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珍馐娘子(美食)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果酱果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80 KB   上传时间:2020-08-14 12:33:24

  接下来,薛盈再次起锅烧水,放入姜片、葱段、黄酒及香叶、草果、莳萝籽、陈皮,再加入少许酱油和糖,下猪肘煮沸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煮半个多时辰。揭开锅盖,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此时肉已经完全熟透了。

  薛盈将猪肘捞出,稍微晾凉后,再次用纱布和绳子卷紧,放到寒冷的室外冰镇一会儿,然后取来将猪肘切成片,均匀地摆放在青色的瓷盘中,猪肘片外皮如琥珀般透亮,内里的肉是淡淡的粉色,仿佛一朵盛放的牡丹花,造型十分漂亮。

  夏清不由赞道:“怪不得叫缠花云梦肉呢,这道菜别说品尝了,看上去就很养眼。”

  薛盈笑道:“缠花云梦肉是前朝名菜。当初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办烧尾宴敬奉中宗皇帝,就有这道菜,也是一时佳味呢。”

  薛盈一面说着,一面取了一个碟子倒入少许醋和蒜泥,做为猪肘片的蘸料。

  夏清有些等不及了,抢先用筷子夹了一片肉送入口中,猪肘肉十分有嚼劲,回味起来滋味无穷,满口都是浓郁的肉香,却一点也没有家常炖肉的油腻。薛盈笑着提醒她:“猪肘肉蘸调料更好吃呢。”

  夏清依言蘸了一点调汁,冰爽鲜腴的猪肘肉配上酸酸的米醋和辛辣的蒜泥,层次更加丰富,入口越发清爽开胃。

  孟月口味一向清淡,更钟爱那道清爽的碧涧羹。水芹煮熟后依旧保持着青碧的颜色,笋丝姜片微黄,豆腐洁白,看上去当真清雅极了。

  孟月先舀了一勺羹品尝,清淡馨香,羹里的水芹吃起来脆脆的,有其特有的香味,仿佛山间碧水一般沁人心脾;号称山中之蔬的竹笋又为这道羹增添了山野之味,豆腐又滑又嫩,一口咬下有浓浓的豆香。最妙的是先炒好的干贝丝,给原本寡淡的羹汤增添了海物的鲜美。

  即使夏清和孟月二人并不饿,还是就着米饭把碧涧羹和缠花云梦肉吃完了。夏清笑道:“正好我晚饭可以不用再吃了。这两样菜味道都很清爽,大娘娘一定会喜欢。”

  送走夏清、孟月等人,薛盈回到自己居所正打算休息一会,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薛盈只起身迟了一会,门便被粗暴地推开了。

  是保慈宫内侍押班任守义领着一众内监来了。任守义冰冷的目光扫向薛盈,冷声道:“大娘娘遗失了一顶珠翠朵儿玉冠,便寻不着,有人说是你偷走了。所以我领人来查一查,若没有最好,也能去去嫌疑。”

  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过,薛盈心中早有准备,镇定道:“是有人恶意中伤,我一向只在后厨一带活动,根本没机会接近大娘娘的寝宫,怎么可能是我偷的。”

  任守义淡淡一笑道:“薛娘子先别忙着辩解,你清白与否,查一查不就不知道了,实不相瞒,保慈宫其他内人的居所我们也搜过了的。”

  薛盈心下一沉,看来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必定是要抓住自己的把柄的,沉声道:“那就请吧。”

  一众内监在房内开箱倒柜,搜了半天,其中一名小内监提高了声音道:“任押班,大娘娘的珠翠朵儿玉冠果然在她这里。”

  原来那名小内监在薛盈梳妆台上的小匣子里搜出了那顶冠子,任守义眼神一亮,冷笑着问她:“薛娘子,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已经是薛盈第二次遭人陷害了,比起当初在李府遭诬陷时的遍体生寒、满腔愤懑,她现在已经冷静了许多。她这一次进宫已经想到了最坏的可能,如今只不过比她料想的提前了而已。

  不过这一次,李维不能再庇护她,宫中人心诡谲,她只能靠自己撑下去了。

  想到这里,薛盈淡淡一笑道:“是有人故意陷害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任押班在宫中当差多年,应该比我更清楚这其中的鬼魅伎俩吧。”

  任守义抚掌笑道:“薛娘子还真是好胆色啊。也是,既然有胆量做贼,自然也是伶牙俐齿之人。”

  薛盈冷声道:“这屋子并不是我一个居住,平日一众司膳娘子往来不断,谁想往我匣子里塞东西栽赃陷害很容易。没有人亲眼见我偷了大娘娘的冠子,任押班为何这般着急给我定罪,莫非受人指使,有意为之?”

