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媚君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桑狸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76 KB   上传时间:2020-11-02 18:26:25

  苏合的铠甲和披风上沾染了层层血迹,同盔上赤翎一般鲜红,他朝后摆了摆手,让麾下士兵留在书房外,独自入内。

  他规矩地朝兰陵合拳揖礼,道:“长公主,您不愧是女中枭雄,若是从一开始,您就打定主意全力攻击上泉宫,就算陛下绸缪再精妙,吾等兵力见拙,未必会是您的对手。”

  可惜,她心太大,在最初,不光想着要控制天子,还想封锁皇城消息,要挟天子之令控制大秦遍布九州四海的藩将亲王。

  便如沈昭在排兵布阵时说得那句话:“太贪,要得太多,总会出纰漏。等到发现纰漏想要收紧时,已经来不及了。”

  兰陵先前太过紧张,看到苏合进来,反倒冷静了。这公主府内外安安静静,听不见反抗与厮杀,只有一片死寂。

  只有实力绝对悬殊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她端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轻笑了一声,面露疑惑:“我的探子刚刚回报,说你在巡视内城……”话尚未落地,她就懂了。

  这么些年,她在朝野之上排除异己,鲸吞蚕食着旁人的实力,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往对方阵营安插细作更是家常便饭,看样子,沈昭不光跟她学得好,用得也好。

  她大笑不止,又问:“裴元浩手里可还有十万大军,如果打起来可是一场血战,不知皇帝陛下预备怎么办?”

  苏合极有耐心地回:“只要控制住了长公主,裴元浩不足为虑。战就战,陛下是天子,是名正言顺的大秦之主,他要铲除奸佞,只需光明正大地召勤王之师,不需要像您一样封锁城池驿道,提防着消息传出去。”他顿了顿,竟显出几分怜悯:“颖王和恭肃郡王已率军抵至长安城下,陛下的两位王叔都很得力。臣来时,已听闻裴侍中兵败如山倒。”

  “颖王?恭肃郡王?他们凭什么……”

  苏合静声道:“凭的是‘名正言顺’这四个字。您多年来把持朝政,行事寡恩狠厉,早就招至多方不满。公主摄政,欺压幼主,本就不是名正言顺,底下人怨声载道,您自己没有察觉吗?”

  兰陵讥嘲道:“什么名正言顺?他们不过是想趁火打劫,看中了我手里的权柄,想来分一杯羹。胜者王侯败者寇,随你们说去吧。”

  苏合丝毫不让:“天子铲除奸佞是名正言顺,藩王效忠天子也是名正言顺,而您……举兵谋反是逆天之行,群起而攻之,合乎礼法。所以,请吧,兰陵长公主。”说罢,他侧身一让。

  兰陵的脸色铁青,满面的锋利终究化作了唇角边一抹凄然冷讽,她站起身,不知怎么的,万种念想褪去,唯有温贤曾经对她说的话无比清晰的徘徊在脑海里。

  ——“你生为女子,若要走这条路,注定会让自己艰辛万分,到最后未必会有好结果。”

  他怎么就说得这么准呢?

  **

  上泉宫中祭乐悠扬,伴随着僧人诵经祝祷的低音,交织出一片祥和安宁。宫闱内外都秩序井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瑟瑟进了正殿,有些疲累地坐下,广袖华服堆叠在地,灿然金莲开在裾底,与这珠光影壁的奢华宫殿极为相衬。

  她抬手扶了扶云鬓,上面擎着一整套赤金凤冠,压得脖子发酸,正想先拆下来,忽然手被握住了。

  沈昭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握着瑟瑟的手绕到她跟前,跟她打着商量:“戴着吧,好不好?今天是秋祭啊,说不定神明在此,见你把凤冠拆下来,妆容不整,对他们不够恭敬,会生气的。万一他们一气之下不肯保佑你了,怎么办?”

  说罢,他忙替瑟瑟扶住云鬓,减轻她脖子的负担。

  这样一来,瑟瑟倒觉得没那么难受了。

  她不难受了,就想笑。沈昭从前最不信这一套神灵之说,可不知道从什么起,变得这么迷信了,不光迷信,还神叨叨的。

  她现在要回想一下从前那个寡淡高冷、经常负着袖子一本正经训她的阿昭,想半天都想不起是什么模样了。

  一晃经年,当真是岁月如流水,东逝不回头啊。

  沈昭瞧着她的模样,不大高兴了,板着脸道:“你是不是在心里嘲笑我?温瑟瑟,我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能这样!”

第109章 109章

  瑟瑟见沈昭有些恼了, 忙回过头去哄他:“我没笑你,我就是想起一些从前的事,略有些感慨罢了。”

  如今沈昭好哄得很, 凑到她颈间,温声问:“你都想起什么了?”

  瑟瑟抬胳膊揽住他, 唇边笑靥轻绽,正要说话, 忽听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魏如海进来禀, 说庆王世子到了。

  沈昭依恋不舍地从瑟瑟身上起来,朝魏如海道:“让他进来。”

  沈襄神色慌张, 潦草行了礼, 道:“三哥,裴元浩跑了。”

  沈昭猛然一滞, 眸光冷凝, 抬眼看他:“你说什么?”

