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珍馐娘子(美食)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果酱果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80 KB   上传时间:2020-08-14 12:33:24

  这一章撒糖了,再现雪花酥这个梗,嘿嘿。感谢在2020-07-15 18:43:31~2020-07-16 19:52: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下一本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榴莲爱芝士 4瓶;凤凰花又开、听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薛盈只在宫外待了两天, 便销假回宫了。今日照例是她在后厨当值,张殿直特地走来嘱咐道:“冬日天气寒凉,大娘娘这两日吃温补的膳食有些倒胃口, 今天的晚膳想吃一些酸爽解腻的菜肴, 特地叫我嘱咐你。”

  薛盈连忙答应了。提到酸爽解腻的菜肴, 她首先想起了樱桃饆饠。

  制作樱桃饆饠必不可少了的两样食材是熟奶酪和樱桃酱。新鲜牛奶熬制后会产生奶皮, 把奶皮去除将剩余的鲜奶放置几天, 使其充分发酵,奶凝结成块后,用纱布滤掉多余的水分, 在放入砂锅内慢煮, 待煮成奶糊状时,再次放入纱布挤掉水分,将奶块放入模具里,置于通风处晾晒几日,熟奶酪便做好了。

  在初夏樱桃成熟的时候, 薛盈制作了好几坛樱桃酱, 如今直接取出来用就行。

  薛盈用牛奶和面,加入少许熟奶酪、盐巴揉成光滑的面团, 放在火炉旁等面团发酵成两倍大的时候,再次揉匀排气, 擀成稍厚一点的面皮备用。

  接下来,薛盈将平底锅烧热,将面皮放入煎至底部焦黄, 然后在面皮上面放入熟奶酪和樱桃酱,小火稍微煎一会儿取出放入瓷盘中。

  最后一道工序是放入砖炉中烘烤一炷香的时间,便可以取出趁热食用了。

  太皇太后一向喜欢吃海鲜, 那就准备一道蛤蜊豆腐羹吧。做法很简单。新鲜蛤蜊滴入香油令其吐尽泥沙后,在沸水中汆烫至贝壳打开后取出。接着将清鸡汤煮沸,放入切块的嫩豆腐、火腿和蛤蜊略煮,临出锅时略勾薄芡,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洒上少许葱花即可。

  冬日宫中各殿皆燃烧炭火,人很容易感到干渴燥热,这时候一碗清爽的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薛盈打算再做一道冰酥酪。

  新鲜牛奶加入糖霜稍煮片刻,晾凉后加入适量米酒,放入蒸锅中蒸制一会,晾凉后再撒上一点山楂干和葡萄干,清凉的冰酥酪便做好了。

  每月初一、十五照例是由皇帝陪太皇太后用晚膳。那道樱桃饆饠甫一上桌,便吸引了黄氏的目光。饼皮金黄,虽然经过长时间烤制,樱桃的颜色还是鲜红的,奶酪的香气扑面而来,黄氏觉得自己又重新有了食欲。她好奇地问一旁侍膳的任守义:“这是什么菜啊?”

  任守义愣了愣不知如何回答,赵晖却是知道的,笑着解释道:“大娘娘,这是樱桃饆饠。饆饠是前朝颇为流行的主食,进入本朝渐渐式微,孙儿还是前年在招待藩臣的宫宴上见过这道菜。”

  “还是官家见多识广。”

  这时任守义已经切了一块饆饠送到黄氏手边。一口咬下去,浓郁的奶香在舌尖萦绕。樱桃酱酸酸甜甜,有效中和了奶酪的油腻,而樱桃酱融入了奶酪的脂香,变得更加丰盈。最妙的是饼皮,烤得又酥又脆,口感微咸,与甜口的馅料搭配在一起异常和谐。

  赵晖也对这道樱桃饆饠很满意,一块饆饠下肚后,忍不住赞道:“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樱桃和奶酪果然是绝配啊。”

  光吃樱桃容易口干,赵晖又尝了一口蛤蜊豆腐汤。鸡汤加入蛤蜊熬制的汤头清淡爽口,还带着一丝蛤蜊的鲜甜,豆腐又嫩又滑,几乎不用怎么咀嚼就可以咽下,在寒冷的冬日喝上一口这样的汤羹,当真很舒服啊。

  黄氏且不忙着喝汤,倒是对自己手边的那道冰酥酪很感兴趣。洁白晶莹的奶冻上点缀着红色的山楂干和青色的葡萄干,看上去十分诱人。

  黄氏舀了一勺酪品尝,冰冰凉凉,入口即化,带着浓郁的奶香和酒香,薛盈糖放得刚刚好,味道清甜适口,引诱着人一口接一口品尝下去,不大一会儿功夫,黄氏便将手边这碗酪吃完了。

