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衣良缘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鹊上心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26 KB   上传时间:2022-07-05 12:11:16

  两个人“说说笑笑”,大约两刻便来到了白河村外。

  白河村说是村,其实更像是渔船棚户的聚集地,一眼望去整个村落皆是棚屋和渔船,这些屋舍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白河的鱼除了可送至左近几处州县,还会大梁送往燕京,燕京百姓吃用的鱼虾多出自于此。

  正因如此,白河左近以打渔为生的渔民甚多,从早年的百来人发展至今,已经有六七百人众。

  宛平还特地在此处设立巡铺,县衙也另设村长,以便管辖百姓。

  姜令窈和段南轲都穿着官服,两人一到白河村前,便又巡捕发现两人身影,立即就有捕快去喊村长。

  村长家就在村口,老远就听到马蹄声,再被捕快那么一喊,立即连滚带爬窜到村口,同两位上官见礼。

  村长连吏胥都不是,只是选来暂代白河村事,不至于让知县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因此白河村的村长也不过就是个年约四十几许的中年汉子,他好歹读过几天书,能识得几个字,平日里无事也是打渔为生,一看便满面淳朴。

  姜令窈细细看了一眼他黝黑粗糙的皮肤,立即便想到了昨日的那一名年轻死者。

  死者虽是少女,皮肤也比寻常闺秀要黑不少,加之她面容略显粗糙,手脚都有茧子,她的身份已是不言而喻。

  姜令窈以为,她有六七成可能就是白河村的渔女。

  村长老老实实站在两人眼前,见两人都盯着自己看,不由有些惊慌,头上汗水滴答流淌,那张黝黑的面容很快便涨了个通红。

  他是真的有些害怕了。

  段南轲盯着他看了几眼,看到他开始心慌害怕,才慢条斯理从袖中取出折好的画像,打开给他看:“村长可认识此人?”

  这画像是郑三吉所画,他画死者面容很有一套,这一张画像把死者的面容勾勒出七八分模样,尤其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和唇角的小痣,都做了特别勾勒。

  中年村长眯着眼睛看了好半天,才绞尽脑汁道:“大人,这姑娘我不认识,俺们村里这么多人,俺也不是谁都天天见的。”

  白河村六七百的人口,男女老少都有,这般年纪的姑娘大抵也有百来人,这姑娘又并非面容突出,既不是漂亮非常,又无特殊之处,村长自然不记得。

  姜令窈问:“村长,近几日就无村民上报有人失踪?此人大抵已经失踪有些时日了。”

  村长摇了摇头:“大人,没有的事,失踪也要经官府,若是村里有人失踪,俺们肯定要来寻捕头,自己可做不了主哩。”

  姜令窈便看向等在边上的捕快,捕快便道:“大人,几月之内都无人上报失踪。”

  这倒是难办了。

  两人行至一边,段南轲低下头,压低声音道:“若是无人上报失踪,那么死者有可能并非白河村人,亦或者她是孤女,并无家人,同其他村民也不熟悉,故而无人上报,若是第二种可能,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询问。”

  可这白河村有百户人家,若是当真要家家户户问,就得另调两队锦衣卫过来办差。

  这倒也并非什么大事,段南轲便道:“如此就是要耗费些功夫,今日已是下午,白河村的渔民看来都在补眠,他们大多都是五更过后就出船,此刻少人走动。”

  姜令窈点头道:“要问就得明日上午他们打渔归来,拿着画像在码头是最好问的。”

  两人正在合计明日的差事,就听那村长喊:“大人,大人。”

  两人一起回过头,就看村长正领着个三十几许的妇人快步走来。

  妇人身上穿着粗布麻衣,头上包着包头,浑身上下都很干净,一看便是个利落人。

  待得两人走近,姜令窈才发现这妇人竟是生得很是清秀,只是皮肤微黑,面容也是被风吹雨打过后的沧桑。

  她应当也是渔民。

  村长小心翼翼说:“这是俺们村的杏花,她是个心善人呢,村里无人管的妇孺老幼她都能帮忙照看,兴许她认得这丫头哩。”

  这村长倒很是上心,待得两人谢过他,村长便忙不迭跑走了,姜令窈转身看向杏花婶。

  杏花婶脸上挂着客气的笑,她问:“方才付叔也没说是何事,两位官爷可是有何要问?”

