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喜春默了默。

  伸手在周嘉脑袋上摸了摸,感念他这一番赤子之心,轻声保证:“嘉哥放心,我们去了盛京也能祭拜你大哥的,到时候嫂子带你们去亲自挑选祭品如何?”

  至于她,小祭时给挑了香、烛,年节这等隆重的大祭,便给周秉多挑上一个貌美的纸丫头伺候他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要上夹子啦,所以更新会推后,应该在晚上23点左右了。

  提醒天使们,章节评论有随机红包,全订有抽奖红包哦~

第32章

  周嘉得了保证,把心头最后一点担忧去了。

  用过饭食,府上各处灯烛早已高高悬挂,橘色的光芒洒落在院子里,仿若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晕,又带着黑夜的寂静,虫鸣鸟叫,只有浅浅的呼吸和闲肆的脚步声,不轻不重,无端叫人静下了心来。府外,隐隐能听见热闹的吆喝,码头下货的壮巍。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朝代,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大晋宗法礼仪延自前朝,在穿戴、谈吐却稍加内敛,前朝原还有宵禁规矩,这宵禁便是指夜里不许出行,一更夜禁、五更开禁,若有犯夜者答打三十,只病、育、丧可通行。至本朝废止,从京、各州府通宵达旦。

  周家离得不近,只隐约能听到那丝竹器乐之声,倒给这寂静的夜添了两分不同。

  喜春把人送到引芳院,见他们兄弟三个牵着手进去,又有甄婆子早早就候着,指着院子里的丫头端水捧衣,有条有理的,放心回了正院里。

  她从里间洗漱好,披着薄衣长发出来,巧云两个铺好床榻,告退前,巧香那张沈家今日送来的烫金贴给喜春过目。

  喜春只听门房说了一嘴,便叫巧香把帖子收好,还未曾来得及看。

  沈家找上周家,却是想要与周家做一笔买卖。

  雕木的大桌上,放着数盏白瓷牡丹茶盏,清香从盏中散发,幽幽热气袅袅升起,高椅上,坐了数位周家铺子的得力掌柜们,主位面前摆着一张烫金的帖子,喜春着一身杏色罗裙,用红真珠冠半挽着发,她请几位掌柜来,便是商议沈家口中的买卖。

  沈家口中的买卖名为石炭。

  石炭呈黑色,坚硬,带着黑色的粉末,用手触之则沾上一手黑,采于地下,与木柴木炭一般,都可做烧饭、供暖。

  皇都盛京,早在前几载便尽仰石炭、木炭,如秦州府这等府城,家家户户用的是木炭、木柴。城中大户人家多用木炭,少则木柴,而普通人家多仰木柴,往下各县、镇上也多用木柴。

  就喜春所知,宁家村便有族人砍了柴火卖去镇上。如周家,如今厨房所用的也不过是主木炭、少木柴。

  据闻在盛京人烟稀少的河边,官府设有数十个官营的石炭场,城内又有专卖石炭的炭司,本由官府把控,如今却撤了炭司,改由商户经营,自去石炭场拉了炭放在店子售卖。

  盛京已有好些家炭团店,石炭、木炭尽有。

  秦州府临河,有四通八达的码头,极为便宜从盛京运了石炭来贩卖,石炭场也有意从秦州府挑选一二可靠富足的商家,一船石炭价格可不便宜,以沈家的家底要独得这门买卖不可能,便另寻了出路,想与周家一同做这桩买卖来。

  喜春自觉在做买卖上并不敏锐,比不得过世的夫君周秉被人称赞的那般眼光独到,但她想,沈周两家论关系可是竞争关系,沈凌显然是对周秉生妒,如此还能放得下身段来寻求合伙,可见这石炭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诸位掌柜都是见多识广之人,总是比她刚入行的懂。“...请诸位掌柜来,便是想请教请教,这石炭的买卖,到底能不能做?”

  几位掌柜商议了番,由一位曾跟着周秉走过商的掌柜出面说道:“少夫人许是不知,府城中用木炭者多,木柴者少,而在县、镇则木柴者多,木炭者少,皆因身处不同,府城城中家家院子不大,多用炉、小锅烧饭,是以多用木炭,而在镇上人家多有家畜饲养,则需大铁锅,离山人家木柴、木炭易取之,远之如县中则买木柴、木炭。”

  喜春从未听说过这些,忍不住问:“可路途遥远,如何把木炭柴火送至?若是靠人力一捆一捆贩卖,远不如府城码头的闲汉们一日挣得多。”

  养着一把美胡须的掌柜点头:“确实如此,是以卖薪者多是买上毛驴运送木炭、木柴,以村为例,多是送至县里,府城的木炭木柴则由县、府城周边村里送至,我所知,城外还有人家专门烧了炭,运至城中铺子,城中人家十有采买。”

