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鸾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白鹭下时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3 KB   上传时间:2022-11-30 20:22:34

  何钰愈发火冒三丈。

  天天往栖鸾殿跑,这时候怎么不见他有心结了?

  他还不知陆升也知了天子占妹之事,既是从太后处知晓,自当是无从声张。心中却因此事憋屈透了。

  阖京皆知十三娘是太后看中的新妇、未来皇后,偏偏陛下拖了这许多年,既不肯退婚,也不肯完婚,如今更是堂而皇之地霸占薛氏女,这简直是把他何家的脸往地上踩!更别提还有十四娘那桩事!

  他有气不得出,忿忿和陆升道了别拂袖离去。

  陆升却是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离去的方向。

  随着皇帝的亲政,已不满于外戚对皇权的桎梏,何家也怨恨皇帝不肯完婚。这件事,自己是不是能从中再推动一把?

  ——

  御史台果然行动迅速,自早朝时天子当着众臣之面宣读了释放的命令,当日晌午,便将卫国公府一家及牵连的族人悉数放归。

  来接人的是谢敬嫁入琅琊王氏嫡系的妹妹谢夫人,她忍着泪,将兄长自牢狱间扶出:“阿兄,我们回家了。”

  “阿嫂也没事,被我先行接回家中去了。你放心好了,她和姑母都被照顾得很好,不曾被牵连。”谢夫人强颜欢笑地说,又将朝廷的命令复述一遍,“陛下还授您中书令之职、参知政事之权,授阿璟建武将军之职,都督江北诸军事!”

  此次王仪被杀,流三族,对她的夫家琅琊王氏也有一定影响,令谢夫人深深忧惧起时事来,因而虽知兄长志不在朝堂,也还是说了出来,想借此宽慰他。

  谢敬被妹妹和儿子扶着,只是哀伤颓唐地一笑。身为人臣,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到头来连君王的信任也不能得到,不可否认他是寒心的。遑论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他只是担忧那如闲云野鹤般在九华山修行的父亲:“阿父有消息么?”

  谢夫人摇头:“阿父可能还不知道。陛下没有派人去为难阿父……”

  谢敬便点点头,神色凝重,拂开二人颓唐地往前走。

  秋风扫下片片黄叶,愈显得那道身影消瘦凄清。

  谢夫人叹了口气,谢璟却期期艾艾地看向了她:“姑母……”

  他想问妻子的状况。

  自从那日陛下与她一道来意御史台看望他之后,他这心里便始终不安得很,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事迁怒到她……

  又莫名有种错觉,错觉陛下,似乎对栀栀感情非同一般……

  栀栀那日看见自己哭得那样伤心,又会不会与陛下相关……

  谢夫人也看出他的疑虑,安慰地笑笑:“你放心吧。我找了人去姑母宫中打听,没听说栀栀那孩子有什么异样。想来陛下是不曾迁怒于她。”

  谢璟长舒一口气,似是应声又似是自语:“如此,便再好不过了。”

  ——

  回到阔别近一月的家中,池苑馆舍一切依旧,曾被查抄的书房也已恢复了原状,除却已经拆卸下的大婚时的妆饰与卫国公本人仿佛苍老数岁的面容,一切都宁静得似乎不曾改变。

  阮夫人已被先行送回,这一月间她都被另行关在客室之中,除却病愈后的几次例行审问,并未经历过太多折磨。然而终日替丈夫儿子提心吊胆,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

  一家人见面,阮夫人焦急地将二人来来回回打量了几圈,笑着掉了眼泪:“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往后咱们一家,都会没事的。”

  天子遣来的赏赐都陈在庭下,由内侍监亲自送来,满满十几口紫檀木刻花箱子,冯整捧着那封加封的圣旨,笑呵呵走上前来:“否极泰来,国公好福气啊。”

  “这是陛下的加封圣旨,还请国公接旨。”

  满室皆跪,乌泱泱一片。冯整宣读过旨意便要将圣旨交予他,谢敬接过旨意,却叹息着道:“多谢冯内监。不过老臣已风烛残年,实思濠濮间想,想请陛下开恩,允臣致仕,安度晚年。”

  此言一出,周遭空气也似静止。谢璟震惊地睇了一眼父亲,又迅速低下头去。

  冯整眼中笑意犹滞,慢慢回过神来,转而问起了谢璟:“世子,您呢?”

