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殊色误人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巡游布丁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4 KB   上传时间:2022-10-08 17:16:54

  这日太守府上新送来了新鲜的葡萄等瓜果,杨夫人亲自给崔茵送去,就见张氏已经到了,正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跟崔茵说话。

  杨夫人撇了撇嘴,笑着同她们说了几句话,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对张氏道,“四婶,今日郡学里散学早,几个小郎君都回来了,我方才瞧见,九郎带着几个弟弟从后门溜出去了,也不知道是去做什么。”

  如今的郡学里,都是士族官宦家的子弟在里面读书,若是能在里面博得一些才名,往后被举荐做官的前途自然更坦荡。

  张氏一向盯着自己几个儿子盯得紧,这会儿听说他们溜出门去了,指不定是要去于什么狐朋狗友玩乐,赶紧撇下手里的东西,跟崔茵道别,匆匆离去。

  杨夫人歉疚道:“不叨扰夫人了,夫人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叫人与我说。”

  杨夫人走后,春草抱怨道,“那位四夫人真是话多,整天来整天来,夫人您竟然还有耐心听她说话。”

  崔茵笑了笑,喂了阿珩一点果泥,让婢女领着他去屋里玩。

  “今日天气好,难得没人来打扰了,去把那两箱书搬出来,曝晒曝晒。”

  书放久了,怕招惹上蛀虫,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拿来晾晒。

  这院子里树荫多,太守府上的婢女去前面的花园空地上摆上了架子,几个婢女忙忙碌碌,手脚麻利,将书册铺好,放在阳光底下晒。

  这一处花园间花草掩映,藤萝满墙,几个婢女摆好了书,就靠在墙边说说话。

  崔茵原本离开了,又有些不放心,想回去跟她们说书里夹着些纸页,千万压紧,别被风吹散了。

  刚刚从花园的小门绕回去,一阵风从萝藤花影里吹过,枝叶簌簌,崔茵便看见晒书的方向飘来一页泛黄的纸片。

  她忙提裙追了上去。

  这阵风断断续续一直吹,她小跑着,追着那张纸,跑下几步台阶,风才停下,那张纸被吹到了紫藤花架上。

  崔茵走过去,踮脚想拿下来,身高不够,总差一点。

  正想伸回手来,去叫人来取,微微滑落的一截袖口旁拂过一片淡青色的衣襟,她微怔,忙往后退了两步。

  碧青色衣袍的年轻男子伸手将纸取下,垂首抬眸,递过来的动作一顿。

  幽香四溢的紫藤花架下,蜂蝶纷飞,一位雪肤乌发的女郎微微睁大眼睛,略微戒备地看着他。

  容颜娇艳,艳光动人,在明媚的阳光下格外夺目。

  陈元卿匆忙收回视线,耳根微微泛红,以拳抵唇咳了咳,清俊的面容上略带了一丝羞赫。

  “你——”

  崔茵指了指他手里的纸片,“多谢,这个还给我吧。”

  陈元卿如梦初醒,赶紧将东西递给她。

  视线从她面上经过,心跳控制不住的加快,那张泛黄的纸页递出去那一刹那,他无意间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忽然停住了手。

  “这是《四海论》?”

  他语气有些激动,眼睛一亮,抬眸看向崔茵,“不知娘子如何称呼,在下陈元卿,如今在郡学任司业,能不能将此论借给在下誊抄一份。”

  作者有话说:

  萧贼:离了夫人不能活

  阿珩:无语,这么大的人了

第54章

  崔茵这几日总觉得似乎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萧绪桓在荆州城内短短待了两日便要离开, 二人便格外珍惜共处的时光,帐里账外, 鸳鸯缱绻。连阿珩都小脸气鼓鼓的, 觉得总是见不到阿娘。

  情字误人不浅,她明明记得还有件事要与他说的。

  炙热的阳光晒得人眼睛发烫,面前这个偶然遇见的年轻男子说完这一番话, 神色诚恳地望着她,等她的回答。

  崔茵手心里出了薄薄一层汗,她听到“郡学司业”和他的名字时, 心底忍不住懊悔, 怎么偏偏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这个陈元卿大概就是杨夫人口中的颍川陈氏子弟了,好巧不巧,今日被她撞见。