  他面露遗憾。

  炭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官府一向对炭的买卖管控严格,伐木者不得过度砍伐,每载立春、清明前后则种苗,违者答打三十,充金银细软,若不然...”因为实在麻烦,若不然这样的行当岂有没有周家的份。

  至于喜春村中的贩柴者,这等小打小闹,只赚几个铜板的买卖官府是不会管的。

  掌柜想起前几载随着东家周秉去盛京的情形:“那时炭司才设立,石炭场运了好些石炭入炭司,据用过的说,这石炭来火快,时长且不留人。”

  说的是若用石炭,便无需人时时刻刻守着火塘。

  但这也是听说,他不曾亲眼见过,寻常人家家中,多是男主外女主内,厨房里的事儿还是得女子更清楚些,出自商人下意识的收集消息,这才知晓一二。

  喜春打小就在厨房里打转,若说柴火烧饭这一方面,她自问不比别人知道的少。

  喜春娘家用的便是大铁锅,每日要烧上一家大小的饭菜并不轻松,要摘菜,切菜烧饭,又得看着锅中,又要盯着火塘里的柴火,不时给添上,忙得没个停歇的时候,若那石炭当真这样神奇,能叫人能得一得闲,便是极大的减轻负累了。

  便是喜春,若掌勺的是她,她也愿意花些铜板来买这石炭的,易地而处,换了各家的小娘子们,谁不愿的?

  喜春只觉得心里顿时清明,仿若一扇新的大门朝她打开。只是这石炭具体如何,他们都不曾亲眼见过,也无法轻易下了决定。

  掌柜们建议,说官府办事,兹事体大,又牵扯到越过盛京挑选商户,并非几日功夫就能定下,多则一年半载,少则数月才能定下来。

  喜春过了秋分后便要启程去盛京,正好亲自观过后再定下。如今不过夏至,到秋分还有三月余。

  商定好石炭的事,诸位掌柜便告辞了。

  夏至正是秋收时节,府城外各家书院私塾已放了田假。周嘉、周泽兄弟请了许秀才入府亲自指导,平日旬假等与别的学子并无差别,早辰时一刻进学,酉时正下学,许秀才对他们兄弟十分耐心,授完课,亲自把兄弟俩送出门。

  几步远的廊下,喜春带着巧云两个立着。

  “嫂嫂。”周泽大喊一声,几步小跑了来,周嘉眼中发亮,却在人前顾忌着面子,小郎君小手提着自己的书篮,手心紧了紧,非得小步走了来,却任谁都看得出他满心高兴。

  “下学了。”喜春给两位小郎君面子,轻易不在外人面前与他们嬉闹,辱没他们小男子汉的气概。

  周嘉点头,回道:“回嫂嫂,明日我与泽哥便放田假了,先生也要家去了。”

  喜春正是知道才特意赶来,与他们兄弟说过话,上前与许秀才打了招呼:“听闻先生明日家去,马房已经备了马车,只先生说一声儿便套了车送先生。”

  喜春还给许秀才备下了两盒糕点,一块儿布料,这都是送与许秀才家中妻女的。

  许秀才温和有礼的朝她回了礼:“如此便谢过少夫人了。”

  喜春没多待,随后便带着周嘉、周泽兄弟走了。

  田假有十日假期,许先生家去后,喜春便代替许先生成了周嘉、周泽兄弟俩的临时女先生,田假最初的目的为的是家中因农桑而放假,学子们有足够长的时间回家探亲,帮着家中分忧一二,不因读书而忘了农桑之本。周家除了布匹衣料,金银楼阁等铺子,在城外也是有着数百亩的庄子,平日里他们一家大小的时蔬瓜果便是由城外的庄子上送来的。

  庄子上有庄户、管事,自是不用亲自动手,只喜春也不好叫他们当真连丁点农桑不分,打定了主意,叫人把书籍,笔墨纸砚等装一装,便带着他们去了庄子上住上几日,但假前在回来也使得。