  “父亲年纪大了,此番致仕,是为着身体之想。可臣正是年富力壮、报效陛下之际,安敢推辞。”谢璟道,“臣接旨。”

  他知父亲经此一事只怕寒了心,故而不愿再出仕。

  可他不能这般。父亲推辞,他再推辞,便是狠狠打了陛下的脸。

  他接了旨,才让陛下有台阶可下。

  再者,经此一事,他也不愿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手里有兵,才有一二分与陛下抗争的筹码,不是吗?

  冯整笑笑,将那封朱红绸缎交予他。谢家父子再拜,谢璟起身后又问:“大监,公主呢?公主她还好吗?”

  冯整心知这是在问乐安公主是否会归于谢氏,在心中感叹了句孽缘,却也不敢言明,含糊笑笑:“公主没事,陛下不曾为难她。”

  回到玉烛殿不久,谢敬手写的辞呈也交人送了进来。桓羡立在朱红绮窗边,掂着那封书信冷眼看罢,冷冷一嗤:

  “不知好歹。”

  他拿谢氏作筏清除陆家党羽也不事先告知,站在谢氏那方是难接受了些,然而为人臣子,食君之禄,自该为君分忧。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不过是儒家教化臣民的谎言。他是天子,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何过错,君臣之间,本也无过错二字。

  不过该演的戏总是要演的,略略一想后,他唤冯整:“去栖鸾殿告诉公主一声,叫她准备好,晚上,陪朕去谢家一趟。”

  “让我去谢家?”

  消息传到的时候,薛稚正在窗前书案边看书,闻言微微愣住。

  近来阳光充足,侍女们从仓库间搬出了许多旧书出来翻晒,皆是桓羡昔年所藏。她从中挑了几本医书翻阅,冯整进来时手中捧的便赫然是一本《脉经》。

  《脉经》,集脉学之大成、教人把脉的医书,公主怎会看这个?

  自然这些书也是陛下从前留下的。据闻是其幼年时与生母姜氏住在漱玉宫里,因姜氏体弱多病,然身份卑微难以请到御医,故而自学以自医。后来迁宫,这些书就悉数封存在了栖鸾殿里,也是离玉烛殿较近之故。

  冯整眼中笑意微凝,不过转瞬,她已紧张地将书藏到了身后,口中应道:“知道了,多谢大监,我会去的。”

  她已有近一月不曾见到伯父伯母,担忧的同时,也自是想念。

  但手中的医书她却不想让兄长知晓。她不想怀孕,也不能有孕,尽管每次都有好好地喝避子汤,但他昨日那句“有了就生下来”却叫她不寒而栗。

  避子汤并不是全然有用的,倘若有一天,她真的不小心怀孕了呢?况且从昨日后,他便不许她喝避子汤了……她实在害怕。

  她应该学着自己把脉、调治药方,不能什么都由着他,完全被他控制!

  好在冯整未说什么,旨意传到后便退下了。薛稚又想着他方才所禀之事,两痕新月似的眉微微蹙起。

  他这次,是要去向伯父伯母退亲吗?

  叫上她,又特意叫人来告知她提前准备,便是为了让她想好退亲之辞,自己提出吧?

  冯整回去后并未提及她在看医书之事,夜里,派了车辇过来,停在月光若积水空明的殿下。

  薛稚被木蓝扶上车辇,撩帘而入,车中意料之中地已坐了个人。她没半分惊讶地俯身进去,在他身边坐下。

  兄妹二人同辇自是不合规矩,然在皇权面前,所有的规矩都无济于事。

  迎面而来的栀子香风与冷淡,桓羡微微烦躁地皱了皱眉,极自然地握住她的手:

  “想好到时候怎么说了么?”

  “知道。”薛稚低声应,“就说是我自己移情别恋,不想再嫁与世子了。既然当日婚事没有结成,自当是退婚了。”

  差强人意的回应,桓羡神色轻慢,本想刺她几句,见她态度乖顺又把话咽了下去,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已近亥时,建康的天已完全暗了下来,银河如霜花一痕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泻下满天光影。

  乌衣巷谢氏的祖宅前,卫国公一家已经早早地候在了大门外,谢璟扶着母亲立在父亲身后,纵使已有心理准备,然见到那熟悉的少女自帝王的车中下来,仍是不可避免地有瞬然的怔忪。

  距离上次见面才不过十五日,她看上去倒似又清减了些,身着玉色衫裙,人在月下,也似一枝窈窕清瘦的梨花。却是刻意避过了他视线,又回身去扶车中的人下车。

  “臣等拜见陛下。”

