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逃荒到草原后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绿豆红汤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41 KB   上传时间:2022-10-19 21:29:36

  “好。”巴虎洗了手, 先一步坐下拿了饼子大咬一口, 咕噜噜又灌了口酥油茶,“可算活过来了。”一大早就忙的昏头转向的。

  “慢点吃,吃不饱等赶路的时候坐马上吃。”蜜娘随便吃了个饼子又去忙了,昨晚她发了一大盆的面, 都是用来烙路上吃的饼子,不仅是她跟巴虎要吃的,还有三个男仆。

  巴虎也没劝她吃饱了再做,他也是囫囵吃了半饱就带着饼子跟一水囊的酥油茶去草场,还有个守夜的男仆也还没吃饭。

  敲锣声响, 蜜娘端了一盆子水浇在火炉子上,连带炉底的火星子也浇灭了,她搬了火炉和锅铲放勒勒车里。最西边的人和牲畜已经动了, 在火红的朝阳映照下蜿蜒而去, 之前林列在草地上众多的毡包没了踪影,展眼望去,青黄一片。

  巴虎住在河流最下游, 西迁的时候也是走在队伍最后, 他和三个男仆骑在马背上挥着长杆吆喝牛羊,走到家门口从羊群里脱离出来。

  “坐车里去, 这就走了。”男人冲着牛屁股甩了一鞭, 打头的勒勒车动了起来, 后面拉车的牛见了也撂蹄跟上。

  牲畜太多,怕大黄它们丧生在牛蹄马蹄骆驼腿下,三条狗一大早就关进了勒勒车里。巴拉和阿尔斯狼已经习惯了每年都要坐两遭牛车,大黄不行,车一动它就吓的嗷嗷叫,爪子还一直挠门。

  “就吓死你了。”巴虎恨恨,下马去把它捞出来送到蜜娘的车里,“再叫就给我下来一路走回去。”

  “河西边的人是什么时候走的?”蜜娘探头问。

  “最先走的,在队伍最前面,你别操心她们,官府里有人安排好了。”

  “我就问问。”蜜娘靠在身后的毡包上,忙了一早她腰酸。

  有羊不安分地跑出了羊群,巴虎掂着杆子上马,“我过去了,你要是困了就睡一会儿,这才出发,脚程慢。

  蜜娘坐的这辆勒勒车铺了毛毡,还堆了两床被褥,就是为了方便她睡觉的。她看了眼站着打晃的大黄,按着它的狗腿让它卧下去,等狗安静了,她听着杂乱的羊蹄牛蹄声闭眼睡觉。

  “我车上都堆了东西,没地方坐了……你二嫂睡着了,别打扰她。”蜜娘迷迷糊糊听到巴虎的说话声,还有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应该就是她那个没见过面的小姑子,想来是已经到戌水了。

  声音远了,大黄又卧了下来,蜜娘也没睁眼,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再醒来已经是晌午。

  蜜娘推开车门坐在外面车辕上透气,大黄跳下牛车跟在车后面跑,它也不敢跑远了,后面续了数不清的马,它也怕被踩伤踩死。

  巴虎看见蜜娘,他驱了马跑过去,“醒了?饿不饿?我们已经吃了饭了,之前看你睡得香就没喊你。”

  “我醒会儿神,想吃了自己去前车拿,你不用管我。”

  巴虎没说话,打马去了前面的勒勒车上拿了酥饼和凉开水过来,蜜娘睡醒了喜欢喝纯水,带茶带奶的都不合口。

  “到哪儿了?”四周看去都是黄绿交杂的牧草,分不清方向。

  巴虎也不知道,草原上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名字,“到了晚上军队会赶上来,到时候应该能到哈河。”哈河水草丰茂,牛羊休息一晚也能填饱肚子。

  还不到傍晚,从大康返回的军队已经赶上来了,但这个时候离哈河还有些距离,主要是羊群走疲了,步子慢还逮着机会卧地上休息,一个个给敲起来就要耗不少时间。军队的人一来,护心甲外披了厚披风的将士骑着马穿梭在羊群里,速度立马就提了起来,赶在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前抵达了哈河。

