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又逢君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2-12-06 20:15:32

  冯夫人目光阴沉,将信重重拍在桌上,发出啪地一声脆响:“这么好奇,你自己看就是了。”

  姚氏哪里还敢张口触霉头,顿时噤若寒蝉。

  冯夫人胸膛起伏不定,面色变了又变,显然恼怒至极。

  大冯氏对冯夫人素来敬畏。不过,事关沈祐和冯少君的终身大事,她不得不硬着头皮低声道:“两日前的晚上,父亲来了沈家,为了不连累沈家,要退了亲事。”

  “四郎却执意不肯。”

  “四郎虽然年少,却颇有主见。当时闹得不欢而散。”

  “这两日我也发愁,不知道这事要怎么收场。没曾想,今日四郎就让人送了信回来……”大冯氏顿了顿,小心翼翼地看了面色难看的冯夫人一眼:“我心中忐忑,拿不定主意,特意回来和母亲商议。”

  冯夫人面色铁青,冷笑连连:“沈四郎厉害的很,请动了燕王殿下和燕王妃娘娘出面。秦王府的亲事,算是彻底黄了。你还有什么可忐忑的?”

  “应该忐忑的,是冯家,是我才对。”

  “我不过是个伯祖母,哪里管得着冯少君日后要嫁给谁。”

  说完,竟起身就回了内室。

  留下大冯氏和周氏姚氏面面相觑。

  哪怕没看信,只听冯夫人刚才那番话,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周氏忍不住叹道:“真是一波三折,再没想到,还有这等变故。”

  “可不是么?”姚氏也嘀咕了起来:“嫁到秦王府做郡王妃,有什么不好。”

  好脾气的大冯氏,听到这等丧良心的话,面色一沉:“二弟妹这般中意,索性请四妹从中做媒,将少竹嫁去秦王府冲喜便是。”

  姚氏:“……”

  姚氏被噎得恼了,皮笑肉不笑地反唇相讥:“我倒是盼着少竹能攀高枝。可惜,人家小郡王相中的是少君,少竹哪有这份福气。”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大冯氏气得不行,硬邦邦地扔下几句:“少君和四郎已有婚约,沈家没有退亲,少君也绝没有另嫁高门的心思。”

  “这等不知所谓的话,二弟妹还是少说为好,权当是为自己的儿女积德吧!”

  说完,起身离去。

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宴(一)

  大冯氏素来是个温和脾气,在娘家弟妹们面前,更如面团一般。

  一怒而去,还是第一回 。

  姚氏恼羞成怒,冲着大冯氏的背影重重啐了一口:“瞧把她能耐的。现在沈家是攀上燕王府的高枝了,连秦王府都不放在眼底,更别说我们冯家了。”

  “我倒要看看,她这腰杆能挺直多久。”

  “等日后,秦王殿下得了势,秦王妃娘娘新仇旧账一起算。到那时,她也这般硬气才算厉害!”

  周氏心情纷乱,听到这等刻薄话,忍不住皱了皱眉:“二弟妹慎言。事关两位皇子殿下,这等话可不能乱说。”

  天子一日比一日老迈,却迟迟不立储。

  朝中文武官员们心思浮动,有暗中投向秦王的,有向燕王示好的,还有和赵王汉王眉~来眼~去的。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哪个皇子能胜出,被立东宫。

  一个内宅妇人,嚼舌也敢嚼到皇子们身上!也不怕为冯家招祸!

  周氏摆出长嫂架势,姚氏不得不偃旗息鼓,悻悻道:“大嫂是知府夫人,见多识广,提醒的是。”

  冯氏兄弟三个,三年前横死的冯纶最为聪慧出众。排行最长的冯纲是两榜进士,外任做官做到知府,也算出息。

  唯有冯二爷,从未出过仕,整日纵情酒色。

  姚氏自觉矮了周氏一截,酸上几句是常事。

  周氏懒得和姚氏计较口舌,匆匆几句后,便回了院子。提笔写了一封家书给丈夫,令人送出府。

  冯二爷两日都没回过府了。姚氏越想越不痛快,打发人府中小厮去寻冯二爷不提。

  单说冯夫人,被这个消息气了半日。

  到了傍晚,冯侍郎又打发人送口信回来,今晚燕王殿下设宴,他要去燕王府赴宴。

  “呸!这个老贼!”

  夫妻几十年,冯夫人对冯侍郎的脾性再熟悉不过。

  说左右逢源是好听的,难听点,就是根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

  之前一心想着攀秦王府的高枝,心心念念着要和秦王府结姻亲。现在燕王殿下垂青,冯侍郎立刻乐颠颠地抱住这棵大树。

  冯夫人砸了一整套上好的官窑瓷碗,心情依旧烦闷。

  秦王妃特意请小冯氏从中做媒。现在这门亲事黄了,小冯氏两面不是人。小冯氏在康郡王府本就艰难,出了这等事,今后日子只怕更不好过了。

  冯夫人越想越怒,顺手将手边的美人瓶也砸了个粉碎。

  大丫鬟胭脂倒抽一口凉气,弱弱地小声提醒:“夫人,这美人瓶是二爷重金求购来的前朝珍品。”

  整整花了五百两银子买来的啊!