  周嘉兄弟三个十分满意,到了庄子上叫喜春牵着,认识了寻常的果蔬,看了小河沟里养的鱼儿,还看见了一片片逐渐展露金黄麦穗的稻田。

  喜春打从知道承继了已过世的夫君不斐的家产后,也只当时被金元宝砸中的感觉,随着了解了这些家产后,喜春已经很平静了。

  她看过账本,对着上头庞大的数字进账和支出只剩下了数字的印象。

  看多了,心里毫无波澜。

  直到这成片的稻田在她眼中出现,扬着清风的摇摆着净是饱满的穗子,喜春才头一回有了真实感。

  她自高处而站,仿若是巡视领地的主人,眼里越过稻田、果林,甚至整个庄子。

  沈凌紧赶慢赶到了庄上。沈家给周家送了帖子后一直不曾收到回信儿,事关沈家能不能凭此更进一步,沈凌一直十分关注。

  他觉得在对待喜春时已经十分有礼客气了,还被她含沙射影了一番,看在她年纪轻轻守寡的份上他大度不与她计较,且沈周两家若是摒弃旧怨,这是对双方都十分有益的事,他沈家背靠的可是知府大人,沈家可以上下打点,而周家有银子。

  沈凌洋溢着自信打听到喜春叔嫂几个住在庄子上,最后却连门儿都没进,吃了闭门羹。

  很好,这个女人又引起了他的注意。

  沈凌打定了主意要见到人,仗着身份硬是闯了进去。护卫们虽不敢伤着他,却也把人紧紧盯着。

  他进去时,喜春一身杏色家常衣裙,脂粉未施,手中正拿着一卷书,身上是沈凌从未见过的恬淡。

  打断了喜春正与周嘉兄弟的诵读。

  喜春见了他,不喜的蹙了眉,先叫人把几位小叔子带下去,这才开口问:“沈公子竟擅闯民宅?”她一副不敢相信沈凌一个公子哥竟做这等事的模样。

  沈凌是秦州府的名人儿,叫人知道他擅闯宅邸,怕是面儿上不好看。

  沈凌心里莫名有些虚,给自己按了个名头:“我这是与少夫人商议大计!”

  庄上的护卫守着门儿,喜春心下安定,便也慢条斯理回了起来:“怕是与沈东家商议不了什么大计了,沈家的买卖周家不掺和。”

  沈凌:“嫂子啊,何必这样绝情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沈家背靠着甚。”

  府城,自是以知府大人为大。

  “据我大晋律例,外放为官者不得连超三任,则另调它处,若政绩突出者,由吏部考核升迁,若有贪污者,严惩不贷。”喜春背了一段话。

  沈凌听得一脸迷茫。他思虑半晌才听出喜春这话中有话,她这是说知府大人任期快到,若是吏部考核不过,以后的前途怕是不好。像沈凌这等依附于知府大人的,知府大人要是没落到好,他们亦然。

  沈凌当即改了语气,一脸真诚:“嫂子,我与周兄虽是兄弟,可是我这人一惯喜欢说实话,我周兄毕竟都走了,嫂子你孤零零的守着周家又是何必,女子,身上得有银钱傍身才能立足,若是嫂子能叫咱们两家搭伙,这酬劳是少不了嫂子的。”

  沈凌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喜春虽进了周家大门,但她一个女人家,便是被推出来掌家,管着府上府外的,能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能支些银钱用用,甚至能接济娘家,但归根到底,周家的产业到底是由周家族人把控,岂会分给她一个外人,何必为了别人的产业鞠躬尽瘁?

  喜春上无出身,下无助力,得为了自己着想。沈凌一脸语重心长。

  喜春眼中缓缓带着疑问。

  ?

  她这样有钱竟没人知道吗?

  作者有话要说:来自新一代秦州首富的困惑。

  本来还想写,马上就写到去盛京了,马上要见到男主了,唉,明天再发吧。大家早点休息。

第33章

  沈凌不知道。

  庄上大门在他眼前迅速阖上,彰显着主人的无情,沈凌甚至听见里边小厮问要不要锁门,又迅速插上门栓。

  他这是被人给撵出来了啊。

  “爷,要、要不然咱找地儿坐坐?”沈家的下人见沈凌吃了闭门羹,怕迁怒到自己身上来,小心的靠上来,委婉的提了意见。

  沈凌一想,他确实该找个地方好生捋一捋了。

  他没发脾气,甚至连一顿臭骂都没有,沈家的下人就见东家沈凌一脸沉思又疑惑的表情,点了点头,迅速走到一旁路边。

  蹲下。

  他是认认真真在想的,动作毫不做伪,叫一旁的下人正准备提议回城中坐进光趟明亮,幽香高雅的茶肆生生咽在了嘴里。

  沈凌脑子里走马灯花,一切本是如常进行,就在他提出要给报酬,说她一个外人,用不着为别人的家产鞠躬尽瘁之后,突然变了脸。

  可是,他到底哪一句说错了?

  喜春心里是气愤那沈凌胡说八道,张口闭口就是钱不钱的,过后一想,也罢,财不露白,她一个女人家掌着这么大的家业,要是人人都知道周家的家产除开嘉哥几兄弟早就过明路、已见证的家产外,余下家产都是她的,还不知多少人要打她的主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