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萧氏有贵女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不会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6 KB   上传时间:2019-11-21 18:41:02

  皇后反正将事全推到圣上那边去了,圣上不同意,她也是没法的事情。

  皇后都这般说了,大夫人当下也不再多言,心里虽不甘,可也知她家阿萱是与太子妃之位没什么缘分的了。

  不过大夫人虽心有不甘,可到底没敢在皇后面前直接表露,只将这事揭了过去,只当自己没有问过。

  等离了宫,上了马车,大夫人才将情绪显露了些,一路上叹了不下四五回气。

  萧曼只从头听到位,再是蠢笨,也该猜到些了,这下再闻大夫人叹气,就知大夫人心里头到底是不甘的。

  这毕竟是太子妃,未来的国后,谁不想争取到手中,不过在萧曼只看来,陈落萱虽好,但却是做不成太子妃的。

  毕竟先头立太子妃之时,依着陈落萱世宁伯爵候之女的身份,定下的都不是她,这会自然也不会再定下她。

  下一任太子妃的人选,想来条件应当是和严大小姐类似,出身将门,且父兄手握大军的闺秀才是。

  而之后定下的人,果然如萧曼只所猜想那般,是靖边将军曾非的女儿,靖边大将军如今正驻守边关,而这位曾家小姐也自然是一家子都随军在边关落户,甚少回京,也没什么人知道这位曾家小姐。

  只是听传闻说,这位新一任的太子妃,相较严大小姐来,性子似是泼辣的些。毕竟边关比不得京都,那地方时刻得放着外敌的侵犯,有时军中人手不够,城中百姓也得提上家中柴刀,上阵御敌的,这曾家小姐自然也不会例外。

  威宁大将军在知道太子妃的人选在定下曾家小姐后,倒有些意外,不过也没意外多久。

  毕竟他知道,高阁老那些人,定会竭力阻止世宁候家的三姑娘入选太子妃的,而这位曾家小姐但愿不要像他女儿那般,遭人嫉害地薄命便好。

  从京传消息到边关需要些时日圣上以防夜长梦多,在定下太子妃之位后,也早早命钦天鉴选下最快的吉日,务必早些大婚才好。

  是以曾家姑娘一旦接到圣旨,须得立刻动身回京大婚的。

  这京中百姓爱唠嗑,爱比较也是常事了,皆替太子唏嘘,毕竟京中是个温柔乡,没经历过战场,哪知边关御敌的不易。

  他们只知道,曾家姑娘没有严家大小姐来得温柔贤惠,是个母夜叉,太子婚后日子恐怕不好过。

  可当乌禅国大开方便,放匈奴人近边关,边关将士因此措手不及,折损大半,曾将军一家为国精忠,全家皆上前线御敌,全家皆阵亡与城门前的事传到京中的时候,已是多日之后了。

  所有人听闻这个消息,都先是震惊,再是愤怒。

  他们一年前才将容襄公主送去和亲,当时乌禅来求亲的时候说什么了,现在又兑现什么了?

  因为相信乌禅,边关守城将士才会放松警惕,不然何至于被外敌打个措手不及?

  乌禅这般两面三刀,着实要比那些匈奴人还要让人可恨。

  靖边大将军一门忠烈,也没人再会觉着曾家姑娘踩了狗屎运,可人已经亡于战场,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其实这些天乌禅那边有异动,靖边将军是有所察觉的,也写了信派人送回到了京中,本以为等收到京中回复再做准备也不迟,可他不知的是信被人中途截了下来,也因此导致匈奴人的加速突袭,酿成了这番惨剧。