  而赵晖也喝完了手边那碗汤,笑对黄氏道:“还是大娘娘这里的膳食好吃,孙儿都舍不得走了。”

  黄氏笑道:“那就多来我这里请安好了。”她仔细打量赵晖,才发现他近日身着白色的素服,面色微沉问道:“官家身着素服,可我记得今日并不是列位先祖的祭日啊。”

  赵晖的面容变得严肃,起身道:“今日是孙儿生母瑞庆皇后的祭日,因陪侍大娘娘用晚膳,孙儿并不敢张扬,只是着素服聊表孝心罢了。”

  “哦。”黄氏愣了一下道:“这是应该的,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你母亲已经去了18年了。”

  赵晖低低应了声是,也没有了闲聊的心情,说了几句套话,便告辞回福宁殿了。

  赵晖即位时年方两岁,瑞庆皇后便去世了,早已记不清她的音容笑貌,仅从小内监的口中,得知生母性情温柔和顺,似乎颇受先帝宠爱。只是宫中内监几乎都不大愿提及瑞庆皇后,每每赵晖想要多打探一些生母的消息,那些人便向锯了嘴的葫芦一般不肯多言。

  赵晖自幼父母双亡,太皇太后对他期许甚高,平时管教严厉,在他内心深处,不是不渴望那一份缺失的母爱的。所以每逢生母忌辰,他都要在生母遗像旁悼念良久,今日也不例外。

  夜已深了,内侍省副都知李舜华上前劝道:“官家,夜已深了,您虽然伤悼,也要保重圣体,还是早点歇息吧。”

  李舜华是太皇太后派来照顾自己的,赵晖对他一向礼遇,闻言沉声道:“知道了,我这就歇下了,广言也回去歇着吧。”

  等到李舜华走了之后,赵晖给一旁的卫绍钦使了个眼色,卫绍钦忙近前回禀道:“官家,您上次让小的打听的事,现在已经有眉目了。”

  “哦。”赵晖面色稍霁:“怎么说?”

  “小的打听到勾当皇城司狄英,纵容自己舅舅在蓝田县招权弄事,以至于强借蓝田县富商钱三百万与知县买良田千顷共为奸利。小的已查到狄英舅舅买地的地契,证据确凿。”

  “知道了。”赵晖面上喜怒不辨:“你给知御史杂事刘景年打个招呼,估计几道劄子弹劾下来,狄英也该主动请辞了。”

  卫绍钦忙答应了,又道:“官家上回让小的找柳亭林的诗集,小的寻来了。”

  柳亭林是国朝第一词人,不光小令做得好,被贬到泸州后,诗作亦颇有可观,苍凉沉郁,有前朝杜子美之风。赵晖成天听翰林院那帮士大夫念叨刘亭林的诗词,耳朵都起了茧子,好奇之下便令卫绍钦找来一观。

  那本诗册是用上好的澄心纸装订的,一笔飘逸洒脱的行书,先就吸引了赵晖的目光。

  赵晖随意翻了翻,看到一首五律:“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百世仁宗庙,千秋永昭陵。帝乡无马迹,空望白云乘。”1

  赵晖忍不住唏嘘,这明显是悼念先帝的挽辞,短短几句诗概括了先帝一生选才任能、革除弊政的事迹,评价不可谓不高。他自小便崇拜父亲,一心想要继承父志,光耀祖宗基业,此时颇有些热血沸腾。

  接下来是一首七绝,赵晖入目心惊,因为这是瑞庆皇后的一首哀词:“富贵同谁共久长?可怜无术媚姑嫜!大行未入玉棺殡,已遣中官撤膳房。”2

  大行明显指的是先帝,殡是殡舍。这句诗明明是指:先帝初崩已殓,梓宫尚未移入永昭陵,已经有人派遣内监绝了中宫的饮食!

  赵晖心头一寒,霍然起身问卫绍钦:“你可知道当年我娘是怎么故世的?”

  卫绍钦见赵晖神色不善,心里咯噔一下,忙道:“官家怎么忽然想起问此事了?”

  “朕在问你话!”赵晖陡然提高了声音:“你不回答就是欺君。”

  卫绍钦双腿一颤,忙跪下回道:“官家息怒,小的当时勾当御药院,对坤宁殿这边的事情并不太知晓,只听说,瑞庆皇后是绝食去世的。”

  赵晖冷声道:“那这首诗上怎么说,是有人下令绝了我娘的饮食呢?”