  崔茵正犹豫,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琥珀色的眸子极力掩饰着慌张, 不远处的花园台阶上跑来一个婢女, 慌忙道:“夫人,都是奴婢不好,没压紧纸张。”

  她们都知道大司马夫人是个和善温柔的美人,从来不会摆架子刁难她们,反倒是经常招呼她们不要总是站在太阳底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允许她们偷会儿懒。

  今日实在是太热了, 几个婢女没留意,贴在墙边乘凉, 看到夫人的衣角从花丛中一闪而过, 才发觉书册都被风吹开了。

  太守府里经常有客人, 陈元卿原本听到婢女唤她夫人,也并没有多意外,但他忽然想起来,荆州最近对那位大司马夫人的传言许许多多,尤其是夸赞其容貌的。

  当日在太守府门口见到过其真容的不少,杨家几个小郎君这几日也在郡学里四处与人炫耀,说亲眼见过大司马新娶的夫人陈氏,仿若洛神在世,清艳曼妙。

  说的人多了,陈元卿想不记住都难,那婢女恭敬又忐忑,叫了她一声夫人,他自然就能猜出是哪位夫人。

  “原来是大司马夫人,是下官失礼了。”

  他忙将那片写着《四海论》的纸页交还到婢女手中,复又看了崔茵一眼,心中有种淡淡的失落。

  也不知道是因为没借到《四海论》而遗憾,还是什么别的。

  崔茵长舒了一口气,见他十分端清守礼,也没有问自己关于颍川陈氏的事情,赶紧带着婢女离开,连道谢都忘了。

  陈元卿见她纤细的背影即将绕过花丛去了,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大步追过去,“夫人留步!”

  他灵机一动道:“听闻夫人出身颍川陈氏,下官亦是。”

  他脑子里乱乱的,语速急促,“……不…不知夫人是哪一房的贵女。”

  他说完就觉得有些不妥,这么明显的攀附关系,夫人会不会觉得厌烦。

  崔茵看着他的脸色,竟比自己还要紧张,相比之下,莫名其妙慢慢放松下来,含糊答道:“旁支罢了,陈司业也未必听说过。”

  陈元卿听她回答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实在下是随母姓,不算陈家人。”

  “夫人莫怪,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见夫人手中这篇策论实为罕见,早前只在家学中见过,说来惭愧,当时年少没能通读,如今在荆州郡学,这样的文赋大多残缺不全,只会误人子弟,在下斗胆向夫人请求,想借来誊抄一份,以授学生。”

  崔茵听他言辞诚恳,眸光清澈,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石头。

  她本以为“陈司业”会是个麻烦,如今看来只不过是一位年轻腼腆的书生罢了,见他如此执着,崔茵心里也很开心,阿爹整理抄录的这些书册流落到自己手中,也算能派上用场了。

  “这个就先给你,陈司业,不知郡学如今是何光景?”

  她幼时在建康,显赫门第的士族人家根本不需要去什么国学郡学读书,私塾家学的底蕴远比那里深厚多了,只是子弟大多纨绔风流,平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机会。

  崔茵也是士族家的女郎,虽不像崔莹他们那样高高在上,但她一直以来从未缺过衣食,更有良好的教育。

  直到出嫁,见到了江州叛乱里的流民,在豫章操持王府三年,见识过士庶分明的荒唐景况,她才渐渐有了更深的触动和内心的隐忧。

  士庶之间,并不只是权力和财富的差距,追溯源头,士族垄断着文化,切断了普通人求知求学之路。

  就连建康和荆州的士族待遇,都是如此之大,况乎平民百姓。

  她心里慢慢燃起一个想法,萧绪桓可以以庶族出身走到今天,一步步收回故土,完成他的志向,她能做的实在微渺有限,但若什么都不做,连一点价值都没有。

  她微微一笑,对陈元卿道,“陈司业,我手中还有许多珍藏的典籍史册,你若需要,我带你去取。”

  ……

  阿珩不开心,郑嬷嬷每日都带他去花园的池边看小金鱼,新鲜了没有两日,他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今日午睡起来,小家伙趴在窗边看蜻蜓,忽然见对面的房间里,走出来一道蜜色衣裙的身影,发髻旁的一只珠钗在阳光底下闪闪的。

  阿珩顿时反应过来,小手挥舞着,喊阿娘。

  阿娘已经好多天不陪他玩了!