  庆帝听闻乌禅国给匈奴大行方便,打来国门,引匈奴人破关的战报后,连连下令让威宁大将军带兵奔赴边关御敌。

  威宁大将军领命带兵前去,可只行到半路,那抢空多城的匈奴人却又忽然退了兵。

  这时乌禅国王也修书进京,解释了原委,只道乌禅国前些日子发生了叛乱,国相控制了朝政和兵权,才会大放匈奴入内。

  而这会匈奴会退兵,也是因为他将朝政和兵权夺了回来,匈奴怕两边夹击,这才连连退兵,这都是国相的错,委实与乌禅国无关啊。

  乌禅国王上书恳切,一同送到京中的还有容襄公主的亲笔书信还有贴身宫女以证乌禅清白。

  这让原本行至半路的大军忽然停了下来,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仗自然是不打的,但这边关无人,还须得重新调人前去防卫才是。

  威宁大将军已有镇守西境之职,这次临危受命,也是他恰好在京中而已,这镇守边关的人选自然得寻人补上才是。

  可庆帝手中能信得过的人实在是太少,陈定方和萧纵二人他虽有心栽培,可到底年纪太轻,没经历过太多历练,去了也压不住人。这守将自然是得从老将那里挑出来的。

  选来选去,还是选了早已告老的老将军叶疆替了守边之职,只待朝中有能人顶替了,再换下叶老将军。

  另外再择支度使宁迅一同从旁调度,毕竟边关遭此大劫,还是有很多需要善后的事情需要人去做的。

  支度使负责调度军中军资粮仗,有他前去,叶老将军也能省心一些。

  边关人选既已落实了下来,不日便是要赴边关赴任了。

  只是宁大人此行前去赴任,却并不打算带上妻小,一来曾将军一门忠烈,但全家赴难,虽可敬,但宁大人却并不愿家人整日这般提心吊胆。二来宁婉也该说亲了,跟他去了边关,这亲事也不好定了,而宁夫人自然是要留下来替宁婉把关说亲的。

  可宁婉却怕父亲孤身一人,无人照料。毕竟宁大人只宁夫人一妻,府中别说妾了,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他一大老爷们,在京中待了那么多年,一下赶赴边关,无人照料,恐怕一下是应付不过来的。

  “父亲,就让我一起去吧,大不了等我替你料理好边关的一些琐事后,再回京便是了,反正左不过一年半载,不会耽误我说亲的。”

  宁夫人得知女儿的意图后赶紧制止了她,“你连你自己都料理不好,去了不添乱就不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六公主会回来,但不会是这会

第49章 聚头

  最后,到底是一家三口一同赴边,宁夫人想着最多两年,两年时间也够宁大人将边关之事处理差不多了,只要不出意外,回京之后自然会有封赏,那时宁婉也不算过了年纪,加上宁大人的官职若能升上一升,也有利于宁婉的亲事。

  而且宁夫人也是想见识一番那塞外风景的,困于京中,整日与高门妇人谈那些个家长里短,妻妾斗争,她早腻味了。

  至于手中的管家之事,宁夫人虽不放心宁二夫人,可无奈宁老太太这身体是实在撑不起来,虽不放心,可也只能让她暂代处理了。

  毕竟有夫君还有儿女的地方才是她的宁家,这宁家府邸没了她的家人,任宁二夫人捅破了天,她又何须在意。

  因宁大人须得即刻前往边关赴任,宁夫人此番也就请了关系较好的几位夫人还有亲戚办了个家宴,临行前聚了一聚。

  萧曼只在得知宁婉也要随宁大人一同赴边的时候,有些意外。不过一想宁婉的性子,倒也不觉意外了,只是多少有些担忧,毕竟这边境刚经过那般劫难,所说边境如今已重新派重兵驻守,乌禅那边也献上重礼赔罪,承诺不再会有此事发生,但作为亲人,实在是没法不担忧。

  陈定方进屋,就看到萧曼只坐在塌前,神色有些不展,于是问道:“可是发生什么事吗?”

