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鬼喘气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邪灵一把刀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2 MB   上传时间:2015-01-28 02:12:31

  来的是个女人,约摸五十岁年纪,身材微胖,盘着发,穿着黑色绒里的旗袍,身后跟着两个高头大马的汉子。我一看便知道来者不善,这女人有一种骨子里透出来的高高在上的气质,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家。我基本已经猜出了她的身份,故作不知,上前道:“你好,随便看看。”

  她细小的眼睛冷冷的看着我,须臾才缓缓开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便问道:“其他人呢。”

  我到没想到来的会是个女人,便装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忙请她入座,将早已经编排好的一套说辞搬出来,只说是斗中凶险,我和豆腐侥幸脱险,与李胖子等人失去了联系。至于他们一直没出来,是生是死我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自己的演技还算挺不错的,那女人眼睛死死盯着我,似乎是在判断我有没有说谎,片刻后,她说:“我会派人再去找,如果他们出了什么意外,你们就等着瞧吧。”话音刚落,她身边的一个保镖电话忽然响了,紧接着那人便走到一边接电话,便见他神色大变,连连弯腰称是,紧接着,走到了这女人跟前,弯身耳语一阵。

  这女人也是神情一变,竟然再也不理会我和豆腐,转身就带着这两人离开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时间到弄的我满头雾水。

  豆腐疑惑道:“她突然这么急,难道赶着去生孩子?”

  我道:“别瞎说,她这么大年纪,哪里生的出来,看来是李家出什么大事了。”

  豆腐道:“会不会跟颛瑞那边有关?”

  我摇了摇头,心说颛瑞那边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要有反应,也不会等到现在。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通怎么回事,只能暂时搁在一边。转头没两天,颛瑞打来电话,说要动身。

  我们约在阿拉善汇合,装备等物资,也已经提前抵达。

  临别时,我嘱咐了独眼龙二人几句,便独自上了飞机,一路赶往阿拉善左旗。

  此地位于内蒙古西边,与甘肃接壤,外接外蒙古国,周边地形十分独特,在城市内看不出什么,但出了城,独特的蒙古草原风貌便迎面而来。有草场、湿地、戈壁、荒原、沙漠,天空飞翔的雄鹰、草地里的兔子、沙漠中的蛇蜥,再往外走,更深的地方,便是腾格里沙漠。

  当年薛安便是在这一带当知青,那时候,西藏、内蒙一带都是非常偏远的地点,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除了城市内,至今还有一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在城里有房有住处,但由于靠放牧为生,因此大部分时间,反而是和祖先一样,扎着蒙古包生活在草场上。我到达阿拉善以后,没有在城市里多留,转汽车出城一路直奔颛瑞所给的回合地。

  最后转为摩托车,折腾了好几个钟头,才远远的看到了蒙古包。

  我们的汇合点不是别处,真是毕利尔老人的蒙古包里。蒙古人热情好客,因此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颛瑞比我提前一天到,已经在这里过了一夜了。

  我见到毕利尔老人时,不由得感叹时光的威力,前不久那个照片中十三四岁,对这镜头腼腆笑着的蒙古少年,如今已经是位皮肤黝黑,满脸风霜的老人。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童年、成年、老年,看似漫长一生,其实最后一恍便过了。我还没有老,但我回顾自己的三十年,当年的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度日如年,但现在回忆起来,却只是一眨眼的时光。

  人生啊,太快了。

  这一刻,我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的帝王,韬略如秦皇汉武,最后都会不顾一切的追求长生,或许这便是人心里,对于时间最深的恐惧。

☆、第四章 知青

  此刻,毕利尔坐在上位,我和颛瑞等人陪坐两端,桌上放着马奶酒。翻译欧阳萱是个十分年轻亮眼的姑娘,和顾大美女的成熟温柔不同,她十分活泼,眼中闪着聪慧与天真,柔软的头发扎成两股小辫,十分可爱。

  她正在用蒙古语和毕利尔老人交流,我和颛瑞低声说话,我道:“怎么样?”