  “放肆。”任守义忍不住大怒:“薛娘子不愧市井出身,果然泼辣无礼,如今人证物证具在,还妄想抵赖。”他转头吩咐一旁的小内监:“赶紧把她押到保慈宫西面的耳房里。”

  “慢着。”薛盈提高了声音道:“我是官家请进宫为大娘娘烹制菜肴的,并不是宫中的内人。任押班想要扣押我,不知大娘娘和官家是否知道此事?”

  薛盈的声音虽不高,语气却颇有些慑人的森然,众人被她的气势镇住了,竟然都不敢上前。

  任守义冷笑道:“我是保慈宫内侍押班,珠翠朵儿玉冠遗失一事,大娘娘全权交给我处理,别说把你关起来,就是对你动刑,也是你该受的。不过区区一市井厨娘,还想惊扰大娘娘和官家。”

  任守义见众人都呆呆的,提高了声音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她押下去。等我明日禀明了大娘娘,再好好收拾她。”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地押着薛盈来到保慈宫西面的一间耳房里。这间耳房像是许久没打扫过了,四处都落灰。靠西墙有一处灶台,堆着几捆柴火,像是一间废弃的厨房。

  耳房的窗纸已经破了,四处都漏风,正值隆冬,阵阵北风吹过来,薛盈觉得冷极了,四肢都冻得有些麻木。想要取暖并无火源,想要睡觉又无衾枕,看来这一夜注定要无眠了。

  薛盈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想到最多到明天,保慈宫众人便会得知她被关押的消息。别人她不敢指望,夏清应该不会袖手旁观的。只要她肯出面给福宁殿那位小内监送个信,她便有获救的希望。

  退一步讲,即便夏清不肯帮忙,大娘娘届时也会过问此事,到时她自然有话在大娘娘面前分辨。

  保慈宫内,任守义屏退众人,低声回禀道:“按照您的意思,小的已经将薛娘子关到西面的耳房里了。等到明天一早就可以定罪,您尽管放心。”

  那人沉声道:“知道了,你揭发薛娘子偷了那顶珠翠朵儿玉冠,她是什么反映?”

  任守义冷笑道:“自然是百般狡辩,说起来薛娘子还挺有胆色,一般内人到这地步早就吓得话都说不全了,她居然镇定自若,说必须禀明大娘娘和官家才能处罚她。”

  那人沉默片刻冷声道:“薛娘子这个性子,倒是和他翁翁当年一模一样。只是她一入宫,便如同砧上鱼肉,自然要任我摆布。若不是顾虑到官家召她入宫是有意试探我,我早就有一百种法子让她消失了。”

  任守义犹豫片刻文:“薛娘子毕竟不是后宫的人,官家万一问起这事,小的要怎么交代?”

  那人冷笑一声道:“官家已经让李维去调查那个贱人的事了,事已至此,索性撕破脸吧。薛娘子被关押的消息你先不要走漏风声。这两日我想个办法处置了她。”

  “是。”任守义忙答应道。

  那人的口气突又带了几分怅然:“其实薛娘子这性子,我倒是很喜欢。若不是有她翁翁的事在先,若不是她一心要和吴娘子走得近知道太多,也许我会将她长长久久的留在宫中呢。”

  作者有话要说:  碧涧羹的做法出自《山家清供》,缠花云梦肉出自唐朝烧尾宴菜单,我做过一次,很好吃。

第71章

  薛盈在耳房中找了一个背风的角落, 努力让自己打个盹儿,朦胧间,似乎有人把门推开了, 是沈冰走了进来。

  薛盈倏然惊醒, 却见沈冰冷笑道:“薛娘子还是心大啊, 偷了大娘娘的冠子被关在这里, 此时居然还能睡得着。”

  薛盈坐起来整理自己散乱的鬓发, 沉声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沈冰冷笑道:“自然是来看戏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想不到外表光明磊落、厨艺高明的薛娘子,行事居然如此龌龊, 背地里都在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薛盈直视沈冰冷声道:“我没有偷大娘娘的珠翠朵儿玉冠。究竟是谁在背后陷害他人, 沈娘子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沈冰陡然提高了声音:“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薛盈淡淡一笑道:“还用我说的更明白一些吗?是你向任押班告发我的吧。如今此事还未有定论,你便急着来羞辱我,未免也太沉不住气了。”