  姜令窈看她见官竟不惧怕,便是那村长都不如她利落沉稳。

  她道:“婶子看看这张图,是否认得图上的姑娘?”

  杏花婶听到这话,不由微微压了压唇角,但她却一直维持着得体模样,并未如何惊慌失措。

  待接过画像,杏花婶仔细一看,那双布满伤痕的手便突然开始颤抖起来。

  她脸上的笑容尽数消失,此刻只剩下满心惊惧。

  “大人,为何会寻,寻这丫头?”

  姜令窈见她这模样,便知她认识死者,她同段南轲对视一眼,两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

  竟未曾想到,第三名死者的身份这么快便能查清。

  姜令窈看杏花婶颇为激动,她略一思忖,便道:“婶子,不如我们去你家中略坐?此番案情还待仔细说与你听。”

  杏花婶一听案情两字,眼底便泛起水汽,她吸了吸鼻子,用手背在眼底一抹,道:“两位大人,这边请。”

  她家也离村口很近,同四周其他百姓的棚屋并无不同,只是屋舍中的渔网更多一些,堆满了院子。

  杏花婶情绪低落,已经是在勉强维持着体面,她给两人搬来竹凳,三人便在院中落座。

  如同段南轲所言,此时的白河村安静如同深夜,家家户户都闭门熟睡,村中鲜少有人走动。

  姜令窈自不能告诉杏花婶所有案情细节,她思忖片刻,同段南轲又低语几句,这才对杏花婶道:“婶子,昨夜静夜花苑那么大动静,村子里无人议论?”

  杏花婶面色僵硬起来,她抖着嘴唇问:“我们只听说静夜花苑死了人,至于死的是谁便不知,难道……”

  她捏着画像的手又颤抖起来,豆大的泪珠再也抑制不住,顺着她沧桑的面容滑落。

  姜令窈心生不忍,她取了帕子给她,杏花婶却并未接过。

  “手脏,莫要弄脏大人的帕子。”她哽咽道。

  “大人可否告诉我,死者是不是小珍?”

  姜令窈叹了口气,她点点头,道:“死者就是画像上的女子,你说她叫小珍?”

  杏花婶一听这话,掩面而泣,她哭了好一会儿,才哽咽道:“是,她就叫小珍,是两三年前流浪来的孤女,当时她几乎都要饿死,正巧昏倒在河边的芦苇荡里,那会儿我男人还在,打渔路过河滩,把她救了回来。”

  杏花婶道:“小珍是个好姑娘,她,她能有今天多不容易,老天啊……怎么这么坏啊。”

  她说着,又是泪如雨下。

  姜令窈心酸得不行,她被杏花婶的哭泣所感染,眼底也泛起红意,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杏花婶的手。

  她的手很粗糙,上面皆是被鱼线划出来的伤痕,那是她用尽力气过活的证明。

  姜令窈知道自己应当理智询问,可她听到这如泣如诉的哭声,还是忍不住跟着难受起来。

  段南轲见她眼睛泛红,一脸哀戚看着杏花婶,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他以为姜令窈早就练就了铁石心肠,却未曾想到,她却还有一颗纯善之心。

  段南轲并未打断杏花婶的哭泣,他只是轻轻扯了一下姜令窈的袖子,把自己的帕子递给了她。

  姜令窈红着眼睛回头看他,就只看到送到眼前的帕子。

  段南轲的帕子自是极干净的,一股悠然的沉水香扑面而来,姜令窈一把攥住帕子,在眼底擦了擦。

  段南轲见她这般小孩脾气,不由勾了勾唇角,低声安慰她:“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如今能做,就是替她伸冤,让她瞑目。”

  他的话不仅说给了姜令窈,也说给了杏花婶。

  杏花婶身躯微振,她抬起头,用衣袖狠狠蹭了蹭脸,把脸上那些伤心泪痕都拂去,才哑着嗓子道:“这位大人说的对。”

  杏花婶看向姜令窈,同她哽咽道:“小珍来白河村时才十三四岁,她父母亲人都在灾厄中过世,只剩她一个人一路乞讨流浪,过来白河村寻亲。”

