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又逢君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2-12-06 20:15:32

  内侍众多,且每日都打扫,本来也干净得很。很多内侍看着忙忙碌碌,实则就是磨工夫罢了。

  她混身其中,从不偷懒,却也不是最勤快的那一个。这也是做密探的至高境界。悄然泯与众人,半点不惹眼。

  中午有两菜一汤,吃完了还能回屋子午睡。

  只要秦王不发怒不打人板子,这日子倒也不难捱。

  小禄跟着她身后,进了屋子,随口笑道:“殿下平日时常发脾气,大家伙儿都提心吊胆的。今日殿下的心情倒是好得很。”

  那是当然。

  薛攀昨晚代薛家来表忠心,秦王心情可不很好么?

  冯少君照例不吭声。

  果然,小禄也不必她搭话茬,继续絮叨起了府中八卦琐事:“对了,有件事你听说没有?世子妃昨日宣太医诊脉,据说是喜脉。世子妃娘家不争气,肚子倒是争气得很。”

  吴家垮了台,秦王被天子严惩,仔细计较起来,根源都在吴家。吴氏这半年多来的日子,着实难熬。

  好在吴氏又诊出了身孕。子嗣要紧,秦王妃也不便再刁难刻薄儿媳了。

  小禄八卦了一嘴,还想再闲话,冯少君打了个呵欠。小禄只得闭了嘴,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耳根总算清静了。

  冯少君和衣躺在床榻上,脑海放空,很快睡着了。

  不知做了什么美梦,午睡醒来,身体有些热,脸孔有些红。冯少君努力平心静气,默数到一百,身体里的躁动才慢慢散去。

  果然是春天来了。

  ……

  一晃天已黑了。

  燕王在太和殿里看了半日奏折,挑出三分之一左右,令人送去行宫给天子过目做决定。

  杨公公随伺一旁,世子朱昀被召进殿里伺候笔墨。

  燕王在燕王妃面前如绕指柔,对着儿子却是十足的严父模样。

  朱昀在燕王面前,不敢有丝毫懈怠。直至燕王忙完正事,才敢张口:“父王,皇祖母打发人来传口信,让父王和我去慈宁宫一同用晚膳。”

  曹太后对几个皇孙都不错。赵王汉王伴驾去了行宫,燕王被留下监国理政。曹太后时常打发人请燕王去慈宁宫用膳。

  对燕王来说,和曹太后保持良好的祖孙关系,也十分重要。

  别看曹太后一把年纪话都说不利索,实则人老心亮,半点都不糊涂。隆安帝对曹太后十分孝顺,曹太后说一句,抵得上别人十句百句。

  皇孙们争储,曹太后从不掺和。直至这半年多,燕王强势崛起,曹太后也对燕王格外亲善起来。

  燕王略一点头:“现在便去吧!”

  要做太子,不能有忤逆恶名,去慈宁宫尽孝道也是应该的。

  朱昀应了一声,随燕王一同去了慈宁宫。

  沈祐是燕王亲卫,自然一并随行。

  “见过皇祖母。”

  “见过皇曾祖母!”

  燕王父子两个一同拱手行礼。曹太后乐呵呵地笑道:“都免礼。”

  待燕王起身,曹太后打量燕王一眼,颇有些心疼:“你这些日子来回奔波忙碌,可别累着自己。”

  在外威风凛凛不苟言笑的燕王殿下,在亲祖母面前,也得彩衣娱亲,笑着应道:“皇祖母放心,孙儿都这么大的人了,知道照顾自己。皇祖母请宽心,别总惦记孙儿。”

  曹太后笑道:“做祖母的,哪有不惦记孙子的道理。”

  然后,叹了口气:“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死心眼了。生在皇家,子嗣兴旺何等要紧。你喜欢袁氏,要娶她做正妃,没人拦着你。可袁氏就生了昀儿一个。”

  “瞧瞧秦王府,嫡子庶子五六个,赵王汉王也都一堆儿女。唯有你,就昀儿这么一根独苗。”

  “袁氏不能再生了。你还是纳两个侧妃进府,再生两个儿子才好。”

  朱昀心里一紧,明知燕王不会应,还是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燕王一眼。

  曹太后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要做太子,应该再有几个子嗣。至少,不能只有一个独苗。说句不中听的,万一朱昀有个好歹,燕王就后继无人了。

  天子立储,要考虑方方面面,子嗣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口。

  燕王从容应道:“皇祖母一心为孙儿考虑,孙儿感激不尽。不过,孙儿当年去袁家迎娶王妃时,曾对着岳父和几位舅兄立誓,此生只娶王妃一人,不染二色。”

  “再者,孙儿平日掌管刑部,忙着审案公务,实在无暇顾及内宅。”

  “昀儿已经十七,再有两个月便要大婚。传承子嗣开枝散叶一事,就都交给他了。”

  朱昀:“……”

  燕王目光瞥了过来,朱昀只得硬着头皮顶下这口锅,对曹太后笑道:“曾祖母放心,我一定努力。”

  曹太后也就不再多言了。

  燕王又不是不解事的少年,事事需要人提醒指点。她这个做皇祖母的,提醒一回,也就罢了。说得多了,岂不白白讨嫌?