  沈冰愣了一下,忽得笑道:“是我告发你的又如何?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无论如何抵赖不得。我倒要看看, 今后你会怎么收场。”

  薛盈亦笑了:“沈娘子告发我, 想是受人指使的吧。我好心提醒你一句,宫中人心难测, 如若被人当枪使,将来万一有变故, 被拿来顶罪的也是你。沈娘子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沈冰怒道:“用不着你管,宫中偷盗是重罪,你还是多操心你自己吧。”

  沈冰心思一阵烦乱, 突然没了落井下石的心情,一跺脚便转身走开了。

  沈冰离开后,薛盈就这样半梦半醒捱到天亮, 已是一夜水米未进,当真又冷又饿。

  忽听得吱呀一声门响,看守内监不耐烦地把门打开了。低声嘱咐道:“你可要快一点,我可替你担着责任呢。”

  是夏清来了。

  夏清一进门就冷得打了个哆嗦,脱口问道:“阿弥陀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保慈宫的人说你偷了大娘娘的珠翠朵儿玉冠,可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偷盗之事的。”

  薛盈沉声道:“冠子不是我偷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谢谢你来看我。我要拜托你一件事。”

  夏清向窗外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道:“好,不过你可得快一点儿,小心墙外有耳。”

  薛盈亦压低了声音:“麻烦你去找福宁殿的小内监黄敏直,让他给李枢密送个信儿,说我现在被人陷害,羁押在保慈宫耳房里。”

  这个请求并不难办,夏清很痛快的答应了,又递给她一个食盒道:“你昨晚都没吃饭吧,这是我从后厨拿来的点心和汤羹,味道肯定没有你亲手做的好,你好歹吃一些填饱肚子吧。这里真的太冷,我回头给你送些厚衣服和被褥来,否则冻坏了怎么好?”

  薛盈心头一暖,宫中固然多得是趋炎附势、落井下石之人,但亦有夏清这样的古道热肠。这么看来,她已经足够幸运了。

  夏清再次嘱咐道:“一定要趁热吃啊,凉了就不好了。我不敢在此地久留,先走了。信儿我一定给你送到,你好好保重。”

  夏清离开后,薛盈随手打开食盒,原来是一碟透花糍和一碗鸭丁粥。

  透花糍是前代有名的一道甜点,相传是虢国夫人府上厨役邓连发明的。它的做法并不复杂。取适量吴兴糯米和红豆浸泡一夜,红豆加清水、糖霜熬煮成红豆泥,过滤掉其中豆皮制成豆沙,前代称其为“灵沙臛”。然后将浸泡好的糯米加水入锅蒸至米粒透亮,捣打成糍糕,取小团包入豆沙,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鸭丁粥的做法同样比较简单。姜切末、萝卜切条,香菇切丁,葱切小段备用。取鸭腿肉剔下切丁,倒入黄酒、姜末、花椒腌制一会儿。然后用砂锅烧水倒入白米,待米半熟时,加入腌制好的鸭丁,大火继续熬煮至米烂,入香菇丁、萝卜条枸杞、姜末、葱段再文火慢熬,出锅前撒入一点胡椒和盐,这道鸭丁粥便做好了。

  上好的吴兴糯米蒸好后莹白透亮,隐隐能看到里面赤色的花形豆沙,这大概就是透花名字的由来吧。薛盈实在饿了,急急地拿起一团透花糍咬了一口,香甜软糯,有糯米的清黏,亦有红豆沙细腻,当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甜点。

  吃完了一团透花糍,薛盈又喝了一口鸭丁粥,因为保温得当,这粥还是滚烫的。这碗鸭丁粥熬制时间充足,吃在嘴中水米交融,不稀也不稠,满口都是浓郁的米香和鸭脂的鲜香。萝卜解腻吸油,香菇鲜美提味,与鸭肉搭配极为适宜,最后加入的胡椒更是点睛之笔,给这碗羹在鲜美之余,又增添了辛爽的口感,越发刺激人的食欲,让人欲罢不能。

  不大一会儿功夫,薛盈便把食盒里的透花糍和鸭丁粥都吃完了,她觉得浑身上下渐渐暖和起来,脚底和指尖本来已经麻木血液亦在缓缓流动,四处透风的耳房也不那么难熬了。

  当天下午,趁着保慈宫一众内人都在午睡,夏清悄悄地来到福宁殿一带打探消息。

  因宫规严格,内人们无事一般不出本宫,所以夏清一进殿门,便有人注意到她,一名小内监上前问道:“敢问娘子是来传话,还是来找人?”

