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又逢君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2-12-06 20:15:32

  这等时候,汉王去秦王府会做什么?

  燕王没再多说,扔下一句:“本王这就进宫早朝。”

第二百三十九章 立后(二)

  一众皇孙,平日皆在上书房里读书,并未领差事。

  隆安帝从行宫回来之后,便下口谕,令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孙上早朝听政。其实,也就是秦王世子和燕王世子。其余皇孙还都年少。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道圣旨,主要是为了燕王世子。秦王世子年龄更长,绕不过去,捎带而已。

  秦王世子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上朝已有半个月的秦王世子,今日当着众臣的面上前一步,捧着奏折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皇祖父,父王亲手写了一道奏折,孙儿今日代父亲呈上奏折,请皇祖父过目。”

  隆安帝听到秦王的名讳,龙目中闪过阴霾。

  不过,再汹涌的怒气,过了一年之后,也散得差不多了。

  “呈上来吧!”隆安帝终于开了龙口。

  秦王世子朱曜忍着心里的激动,应了一声,将奏折给了沈公公。沈公公捧了奏折,放到隆安帝面前。

  今日是小朝会,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皆是三品以上的朝廷重臣。一个个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里各自思量计较不提。

  燕王抬眼,目光掠过隆安帝面前的奏折,心情颇为恶劣。

  汉王竟说动了秦王。这一道奏折里会写什么,不必多想,猜也能猜得到。

  一共兄弟四个,三个都上奏折请天子立后了,他若是不吭声,便会落人口舌。不管情愿与否,捏着鼻子也得上奏折。

  虽然不惧,却着实膈应。

  隆安帝打开奏折,龙目一扫,不动声色地又放下了。

  汉王窥着隆安帝的脸色,目光飘到了一旁的户部尚书身上。户部尚书微不可见地略一点头,然后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臣今日也有本要奏。”

  隆安帝神色莫测:“你有何本要奏?”

  户部尚书拱手启奏:“自先皇后病逝,已有十余载。后宫凤位空悬,皇上形影单只。臣为皇上心痛。臣请皇上下旨立后。”

  话音一落,又有六部官员陆续出列,请天子立后。

  唯有刑部官员没出声。

  燕王殿下执掌刑部多年,刑部上下一心,自然都是支持燕王的。

  隆安帝既未点头,也未斥责任何人,淡淡道:“立后一事,容后再议。”

  ……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这一日起,每日都有官员上奏折请天子立后。有的直接就在奏折里提到了曹贵妃,夸“曹贵妃性情贤良德行出众堪为大齐皇后”。

  燕王也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里夸赞田淑妃“恭俭温良”。紧接着,便有不少官员纷纷请天子立田淑妃为后。

  你说这一招损的,赵王气得不行,还得去找汉王剖白心意:“……四弟,这都是二哥为离间你我兄弟使出的计策。我的母妃,从没有做皇后的野心。我也全心支持你争夺太子之位。你可别中了二哥的圈套。”

  然后拍着胸脯,指天立誓:“我若是有这等心,就让老天降一道雷劈死我。”

  汉王笑道:“三哥放心。这等低劣伎俩,我岂会放在心上。”

  待赵王走后,汉王的脸色阴沉下来,冷哼一声,抬脚便去了甘泉宫。

  却扑了个空。

  甘泉宫里的宫人战战兢兢地说道:“贵妃娘娘去了翠微宫,和淑妃娘娘说话去了。”

  说话是假,去刺探虚实是真。

  汉王等了小半个时辰,才等到曹贵妃回来。

  曹贵妃令宫人退下,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无踪,目中闪过不屑和愤怒:“这个田氏,不过是个洗脚宫婢出身,竟然也敢肖想凤位。”

  皇后之位,对后宫嫔妃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哪怕赵王暗中提醒过田淑妃,田淑妃还是情难自禁地动了心思。

  曹贵妃是比她出身好,比她年轻,比她貌美。可曹家势大,一旦曹贵妃做了皇后,曹家声势更隆。到时候曹家鼎力支持汉王,隆安帝想立燕王为储君,就不是易事了。

  说不定,她就能捡个便宜呢!