  晚膳过后,燕王父子坐马车回了燕王府。

  杨公公一进府,就有内侍悄然凑上前,将竹筒给了杨公公。杨公公不动声色地将竹筒收入袖中。

  待看到竹筒里的消息后,杨公公眉头微微一跳,不敢迟疑,立刻低声向燕王禀报:“殿下,奴才有要事回禀。”

第二百一十三章 布局

  燕王瞥了杨公公一眼,略一点头,示意自己知晓,却没急着起身。

  他正和燕王妃说话,再要紧的事,也得往后排一排。

  燕王妃没留意到杨公公的小动作,兀自兴致勃勃地说道:“昀儿的婚期就快到了,我也盼着敏儿快点过门。以后你们父子两个上朝办差,内宅里也有人陪我说话了。”

  燕王妃口中的敏儿,是兄长袁海的女儿袁敏。

  袁家子嗣兴旺,袁大将军有五个儿子,到了孙辈,嫡出庶出加起来,一共有十二个。袁敏是唯一的孙女,在袁家受宠的程度,比起燕王妃年少时有过之无不及。

  不过,袁敏的性情脾气,和燕王妃这个姑母截然不同。燕王妃生来体弱,精心娇养,一派天真娇憨。便是三十多岁了,性情也未变过。

  袁敏自小习武,身体康健,远胜燕王妃。且容貌明艳,爽朗大方,又不失周全仔细,极得长辈欢心。不管走到何处,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朱昀和袁敏是嫡亲的表兄妹,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情分,到了少年时很自然地成了男女之情。

  这一门亲事,水到渠成。

  两年前,隆安帝亲自下旨为最喜爱的皇孙赐婚,也亲口对袁大将军说过:“朕和你原本是儿女亲家,如今朕的孙子要娶你的孙女,可谓是亲上加亲了。”

  一生戎马立战功无数的袁大将军,在天子面前并不唯唯诺诺,笑着说道:“臣就这么一个孙女,自小就捧在手心。若是世子日后负了她,臣这个祖父,定要亲自登门为孙女撑腰。”

  这是君臣之间的玩笑话,也可见袁大将军护犊子的霸气。

  当年燕王娶燕王妃过门的时候,袁大将军也说过同样的话。

  隆安帝不以为意,一笑置之。

  朱昀却因此事特地去了一回袁家,对着疼爱自己的外祖父郑重立誓,永不辜负表妹。

  有燕王珠玉在前,朱昀的誓言分外可信。

  袁家上下,对这门亲事也十分满意。不过,袁大将军舍不得孙女早早出嫁,硬是将婚期延了一年。

  燕王见燕王妃这般欢喜,目光一柔,笑着打趣:“敏儿过了门,你这个做婆婆的,舍不舍得让她立规矩?”

  燕王妃想了想说道:“该立的规矩总是要立的。不然,一个个又要在背后指指点点了。”

  袁敏自小聪慧,行事周全。等袁敏进了门,燕王府的内宅就得靠她撑着了。

  燕王妃又说起了亲事准备的事宜。

  皇孙大婚,自有规制。礼部定下章程,跑腿做事的都是内务府的人。燕王妃这个做亲娘的,也少不得操心。

  燕王没有半点不耐,听燕王妃说了小半个时辰,才道:“我还有些公务,要去书房。你先去睡,不必等我了。”

  燕王妃确实有些倦了,打了个呵欠,点点头。

  ……

  进了书房后,燕王笑容一敛,看向杨公公:“什么事?”

  杨公公将竹筒奉上,低声道:“这是冯三儿传回来的消息。戍卫宫门的薛攀,今晚去了秦王府,在秦王书房里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去。”

  薛攀?

  燕王目中闪过凉意。

  薛家和秦王私下眉来眼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薛凛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天子心腹,统领数万锦衣卫。这股力量,绝不容小觑。

  薛攀是薛凛的堂弟,在宫中当值,戍卫宫门,官职不算高,却是极要紧的差事。

  薛攀去秦王府,是去表忠心,还是暗中另有密谋?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得提高警惕。

  燕王拆了竹筒,取出纸条,看了几遍,将纸条放在烛火上。旺盛的火苗迅速吞噬了纸条,很快化为灰烬。

  “冯三儿又立一功,”燕王似在自言自语。

  一个姑娘家,化身为内侍,在秦王府里一待就是半年多。不说立多少功劳,只这份谨慎机变,就已令人叹服。

  这么好用的下属,很难不用啊!

  杨公公很利索地接了话茬:“能为殿下效力,也是她的福气。”

  燕王回过神来,笑着瞥杨公公一眼:“三儿也是好福气,有你这个义父时时帮着说话,本王就是想忘了她的功劳也不成。”

  杨公公厚着老脸一笑:“殿下可别误会了。奴才也就随口那么一说,绝没有帮着三儿邀功的意思。”

  燕王笑了一笑,心里诸多情绪,很快被抛之脑后。

  成大事者,得知人善用。

  冯少君化身万千,潜游于暗夜中,如鱼得水。有这等能耐,焉能因为她是女子就心生顾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4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又逢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