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孺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24-02-25 12:58:59

  陈家祖父不由得满脸失望的看着他,语意凉凉的说道:“大娘当初是先在柏州报的官,案子也是韩彻最先查出来的!”

  “吴氏这般欺辱韩家,你说韩彻可会为了家人,跑去跟圣上弹劾。告你疏于治家,放纵续弦妻子作恶,迫害先妻嫡长女。以致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届时,你这官还要不要做了?咱们陈家的名声,还能不能保得住?”

  “……”被提醒过来的陈卓,脑子顿时如敲重击。

  吴氏也瞬间瘫软在地。

第92章

  招工

  “你这毒妇!之前我念你操持家中多年,抚育子女艰辛,方才给你一次机会。未曾想你还不知悔过,仗家族势大,随意欺辱他人,坏我陈家门风!”陈卓对着吴氏厉声喝道。

  “我,我未曾这般想过……我只是心疼二娘……”

  “若非那韩三娘,我家二娘缘何要下嫁给杨家?”

  “我也没对他们做什么,只是跟交好的几家人言道,不想见着那韩家人。”

  “一个做母亲的,不愿意见到害了自家女儿名声的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吴氏流着泪做一番解释加控诉,模样一如当初陈大娘被掳事发时的那般可怜状。

  但这事倒并非韩彻小题大做,实在是吴氏的那些行为,已经严重到影响三娘的婚事。

  试问谁家能忍受自家正值适婚年龄的女郎,被人刻意针对打压,在外这么下面子?时人本就看重名声脸面,更何况三娘这年纪对于时下来说,属于非常迫切着急相看定亲的阶段。

  便是吴氏自己,不也因着三娘偶然撞见,帮着陈大娘怼了陈二娘而一直记恨在心么?

  说到底,不过是吴氏又或者是陈卓,过去都未把韩家真正放在眼里而已。想那韩家,家中仅有韩彻一人顶着。纵使韩彻是有些许的能力,但他只要背负着太子旧人的身份,在朝中便会一直被排挤打压。

  若非如此,当初韩彻将柏州治理的那般好,又在制糖和制盐上立下大功劳,何至于还被外放到柏州那等穷困的府州去任职?

  别瞧着他这官职是刺史,朝廷惯例,过往对于不待见或是犯错的高阶品官员时的处理,便常会发配到这种府州去做刺史的。

  这样的人家,欺压便欺压了。除了受着,韩家又能如何?

  却不想,韩彻竟会告状到陈家二老面前。也都忘却了,韩彻才是最开始经手大娘案子的人,他手上更是还掌握着大娘报案时的案件记录。

  陈家祖父便又对着陈卓说道:“你若还想安稳的做官,现在该好生想想,如何平息韩家的这股怒气。”

  陈卓此时也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

  朝廷对官员的考核标准其一便是德义有闻,更别说陈卓还是礼部尚书,韩彻若真去跟圣上弹劾,他这辈子的前途怕都就此到头。

  陈家世家多年的好名声,也一样要因此事被毁。

  吴氏这会便更是惊惧难安。

  果然。

  陈卓沉默许久后,再开口便是:“父亲母亲年事已高,吴氏身为儿媳,应行孝顺长辈之职责。”

  “父亲!”陈二娘又惊又急。

  陈卓却只看向吴氏,又道:“你回去收拾收拾,待过些时日,父亲母亲返回平州时,你便一并随去平州尽孝吧。”

  陈二娘更为心急:“父亲!不过一个韩家,您怎能……”

  陈卓心头怒火爆发,一个厉眼扫过去,喝道:“我观你也该随你母亲一同去平州,受你祖父母好生教导一番!”

  “不可!”吴氏一把拉住惊惶发抖的陈二娘,着急道:“二娘已经与杨家定亲,若此时让她回平州,恐杨家生疑。”

  陈卓听闻,看向陈家二老。

  末了,陈家二老还是没让陈二娘跟着一道回平州。

  吴氏见状,心中终于稍微安定了些许。只要她家二娘婚事不再出意外,那么自己去平州最多也就待上两年。待到她家二娘成婚时,便总能回京。

  毕竟她是家中主母又是生母,只要还为着脸面,陈家便不可能不让她出席女儿出嫁的。

  半月后,京城跟陈吴两家交好的便都听闻了一件事。言道陈家二老的身体忽感不适,儿媳吴氏孝顺,特回平州伺候。

  不少人便都来陈家探问,陈卓便也拿出事先想好的说辞应对。

  几日后,陈家又在自家园林里设宴。

  众人便瞧着陈家这次不仅邀请了韩家人到来,还把他们的位置安排得很是靠前。

  宴席上,陈家更是对韩家人极为热情友好。

  外人不明就里,只猜测陈家和韩家何时关系这般友好的。

  早前知晓吴氏不喜韩家,甚至还帮着吴氏刻意针对打压过的那些个人家,此时心中便十分的微妙。一时之间,难免便将之前吴氏回平州尽孝联系到了一起。

  但很快这些人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以韩家那种家世和地位,陈家再如何也不会为他家做到这种程度。

  此事同样懵的还有韩家人。

  不久前,他们确实收到了韩彻从柏州寄过来的信件,言道被陈吴两家针对的事不必再做担忧。至于具体缘由,因为还牵扯到陈家大娘子,韩彻觉得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便没在信里做详细解答。

  不过家人也知晓,韩彻应当是做了些什么,当时大家都是狠狠松了口气。

  可谁也没想到,陈家态度能转变到这种程度。

  “我阿母如今随祖父母去了平州,可算是如你的意了吧?”宴会结束,陈二娘忽地来寻了陈大娘,这般幽幽的对她说道。

  家中主母的身份到底还是吴氏,似今日设宴,陈家女眷里便以陈大娘的原配嫡长女身份最为贵重,操持接待女眷事宜,便都是陈大娘在负责。

  也未了表达出对韩家人的重视,陈卓还让陈大娘去好生招待韩三娘她们。

  韩家人对陈家其他人并无多少好感,不过对陈大娘的印象却还算不错。也未曾想要真与陈家自此结仇交恶,对方既然主动示好,便也顺势接下了。

  “我有何如意的?”陈大娘冷冷道。

  是如意父亲和祖父母对害她被掳的罪魁祸首的放纵包庇,还是如意家族名声,不论哪一样都比她更为要紧?

