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道天下_分节阅读_第543节
小说作者:邪影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5.08 MB   上传时间:2024-01-04 19:38:43

  就凭武信这番话,明显的爱美人更爱江山啊!

  为了成全德妃李秀宁,竟然愿意放弃眼前如此绝佳的吞并唐国,攻陷东都的极佳机会。

  当然,就算武信所说的约定协议输了,唐国也不会好过,只是离国很大可能彻底失去占有东都洛阳的机会而已。

  函谷关沦陷,大隋帝国的军队,便可长驱直入,兵临东都,到时肯定会有番惨烈大战,大隋和唐国会打得两败俱伤。

  不排除离王武信是“以退为进”,打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的可能性,只是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先下手为强嘛。

  “臣妾拜谢夫君信任……”

  李秀宁俏脸脸色变幻不定,做了个深呼吸,感动莫名朝武信施礼拜谢。顿了下,咬牙接道:“可以!”

  “可以!”

  让所有人震惊、诧异、疑惑的是,李秀宁一点头,武信竟然毫不犹豫地直接看向李渊应道。

  “丑话说在前头,秀宁所做一切,孤与唐国会全力支持。但是,除了东都和函谷关原有一切,离国不可派军支援或派遣大批强者支持,大概……限定在一百位大修士的综合力量之内吧!”

  唐王李渊一愣,反而有些心虚,多疑之心发作,有些迟疑地提醒道。

  “哈哈……当然,孤是何许人?既然是约定协议,自然不会出尔反尔,这是夫妻间的绝对信任!只希望到时唐王别再辜负德妃一番孝心,出尔反尔的好……”

  武信语带嘲讽地豪爽大笑,声震在场耳畔,沉声应道。

  “一言为定!”

  李渊已经想好一切,颇为爽快地脸色严肃说道。

  在李渊心中,已经想好了无数种情况,选择了对唐国最为有利的一种,如果这都不行,那代表唐国真的气数已尽了!

  “一言为定!”

  武信深深看了李秀宁一眼,声音铿锵有力应道。

  其实,武信亲临,真没其他人所猜疑的那么多弯弯绕绕,只是出于对李秀宁的信心而已!

  当然,在武信心中,赌输了也没什么,就当是让大隋帝国,趁着金湖大战,捡了点好处罢了!

第0716章 娘子军出世

  当然,在武信心中,赌输了也没什么,就当是让大隋帝国,趁着金湖大战,捡了点好处罢了!

  金湖大战中,唐军处于最西端,损失最低,比北狄还低,其余三国则是全军覆灭。

  所以,唐国算得上元气大伤,却不是病入膏肓而无药可救,并非能任意拿捏覆灭的势力。如果不是大隋帝国和离军夹击唐国,而是唐国独对其中一国,依旧有自保之力,至少短时间内难以覆灭。

  更重要的是,唐国拥有三大天都之一的东都。

  不破天都,并非说说而已。

  正常情况下,天都基本不会被攻陷。

  如今唐国收缩兵力,死守东都,就非任何势力所能攻陷。

  以武信前世记忆,东都被攻陷的唯一的方法,只能围困,困死东都,令其不战而降,其他方法只是自找苦吃,自损实力。

  比如杨素杨玄感父子,就因不惜代价攻打东都而覆灭;比如江都大战,无数反王组成的联军,就因攻打江都而重创,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争霸天下的底蕴。

  这也是唐国最大的底气,否则两国夹攻下的唐国,早就崩溃了,哪能依旧急而不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离王武信是率兵北伐,却不会傻得去强攻东都洛阳,就想出了这祸水“西”引,坐收渔翁之利的妙计,顺便向前世历史中最早载入史册的女名将,表表感情,以收其心。

  李秀宁是武信所知,隋唐时代中历史笔墨最多的奇女子,连李渊、窦建德、罗艺等也稍逊一筹,李元霸、罗成、雄阔海等千古猛人也差了数筹,可比千古女帝,还是华夏最早的女名将,自然不会轻视!

  当然,武信想强攻东都也做不到,如今兵分三路,攻打唐、魏、夏三国,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还吞了北燕军补充,根本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攻打天都!

  如此一来,借助天国之主的信誉和威名,打打感情牌,一举多得。

  离唐两国约定协议,是东都八关为前提,其他唐国疆域,离军自然照拿不误。

  换个角度看,等于武信就是空口白话,立个所谓的约定协议,什么都没付出,离军却是该干嘛干嘛,完全不受影响,反而因为约定,让“抽调各地兵力,回守东都”的唐国,各城兵力空虚,抵御减弱,让离军更容易攻陷。

  等解决了魏国和夏国,甚至是北燕,再转头过来,把东都包了饺子,饿死东都内子民和军队,看他们到时降不降。

  最后一点……

  约定一成,唐国自然会主要应对隋军,隋军也可专心攻打唐国,都不会因顾忌离军而保留余力。正可让离军坐山观虎斗,反正不管约定输赢,两国都会损失惨重。

  其实,就算没有约定,离军也不可能比隋军更快攻打到东都城下。

  毕竟东西二都距离很近,隋军本就枕兵边境,就在东都不远处,就等着唐国重创就趁机抢攻。而离军远在南方,就算一路摧枯拉朽狂奔,也跑不过隋军。

  当然,武信也不认为唐王李渊或唐国众臣是傻子,十之八九能看得出武信的心思,却不会拒绝,唐国更需要时间,更需要喘息。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