  将他自出神中拉回的是父亲的声音,他回过神,跟随而拜。

  身着常服的俊美帝王亦很快下车,上前扶起了地上跪拜的卫国公,态度亲和:“伯父不必多礼。”

  “朕今日携小妹前来,一则是为了当初幽州之事,为不打草惊蛇,只好先委屈了伯父一家。今日登门,特来致歉。”

  “二则么,也是为了一桩家事。既是家事,便当行家人之礼,不必于君臣之礼间拘束。”

  “乐安。”天子语声温和,唤沉默跟在身后的妹妹,“去扶伯母起来。”

  谢璟就跪在母亲身侧,她既要扶阮氏,必定得至谢璟身前,尴尬是可想而知的。

  谢氏一家人的心弦都崩了起来,然她雪白的脸上却毫无尴尬之色,唇角衔着盈盈的笑,上前扶起了阮氏:“伯母。”

  轻轻柔柔的好嗓音,藏也藏不住的亲热,可惜此生再也没有做婆媳的机会了。阮氏心里一酸,几乎泪下。

  直至进入谢家厅堂之中她也没有看谢璟一眼,始终静默地陪在兄长身后,有如一道伶仃的月影。

  牢狱之冤终究是一根横在卫国公心间的一根刺,君臣见面不过寒暄,而陛下深夜携公主来访,他也知是为的什么,在又一次拒绝了天子挽留在朝中为官的请求后,非常识趣地自己问了出来:

  “陛下说为一桩家事而来,老臣斗胆想问,是何事。”

  此时谢璟方替桓羡倒了杯茶。他原本从不饮外人之饮食,然这一次,是自己“错怪”谢氏在先,倒也非常给面子地伸手去接:

  “倒也不为别的,小妹不懂事,之前住在公府之中,对二位多有叨扰。与兰卿成婚,又任性不想嫁了,故而这次,就让她自己来说吧。”

  “砰”的一声清脆,是谢璟手中案盘茶盏掉落在地,瓷器碎裂,茶水溅了二人满身。

  “臣死罪!”他很快回过神,叩首请罪,额头触到那碎裂的瓷片上,渗出细小的血珠来,竟也毫无知觉。

  阮夫人心疼儿子,想去取药畏于帝王却不敢。桓羡心间有愠怒飞速掠过,面上却也温和,唤伺候在堂的内侍:“去寻些伤药。”

  堂中近似凝结的气氛这才重新流动起来,看伤的看伤,拿药的拿药,包扎的包扎。直至一直沉默坐在兄长身侧的乐安公主突然开口:

  “兰卿哥哥。”

  她如寻常人一般唤他的表字,温温柔柔的,直视他微怔抬起的眼睛,“这些天,我认真想过了。也许我们还是不合适。”

  “我不想欺骗你,也不想欺骗自己的本心。既然婚事没有结成,便到此为止吧。你还是栀栀心中和蔼可亲的兄长……”

  她说着早已在心间事先演练过无数次的话语,眼中甚至带着笑,一颗心却疼得麻木。

  尽管早料到会有绝婚的一日,然谢璟也想不到,此话竟是从她口中亲自道出,心间怔忪的同时,又如钝刀在割,骨肉撕裂的疼痛。

  他按着帕子,捂住额上血流不止的伤口,下意识看了一眼她身旁悠闲抚着茶盏的帝王,再看看眼神哀婉的她,四目相对,忽然间,似明白了一切。

  于是勉力微笑:“这桩婚事原就是臣高攀了公主,臣自觉配不上公主,这些日子以来,也为此事不安。公主若想退婚,臣并无怨言。也愿和公主做回兄妹,重修棠棣之好。”

  “只是,这是公主昔日所赠的假面,既已绝婚,臣再留着这个也不合适。就还给公主吧。”

  他从怀中取出那张一直珍藏在怀、还带着淡淡体温的假面,递给她的时候,有血迹不慎沾在了假面上,却也谁都没有察觉。

  当日彼此交换假面作为信物的一幕幕还历历在目,薛稚双目一黯,然对上那双始终如春光和煦的眼,又觉一切都在不言中,强忍心酸地接过了。

  ……

  事情既毕,断没有久留的道理。待二人把退婚的事说清后,桓羡耐着性子慰问了几句卫国公致仕之后将有何打算,便携妹妹打道回府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