  卫绍钦连连叩首:“小的不敢欺瞒官家,小的了解的情况就是这样。官家要真的想探知详情,不妨问问雍王。”

  雍王赵曦是赵晖的叔祖,在宗室中资历最老,为人刚正不阿,且一向与太皇太后不对付,赵晖想要细问生母的死因,雍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好。”赵晖一迭声道:“你去传旨,现在就让雍王入宫见朕。”

  卫绍钦急了,膝行上前抱住他的大腿道:“官家冷静,眼下宫门已经下匙,若招雍王入宫,必将大费周折,弄得朝野皆知。那帮言官个个不是省油的灯,要是再惊动了大娘娘,这事就闹大了。宫闱之事本就幽暗难明,官家还是另找机会单独问雍王吧。”

  赵晖在殿内急步良久,终是颓然倒下。卫绍钦说的没错,此事涉及宫闱,本就不合适让外官知晓,更不能惊动大娘娘。自己纵使贵为天子,亦不能任性妄为。只是这一夜注定难眠,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直至东方既明。

  1.此诗是黄庭坚悼念神宗皇帝的挽辞,我在这里稍作改动。2.此诗是晚清文廷式做悼念嘉顺皇后宫词,我在这里稍作改动。

  作者有话要说:  饆饠是唐代盛行的食品,宋朝已经很少见了,具体做法史家争论不一,在这里我采用的是樱桃披萨的做法。感谢在2020-07-16 19:52:11~2020-07-17 18:12: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山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6章

  今日轮到李维在迩英阁给皇帝讲学。国朝对讲学之士一向优礼, 李维可以不用跪拜,还被赐座赐茶汤。

  李维今日讲的是孝经第十章 :“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能侍亲。”

  赵晖似乎对这段话很有感慨,动容道:“朕以不孝得罪天地,襁褓之时父母见弃, 生不能孝养, 死不能哀祭,每念及此,内心都不胜惶愧。”

  李维怔了一下劝道:“陛下无过于自责,天子之孝本与庶人不同,孝经有云:爱敬尽于事亲, 而德教加于百姓, 刑于四海,盍天子之孝也。陛下一身系江山社稷之重, 天下万民仰赖,若能上思有以奉天命, 下念所以修政事之统,创一代太平,便足以告慰先帝先皇后在天之灵了。”

  赵晖沉默片刻, 转头对一旁侍立的内侍省副都知李舜华道:“迩英阁的澄心纸不够用了,劳烦广言去福宁殿取一些来吧。”

  等到李舜华离开迩英阁,殿内只剩下赵晖和李维二人, 他叹了口气道:“虽然子京说的是正理,可是朕从来没在父母跟前尽过孝,实在内心不安。”

  “虽然先帝先皇后早逝,但太皇太后身体康健,陛下如今晨昏定省,侍奉起居,也算是尽了孝心了。”

  赵晖沉默片刻,忽然压低了声音问:“子京,你私下有没有听说过,朕的生母瑞庆皇后是怎么去世的?

  李维愣了一下,小心答道:“臣当时年幼,并不知宫闱之之事。只听说先帝去世后,先皇后悲痛过度,绝食而亡。”

  赵晖脸色一沉道:“可是朕听说,朕的母亲不是主动绝食,是被人断了饮食逼迫致死的。”

  李维内心一惊,细看赵晖的神色,却看不出什么端倪,思量片刻道:“事出暧昧,虚实未明。可况宫中向有小人造谣生事,陛下万勿听信谣言。”

  赵晖的脸色越发阴沉,将那本柳亭林的诗集递给他道:“并非是宫中人所言,你看看吧。”

  李维看到赵晖特别标注的那一页,心里咯噔一下,忙起身肃容道:“陛下,柳亭林不过一文人,如何能明察这些宫闱秘事,此事不能轻易下结论啊。”

  “朕知道。”赵晖的神色颇有些郁郁:“可是朕让卫绍钦去宫外打听,民间亦有人言朕的生母瑞庆皇后死因不明,想来不是空穴来风。子京受先帝知遇之恩,是朕的近臣,又屡破解奇案,这件事朕便重托于你去查证了。”

  大臣卷入宫闱之事,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危险的,李维正思量着如何推脱,却见赵晖上前握住他手道:“朕也知道外臣不宜卷入宫闱之事。可思来想去,也只有你去查证这件事最合适。,朕也最信任你。你放心,朕不会将此事告诉他人,自会护你周全。”

  李维沉吟片刻,终是决然道:“陛下信任臣,臣固不敢有所辞。只是此事已经过去多年,一些当事人也早已不在人世,查证起来怕是有相当的困难。更可况……”

