,崔明老老实实回答:“下臣一直记挂着军中将士,左徒催问灵丹,我等留镇之人也焦虑万分。左徒也知,扬州地界已经买不到更多灵丹了,于是下臣只得寻了个借口,将庸国丹师申五诓到扬州,这批灵丹,便是申五所供,尤其这金疮灵丹,为其独家所创,下臣问其丹名,申五甚至没来得及取名。不如左徒取个名字,申五必然感恩戴德。”

  申斗克冷笑:“他怕不是感恩戴德,而是正好借我扬名罢!罢了,念在他也算有功,便赐一名也好,让他赚回些本钱。唔,此丹的确不错,有生肌肉骨之效,不如便称生骨丹。”

  崔明恭维:“有左徒提挈,生骨丹必名扬天下,也不枉他一番辛苦。”

  又叹道:“的确辛苦,下臣督着他炼制,连督半个多月,不眠不休。不瞒左徒,那申五被下臣逼得没法子,丹成之时,呕血数升,昏迷过去了,下臣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申斗克闻言,笑得很开心,心情舒畅之下,终于问及扬州近况。

  崔明苦着脸道:“渔左郎死了。”

第三十四章 崔大夫

  听说渔夫死了,申斗克就是一愣。

  当下,崔明便将渔夫被刺客所杀,扬州闭城大索的事情说了,重点却在左徒府,他向申斗克禀告:“如今左徒府无人打理差事,对四国事务,已经可说荒废,下一步行止,还请左徒示下。”

  申斗克思索良久,忽问:“去岁商议时,我便想荐你,只是你投楚时日尚段,恐不服众,不知左郎之位,有意乎?”

  崔明躬身道:“无论何职,无论何事,皆惟左徒马首是瞻,左徒让明去哪里,明就去哪里。”

  申斗克很满意,举荐门客出任要职,本也是卿大夫豪门的立身之道,虽说门客的身份变了,但有过去的关系在,会大大增加自己的权势。

  当下修书一道交给崔明,叮嘱道:“持书往见景州尹,请州尹做主,该怎么办,想必不须我再多说。”

  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就可以名正言顺求见州尹景会了,这一步迈过去,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崔明毫不耽搁,换了军中两匹好马,迅速返回扬州,连家门都不回,直趋州牧府,登门求见。

  崔氏本为齐国豪族,做过执政,如此出身,州尹景会也不会以普通门客看待崔明,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当下道:“你家本为齐国公族,按理也不当屈为门下士,之前我与左徒谈过,都为你家惋惜。当初王上曾言,恐引临淄不满,以至两国龃龉,也于崔氏不利,故此未以大夫相授……”

  崔明恭敬道:“州牧爱护之心,下臣铭感五内,只是左徒思量,四国与百越之事无人料理,恐于国事耽搁,故此举荐下臣。下臣无意于名权之位,只愿为州中分忧,一切皆由州牧做主。”

  景会道:“待我思量几日。”

  崔明撇过这个话题,道:“昨日返回途中,路遇贼人兜售假丹,说是什么长寿丹,此乃禁丹,下臣当即出手拿之,惜乎贼子早有准备,逃得太快,下臣追之不及。其后查验缴获之丹,才发现不过是一假丹,下臣听说,有东海之民,以鱼目混珠,不过如此。稷下学宫新任行走正巡查地方,此事若为其所知,恐有损扬州令名,下臣既遇此事,不可不报,提请州牧小心。”

  景会眉间一挑,接过丹瓶查验片刻,肃然道:“这件事处置得极好,不可传扬出去。”

  崔明道:“下臣明白。”

  景会沉吟道:“你做事如此上心,又履立殊勋,果然是豪门大家,与普通公族子弟不同,可见家学渊源,不愧崔氏子弟……来楚已过一年了吧?”

  崔明回道:“一年半矣。”

  景会点头:“也罢,齐国至今未问你之行迹,想来也是无意穷究,待我修书郢都,询问王上之意……渔左郎身故,左徒府无人主持,郢都下诏之前,你先打理起来,莫使人亡政息。”

  崔明拜以大礼,辞别出府。

  回到宅中,崔明来见吴升,见他风尘仆仆却面带笑容,当下道:“恭贺崔兄晋大夫之位。”

  崔明摆手:“还早,没有王上诏令,都在两可之间。”

  吴升问:“尚需多久?”

  崔明道:“少则月余,久则三、五个月。”

  金无幻一直惦记关心着,崔明到时,早早就守候在旁,忧心道:“如此之久,月娘哪里能挨得住?且新任行走返回扬州,怕是就难办了。”

  崔明笑道:“无须担心,州牧已然许我,先行署理左徒府,文书下达后,我便约见寺尉。”

  金无幻大喜:“全仰仗崔兄了!”