  夏清忽觉得有些心慌,深吸了口气道:“请问黄内侍在这里吗,我是他的同乡,他家人有话让我带给他。”

  那名小内监扫了夏清一眼,皱眉道:“娘子可是来得不巧。黄内侍今天恰巧有事请假出宫了。”

  “哦。”夏清大感失望,又问:“敢问黄内侍今天还回来吗?”

  小内监迟疑一下道:“他临走时对我说,要明天一早才回来呢。”见夏清十分沮丧,又安慰道:“我叫梁继安,和黄内侍一起入宫,彼此交好,娘子有什么话,托我代为传达就是了。”

  夏清眼睛一亮道:“你就是梁内侍,我听薛娘子提起过你。”

  梁继安笑道:“上回薛娘子给官家送双色茧儿羹,却被我不小心打翻,若非薛娘子用心维护,我定会受到重责,此恩始终不敢忘。”

  夏清内心一动,把薛盈受困的情形给梁继安简单描述了一下,又问:“我出宫不便,梁内侍可否出宫一趟,把这个消息传给李枢密。”

  梁继安慨然应道:“这有何难,我正愁没机会报答薛娘子呢。我每日都出宫传话,今天就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枢密。”

  夏清心下稍安,向梁继安施了一礼道:“事关人命,一切拜托了。”她正要起身告辞,却见福宁殿内侍押班卫绍钦从一侧的值房走了出来,皱眉问道:“官家正在午睡,是什么人在此喧哗?”

  夏清心里咯噔一下,见梁继安面色倒还平静,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离开,她一时也顾不了许多,匆匆从角门离去了。

  梁继安上前向卫绍钦耳语了几句,卫绍钦神色一动,转身向正殿走去。

  赵晖此时午睡刚醒,随手从枕头下抽出一张画像,细细观看了一会儿,忽然提高了声音唤道:“鹏举。”

  卫绍钦忙上面道:“官家醒了,可是要茶水?”

  赵晖摆手道:“你看这张画像,画得可像先皇后?”

  赵晖近来格外怀念生母,先后命宫中画师画了好几副瑞庆皇后的画像,可是都不大满意。这也难怪,瑞庆皇后辞世已有近二十年了,宫内的一众画师都没见过她,又怎么能画得像?

  卫绍钦忽然觉得这位高高在上的少年天子有些可怜,思量片刻道:“小的没有福分在瑞庆皇后跟前服侍,所以不敢妄评。不过小的可以出宫,找当年在坤宁殿当差的内人去问问,她们一定知道详情。”

  卫绍钦将“详情”两个字特地强调,赵晖自然会意,颔首道:“你说的不错,待我找个事由,你明日便出宫吧。”

  “是。”卫绍钦又低声道:“官家,小的还有一事禀告。”他把薛盈的事简略叙述了一遍。

  “她就这样等不及了吗?”赵晖冷笑道:“我让薛娘子入宫,原也是想试探她的反映,如今她迫不及待想要杀人灭口,反倒坐实了她心虚。”

  卫绍钦不敢置一辞,沉默片刻问道:“官家,眼下薛娘子确实有危险,小的要不要出面……”

  赵晖摆手道:“先不急,你先派人去打探薛娘子的消息,若有异常及时向我回禀。还有,沈万年现已正式勾当皇城司,他手下的人,如今可得用?”

  卫绍钦压低了声音道:“官家放心,沈万年为人机警,前任狄英的心腹,他大都找借口调走了,若有缓急,断不会误了官家大事。”

  “好。”赵晖豁然起身:“治天下如烹小鲜。如今这锅羹煮得差不多了,只需要再添一把火即可。你出宫顺便告诉李维,方正言父亲方确的案子,是时候重新提起来了。朕倒要看看,苏宜这老匹夫还能撑到几时!”

  作者有话要说:  鸭丁粥严格来说并不是宋代的特色吃食。以前看红楼梦,贾府过元宵节,放过炮仗后,贾母说夜长有些饿了,王熙凤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嫌油腻,凤姐又说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又嫌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说还预备着杏仁茶。贾母这才首肯:倒是这个还罢了。这个还罢了,似乎是红楼梦中顶高的评价了。我当时看得很不平衡,说实话这三样汤羹我都挺喜欢的。。。。。。

第72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