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又逢君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2-12-06 20:15:32

  赵王转头,对着庆安帝哭道:“皇兄,今日在父皇的陵寝前,臣弟求你开恩,就让臣弟去就藩吧!如果皇兄不点头,臣弟就不回去了,一直跪在这儿。”

  不等庆安帝吭声,赵王又放声恸哭起来:“父皇,你在天有灵,睁开眼看看吧!大哥和四弟都去了,如今就剩皇兄和儿臣兄弟两个了。或许,儿臣很快也要去寻父皇,和父皇在黄泉相聚了。”

  这话更是诛心之言。

  就凭秦王汉王做过的事,落得各自身死的结局也是活该。只是,这件事说来到底不甚光彩。平日根本没人敢在庆安帝面前提起秦王汉王。

  此时在皇陵里,在先帝陵寝前,赵王当众说这些,无异于当众揭天子的伤疤。

  平郡王听得心惊肉跳,下意识地看了庆安帝一眼。

  庆安帝心里怒极,面上半点不露,长叹一声走上前,伸手一拍赵王的肩膀:“朕今日才知,三弟心里对朕有诸多怨怼。”

  “朕只剩你这么一个兄弟,舍不得你远走,特意留你在京城。你若是不愿,和朕直言便可。何苦在这儿哭哭啼啼,扰得父皇在天上也不得清静。”

  “也罢,你想就藩,朕应你就是了。快些将眼泪擦了。”

  赵王目的达成,见好就收,立刻擦了眼泪,深深一拜:“臣弟谢皇兄恩典。”

  君无戏言。庆安帝当众应允他就藩,总不好反悔,此事就成了定局。

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

  赵王闹了这么一出,接下来的祭奠礼,几乎人人心思浮动。

  庆安帝城府极深,当众没有露出半点不快。直至祭奠礼结束,回皇陵的寝宫里稍事休息,庆安帝的脸骤然阴沉。

  太子朱昀憋了一肚子闷气,恨恨不已:“赵王特意挑在今日发作,可见处心积虑。”

  庆安帝冷冷哼一声:“这一招确实厉害。在你皇祖父陵寝前哭诉,朕要是再不应,就成了刻薄手足之人。也罢,他想走,就由他走吧!”

  这数年里,他已经一点点地剪断赵王羽翼,也抽掉了赵王的筋骨。就是去了藩地,也难有“作为”了。

  再者,他早已坐稳龙椅,掌控天下。不惧任何人兴风作浪。

  朱昀还是憋着一口气:“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过他,实在令人气闷。”

  庆安帝瞥了朱昀一眼:“他到底是你三叔。只要他安分守己,就此罢了。”

  庆安帝还有更深的话意没说出口,朱昀自然心领神会。

  秦王汉王都已死了,庆安帝就剩赵王这么一个亲兄弟。总得留着做做样子吧!不然,赵王再被除掉,庆安帝怎么也逃不了弑杀手足的恶名。

  朱昀长呼一口气,点点头道:“父皇此言有理,儿臣受教了。”

  庆安帝看向最疼爱的太孙:“栋儿,今日发生的事,你看明白了吗?”

  太孙朱栋点点头,声音里透着小小少年特有的蓬勃朝气:“孙儿看明白了。赵王叔祖是皇祖父的兄弟,就是做了错事,也要饶他一回。”

  这话虽然浅显直白,道理却是没错的。

  庆安帝赞许地点点头:“栋儿果然聪慧。”

  朱栋眨眨眼,又说道:“我和二弟感情最好。以后等我们长大了,不管二弟犯什么错,我这个做兄长的,都得护着他。”

  朱昀瞪儿子一眼。

  平日说这些也就罢了。此时此刻说这些,不是戳皇祖父的心窝嘛!

  庆安帝倒是半点不介怀,笑着说道:“栋儿这么想就对了。”

  当年隆安帝迟迟不立储君,兄弟四个明争暗斗,为了皇位你死我活。

  前车之鉴摆着,所以庆安帝早早立太子立太孙。皇位传承人早定,也省了日后纷争。

  ……

  这一边,赵王父子两个,也在低语。

  “父王,你怎么忽然使出这一招。”赵王世子神色间还有几分嫌弃不满的样子:“当众又哭又闹的。”

  和那些无知妇孺有什么两样。

  赵王脸上肥肉抖动,狠狠瞪赵王世子一眼:“法子管用就行,还顾得上什么体面不体面。”

  赵王世子畏父如虎,被瞪了之后,头缩了一缩,不敢再吭声。心里却暗自发狠。

  父王总是瞧不上他。

  哼!他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让父王瞧一瞧。也让所有人都看看他的能耐。

  赵王世子暗暗咬牙切齿。

  赵王不知道儿子在打什么主意,不然,非气得暴跳如雷将赵王世子踹飞不可。

  他拉着脸皮不要,一哭二闹的手段都用出来了,总算求得庆安帝点头,终于应允他们父子离京就藩。从此以后苟且一隅,安心过些富贵日子。

  奈何赵王世子非要作死。

  当然,赵王世子也是经过了精心的筹划准备,才定下了刺杀的计划。

  从事后来看,赵王世子也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

  ……我是刺杀差一点成功的分隔线……

  庆安帝祖孙三人在寝宫里休息,邵公公奉令去传午膳。

  皇陵里长期驻扎着护卫军。这些士兵和宫中锦衣卫份属不同阵营,彼此几乎都是陌生脸孔。

  邵公公刚进膳房,迎面过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内侍,张口就喊了邵公公的名字:“邵春,你还记得咱家是谁吗?”