  次日早朝。

  唐王李渊,便在早朝上,封赐离国德妃李秀宁,为镇西大将军,全权负责东都八关之首的函谷关一切事宜,拥有开牙建府,先斩后奏之权,并很快公告天下。

  李秀宁也没让李渊和武信失望,立刻进入状态,疯狂招募军队,速度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李渊则是按照约定,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一路大开绿灯,给予全力支持。

  毕竟李秀宁招的军队越多,训练得越好,总不会带回离国吧?最终都会便宜了唐国。

  只是……

  让李渊和唐国众臣有些傻眼的是,李秀宁竟然招的是女兵,遗孀寡妇,痴女怨妇,遗女孤儿等等。

  不得不承认,天下本就被文武圣帝杨广的异族远征,折腾得够呛。再经历天下反王折腾了几年,精壮汉子已成稀缺资源了,不少势力征兵,是强拉壮丁或高薪诱惑。

  大乱至今,天下男儿伤亡惨重,相应的就留下了大量孤儿寡母、痴女寡妇等,再加上世道逼迫和不服心理,使得李秀宁招女兵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不到十天……

  仅仅是东都,就让李秀宁拉起了一百五十万之众的新军,番号……娘子军。

  李秀宁仅仅训练了三日,就迅速率军西行,支援函谷关,竟然还有模有样,后续还在疯狂招兵。

  “这是打算效仿兵仙韩信,走暴兵流路线……???”

  别说唐王和唐国众臣,便是离开东都后的武信,听到这消息时,也有些惊疑赞叹。

  如今,众人皆知,这世道可算女多男少了。但是,惯性思维下,招兵还是偏向男性,女兵是有,比如武梦及其梦队,但相对极少,属于个别现象。

  再说了,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个女人演大戏。想带好女兵,也不是随便人办得到!

  不过,对武信和离军,最好的消息,就是唐军果然没继续向南方战场增兵,除了固守八关,兵力严重倾斜向了西方战场,让北伐离军,速度增快许多,压力大减。

  ……

  河南郡,渑池县。

  渑池县位于东都洛阳西侧,距离不足千里。

  如果说函谷关是东都八关之首,拱卫东都的最重要军事重地;那渑池就是东都最重要的经济民生重城,是东都最重要的西方门户。

  渑池城只是个县级城池,却堪比其他地方的郡城,城高墙厚,子民众多,经济繁荣。

  此时,东征隋军,已经攻陷渑池城,由先锋大将银妖裴元庆攻陷,随后玄相王高颖和镇武王贺若弼二王会师渑池,准备攻打函谷关,打通抵达东都的路线。

  御天王鱼俱罗、双枪王定彦平、屈突通、阴世师等隋军大将,则是负责别的方向,走伊阙关、大谷关和孟津路线。

  “蠢货!混账!愚昧!离王武信如此明显的缓兵之计,攻心之策和驱狼伤虎的谋划,唐王竟然信了,立下如此荒唐约定!反贼就是反贼,难成大器!”

  离唐约定传到隋军时,镇武王贺若弼当场震怒,毫不掩饰地破口大骂,当场拍碎了实木案几,声传数里,震得无数人心神恍惚。

  这是唐国和离国的默契行为,似乎都怕天下人不知道。

  唐国是怕离王失信,自然是大肆宣扬,用舆论牵制离军;离国是怕隋唐不知道,无法专心互咬。

  短短几天,离唐约定就传得天下皆知,隋军自然第一时间知晓了!

第0717章 镇武王

  唐国是怕离王失信,自然是大肆宣扬,用舆论牵制离军;离国是怕隋唐不知道,无法专心互咬。

  短短几天,离唐约定就传得天下皆知,隋军自然第一时间知晓了!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但是,唐王和离王,是翁婿关系,德妃李秀宁是翁婿间的纽带,人家的战争,玩得“温柔”点,和平解决,完全可以理解,至少两国军队和子民,却是欢天鼓舞,就差普天同庆了。

  要是战争都这么打,天下该多么和谐啊?!

  当然,对于其他势力,就彻底懵逼了!

  离唐战争这么打,其他势力还怎么看好戏?还怎么坐收渔翁之利?

  特别是魏王李密,有意臣服,又不甘心,就是想拖时间,等待离唐大战结果,现在彻底傻眼了!

  离唐和平解决问题,谁的压力最大?!

  当然是魏国。

  夏国还在魏国后方,魏唐才是离军首当其冲的障碍,一东一西钳住离军北上之路。现在离唐和谈,离军压力就全压在魏国身上了,这不是坑人吗?!

  魏王李密听闻情报时,当众就摔了杯子,砸了案几,心急火燎地求证情报真实性。

  战争还能这么打?

  早知如此,魏王李密也该和离王联姻了。

  可惜,李密的女儿还小,尚在襁褓之中……

  确认情报真实性后,原本一直拖时间的魏王李密,坐不住了,迅速主动拜访离国代表,商谈降服问题。

  此一时彼一时矣,如果等离军把攻伐唐国的离军,调到魏国,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本就和离王有私仇的李密,深怕离王不让他投降了,还是那句话……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幸好离王大度,也没待价而沽,坐地起价,依旧是按照之前协议执行,倒是让魏王李密大松了口气。

  当然,拖延时间的代价,就是魏军要成为离军征伐夏国的先锋军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4页  当前第5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3/19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道天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