  沈襄双膝跪地, 愧疚道:“双方鏖战时太过混乱, 没顾得上对方阵营何时少了主帅, 只知溃败得不成样子,待战事结束,清扫战场时才发觉裴元浩不见了。臣弟已命人秘密顺着长安城外的各条通道快马追寻,只要发现其踪迹立马拿下。”

  沈昭气急, 可看着沈襄那惶恐又负疚的模样,又不忍责难, 安静了一会儿, 平复下怒火, 才缓声道:“你起来吧。”

  沈襄身上还穿着铠甲, 起身时连带着‘哐哐’响,笨重且透着血腥气,想来是一发现裴元浩不见了就立即来禀,片刻都未耽搁。

  沈昭的脸色略有缓和,让魏如海带他下去更衣。

  殿中倏然变得静谧,鼎中焚着白檀香,有宁神静气之效的,可这变故一出,恐怕谁也不能静气了。

  默了许久,沈昭问坐在一边的瑟瑟:“你觉得裴元浩会就此扔下你母亲,远走高飞吗?”如果是这样,茫茫天地,就难追寻了。

  瑟瑟认真思索了一番,摇头:“不会。”

  “那你觉得他会去哪儿?”

  瑟瑟的唇微翕,冷静道:“搬救兵。”

  沈昭也是这样想:“我立刻给陆远发一道秘旨,一旦发现裴元浩的踪迹,务必将其活捉送来上京。”

  他展开黄锦,正要书写,内侍又来禀,说傅司棋求见。

  沈昭闭了闭眼,将毫笔搁回砚上,瞅着进来的傅司棋,喟然叹道:“你那边没出岔子吧……”

  傅司棋面显茫然,慢吞吞地深揖礼,道:“臣是来向陛下禀奏,镇西将军贺兰懿已被活捉,听凭陛下处置。”

  沈昭轻呼了口气,道:“你代朕拟一道圣旨吧。贺兰懿身为主犯,谋逆犯上,罪无可赦,判斩立决,其家眷皆没籍为奴,十五岁以上男丁充军北疆。党羽移交大理寺审理,凡参与谋逆者,按律重判,严惩不贷。”

  傅司棋一愣:“贺兰懿是主犯?”他看向坐在一边的瑟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却又不免忧心,但见皇帝陛下神色凛正坚决,便不再赘言,颔首应是。

  短暂的沉默,傅司棋又想起一件事,道:“今日宗玄道长来见过臣,说晋王……沈旸秘密见过岐王殿下。”

  沈昭脑子里的一根弦骤然绷紧,问:“什么时候的事?”

  “两天前吧,也不知沈旸跟岐王殿下说了些什么,虽然没有说动他做什么,但岐王也不想出卖他。倒是宗玄道长一直跟在岐王身边,察觉出不对劲,生怕再出什么岔子,才找了臣,让臣代为禀奏陛下。”

  沈昭揉了揉额角,了然:“这么说,沈旸在长安。”

  他朝傅司棋摆了摆手,让他下去歇着,转过头跟瑟瑟商量:“你觉得,裴元浩突然不见了,这件事会不会跟沈旸有关?”

  自打沈旸在雍州失踪,沈昭明里暗里派了无数人追踪他的下落,整整两年,皆无功而返。能在大秦境内躲避皇权的追踪,除了他这个人本身精明缜密之外,说明他的身边还有人相助。

  文相已在数月前去世,他应当留了不少家资给这个宝贝外孙,足够供着他兴风作浪一段时间了。

  也不知是不是前世留下的阴影太深,每每提及沈旸,沈昭的心里就很不舒服,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他还会生出不小的事端。

  瑟瑟看上去倒很冷静,她低眉想了想,道:“沈旸这个人可是无利不起早的,真要是他救了裴伯伯,并且带着他出了城,那除非裴伯伯的身上有沈旸想要的东西。”

  沈昭随手拂过摆在龙案上的霁釉笔洗,檀木架子,忖道:“陆远曾说过,裴元浩的手里有一封悔罪书,揭漏了淮关之战的真相……”

  说起来还是他太过自信,觉得此一役胜券在握,根本没有在这封悔罪书上下什么心思。又或者,沈昭从本心里就没瞧得起过裴元浩,自始至终把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兰陵公主的身上,想着擒贼擒王,只要抓住了兰陵,便是将大局定下了。

  他全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结果,阴差阳错之下,这手握关键证物的人和最危险的人混在了一起。

  沈昭拧眉,难掩沉郁。

  瑟瑟瞧着他的模样,陪着他安静待了一会儿,却还有些事想不通。悄悄提起裙纱挪到沈昭跟前,轻声问:“可是……沈旸要那封悔罪书做什么啊?难不成他也想为宋家翻案?”