  颛瑞道:“他不太愿意提起那段往事,我希望他能带我们找到当年尧方遗址出现的地方,他也不同意,小萱正在交涉。”看得出来,毕利尔老人对于这件事情很坚持,一直摇头,片刻后,欧阳萱似乎也没辙了,为难的看着颛瑞。

  颛瑞便给钟恭使了个眼色,一旁的钟恭拿出了一个平板电脑,紧接着便走到毕利尔旁边,由于钟恭站在我对面,我没能看清平板里是什么,不过毕利尔老人却激动起来,嘴唇发抖,接过平板,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上面看。

  欧阳萱趁热打铁,立刻又开始劝说老人,虽然我听不懂他们之间具体的对话,但看得出,老人已经有些松口了。片刻后,他放下平板,用蒙古族的语言和欧阳萱交流一阵,似乎是达成什么协议。

  欧阳萱一边听,一边点头,须臾,对我们说:“太好了,他答应将当年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过……他说他不能带我们去。”

  颛瑞道:“不用勉强,先问问当时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便是欧阳萱和毕利尔老人的交流时间,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平板上赫然显示着颛瑞当初给我看过的那张老照片。

  这段时间稍显漫长,我们其余五人耐心的等着,欧阳萱则和毕利尔老人交流起来。在我左手边,坐的是那个叫章文的人,他约莫四十岁左右,带着金边眼镜,文质彬彬,任谁都不会把他和文物贩子联想在一起,到像是一位有修养的学着。我跟他说过几句话,由于我不是颛瑞的手下,而是搭伙人,因此对我很客气。

  另一个绰号叫万事通的,是个年轻人,年纪比我们都小,估摸二十五六岁,身材很是精练,时值四月,北方的夜晚依旧带着冷意,但他只穿了件黑背心,丝毫不畏寒。不过他看起来有些排外,至今和我也只是见面点头,没正式说过一句话。

  沉默了一段时间,蒙古包里,毕利尔的家人都早早睡去,只剩下儿媳妇儿还在不远处整理着羊皮,蒙古包里只有毕利尔和欧阳萱的声音,足足半个小时左右,欧阳萱面露感激,扶着毕利尔老人站了起来,招呼了那在扎羊皮的妇女一声,便掀开帘子,将扶着老人去休息。片刻后她出来,笑眯了眼,对颛瑞说:“当家的,打探出来了,这么奇怪的事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紧接着,她向我们转述起来毕利尔刚才所讲的内容。

  那是1968年的春天,内蒙古引来了第一批知青。

  那时候,毕利尔只有十三岁,但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十三岁已经可以撑起半片天了,骑马放牧,追狼赶兔,没有能难的住他的。第一批知青来的时候,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内蒙古虽然偏远,但由于人口密度不大,因此物产还算丰富,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吃不饱的年代,那批知青到了草原,就跟狼到了黄羊窝里一样,当天晚上,吃的满嘴流油。

  一个被叫做三愣子的知青后来说:“当初以为被安插到内蒙是去受罪,现在才发现是去享福,至少三天两头能吃上肉了。”那时候的中国,普通人家,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

  和三愣子交好的便是薛安,知青们被分配到了各个牧民家住,开始学着过游牧生活,给牧民们放羊,打草,渐渐学习蒙古语,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中。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在毕利尔眼里,处处都透露着新鲜和不同,不论是语言、口音还是穿的衣服,都让人想一探究竟,因此当时和毕利尔年纪差不多的,都喜欢在闲暇时和知青处在一块儿,听他们用结结巴巴的蒙古语描述外面的世界。

  作为回报,这些顶半边天的孩子会带着知青们更快融入草原,闲暇之际,便骑上马,带上弓箭去狩猎。那时候的交通还极为不便,草原还没有迎来大规模的人为破坏,草原上生存着繁多的物种,狼、野马、兔子、黄羊、沙狐、鼬子,水里有鱼虾蟹贝,天空飞翔着雄鹰、秃鹫、大雁,沙漠与草场的接壤地带也是好去处,那里有一个清澈的湖泊,打两只兔子在湖边烤了,游泳消暑吃兔肉,别提多美了。