  李维话还未说完,就被赵晖打断道:“朕也知道此事很难,你只需尽力就好,朕不强求……”他的话音忽又一缓道:“朕两岁丧母,别说生前尽孝,就连她的样貌都记不起来了,如今又有人说她死因不明,朕让你去查证,也是求个心安。”

  赵晖一向少年老成,此时声音却带着几分黯然,李维心下一软,忙道:“陛下有苦衷,臣自当深体圣心。陛下放心,臣定会尽力的。”

  吴娘子一向有心痹之症,入冬以来更加严重,这些日子都是薛盈在照料她的饮食起居,今天她想做一道清淡的蛤蜊米脯羹作为吴娘子的晚餐。

  蛤蜊在京城十分稀罕,只有王公贵族和少数达官显贵才能享用。寻常士大夫也只能偶尔买一点打打牙祭,很多人从未见识过蛤蜊的真面目,更别提吃它了。

  本朝庆丰年间新科进士聚餐便闹过一次笑话,他们提前采购了一筐咸蛤蜊交给厨子料理,等了许久都没见到蛤蜊上桌。无奈之下有人便去厨房催促,却发现厨子直接用惯用的烹饪法,将整只带壳的咸蛤蜊放入油锅煎制,直到蛤蜊壳焦黑,蛤蜊肉仍然硬邦邦的,根本无法食用,京中一时传为笑谈。

  薛盈选用的蛤蜊是时下最受欢迎的紫唇蛤蜊,贝壳的开口处有淡紫色的花纹,贝肉肥厚多汁,最适合用来煮羹。

  这道蛤蜊米脯羹的做法很简单,粳米研成颗粒状的米糁。蛤蜊提前泡在清水里,加少许盐和几滴香油,这样可以让蛤蜊吐净泥沙。

  接着起锅烧水至沸腾,关火倒入蛤蜊,略微汆烫片刻,看到贝壳微张开,便可以捞起。等到贝壳稍凉,用厨刀撬开外壳,剥除蛤蜊肉,同时将蛤蜊汁也收集在碗里。

  接下来便可以煮羹了,薛盈将砂锅里放入米糁和两碗水,烧开后熬煮一炷香的时间,再加入蛤蜊肉和少许姜丝,这道蛤蜊米脯羹便做好了。因为蛤蜊肉有微微的咸味,所以连盐粒也不用加。

  吴娘子最近一直没什么食欲,薛盈打算再做一道酸爽开胃的肉鮓。

  薛盈将草果籽、砂仁籽研碎混合,猪蹄洗净后擦干,在内掌中间竖着切一刀,剔出整张肉皮,然后切成方粒备用。

  接着起锅烧水至沸腾,倒入猪肉粒,稍微烫一下等待变色翻卷就捞出来,等到晾凉后,用纱布包起肉皮攥干水分,加入草果、砂仁、少许盐、小半碗醋拌匀。

  最后,薛盈起锅烧热油放入花椒粒,只听得刺啦一声响,浓浓的椒香扑鼻而来,她趁热把花椒油浇在肉皮上,这道很家常的肉鮓便做好了。

  薛盈提着食盒来到吴娘子居所的时候,她午睡刚醒,看到薛盈,微微皱眉道:“你又来做什么,不是告诉你我自己能照顾自己嘛。”

  吴娘子这话虽然不好听,但薛盈却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生恐麻烦了自己,于是笑笑道:“娘子还未吃午饭吧,我做了一道蛤蜊米脯羹,很是清淡开胃,娘子尝尝看?”

  吴娘子小声嘟囔道:“蛤蜊这么贵,你是从那里寻来的,小心让别人说闲话。其实吴尚食与我是同乡,她为人还算厚道,我想吃什么,她会想办法通融的。”

  薛盈眨眨眼笑道:“娘子放心,我是花自己的钱让保慈宫的小内监去宫外买的呢,他们挑不出我的错处来。”

  吴娘子这才慢慢坐起来,接过薛盈递过来的勺子尝了一口羹,米糁有粥类稠滑的口感,带着稻米淡淡的甘甜,蛤蜊肉滑嫩饱满,带着大海的咸鲜,这道羹集海物和鲜和谷物的香于一体,十分清淡养胃,即使吴娘子病中没有食欲,也不知不觉间喝了不少。

  薛盈又从食盒中取出那盘肉鮓,夹了少许肉送到吴娘子嘴边,笑道:“这肉鮓也是薛家瓠羹店的一道招牌菜了,很适合搭配清淡的羹饭,娘子尝尝味道如何?”

  吴娘子皱了皱眉,从薛盈手中把筷子夺了下来:“我自己有手,不用你来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