  天黑了,夜越发寒凉,哪怕是家家户户的毡顶都升起了炊烟也没让寒风收敛一毫。蜜娘在临时搭起来的毡包里生了火,见水烧开了,她把切成手指肚大的牛肉丁揽进锅,这是最后一条风干牛腿肉。

  “饭可好了?”巴虎搓着手推了门进来,“真是一下子就冷了,也不知道西边是不是下雪了。”刮过来的西北风里带着凛冽的寒霜气。

  “这要是在我们大康,这个时候正值秋收的季节,忙完水稻还要接着给茶树施肥封根。”漠北的冬天来的太早了。

  外面说话声不绝,蜜娘搅着锅里的肉汤,挟了一个肉丁喂男人嘴里,“可熟了?”

  “熟了。”巴虎拿碗,“我去喊人。”

  蜜娘切了坨酥油丢肉汤里继续搅和,随着酥油融化,清亮的肉汤转为浓白色,汤色偏暗,看着挺有食欲。

  肉汤泡酥饼,一顿热汤下去身上的寒气逼走大半。晚上有军队守夜狼不敢来偷羊,但夜里还是要有人盯着牛羊群,这里的牲畜太多,要是有跑散的牛羊眼瞎闯进了别人家的牛羊群里,基本上是找不回来的。

  “朝鲁,你今晚守夜,明晚后晚轮着来。”巴虎安排守夜的,饭一吃完,另外两个男仆去隔壁毡包睡觉。累了一天了,到头就着,蜜娘刚洗完碗,隔壁就响起了呼噜声。

  “今天三丹来过啊?她跟娘在后面?”泡脚的时候蜜娘闲聊。

  “嗯,戌水的人都跟在我们后面。”巴虎没兴致聊她们的事,擦了脚倒了水进来就睡,“明早会起的很早,早些睡。”

  蜜娘原本还想着离婆家的人这么近,要不要去打声招呼,但巴虎不提,她也乐得装糊涂,如此一过五天,蜜娘都是一个人清清静静地坐在勒勒车里。

  越往西走越是寒风刺骨,这早起来,草地上竟然落了霜,天上起了白茫茫的大雾,五步外分不清男女,十步外人畜不分。

  “这天还能不能走了?”单是人肯定没问题,但牛羊多啊,这要是钻空子跑了都不知道。

  巴虎拆毡包的动作不停,站在毡顶上往天上看,湿度大,快下雪了。

  “能走,不仅要走,还要加快速度。”再晚些日子说不定就要迎着风雪走了,今年的雪来的比往年早。

  队伍后方跟的人越来越多,速度提起来后,不时有骑兵忙着前后来回跑,就怕后面出了啥事突然停下来了,到时候雾散了人也走散了才搞笑。

  “让一让哎,原地停下休息一柱香的时间。”一个骑兵从队伍最前面奔过来,嘴里喊着:“都让让,留个道让幽州的车马过去,注意些羊群,别跑出去撞上车了。”

  蜜娘听到声推开车门站出来,草原宽的很,两方面对面走谁也不碍谁的事,但幽州的运粮队也赶着一大群牛羊。很明显,他们动作不熟练,牛羊散乱地走着,人骑在马上跑得满头大汗,连厚披风都解了搭在马背上。

  “兄弟,都这么些年了,你们还是不会牧羊啊?”一个骑兵笑着挥长杆把冲过来的羊给捅了回去。

  “不会,一年就这一次,学了也忘了。”对面的人笑的狼狈,玩笑道:“我们给你们送粮过来,你们也该给我们送牛羊过去的。”

  “那不行,哪能让你们空车回去,显得我们多失礼。”粮食卸下来后牛车就空了,要是后面没坠着一群牛羊,他们这些人也像逃荒的。路上走了近一个月,个个胡子拉碴的,衣裳也灰扑扑皱巴巴的。

  “哪里有大夫?大夫呢?我婆娘肚子疼,她怀的有娃娃。”一声惊咋打破了欢乐的气氛,人群里七嘴八舌地传着话,“戌水人里有个大夫,他在后面的车队里。”

