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又逢君_分节阅读_第258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2-12-06 20:15:32

  一个月过后,隆安帝还没咽气,汉王已熬得双目赤红,瘦了一大圈。

  汉王这般尽心尽力地伺疾,一片赤诚孝心,隆安帝心里有再多的愤怒不满,也都消散了。

  隆安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安排后事。

  他令人传口谕,将太子和秦王赵王汉王都召进了寝宫。

  至于一众皇孙,还没掺和后事的资格。就连太孙朱昀,也只能在寝宫外候着。

  咳咳咳!

  隆安帝咳了许久,磕出一口带血的浓痰,脸孔的红潮稍退。剧烈地喘了几口气,勉强张口:“朕撑不了几日了。今日叫你们兄弟几个过来,是有话交代你们。”

  太子眼圈一红,在龙榻边跪了下来。

  秦王赵王汉王俱是一脸悲戚,跪了一地。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事(一)

  “太子,”隆安帝第一个叫了太子的名讳:“朕归天后,丧事不必过于铺张。”

  太子目中水光闪动,哽咽不已:“父皇寿元绵长,定能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隆安帝扯了扯嘴角:“大齐建朝这么多年,寿元最长的也就五十多岁。朕活过了六十,已是知足了。”

  “什么百岁万岁,天子也是人,总有闭眼的那一刻。朕坐四十年龙椅,自问对得住先祖,对得起黎明百姓。朕为大齐挑了最好的储君,就是立刻合眼,朕也能挺直了腰杆去地下见列祖列宗了。”

  咳了几声,又道:“太子,朕下葬后,你就登基。好好治理江山,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朕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太子长跪不起,泣不成声。

  隆安帝又看向秦王:“秦王,你过来。”

  秦王红着眼,跪在龙榻边:“父皇,儿臣在。”

  四十多岁的秦王,早已没了昔日的英姿勃发,头上有了些白发,腰背佝偻,仿佛被抽了筋骨,看着苍老了许多。

  隆安帝长叹了一声:“你做过的那些事,朕心中有数,也不再说你了。这几年,朕一直冷淡你,你心里是不是怨恨朕?”

  秦王重重磕了三个头,哭着说道:“是儿臣不孝,总惹父皇生气。父皇责罚儿臣,是应该的。”

  隆安帝目光复杂,声音还算平静:“朕走了之后,你们几个不必在京城守孝,各自去就藩。”

  秦王一惊,连带着赵王和汉王也被惊住了。纷纷跪了下来:“父皇!大齐最重孝道,为父守孝三年理所应该。我们兄弟怎么能一走了之!”

  “是啊,我们要留在京城。”

  汉王最是诛心,直接就对太子说道:“二哥若信不过我,日后我住进皇陵,为父皇守孝三年。”

  这是直指太子忌惮一众皇子,想早早将他们撵出京城。

  太子还没张口,隆安帝已沉了脸,怒斥道:“混账!朕还没死,朕说的话,你们就敢不听了?”

  “让你们早日就藩,是朕的主意,和太子无关。”

  “朕待会儿就召福亲王袁将军和几位阁老进宫,立下遗旨。等朕归天安葬了,你们立刻离开京城。”

  秦王赵王汉王既气闷又憋屈。

  隆安帝这是怕皇权交替动荡不安,所以要将他们早早撵出京城,让太子彻底掌控朝堂。

  什么偏心偏爱,都是假的。这一颗心,分明都偏到了太子身上。

  奈何隆安帝主意已定,任几个儿子如何哭泣恳求,也不会改。

  隆安帝看着床榻边儿子们一双双忿忿不平的眼,疲惫地暗暗叹息。自己的儿子什么脾气德性,隆安帝很清楚。

  秦王争储失败,满腹怨气。这几年里忍气吞声,暗地里定有些谋划。汉王有曹家和福亲王相助,是太子顺利继位的一大障碍。

  还有赵王,看着不吭不哈,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有他在,兄弟几个还勉强维持兄友弟恭。他一闭眼,只怕就有动乱。

  他让秦王赵王汉王早些就藩,不仅是为了太子顺利继位,也是为了保全几个儿子。论城府论手段,他们几个其实比太子差远了。老老实实地就藩,低头做人,还有一世的平安富贵。否则,就是血流成河啊!

  奈何这一片慈父心肠,儿子们都没懂。心里都在怨他啊!