  现金的草原已经看不到这一幕了,草原上的动物,除了兔子、沙鼠这一类小型动物还能看见意外,狼、红狐一类的,早已经绝迹了。因此那会儿,放牧的时候,总喜欢去湖泊一带。

  事情发生在一个红日西坠的下午,薛安骑在马上,带着自己的羊群回栏,没多久,便见一个叫满珠的姑娘说,三愣子在湖泊边放羊的时候,有一只羊走失进了沙地里,三愣子让她把其它羊先赶回来,自己则去沙地找羊。这已经一个多小时,却还没有回来,满珠担心,会不会是被毒蛇咬了。

  沙地里别的不担心,就担心毒蛇、毒蝎子以及沙狼,但沙狼一般生活在更深的沙漠里,因此当地人进沙漠,最担心的是蛇。

  眼瞅着日头渐渐晚,薛安喝饱了水,说:”我去找。“他转头叫上毕利尔作伴,两人骑着马,朝着湖泊所在的方位而去。

  那一天没有风,因此沙地里的脚印儿没有被磨平,两人顺着时隐时现的脚印追踪而去,很快,他们在沙地里发现了一滩血迹。

  毕格尔大叫不好,说:“看样子是三愣子留下的,如果是被蛇咬,流不了这么多血,八成是被什么大型动物咬伤了。”大型动物是什么呢?最常见的,莫过于沙狼了。可是,这附近是人类的活动范围,沙狼一般不会靠近,又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活动呢?

  薛安急了,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找到三愣子。在那个年代,失踪一只羊,是个巨大的错误,而为了保护集体财产Xīshēng,是非常光荣的。不过三愣子当时的情况是羊也没了,人也没了,情况就复杂了,属于死了都不讨好的。

  好在那时候人们放牧时间长,因此马匹身上,都会挂着睡袋、面饼一类的东西,再加上蒙古人有配腰刀的习惯,因此都有携带腰刀,毕利尔的马匹上,还挂着弓箭。

  两人决定在附近寻找三愣子,辽阔的沙漠,空荡的草原,随着夜幕的临近,可见度越来越低,为了安全考虑,薛安不得不准备先回蒙古包,脸上的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沙漠深处,忽然传来了悠远的狼嚎声,薛安抬头一看,忽然想起今天是十五,天空挂着一轮银色的月亮,分外明亮。大漠中没有遮挡物,沙地被罩在一层银辉中,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暗淡。就在这时,沙漠中忽然窜出了一个个幽灵般的影子,仔细一看,赫然是一只只沙狼。

  单独的狼薛安见过,狼群也远远见过,但却从来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这么多狼,因此一时吓懵了。

  反倒是毕利尔小小少年,骨子里留着蒙古人勇猛好战的血液,临危不乱,看到狼群的瞬间便拔出了腰刀。但终究是年龄小,被一条大狼迎面一扑,便被撞到在地。

  薛安终于从恐惧中反应过来,他没有腰刀,眼见着那头大狼要咬毕利尔的脖子,便徒手扑了上去,靠着自身的重量猛的将大狼撞开,和那头打先锋的狼在沙地里滚做一团。

  就在这时,那狼猛地一口咬在了薛安的肩头,薛安大叫一声。这声音刺激了毕利尔,他人小勇气不小,一个打滚从沙地里爬起来,抓起了掉落在一旁的腰刀,便朝着那头咬住薛安的狼扑去。

  狼是伴侣动物,食物丰富的时候,会和自己的伴侣同行,只有在食物缺乏的时候,才会聚集形成狼群。它们一般都是一起捕猎,但奇怪的是,这只狼群,在先锋狼捕猎的时候,都只是围在远处看,根本不上来帮忙。

  就在毕利尔抓住腰刀往沙朗脖子处捅去时,那沙狼猛地转过狼头,尖尖的狼嘴带着血,呲出白森森的獠牙,两只眼珠子中,猛然闪过一阵绿光。这绿光仿佛有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毕利尔在那一瞬间就意识模糊了,最后发生了什么事就完全不知道了。

☆、第五章 狼群

  等毕利尔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片一望无际的黄沙之中,而周围的沙地上,还躺着薛安,在离薛安不远的地方,赫然躺着一具已经开始发臭的尸体。

  毕利尔一看不由得大惊,因为那具尸体,赫然就是消失的三愣子。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沙狼群杀死了他?可沙狼群为什么没有把他吃掉?