  刚刚还开玩笑的骑兵扔了长杆往后方跑,有经验的妇人往发出吃痛声的勒勒车走,蜜娘下意识地看了巴虎一眼,跳下马车往后面的勒勒车走。

  零碎东西是她收捡的,草药包放在哪里她清楚,挪开箱子再搬开板凳,从篮子里提了三个药包出来。

  “找到了?”巴虎站在勒勒车外虚扶着她。

  “找到了。”蜜娘退出来,刚好看到骑兵带着大夫闪了一下过去了,是给她看病的那个大夫。

  “我看他没带药,你给送过去,看能否用得上。”蜜娘把药包递给巴虎,但男人没接,避开说:“我骑马带你过去。”到了人潮围着的地方,他把蜜娘放下马,“你过去看看。”他不想去。

  “动了胎气见红了,我先给你扎几针,你躺着别动。”大夫蜷缩跪在勒勒车的车板上,对外说:“我来的急没带药,你去我车上找我儿子开保胎药,动作快点。”

  蜜娘听到这话立马挤了进来,举起药说:“我这里有,先煎了给阿嫂用上。也是保胎药,就是这个大夫给开的药方抓的药。”

  “赵大夫……”男人认出了蜜娘,眼神闪了闪。

  “喊我做甚?有人送药你个瘪犊子就去熬药啊,不想要儿子了?”赵大夫皱眉骂了句,看这妇人的情况绝不是刚刚发作,扎上针骂车里的老妇人:“你是聋了瞎了还是没生养过?你儿媳妇流了这么多血你都不早些叫大夫?”

  “她也没说,我哪知道。她老婆子死了,我不是她婆婆。”

  “我说了,早上我就说我肚子有些疼,婶娘说让我躺着忍忍。”那时正是下大雾的时候,怕会下雪,队伍走得急。

  蜜娘把药包送出去了也没多留,她认出了勒勒车里老妇人的声音,是那天跟她吵架的。

  真是晦气又恶毒,分不清缓轻急重的傻蛋,她侄媳妇遇上她也是倒霉。

  队伍没有因一个动了胎气的孕妇停下,一柱香的时间到了立马又动了起来,蜜娘注意到赵大夫一直没回戌水的车队,看样子那个孕妇的情况有些麻烦。

  又过了五天,队伍前方又响起了敲锣声,蜜娘朝巴虎看去,太吵了,只见他嘴巴动了动,没听清说了什么。

  蜜娘站在车辕上踮脚往最前面看去,车队拐弯了,牛羊也被人赶着往南走,原本行进的方向空了出来,枯草皆是被踩进了土里。

  巴虎也赶了牛羊往南走,后面跟着的人马却是沿着原本的方向继续前进,蜜娘看到了她婆婆。

  “巴虎,去茂县了到家里去吃饭。”妇人招手。

  巴虎没理她,对满脸茫然的人说:“我们到了,茂县还在西边,其他人还要再赶大半天的路。”

  蜜娘茫然四顾,这四周也没青砖瓦房的影子啊,跟临山一样,深在草原里,不见片瓦砖。

  作者有话说:

  照旧

第四十三章

  不等蜜娘再看, 最前方的衙役又是一击响锣,队伍蜿蜒着向南走去,大概走了半个时辰, 地面骤然平坦,跟之前路过看到的枯黄野草不同, 这里只剩草根, 地上灰黄的泥土暴露在寒风里。

  蜜娘也反应过来,牧仁大爷之前回来割牧草恐怕就是这里。

  她的猜想是对的,又往前走了一柱香的功夫,入眼的是稀稀落落的毡包和攒了一大堆的牧草。

  官府的人带了中原逃难过来的人继续向南, 其他牧民原地各自散开,赶了背上没东西的牛马过去上草料。蜜娘下了牛车跟着走过去,用长杆捅一捆草给巴虎递去,他站在桌子上往牛背上绑打好捆的草料。

  “现在能用的人多,就不用你搭手了, 你要是坐累了就带着大黄四处转转。”巴虎接了草捆顺带把长杆也给夺了,很霸道地赶人离开。

  “还有多久到家?”蜜娘抱着手臂没走,这些草料是入秋后割了晒干打成捆的, 一扯一扔的动作里, 晒足了太阳的干草扬出干燥好闻的味道。这让蜜娘想起了岭南金黄的稻田,堆在屋后的稻杆,有她爹娘弯腰割稻的身影, 也有她小弟在稻草堆里掏洞的嬉笑声。