  又或者如意曾经包庇放纵吴氏作恶的缘由,也终于能成为此次父亲和祖父母严罚她的缘由?

  跟京城的繁华热闹所不同,柏州的繁华热闹,目前还是只局限于府城纺织大市场所带来的商业经济。便是这商业经济,也因为人力不足,生产力跟不上,市场各店铺的货品便时常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没办法,整个柏州的总人口数就那么多。这人口的增长,又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快速增长得起来的事。

  眼下的情况更是,柏州现在家家户户都栽种着能产生高效益的棉花和白羊的养殖,银钱自是不缺的。甚至因为人手严重不足,导致好些百姓是有心想增多生产,奈何家中人力实在不足。

  韩彻能想的办法,依然还是增加外来务工人口。

  对于这方面的操作,韩彻也可谓是熟门熟路。

  韩彻依旧是先让那些往来柏州的外地商户帮忙去做宣传,还言道只要是年满十五周岁成年者,身体健康无疾病,也无犯罪记录的,都可以来他们柏州务工。并且到了柏州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可以直接到官府来做登记,等候官府的安排。

  官府为此还专门增设一个临时新部门,负责登记外来务工人员。在没有给他们分配工作之前,还给提供免费的住宿和吃食。

  这消息一被放出去,在周围这一片的府城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不等多久,柏州便迎来了一大批前来务工的人员。这些人很快也在官府的安排下,分配到了各种薪酬还算不错的工作。

  要知道单是府城内目前能提供出来的工作岗位便有不少,在货品供不应求,外来商户基本都需得在府城等候一段时间,方才能取走预定的货品时,各酒肆饭馆客舍里的生意因此暴涨,便都需要雇佣大量的伙计。

  纺织大市场里面的各商铺就更不用说,独家垄断性质的生意,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需要做事的伙计数量也不少。

  还有官府这边,为了维护好整个府城的治安,以及创造良好又有序的交易市场,也需要一批不少的临时工。

  便是各乡镇的百姓,在经过一番仔细的计算后,也有不少人动了心思想要招人去自家地里做工。

  “阿母,我与阿全他们这几天都商量好了,打算一起去柏州做工。听说那里工钱都很高,若是能去给那里的农户做事,说不定还能学些棉花的技艺回来。”这日,在平州辖下的一个农户家里,有一年轻少年正这般说道。

  平州比柏州确实是更为经济繁荣,但却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如此。准确的来说,平州的繁荣是只针对于它府城那一片区域。

  甚至府城周边的乡镇,贫富差距也很大。

  事实上,这是当下各地的普遍情况。也莫说平州,便是最为繁荣的京城,不也一样有许许多多贫穷的百姓?

  也就只有柏州,因着韩彻统一分发棉花种子,集体教授辖下所有农户各种种植和纺织技艺,更是让官府组织他们以村为集体去售卖农产品,才能达到如此平衡的均富。

  “火不烧山地不肥,人不出门身不贵。”妇人也说道:“你想去便去吧,自己在外面要多当心点。能学技艺自然是好,学不来也无事。”

  “嗯,我都知晓的。”少年点头道:“阿母,你也放心吧!大家都言道那柏州的韩刺史是个大好人……”

  “唉。”妇人叹了口气,眼神中却也满是羡慕。

  过去柏州是何等的恶劣名声,若说西北区域除了他们平州都穷的话,那这其中最穷的便还得属柏州。

  谁又能想到,这才不过两三年的时间,柏州竟然能变得这般的富庶起来。便是他们平州的人,如今都还要跑到柏州去做工挣钱。

第93章

  愿意

  就在陈家设宴不久,京城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老皇帝又一次病重。

  距离上一次他病重,也就是让太子监国那年,一晃都已经过去整整九年。如今老皇帝的年岁更高,整个朝堂便都因这事变得微妙紧张起来。

  党派之间的争斗也是越发的隐晦而激烈,毕竟有那位太子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去触碰老皇帝的雷点。

  可若不争也是绝无可能的,他们努力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自己所拥护的对象,能成为下一任继承者么?

  所以这一次的争,大家都是在暗地里使劲。在做给老皇帝看的明面上,要多恭顺友爱有多恭顺友爱,要多关切便也有多关切。

  京城那些个世家大族便也很是关心这事,这时候陈家和韩家的那点事情,自然便立即被大家抛之脑后。

  韩家这些时日也听闻了这事,不过老皇帝身体如何,下一任继承者是谁,说到底跟他们韩家干系都不大。

  柳氏和大娘这段时间便都只是更为着急三娘的婚事。

  因为古代的皇帝一旦去世,全国百姓是要去服国丧的。

  若严格执行的话,是要“斩衰”三年。

  当然这么久时间的严格执行显然是不现实的,朝廷便规定以日易月,三年就是三十六个月,也就变成服丧三十六天。

  在这期间,禁一切娱乐和嫁娶。

  三娘都已经年满十八,对于时下女郎来说,确实是不能再耽搁婚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