  不、真正奇怪的是,这是什么地方,自己为什么还活着?想到此处,他赶紧去看旁边的薛安:“薛大哥,薛大哥,你怎么样?”奇怪的是薛安也没有死,须臾,薛安醒了过来,两人对着三愣子的死尸发愣。

  薛安当时比较伤心,因此基本没有思考能力,倒是毕利尔人虽小,却很有勇气,率先恢复过来,说:“从这里望不到草原,咱们肯定被狼群带到腾格里深处了。”

  薛安这才开口,声音嘶哑道:“它们为什么把我们弄到这个地方?”沙漠上刮起了风沙,一眼望去皆是绵延的沙丘,看不到一点绿意,毕利尔借用草原留下的智慧,分析说:“狼群有储存猎物的习惯,不过一般发生在冬季,它们在秋冬交界的时候大量捕猎,利用寒冷的天气储存猎物,以便渡过冬天。”

  薛安说:“可是现在不是春天。”

  毕利尔也表示不理解,他扶着薛安,说:“薛大哥,我们还是趁着狼群不在,天没有黑,赶紧回去吧。”薛安看着眼前坚强的少年,可能觉得自己一个成年人,不应该让一个小孩子这么照顾,于是强打起精神,两人拖着三愣子的尸体往回走。草原大漠长大的孩子,有一套辨别路途的方法,他们在沙漠里从来不会迷路。

  但没走几步,前方的沙丘处,猛然窜出了一头头黄色的沙狼,在沙丘尽头处形成了一条弧形的包围线。

  薛安和毕利尔停下脚步,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往后退,情急之下,三愣子的尸体也掉在了地上,却已经没有办法再去弄起来。二人手无寸铁,步步后退,狼群却步步紧逼过来,领头的是一头毛色黄中带白的老狼,这样的狼,往往拥有极高的智慧。在老狼旁边,是一头健壮的,毛尖发赤的成年狼,赫然就是昨晚袭击他们的先锋狼。

  此刻,先锋狼的眼睛是正常的淡黄色,完全看不到昨晚那诡异的绿色眼珠子。

  这时,随着头狼一声狼嚎,包围过来的狼群立刻加速,毕利尔和薛安拔腿就跑。好在之前的距离相隔比较大,再加上那个年代的人体力好,速度快,因此一时半会儿没有被狼群追上。

  但人跑的再快,毕竟跑不过狼,没几下,双方的差距便越来越小,眼瞅着就要被发现了,毕利尔眼尖,发现不远处的沙丘上,有很多凸出来的建筑,残埂断壁,在黄沙中半隐半现。

  由于二人正跑到沙丘高处,因此干脆一闭眼,直接往下滚,便直接滚到了那片残埂断壁之中。那些狼群则一路追下来,二人情急之下便往遗迹深处钻,由于有了遮挡物,因此一时间安全了许多。

  毕利尔心想,我们被这么多狼群包围,想凭自己的力量出去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等待救援。毕利尔所在的草原有驯鹰的传统,他猛地冲鹰打了个哨子,天空盘旋的雄鹰便赶回去报信了。

  二人顺着一面黄色的高墙爬到顶端,狼群不善于爬高,因此暂时安全下来。一群沙狼围在土墙下虎视眈眈,时不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薛安和毕利尔紧紧依靠在一起,由于土墙狭窄,也不敢乱动,担心会摔倒下去。

  望着周围从黄沙中冒出头的一片残埂断壁,薛安问毕利尔这是什么地方,以前是不是有人住过。毕利尔摇头说不知道,这里已经属于腾格里较深的地方,牧民们基本上不会没事儿跑到沙漠里来,最多也就是在黄沙和草原的交界地带活动,因此这里会出现一些人类活动的迹象,毕利尔也觉得很奇怪。