  那个讨厌的,逼他叫阿爹的男人好不容易消失了,怎么阿娘却不理自己了。

  崔茵没有听到,和春草径直往外走,阿珩急的要去追。

  郑嬷嬷把他抱回来,安慰道,“小公子就在这里玩吧,夫人要出门做正事,可不能打扰她。”

  阿珩摇头,杏眼睁大,奶声奶气的坚定道:“要阿娘!”

  “小公子乖,等晚上夫人便回来了。夫人每天晚上都陪小公子玩呢,是不是?”

  郑嬷嬷哄了半天,又带他去院子里捉蝴蝶,小家伙才渐渐忘了这茬。

  直到云霞漫天,暮色渐渐沉了下来,燕子低飞,西风微凉,似乎要下雨了。

  郑嬷嬷连忙叫人去郡学给夫人送雨具。

  阿珩听见郑嬷嬷提到了崔茵,小手抓住嬷嬷的袖子,闹着也要去。

  正闹着,身后一道黑影将他笼罩下来,阿珩一愣,就被人单手提了起来。

  “大司马回来了!”郑嬷嬷也是很惊喜,萧绪桓一走十几天,本以为回来会提前送信,人却这么突然出现在眼前,连忙吩咐人快些去接夫人。

  萧绪桓捏了捏阿珩软乎乎的脸颊,问道,“夫人去了哪儿?”

  他离开这十几日,崔茵给他写过一封简短的信,让手下捎了过去,信里只说了杨友之妻张氏近来的变动,大概是怕他分心,也没有再说别的。

  郑嬷嬷笑道,“夫人近来去郡学教书呢!每天只去半日,傍晚就回来,眼看要下雨了,老奴正要叫人去接。”

  “郡学?”他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也明白过来,以崔茵学识,做这个也很合适。

  怀里的阿珩忽然出声,小手抱住萧绪桓的脖子,眨巴着眼睛道,“去找阿娘,找阿娘。”

  声音委委屈屈的,也不像以前一样见了他就躲。

  萧绪桓好笑地弹了一下他的额头,“不是讨厌我吗,这是在求我?”

  阿珩瘪了瘪嘴巴,他才不想求他呢,只不过阿娘更要紧。别看他小,他什么都记得,阿娘最开始不理他那天,有一个陌生的坏人在门口接走了阿娘。

  他想了半天,外面那个坏人只会带走阿娘,眼前这个至少很听阿娘的话。

  小家伙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对萧绪桓告状道,“坏人抢阿娘!”

  ……

  陈元卿并不知道自己在阿珩嘴里成了坏人。

  崔茵最开始借给了他许多书册,他欣喜无比,但有些文章读来艰涩,总是要向她请教,男女有别,身份更有别,他不好日日都来太守府求见。

  正苦恼着,崔茵却主动问他,自己能不能去郡学帮忙。

  她见杨家的几个小娘子都闲在家中,府里的小郎君们出门去郡学时,小娘子们都很是羡慕,崔茵便时常教她们读书习字。

  张氏最近冷淡了许多,几乎不再来找她,崔茵给萧绪桓递完消息后也闲了下来,便想到了不如带着杨家的小娘子们一起去郡学里读书。

  陈元卿拿不定主意,请示学官,学官巴不得能与大司马攀附上关系,连忙应了下来,男女分席,用屏风隔开,请杨家的小娘子们来读书,也请崔茵来教授那些书册文赋。

  杨夫人一开始很忐忑,哪有女儿家去凑这种热闹的,但见张氏托辞没让她的几个女儿去,杨夫人一下子想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殊色误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