  邵公公一愣,打量对方一眼:“你是……”

  那个面容白胖的内侍笑着说道:“咱们两个当年一起净身进宫,后来,咱家被打发来皇陵当差。这都快十来年没见了。也怪不得你记不得咱家了。”

  宫中每年都有数十上百的内侍进宫,又隔了十数年没见,记不清也是常事。眼前这张脸,有些眼熟,姓名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邵公公为人圆滑,随意敷衍了几句。那个内侍低声道:“咱家有件极要紧的事,请邵公公借一步说话。”

  邵公公不便拒绝,也就点点头。随着这个内侍进了膳房后的一间空屋子里。

  “什么事……”

  话没说完,邵公公的后脑勺就挨了重重一击,顿时昏了过去。

  小半个时辰后,“邵公公”从屋子里出来了。

  这位“邵公公”,先去膳房吩咐准备御膳,然后便回寝宫复命。

  “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守在门外的王公公,皱着眉头抱怨:“皇上和太子太孙殿下一直在里面等着。”

  “邵公公”低着头,含糊地应道:“膳房那边出了些岔子,动作慢了些。咱家先进去了。”

  声音和平时有些细微的差异。

  王公公没有多想,随意点点头。

  “邵公公”迈步进了寝宫。

  庆安帝坐在上首,太子太孙分坐两旁。天子亲卫统领董统领和十数个天子亲卫分列两侧。

  “邵公公”低头进来,没人留意。

  自杨公公重病以后,王公公和邵公公一同接替杨公公的差事。王公公负责外事,邵公公负责衣食起居随行伺候,每日在天子左右行走。

  “邵公公”走到庆安帝身边:“皇上,奴才传过御膳了……”

  声音入耳,庆安帝眉头骤然动了一动,目光一掠,声音陡然一寒:“你是谁?”

  太子太孙一惊。

  “邵公公”霍然抬头,身如闪电,手腕一翻,一柄闪着幽幽寒光的匕首直刺庆安帝胸膛。

  这柄利刃,粹了剧毒,见血封喉。不必伤中要害,刺中任何地方,都是毒发身亡的下场。

  事出突然,董统领反应迅疾,锵地一声拔出腰间长刀。“邵公公”不闪不避,摆明了要以命换命。

  朱昀飞扑过来,也来不及了。

  万分紧急之下,庆安帝猛然扭腰闪躲,险之又险地避让过那柄当胸而来的匕首。

  匕首刺破了庆安帝的衣襟,几乎是贴着皮肤,带来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第569章 番外之死路(三)

  “邵公公”一击不中,面色未变,右手正要往横挥动。却被一只有力的手紧紧抓住了手腕。

  出手之人,正是庆安帝。

  庆安帝少时就以勇武著称,身手一流。这些年养尊处优,忙于政务,也没将武艺扔下。每天都会抽半个时辰练拳。此时愤怒之下,全力出手,几乎要捏断“邵公公”的手腕。

  “邵公公”惨呼一声,右手的匕首落了地。说时迟那时快,董统领手中雪亮的长刀从他后背穿胸而过。

  “邵公公”胸前爆出一阵血花。十几个天子亲卫扑了过来,你一刀我一刀,将“邵公公”乱刀砍死。

  这一场刺杀,时间短暂,前后加起来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却惊心动魄,令人心神俱乱。

  从未经历过这等阵仗的太孙朱栋,脸都白了,想起身,却手脚无力。

  朱昀的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迅疾冲到庆安帝身边:“父皇没事吧!”

  目光急急落在庆安帝被刺破的衣襟上。

  那个刺客手中的是带着剧毒的匕首,便是划破皮肤,也有性命之危。

  庆安帝看似镇定自若,实则心中怒火万丈,眼中闪着愤怒的火苗:“朕没事。传朕口谕,立刻封了皇陵,查出刺客的身份来历。朕倒要看看,是谁胆大包天,竟敢派刺客行刺朕。”

  董统领忙奉命退了出去。

  门外的王公公,此时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惨白着一张脸冲进来,猛然跪下磕头请罪:“是奴才当差不力,竟让刺客蒙混过去,靠近皇上身边。奴才死罪!”

  是啊,要是杨公公还在,怎么会犯这等要命的纰漏!

  王公公接掌了宫中内外的密探暗卫,天子亲卫在明,暗卫们在暗处,一同守护天子安危。今日刺客扮成“邵公公”的模样,正大光明地进了寝宫,这完全是王公公失职。

  庆安帝阴沉着脸,冷冷扫了王公公一眼:“先去查刺客来历,找出幕后主谋,将功折罪。等此事了结,朕再和你算总账。”

  王公公额上冷汗直流,重重磕了三个头。起身后冲到“邵公公”的尸首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4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又逢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