  薛安想了想,分析说:“这周围没有水源、没有绿洲,根本不适合住人,估计这应该是一片古代文明的遗址,当然,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二人只是尽量让自己安全一些。

  狼群是很有耐心的狩猎者,它们守在遗址周围,盯着高墙上跨坐着的两个人,不骄不躁,步伐悠闲,仿佛在看两个跑不掉的盘中餐一样,这种感觉十分糟糕。

  薛安和毕利尔就这样躲在上面,一直到了夜晚,狼群按耐不住了,开始焦躁起来,而事实上,一天一夜水米未尽,薛安两人的身体也变得十分疲惫,浑身虚软,在黑暗中几乎摇摇欲坠。

  坚持了一夜之后,第二天狼群终于放弃,先是散开,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狼群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狩猎时拥有很多战术,比如伏击和引诱。蒙古人了解狼,见狼群离开,毕利尔阻止了准备下去的薛安,两人又蹲在墙上等了两个多小时,而这时,大漠上狂风渐起,吹得黄沙如烟,让人难以睁眼,直到这时,二人确定郎群没有躲藏在周围后,这才放松神经,猛地从从方栽倒下来,跌入了黄沙中。

  二人已经口感舌燥,没有能量补充的身体,软的跟煮烂的面条一样,这样的体力,根本没办法走回去,甚至这一刻,二人站立起来双腿都虚软的在打颤。走是没办法走了,再加上风沙太大,迷得人睁不开眼,吹的人摇摇欲坠,无可奈何之下,二人只好找了个背风处的墙角躲了起来,等待‘海子’带人来救援。

  海子是薛安对毕利尔驯养的大鹰的称呼,鹰中以海东青为贵,海东青,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毕利尔很重视自己的大鹰,因此叫它海东青,薛安则顺势叫它海子。

  毕利尔毕竟年纪不大,安全下来,便缩在一旁,眼睛一闭便不省人事。

  薛安担心会有危险,即便疲惫不堪,也不敢入睡,一直一直掐着自己的眼皮儿,让它睁起来。外面的风越刮越大,在黑暗中发出呼呼呼的声音,薛安觉得已经听的有些耳鸣了,就在这时,这呼呼呼的风声中,忽然夹杂了另一股独特的声音。

  刷……刷……刷……

  薛安觉得不对劲,强撑着身体站起来,在黑暗中眯着眼往外看。此刻是黑夜,又没有照明光源,唯一可以借用的,便是朦朦胧胧的月光。就着月光,薛安猛然发现,遗址旁边那个原本就很巨大的沙丘,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隆起,变得更高,黑暗中,如果一座巨大的山。而这座山,正像被推涌的海浪一样,朝着这片寄身的遗址罩过来!

  在那一刻,毕利尔自己仿佛也感受到那股力量所带来的威胁,因此猛地醒了,在他还没瞧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整个人被薛安扛在了肩膀上往外跑,速度非常快。

  按理说,当时的薛安是没有这样的体力的,但或许这就是人在危机关头潜力的爆发,那一刻的薛安跑的比任何时候都快。而当时还十分虚弱和刚刚睁眼的毕利尔,对于周遭的一切,都处于一种混沌之中。

  紧接着,毕利尔忽然觉得自己被高高的抛飞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个悠长的抛物线后,重重的摔倒在了沙地上。这一摔够呛,人直接晕了过去,晕过去前最后一点意识,便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由黄沙组成的黑影。

  比利尔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早上,周围的高低起伏的沙丘,经过昨夜的大风沙以及完全消失了,极目望去一片平坦,而原本处于低洼地的遗址,也已经被黄沙给覆盖。

  薛安不见了。

  毕利尔回忆起昨晚的情形,立刻意识到,在沙丘朝着遗迹拍下来的时候,他被薛安大力抛了出去。

  望着眼前的沙漠,毕利尔难受极了,虚弱的身体让他无法行动,只能趴着地上流泪。他想,薛安肯定被黄沙给埋住了,而自己或许也活不了多久了。思来想去毕利尔都无法明白,昨晚的一幕是怎么回事。

  后来薛安才告诉他当时的情况,但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当时沙丘会忽然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3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鬼喘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