  咣当一声,就成了碎片!

  冯夫人这才留意到自己随手砸的是儿子重金买来的美人瓶,一阵心疼,张口将胭脂臭骂了一顿。

  胭脂倒霉地成了被殃及的池鱼,耷拉着脑袋任冯夫人出气。

  ……

  燕王府。

  天色一暗,府中四处燃起了宫灯。一眼看去,灯亮如炽,和白日相比,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燕王府开了正门,门房管事殷勤地笑迎登门来赴宴的贵客们。

  隔壁的秦王府,隔三差五就有酒宴。赵王汉王也是爱热闹的主,设宴是等闲常事。唯有燕王府,年后还是第一次设酒宴。

  也正因稀少,能接到燕王殿下的帖子来燕王府赴宴,是极体面的事。

  冯侍郎接了帖子后,一落衙就换了常服,乘着软轿来了。

  这一路上,冯侍郎的心情都很舒畅。

  秦王那边暂时攀不上了,和燕王殿下交好也是美事嘛!

  软轿在燕王府外停下,长随苏全拿着帖子和冯侍郎的名帖去门房处。门房管事验了帖子后,恭声请冯侍郎入内。

  冯侍郎下了软轿,从正门处迈步而入。

  冯侍郎官职不算低,不过,京城高官宗亲勋贵多如狗,一个三品礼部右侍郎也算不得什么。

  一进正堂,率先映入眼帘的是英武不凡的燕王殿下。

  坐在燕王殿下身侧的男子,年约四旬,高壮威武,目光锐利。正是燕王妃的四哥燕王殿下的舅兄袁海。

  袁大将军年过七旬,致仕回京后,被隆安帝重召入朝。朝中每每有重大军事决策,袁大将军一言可抵满朝武将。

  袁家兄弟五个,其中四个都去了边关。只有袁海在兵部任职。平日郎舅两个来往密切。燕王设宴,袁海自是座上宾。

  坐在燕王另一侧的男子,也是四旬左右的年纪,相貌儒雅,颌下三缕胡须,一派文官气度。

  这是吏部的王郎中。

  王郎中是燕王嫡亲的表哥,也是王家如今的家主。

  王家是书香门第,也是世家大族。燕王生母病逝后,燕王和王家来往密切。王郎中官职不高,却是极要紧的差事,掌管着大齐五品以下的官员考核升迁。

  袁家王家,一个是燕王妻族,一个是燕王外家,皆是燕王殿下在朝中最坚实的支持者。

  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刑部两位侍郎和几个郎中。

  刑部尚书年纪一把,走路都颤颤巍巍需要人搀扶,今晚的酒宴便没来凑热闹。

  燕王执掌刑部十几年,说刑部是燕王的地盘也不为过。

  正堂里坐着的,就是这些人了。

  至于皇室宗亲勋贵,一个都没见。秦王赵王汉王,也一个都没来。可见燕王殿下行事之低调了。

  也可以说,能赴此次酒宴的,都是燕王殿下看重之人。

  冯侍郎也是官场老油条了,上前拱手,一一见礼寒暄。

  燕王笑道:“冯侍郎请入座。本王不喜歌舞,饮酒也极少。这酒宴,怕是没什么趣味。冯侍郎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冯侍郎立刻笑道:“殿下品性高洁,令人钦佩!不瞒殿下,微臣其实酒量也浅薄的很。而且,微臣一把年岁了,歌姬舞姬再妖娆,微臣也不过是看两眼,有心也无力了。”

  在座的男子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燕王也是一笑。

  这个冯侍郎,也是个妙人。出身平平,在朝中也没什么得力的靠山。能有今日,全靠着联姻结亲,还有一张唾面自干的厚脸皮。

  燕王目光一扫,吩咐道:“冯三儿,去给冯侍郎斟酒。”

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宴(二)

  这又是燕王有别于其他皇子之处了。

  在燕王的酒宴上,斟酒倒茶的都是内侍。一个貌美的宫人都没有。

  燕王张口令身后的小内侍给冯侍郎斟酒,可谓十分抬举冯侍郎。冯侍郎心中熨帖,忙笑着向燕王道谢。

  然后,就见一个相貌清秀的小内侍从角落处过来了。

  “奴才冯三儿,”小内侍笑眯眯地行了个礼:“今晚,就由奴才伺候侍郎大人饮酒。”

  冯侍郎捋须一笑:“有劳冯公公。”

  顿了顿又笑道:“微臣姓冯,公公也姓冯,倒是有些缘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4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又逢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