  萧曼只见陈定方回屋,起身一边替他解下外袍,一边道:“姑丈不日便要赴边,姑母和婉表姐将会一同前去,我只是有些忧心和不舍而已。”

  陈定方是知道萧曼只同宁支度使家姑娘两表姐妹感情很好,先头宁婉也来世宁伯爵府做过几次客,所以陈定方是认识的。只知道是个性子挺活泼的人,与萧曼只倒是正好动静相反。

  “如今边关虽刚经劫难,但朝廷已经派大军前往驻守,匈奴人再傻也不会傻到这个时候来侵犯,只是边境的生活到底比不得京都,宁支度使一家从未踏足边境,反倒是适应,才是最难的。”

  听陈定方这么一说,萧曼只稍稍放心了些,只听着陈定方对边境形容的极为熟稔的样子,好奇道:“你怎么说的好像曾去过那边境似的。”

  “这自然是去过的。”

  萧曼只倒还不知陈定方曾去过边境,“怎么先前从未听你说起过。”

  “还是幼时曾随祖父去过一回。后来祖父过世,便再也没去过了。”

  陈定方记得那时他也就七八岁的样子,那时老世宁候还健在,因着有从龙之功,世宁伯爵府与其他勋贵之家不同,手中曾被释去的兵权倒是又回来了一部分,老世宁候那一趟,便是去清点手中将士的,且不由分说地把还是幼童的陈定方一同带了去,大夫人虽不同意,担心稚子年幼,恐收不住连路颠簸和边境寒苦,可再是不乐意又哪能驳地过老世宁候。

  而陈定方倒也争气,一路上活蹦乱跳,丝毫不见远程行路的疲态,之后从边境回来,除了黑了些糙了些之外,反倒还壮实了不少。

  萧曼只见陈定方一脸神往,倒也被勾出几分好奇心来,“那你可还想再去边境?”

  “自是想的,边境虽然寒苦,可胜在天高云广,弛马弯弓,烈酒块肉,不要太自在。”

  “那我倒觉得你适合替姑丈前去,这下你既能去边境,姑丈也不必带着姑母和婉表姐前去了。”

  萧曼只这番话,其实打趣成分居多,可没成想陈定方闻言,倒是颇有些认真道:“其实原本圣上就有此意,只是我年纪尚轻,尚未经历练,这才派了叶老将军前往驻关,但叶老将军也总不可能长久留在边关驻守,所以到时接替上的人,许是我。”

  陈定方说着,小心翼翼看了萧曼只一眼,“若我倒时真被守派去了边关,那你……”陈定方心里是不愿和萧曼只两地分隔的,但又知萧曼只素来柔弱,恐承受不住那塞外的苦寒。

  可没想到萧曼只闻言,想都不曾多想,便直接道:“我自是随你一同前往啊。听你说的那么好,我都想去看看了。而且边关离乌禅那么近,我若不看着你些,你这人要是跑没了,我找谁要去。”说着,她挑眉看了陈定方一眼,意有所指。

  萧曼只敢问这话,也是心中有所笃定。

  陈定方被萧曼只后面这番话弄得哭笑不得。“我要是跑没了,定然是你不在我身边,我想见你,便离开边关,前去找你。”

  “那我要是在你身边呢?”

  “卿之所在,便系心之所在,还能省下多日相思。”

  两人虽已成婚多月,可每每当陈定方说起这般情话,萧曼只都会面皮薄地招架不住。

  而在宁支度使一家赶往边关后,京都关于太子克妻的传言一下沸沸扬扬起来。

  这太子妃之位落到严大小姐头上,严大小姐莫名被一颗红枣噎死了。这落到曾家小姐头上,曾家满门都英勇赴义了。

  也不知下一任太子妃之位会落到哪家闺秀的头上,希望这一位啊最好八字硬些,能承得住这凤命。

  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子会直接向圣上请命,延迟再选太子妃。圣上也准了太子的请命,连连两任太子妃的人选皆在同一年内丧命,这个时候也的确不适宜再立太子妃的新人选。