  “晚上一定能到。”

  可现在还没到晌午, 放牧的迁徙路可太远了。

  牧仁大爷手里的长杆一头挑一捆草,看到蜜娘站在草堆边不知道在想啥, 他喊:“蜜娘你站远点, 我手里的长杆别打到你。”

  蜜娘又换了个地方, 站了好一会儿俯身抱了捆草过去,“我还是想给你递草,我喜欢做这个活儿。”

  巴虎认真地盯了她两眼,伸手接了过来,把之前夺了的长杆又还给她。

  所有的牛背上都垒了半人高的草料,就连勒勒车的车顶和车身上也用羊毛绳给绑满了,蜜娘这才明白朝鲁他们为何会搓那么多羊毛绳。

  晌午饭还是在路上吃的,干巴的冷酥饼嚼了半路,肚子饿得打鸣,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了青砖瓦房,先一步回来的人在卸草料,孩童举着赶马鞭把卸掉草料和行李的牛马往河边赶。

  跟临山相比,这里的房子盖得宽又阔,相邻两家的砖房和牲畜棚圈离得远,像是中原村落的村头和村尾,借把盐回来锅里的肉都烧干了。

  不出所料,巴虎住的地方人更是少,东边是空阔的草原,没人居住。

  天色快暗了,仆人在卸草料,巴虎宰了只小公羊在剥皮,蜜娘在屋里擦洗灶房的灶台,这里砌的有跟中原如出一辙的锅灶,用的是铁锅,前锅炒菜后锅焖饭。

  “蜜娘,你出来,当初给你送嫁的几个姑娘来了。”巴虎不记得她们的名字,难民这个称呼也不好说出口,这两个字不太好听。

  “木香她们来了?”蜜娘擦干了手上的水,走出去就看木香盼娣和兰娘白梅在帮忙卸牛身上的草料,她们卸完一头,莺娘就赶了牛去河边喝水。

  “咦?你们怎么来了?到屋里坐,这活儿有人干。”蜜娘热情地招呼。

  “蜜娘你别客气,我们就是专门来帮你家卸草料的。”木香把一杆子草料递给草堆上的男仆,说:“我们半下午就到了,问了官府的衙役找过来时你们还没回来。”

  “晚上留下吃饭。”巴虎匆忙卸了两只羊腿,专门走过来对蜜娘说:“你陪她们说话,今晚我煮饭。”

  “我们吃了饭过来的,不用准备我们的。”木香赶忙拒绝,“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我们就是闲着没事来找个活儿打发时间。”

  “没事,炖羊肉要的时间长,等炖好了肚子也空了。”蜜娘也拿了长杆挑了草捆往上递,问起木香她们这一路吃住如何。

  “毡包是军队里的人帮忙拆搭的,吃的我们自己煮,赶路是坐在牛背上,除了受点冻,其他都好,反正冷了可以下来跑跑。”出发之前她们还心有忧虑,走了这一遭心里又安定一分,来漠北没来错。

  “你们现在住在哪儿?住的是毡包还是……”

  “也是砖瓦房,是一长排的砖瓦房,不像你们家有院子和院墙,我们五个还是住在一起,屋里一个两人长的火炕,屋外是个小砖房,锅灶跟火炕连着,也是做饭的地方。”木香说。

  “那你们明天就要抓紧时间去捡干牛粪,不然冬天没烧的,巴虎说漠北的冬天很长,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解冻。”蜜娘记得院子的东北角堆了一堆的干牛粪,应该是今年开春去临山之前备下的。

  “瞿里长也专门来给我们说了的。”

  六个人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这一路迁徙见到的事,尤其是木香她们近距离跟军队里的人打过交道,谈起他们都是一脸痴笑,就连最小的莺娘都说王都的男人不一般,长得忒俊。

  有木香她们五人帮忙,草料卸得比预想的快,蜜娘带着她们进屋的时候,远处的邻居还闹哄哄的在忙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逃荒到草原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