  “我男人把她救回来后,她在我家养了几日,我跟我男人帮她寻亲,可是她连表姑名字都不知,只记得姓,如此寻了半月还是未能寻到,她便留在了白河村。”

  “小珍很勤劳,在我家抢着干活,后来她学会织网捕鱼,便从我家搬出去,在村边寻了个无人要的小篷船独居。”

  这名死者并非白河村本地人,村长不认识也在情理之中。

  姜令窈和段南轲都未开口,只安静听杏花婶说。

  杏花婶道:“小珍真的是个极好的姑娘,她勤劳勇敢,这么多年都靠着自己谋生,从不求人帮忙,后来我男人故去,她帮了我许多,待到我同女儿度过那段时候,她才少来家中。”

  杏花婶说着又忍不住流泪:“即便如此,我也担心她一个人吃住,同她说让她十天半月就上家里来说说话,她上次来家里是……是八日前,那日她很高兴,同我说认识了个新朋友,以后也不孤单了。”

  姜令窈在卷宗上速记,听到这一句,她问:“杏花婶,你确定是八日前?”

  杏花婶点点头:“能得,那日刚巧是端午,我特地叫她家里来过节,不会记错。”

  姜令窈的心砰砰跳,她问:“那她是否有说那个新朋友是谁?”

  杏花婶摇了摇头,她懊恼地捂住了脸,悲伤抑制不住地宣泄而出:“我没问,我只知道那应该是个姑娘,且叫她小心些,莫要被人骗了去,都是我的错……”

  她哭声呜呜咽咽,让人心中沉闷。

  “都是我的错,我应该多关心她,要不是我只顾着自己,她又怎么会死。”

  如此说着,杏花婶嚎啕大哭起来。

  还未等她哭完,姜令窈的声音却再度响起:“杏花婶,杀人偿命,伤天害理,所有的错都是凶手的罪孽,同你并不相干。”

  “等我们抓住凶手,定要他一命偿一命,”段南轲声音低沉有力,“我同你保证。”

第54章

  大抵是因姜令窈和段南轲都是满面严肃,语气坚定,杏花婶的悲伤略有些缓和,她抽泣几声,最终还是止住了眼泪。

  “多谢两位大人,”杏花婶哽咽着问,“小珍没有亲人,我想去看看她,不想叫她孤零零一个人。”

  姜令窈略一思忖,便道:“杏花婶,现在小珍在顺天府的停灵房内,有仵作看管,你若能去自是最好的,顺便也可认认人,确认死者是否就是小珍。”

  杏花婶听到这话,红彤彤的眼睛陡然一亮,她忙不迭道:“我这就能去。”

  “婶子莫急,我想再问问小珍平日都喜欢去何处,除了她说的那个新认识的朋友,还有没有交好之人?”

  杏花婶叹了口气:“小珍不爱说话,因着只能靠自己过活,她格外勤劳,一个瘦弱的小姑娘,也靠着自己学会了出船打渔,虽不及那些壮汉,却也很是厉害,她总觉得孤身无依,因此从不玩了,每日除了打渔就是编织渔网,一月都去不了县里一趟。”

  “若说朋友,她也就同我我们家亲近一些,我女儿如今也有十三四岁,偶尔会去寻她玩,旁的人当真没有。”

  姜令窈便问:“婶子,你女儿去了何处?不知可否问一问?”

  “说起这个,当真是不凑巧,若是我家丫丫在,她指定日日都去寻小珍,又怎会不知她不见踪影,”杏花婶唇角有坠了下来,“过了端午第二日她就去县里小姨家中,去陪伴我要出嫁的外甥女,这些时候都在宛平,不在村里。”

  姜令窈同段南轲对视一眼,段南轲冲姜令窈微一点头,姜令窈便起身道:“杏花婶,我们先去看看小珍的棚船,待得查完便来接你一起去县衙,可好?”

  杏花婶抹了抹眼泪,道:“好,小珍的棚船就在最东边,同别家棚船都不连着,棚船外栽种了一颗桃树,她应当锁了门,我这有钥匙。”

  待取了钥匙,姜令窈便同段南轲一起往村东行去,这个渔村下午时是最安静的,行走其中除了白河翻涌来的潮气,便是家家户户外面晾晒着的渔网腥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衣良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