  崔明得意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

  次日,州牧府的文书就下达各处,由崔明署理左徒府事务,让各处咸知配合。左徒府位列扬州三大官署,就算副贰的左郎,地位也相当高,再加上崔明的出身作为背书,整个扬州官场皆知,一颗新星已冉冉升起。

  短短数日之间,崔明就迈过了平常士人一辈子难以逾越的鸿沟,由士而为卿大夫,说到底,渔夫的死、吴升的灵丹都只是助力,根子还在于他本人的出身,可谓“根红苗正”,本就为楚国卿大夫另眼相待,换一个小国的公族之后,不折腾去半条命,是绝计做不到的。

  当夜,一驾马车自廷寺大牢驶出,沈月娘以“误信贼言”之名从轻发落,交了罚金三百钱后释放。

  又过了两天,崔明亲自上阵,将吴升等人送出城外,吴升道:“崔大夫新人新气象,郢都诏令下达时,我在上庸恭候崔大夫驾临。”

  崔明大笑:“丹师不是也为庸国大夫么,当知大夫不易做啊,哈哈……还是那句话,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若是庸侯给丹师气受,尽管来信告知,我去寻庸侯的晦气,给丹师出气!”

  双方分别,一行立刻折道向南,由来时的梅村进入百越地界,翻越绵绵群山和密林,返回芒砀山。

  这次扬州之行,花费颇大,却也收获不小。扬州左徒是直接管理与四国及百越相关事务的衙署,由渔夫担任左郎,对吴升是个极大的隐患,因此吴升只能行以断然手段,否则将来的日子实在难过,说不定只能继续逃亡。

  而将崔明这个自己人扶上左郎的宝座,则是意外之喜,只要郢都的正式任命下达,吴升便可高枕无忧。

  跋涉多日,前方已见芒砀山,二十余座山峰郁郁葱葱,有溪流湍飞、有峡谷纵横、有瀑布叠响、有鸟兽栖啼,经历了扬州一场厮杀和藏匿后,回到芒砀山的感觉实在是惬意极了,这里可是真正的家园。

  一去近月,庄园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原先离去时,头甲的寨墙又加厚了一层,达九尺,寨子中的广场移栽上了几棵榕树,按照吴升的要求,搭建了一溜长凳。

  在某个角落处,开凿了一个半亩左右的大坑,里面堆满了筛选出来的细土,旁边还立着木质的旋转滑道、秋千等玩物,十几个幼童正于此玩得不亦乐乎。

  坊甲很大,别说容纳五十户,百户都不成问题,这是给以后人口扩容留出建房的地方。

  此外,规划中的甲所、杂货铺、粮仓也在营建之中,整个寨子显示出勃勃生机。

第三十五章 供奉

  听说申丹师回来,庸老叔之父连忙赶到,他正组织领民在外开田,满头满身都是泥土,额上还挂着汗珠。

  吴升却没有任何嫌弃,主动过去伸手,拉着他紧紧握住,又摇了摇,向身后的金无幻等人道:“这是我治下第一位百里侯,头甲的庸甲长,头甲整个寨子两百一十八人的吃穿住行,都是他在管,辛苦得很啊!”

  老头咧着嘴笑道:“大夫,是两百一十九人了,另外,老朽也改姓了,姓申!”

  吴升点头:“好,好,好,申甲长,怎么又多了一口?”

  老头道:“十七户的大树家婆娘,生了!”

  吴升有些惊讶:“我记得走时,才七个月?”

  老头道:“前几日生产了,求到冬雪娘子头上,冬雪照看了三天,这才缓过来,眼看着活得不错。”

  吴升喜道:“赏钱,今后但凡产子者,无论男女,皆赏五十钱!”

  这笔赏赐于普通国人而言都不算小,何况这些刚转为国人的野人,他们几乎都身无余财,这笔赏金若是挣着,那就是家里头一笔积蓄,够他们三个月的开销。

  这位申甲长一路走一路传令,整个头甲都轰动了。有那地里还在劳作的孕妇,但凡挺着大肚子的,立刻就被男人拉回家中养着,没怀上的,同样被男人扯了回去关门上闩,忽然间,寨子里就清净了,只有广场上幼童们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

  申甲长却不以为忤,反是捋着花白的胡须嘿嘿怪笑着,又唯恐吴升打扰,连忙拉着他来到城外,向他展示开出来的一垄垄耕田。

  头甲逛完,申甲长又带着他去了二里地外的二甲,这边同样在忙碌着。国君已经批复了吴升、卢芳、卓吾子的联名上书,同意吴升治下再编五十户国人,将他的领民扩展为百户,人员就从野人中挑选。

  工尹卓吾子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二甲寨子修筑了寨墙后,便带人回上庸复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