  严家小姐就算了,这曾家小姐可是为国赴义的,就冲着这个,也断没有人尸骨未寒,就立即再选太子妃的道理。

  这事传到大夫人耳中,忽觉有些庆幸,原先她还在为阿萱无缘太子妃一位耿耿于怀,现在却想着这说不准是在帮她家阿萱逃过一劫。

  当下心中的郁结倒也解开了,再替陈落萱择起适龄的世家公子时,开始十二万分地上起心来。

  毕竟也有不少世家担心太子妃人选会落到他们家女儿头上,疼女儿些的自然是趁着暂停选择太子妃的期间,赶紧找个好人家定下来才是,而那些抱着万一我家女儿命硬,可以承得住这凤命的人家到底不多,是以当下京中家里凡有青年才俊的人家,一时间来说媒的媒人们纷纷而至,大夫人也是怕好的都被人抢先挑了去。

  正巧她看中出云郡主家中的独子。虽说是出云郡主的独子,但丝毫不见骄纵跋扈之气,反倒是长得一表人才,且在国子监中颇有才名。且出云郡主虽出身皇族,但为人和善,若陈落萱真能嫁进出云郡主府,那未来也不太容易受婆婆的气。

  大夫人这般打算着,正好出云郡主要办场宴会,请帖自然是送到世宁伯爵府中的,大夫人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同出云郡主提一提陈落萱的亲事。

  而萧曼只作为府中长媳,这般场合自是不能缺席。

  世宁伯爵府作为京中炙手可热的勋贵世家,京中但凡哪家办宴,世宁伯爵府必然会收上一份请帖。

  在嫁入世宁伯爵府的这几个月里头,萧曼只参加的宴会大大小小也有十来次了,对大小流程都已然熟悉。

  她打趣地想莫不是自己以往参加的宴会太少,所以才让她嫁到世宁伯爵府,好把先头欠下的都给补回来。

  而陈定方翻了翻桌上的帖子,道:“明日我也会去出云郡主府。”

  “夫君也去?”萧曼只有些疑惑,毕竟这是出云郡主举办的宴会,邀请的也是各府的女眷,并不曾听说还邀请了男眷的。

  “自是送你和母亲她们过去。不过我确实是要去趟出云郡主府的,只是不进府门罢了。”见萧曼只疑惑,陈定方解释道:“府中宴会,必然吵闹,周子戎那小子最烦这些,说是要游山论赋,还找上了我。我想你们既要去出云郡主府,那不如先送你们去出云郡主府,再和那小子一同汇合了出发。”

  陈定方口中的周子戎正是出云郡主的独子了,与陈定方私交一向不错,陈定方虽无什么论赋的兴趣,不过拔山涉野倒也是趣事,刚好他明日不当值,便答应了。

  只是陈定方没想到,等到了地点,会看到一个让他颇为意外的人。

  “来来来,我来同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曾经的同窗,沈漱溪,沈兄,他前头几年在孝期,所以不便出门,所以你们可能都没见过。”

  沈漱溪,陈定方念着这个名字,这人他虽没见过,但名字却不会不熟悉。曼只的表哥,也是差点与曼只定下婚约的人。

  而沈漱溪却是见过陈定方的,在曼只的婚礼上。这会再见,沈漱溪定了定神色,上前道:“想来这位便是世宁候大公子了。”

  “幸会。”陈定方面上也不露任何的情绪,但他在见到沈漱溪的时候,便已有了感应。他还对曼只心怀不忘。

  但凡知道外人对你妻子念念不忘,是个男人都不会高兴,陈定方也不例外,不过他倒是没显露什么来,这只有输家才会先跳脚,他才是娶到曼只的人,他跳脚什么。

  边上知道底细的人悄悄拍了拍周子戎的肩膀,“诶,你说说你,怎么把这两冤家聚一块了?”

  “冤家?沈兄和陈兄都没见过吧,怎么就成冤家了?”周子戎一脸疑惑。

  边上人轻声道:“难道你忘了陈兄他娶的妻子是谁了吗?”

  听人这一提点,周子戎这下才想起,两人还有这段孽缘。可当下也不是后悔的时候了,毕竟人都在这了,只是见这两人似乎也没什么别苗头的迹象,才放下心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萧氏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