  曹贵妃一想到田淑妃那副假惺惺的模样,心里就有气:“我就是不做这个皇后,也绝不能让田氏得意。”

  又对汉王说道:“你也别太信任赵王了。他口口声声说全力支持你,以我看,他就是想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你和燕王斗个你死我活,到最后,可不就显出他来了。”

  汉王目中闪过寒光,低声道:“母妃放心,我一直防着他一手。”

  曹贵妃平了平心气,张口说道:“福亲王妃昨日进宫,我已和她说妥了。过几日,福亲王便会上奏折。”

  “就是你皇祖母那边,我求了几回,愣是不松口。”

  曹太后的态度是,哀家最疼汉王,哀家最喜欢曹贵妃。不过,立不立后立谁为后,那得看天子心意。哀家这一把年纪了,就不操心这些了。

  汉王言辞间对曹太后颇有几分不满:“说什么偏疼母妃,偏疼我,都是空话。到了关键时候,连为我们母子说句话都不肯。”

  可不是么?

  曹贵妃也是一肚子怨言。

  姑母当年是皇后,又做了数十年的太后,一辈子尊荣富贵。如今却不肯提携她这个嫡亲的侄女一把。

  再埋怨不满,也不能流露出来。非但不能流露,还得继续孝敬曹太后。曹太后是曹家的支柱,也是她在宫中的靠山。

  ……

  这场轰轰烈烈的立后一事,在福亲王上奏折后,到达了戏剧性的高潮。

  隆安帝终于张口发了话:“朕已年过六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说不定哪一天就合眼西去。不必再立后了。”

  “皇子们的一片孝心,朕都知道,也深感欣慰。不过,立后一事,不用再提了。”

  燕王暗暗松口气。

  一旦天子立后,不管立谁,对他都大大不利。现在隆安帝直接表明没有立后之意,这一场风波,也能告一段落了。

  汉王的面色就没那么好看了。

  费了这么多力气,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就这么轻飘飘的结束了?

  不,没有结束。

  因为,隆安帝很快又道:“国有储君,人心方定。朕意欲立储!”

第二百四十章 负荆

  相比起立后,立储一事,才是真正的朝堂混战硝烟四起。

  这等亮剑拼搏的时候,就连燕王,也不再隐忍低调。请立燕王为太子的官员们纷纷上奏折,几乎堆满了御案。

  汉王也不甘示弱,有曹家鼎力支持,有赵王相助,有福亲王支持,立储的声势竟不比燕王差多少。

  各种朝堂动静消息,雪花一般地飞进秦王府。

  被软禁的秦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立刻冲出秦王府,冲进宫中。

  倒是也有支持秦王为储的奏折。不过,只有可怜的几本,被淹没在数量庞多的奏折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行,本王要进宫去见父皇!”秦王如困兽一般,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口中不时自言自语。

  幕僚们面面相觑。

  秦王屡次上奏折,都如石牛入海。隆安帝丝毫没有心软的意思。没有天子圣旨口谕,秦王根本出不了秦王府。更别说进宫面圣了。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本王出府?”秦王下一句果然就问了最要命的问题。

  其中一个幕僚,硬着头皮说道:“属下倒是有一计策。只是,这一计要委屈殿下,不知殿下能否忍得下一口闷气!”

  秦王不耐地瞪了一眼过去:“别啰嗦废话了。有什么计策,快些道来。”

  幕僚低声道来。

  秦王拧着眉头,面色阴沉,许久之后,才重重叹了口气。

  此时,内侍“小喜”正在院子里做事。

  “小喜”话不多,做事麻溜又勤快。书房里另两个内侍,乐得偷懒,大半琐事都落在了“小喜”身上。

  一众侍卫也习惯了这个少言寡语存在感极低的小内侍,说话时也未避讳。

  “听说今日又有官员上奏折,请皇上立燕王为太子。”

  “汉王到底还是太年轻,当差没几年,也没做过什么像样的差事。和燕王相比,差得太远了。”

  “可惜,我们殿下一直被困在府里。不然,今日哪有汉王什么事……”

  “嘘!你可快点闭嘴吧!要是被主子听见了,你的命还要不要了。”

  冯少君竖着耳朵,默默听着。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忽然开了。

  赵公公目光一扫,点了一个亲卫:“薛侍卫,你进来一趟,殿下有事吩咐你。”

  薛霆点头应下,随赵公公进了书房。约莫一盏茶功夫,薛霆便出了书房,神色凝重地离去。

  秦王要做什么?

  冯少君眼眸微眯,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

  傍晚,燕王殿下领着一众亲卫进了秦王府。

  原来,薛霆今日奉秦王之命出府,是给燕王送信去了。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的刑部,当着刑部官员的面诚恳地说道:“秦王殿下有要事相求,请燕王殿下今日落衙之后,去秦王府一行。”

  正值立储的要紧关头,燕王说话行事愈发仔细,绝不肯落人话柄。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回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4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又逢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