  隆安帝无声长叹,闭上龙目。

  不管秦王赵王汉王如何不甘不愿,隆安帝下定决心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隔日,三位阁老六部尚书和福亲王被召进太和殿。隆安帝当着心腹重臣的面,立下遗旨。这一道遗旨,被封存起来。等到隆安帝归天的那一刻,会由福亲王当众宣读。

  福亲王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跪在龙榻边哭得不成样子,眼泪鼻涕沾满了胡须。

  隆安帝对嫡亲的胞弟着实不错。这几十年来,福亲王执掌宗人府,手握实权,在朝中内外都很风光。

  “朕走后,你代朕尽孝,时常进宫陪一陪母后。”隆安帝又咳了一回血,面如白纸,说话断断续续。

  福亲王满面泪痕。

  隆安帝平复紊乱的呼吸,半晌又低声道:“汉王空长了一张精明脸孔,实则才干平庸,做不了太子。朕最喜欢幼子,不过,从没想过将江山交给他。”

  “朕知道,曹贵妃和汉王一直竭力拉拢你。朕也知道,汉王争储失利后,你和汉王母子疏远了不少。”

  “你这么做,就对了。没什么比江山社稷要紧。朕选燕王做太子,就是因为燕王是最优秀最合适的那一个。朕走后,你好好辅佐新帝。太子不会薄待你。”

  福亲王痛哭流涕着应了。

  将这些安排妥当后,隆安帝又命人宣召曹贵妃和田淑妃。

  曹贵妃和田淑妃在龙榻边哭得直不起身体。

  隆安帝缓缓问了一句:“朕驾崩之日,你们谁愿殉葬?”

  什么?

  殉葬?

  曹贵妃和田淑妃哭声骤停,目中各自闪过惊恐。

  别说田淑妃,就是曹贵妃,也绝不愿殉葬。好好活着多好,说不定,她们也能像曹太后那样,八十多还活的好好的。

  她们当然不愿意殉葬!

  可对着面色惨白呼吸急促似乎下一刻就会闭眼的隆安帝,她们压根不敢张这个口。

  田淑妃慌乱低头。

  曹贵妃也下意识地避开了隆安帝的目光。

  隆安帝心里失不失望,不得而知,面色还算镇定:“也罢。你们不愿殉葬,就好好活着,不用留在宫里,各自随赵王汉王去藩地养老。”

  田淑妃见逃过死劫,心花怒放,连连磕头谢恩。

  曹贵妃比田淑妃有见识多了,心里倏忽沉了下去。

  隆安帝这是以退为进,顺理成章地将她们一同撵出京城,为东宫肃清后宫!田家势弱,可曹家势大根深,还有曹太后撑着。将来未必没有翻盘的一日……

  她随汉王去就藩,苦心经营多年的宫中势力,很快就会被连根拔除。

  隆安帝真是“用心良苦”!

  曹贵妃恨得心里滴血,和田淑妃一并磕头:“臣妾遵旨。”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后事(二)

  从太和殿出来后,曹贵妃全身冰凉一片。

  田淑妃还没从殉葬这两个可怕的字眼中回过神来,全身不停地打着哆嗦。全仗着宫人左右搀扶,才没腿软昏倒。

  曹贵妃也没心情嘲笑田淑妃,在宫人的搀扶下回了甘泉宫。

  田淑妃没有回翠微宫,竟也跟进了甘泉宫来。田淑妃抱着曹贵妃的胳膊哭鼻子抹眼泪:“我是真没想到,皇上竟这般心狠。”

  “我十八岁就承宠,生了赵王。这些年,我老实安分,从没胡乱闹腾过。”

  “一夜夫妻百日夜。皇上怎么就这么狠的心肠。竟想让我殉葬!”

  田淑妃顾不得仪容姿态,哭得眼泪鼻涕满面。

  曹贵妃难得和田淑妃同病相怜,咬着牙根,红着眼:“皇上这是怕我们母子不安分,影响太子日后顺利继位。你我算什么,在皇上眼里,谁也不及他的江山重要。”

  田淑妃哭了一会儿,用帕子擦了眼泪,怔忡了许久,低声道:“曹妹妹,你打算怎么办?我倒也罢了,你在后宫风光这么多年,难不成也要随汉王离开京城?”

  曹贵妃眼底闪过浓烈的憎怨,从鼻子里哼一声:“不走还能怎么办!皇上连殉葬都说出口了,不应下,就要殉葬!”

  田淑妃压低声音道:“难道你就甘心吗?”

  她当然不甘心。

  一百个一千个不甘心。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对田淑妃说了。

  曹贵妃眼底寒光一闪而过,做出一个疲累的模样:“我累的很,实在没力气闲话。田姐姐也回去歇着吧!改日我去翠微宫找你说话。”

  田淑妃这才怏怏离去。

  曹贵妃独自坐在寝室里,不知想着什么,目光狠厉。

  ……

  最后几日,隆安帝昏昏沉沉,米粒不进,全仗着参汤续命。

  皇子皇孙们都在太和殿里伺疾,一个个面容悲戚双目通红。这悲伤,倒不是装出来的。隆安帝坐龙椅四十年,龙威赫赫,对朝中百官来说,隆安帝是一个英明天子。对皇子皇孙们来说,隆安帝是头顶的一片天。

  现在,这片天就要榻了!

  照着隆安帝的遗旨,等隆安帝闭眼,他们就要被打发出京城去就藩。有生之年,怕是再难回京城了。

  秦王赵王汉王想到这些,都忍不住要哭一回。更不用说年少的皇孙们了。

  朱昀这几日也寸步不离地守在龙榻边。

  一众皇孙中,皇祖父最疼的就是他。

  如今隆安帝剩最后的光景,朱昀悲从中来,一双眼哭得赤红一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4页  当前第2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8/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又逢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