  沈昭轻牵了牵唇角:“那封悔罪书对沈旸没用,可对旁人有用。”

  他一下子变得高深莫测,神情还很是微妙,瑟瑟一时没反应过来,抬起手挠了挠头,很是懵懂。

  沈昭道:“你若是沈旸,在此困境下,你会怎么做?”

  瑟瑟脱口而出:“我方式微,当然是联合敌人的敌人,共同抵御强敌……”她言语微滞,怔怔看着沈昭,道:“他会勾结徐长林……”

  沈昭笃定道:“最近淮关一定会有动静的,楚帝病重,太子监国,那太子是徐长林一手扶持上位的,二人政见不谋而合,一定会趁大秦内斗而扰我边境的。”

  沈昭对敌人的判断总是格外精准。

  十日之后,淮关便传来战报,南楚武安侯徐长林亲率五万大军攻打淮南,连下阳河、谷末、尧都三郡,其势如破竹,大有北上之意。

  沈昭将战报扔到一边,不屑地轻哼了声。

  要是他没重生,没准还信了‘大有北上之意’这六个字。但他活了前后两世,早把徐长林摸得透透的。

  就南楚那点家底,还北上,恐怕翻不了几座山头士兵就该断粮了。

  徐长林用兵如神,那些寻常边关守将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他故意做出一副想要伐秦的样子,无非是想诱沈昭派重兵前往淮关。

  他知道沈昭刚跟兰陵有过一场恶战,长安正人心惶惶,兰陵摄政多年,势力遍布朝野,即便败了,也一时难以根除。若是这个时候沈昭将心腹精锐派到淮关,长安空虚,一定会诱得这些心怀叵测之人作乱,长安一旦乱起来,不管最后兰陵能不能斗得过沈昭,都是严重的内耗。大秦内耗得越厉害,南楚的胜算就越多。

  沈昭密令淮关守军坚壁不出,耗着徐长林,等他断了粮,自然就会滚了。

  眼下,他得把全副心神用来理长安这乱局。

  他将兰陵软禁在了西宫,暂时留她一命。

  她的党羽众多,一旦杀了她,难保那些人会不会因为害怕而铤而走险去谋反。

  沈昭不想走前世的路子大开杀戒,兰陵的党羽中有许多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他们跟陆远的父亲一样,在最初也是怀着一片热忱想要报国。

  大秦天下乾坤颠倒二十年,朝局晦暗不明,那些臣子为保身家性命投向兰陵也是情有可原。他既然当初体谅宽纵了陆远,自然也不想为难别人,只要肯弃暗投明,他愿意拿出帝王胸怀,徐徐将他们收至麾下。

  最重要的一点,普天下人尽皆知,兰陵公主是皇后的母亲,她就算再该死,早晚要死,也不能担着谋反的名声去死,那会害得瑟瑟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受人指戳诟病。

  沈昭从小就受过这样的苦,他绝不让瑟瑟再受。

  因此,不管坊间朝野如何议论纷纷,沈昭始终不肯松口承认兰陵曾经谋反,他把贺兰懿作为主犯推了出去,斩首于西市,算是给了这一场兵变一个结果。

  **

  傅司棋前些日子领着人查抄了兰陵公主府,抄出来许多往来信件和堆积成山的金银珠宝,数量之多,直令人咂舌。

  就算他一早心里有数,但若不是亲眼所见,他还是想象不出,一个女流之辈竟能经营出如此庞大的权力帝国。

  他将详情皆书于奏折中,拿着迈上宣室殿前的石阶,想要亲手呈奏给皇帝陛下。

  深冬时节,寒风如刃,从侧面飞刮过来,刮得人脸颊生疼。他抬袖挡风,将脚步放缓,正见高颖从殿中出来,与他迎面对上。

  兰陵一倒台,沈昭的这些东宫旧臣便都水涨船高,当中要数傅太傅和高颖资历最深,但傅太傅老迈多病,已许久未上朝,便只剩下一个高颖,朝中皆传他极有可能会接替裴元浩,任凤阁侍中。

  傅司棋自幼侍于东宫,跟高颖很熟,朝他行了晚辈礼。

  高颖笑呵呵地朝傅司棋招呼:“我刚想着要去看看老太傅,可巧你就来了。我的门生刚从岭南回来,拿回来些当地的名贵药材,我想着拿给老太傅补身子。”

  傅司棋称谢:“晚辈替祖父谢过高大人。”

  高颖见他对自己这般恭敬,不禁有些得意,捋了捋腮下短须,道:“要说我家中的那几个儿子,看着都不如司棋你有出息。你年纪轻轻便深得陛下倚重,又曾在叛乱活捉贺兰懿,立了这么大的功勋,前途不可限量。怎么,陛下没有许你什么封赏?”

  沈昭自然不曾亏待他,私下早跟他说过,卫尉寺卿告老还乡了,这官位给他留着,等新年一过就正式下旨,由他来接替。

  卫尉寺卿是三品,在他这个年纪能坐到这个官位,也算是朝中罕有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媚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