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他挑的是中间的日子。

  “初九日,今日已是初六,那再过三日就开张,是不是来不及的。”喜春问。

  周秉往后斜斜靠在软塌上,眼眸半垂:“所有东西都备上了,有什么来不及的,府城到汤县虽远,马不停蹄也不过是几个时辰的事,何家不过明日就能赶到县中安排好,铺子早已备下,左不过是洒扫等小事,以何夫人的行事,这几日恐怕早已备妥当了,不过是挑日子开张了。”

  他看了眼喜春,漫不经心的:“何夫人许不会压在你之前开张,但总不能叫人好等,若是何家先开张,岂不是你脸上也没光的,往后人说起石炭来,是说周家炭还是该说何家炭?”

  周秉深谋远虑,便是再长远的事也被他考虑到了。喜春虽说不觉得会有周家炭还是何家炭的争议来,却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总不能他们正儿八经的石炭铺子要落在别人后头开张,便应承下来:“行,我这便叫铺子上的掌柜伙计们准备准备。”

  她瞧周秉眼眸已经垂下,整个身子已经靠在了软垫上,身子跟着凑近了几分:“可是要歇息了?”

  周秉轻轻回应她。

  喜春轻叹一声:“你这身子我实在不放心...先睡吧,我叫玉河等你醒来再把药汤给端来。”她捡起一旁的薄被轻轻与他盖上,正要抽身离开,手腕一把被握住,不过轻轻使劲儿,喜春脚下没个力道支撑,又歪在他身边,贴在他怀中。

  周秉黑沉沉的眼看着她:“你看着我喝。”

  喜春只得看着他喝完药,又扶着他躺下这才离开。

  开张说是通知铺子上的掌柜并不大准确,除了要通知掌柜们做好开张准备外,以周家的家境,还得与他们往来的人家下一个帖子,算是变相告知他们周家的石炭铺子开张。

  秦州府数得上号的人家周家都有往来,以及各大作坊、往来商户等,如知府府上这等人家的帖子需要喜春这个当主子的亲自书写外,余下的帖子则由府上的管着人情往来的嬷嬷操办,如今这事落在了甄婆子手头上。

  她捧着一叠帖子,拿出了一张问:“夫人,这庄宁县梁家可要送?”

  喜春上回与梁夫人闹得不愉快,后头梁东家还特意送了礼来赔礼道歉,喜春对这位逢人就笑三分的梁东家并无恶感,便道:“送吧,庄宁县离府城可不近,这一来一回铺子都开张了,那梁夫人总不能再来说些不着调的了。”

  事实上,喜春心里清楚,上回梁夫人被她说周秉七七未过那话吓得当场就跑了,往后恐怕是没甚胆子再出现在她面前来的。

  以前不敢是怕当真有甚,如今周秉健在,她哪里敢叫周秉知道她做过的好事的。

  周家石炭铺子开得急,帖子要先送出去,甄婆子不敢耽搁了,忙使了人去各家下帖子。挨得近的沈家等人家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帖子的。

  沈凌近日身子不适,已经卧床了好些日子了,收到帖子,叫管家备了一份规规矩矩的礼送去。暗地里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死对头的妻子都已经挣家业了,他还是孑然一身。

  初九日,宜开张。

  周家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巧云巧香两个伺候着喜春穿戴,又给她添了薄妆,喜春本就清丽,这一番打扮下来越发显得灵透。

  装扮好,喜春在房里内外都没见到周秉。

  “大爷人呢?”

  外间的小丫头回了句:“大爷叫了玉河哥哥在挑衣裳呢。”

  喜春记得她开始装扮时,玉河就已经伺候在周秉身前儿了,如今她都装扮完了,这主仆二人竟还未完的,只得坐在房里等着,她忙碌惯了,这样闲下来倒还不习惯,正想捡本书或薄册看一看,手边拿上来的却是一叠画卷。

  是小像一般的小画卷,很适合摸在手边儿看一看。喜春早前见过数回周秉作画,却从没见过,她没甚兴致,见拿错了,当即便要放回去,长袖却把那画卷给掀了起来。

  画中,是一模样女子正在替一位长身玉立的男子捏肩,小意温柔,性子温顺。

  他画得好,喜春几乎一下就认出了人。

第50章

  周秉擅画,在府上静养的日子也多是在读书作画,喜春见过好些回,周秉不愿给她看,喜春也歇了这心思。

  等事情一多,喜春就更没心思去看画了。

  再者,喜春自幼受宁父教导,通读启蒙、四书都略有涉猎,对宁父曾对几个儿子教导的君子之道也记了两分在心里,周秉的东西,除开衣物等寻常的,她向来是不碰那些装在匣子里的私物。就如这画,日日搁在匣子中,喜春却从来没动过念头去偷瞧的。

  今日意外得见,喜春原本只是随意瞥过就准备放回去的,却见到了这副画。她顿时改了主意,捡了画册起来,面目平静,一张又一张的翻开。

  画册很厚实,足足有几十张画卷,画中无论场景画面如何转变,但人物是没有变的,有女子为男子斟茶图、奉汤图、捏肩图...无一张重合。

  画上,女子解释性子温婉,害羞带怯的模样,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几道脚步声由远到近走了来,掀开内室帘子,穿着一袭青衫的周秉打头踏了进来,玉树临风,意气风发,身后跟着玉河。

  “既然好了,便走吧。”他先开了口,长袖在身前挥过:“这一身青纹锦袍是你亲手做的,爷这般可得体?”

  话落,周秉目光落在了喜春手上。

  喜春从画册中抬头,放置在一侧,在他身上上下打量起来,起了身,啧啧点头称赞:“不错不错,这青色染得极好,色泽不干不亮,比翠绿又沉稳两分,云纹丝绣,缎面儿也是极好不过的,是自家作坊里出的素锦。”

  喜春瞧了瞧外边天色,讶异一声儿:“这天色不早了,快走吧。”

  周秉没动。

  喜春回头看了他一眼:“怎么,爷可是要我给你捏捏肩?捶捶腿儿的?”

  周秉没甚表情:“走吧。”

  喜春当先走在前头,身后跟着巧云巧香两个,她步伐走得快,周秉带着玉河落在后边,冷着个脸儿:“不是叫你把那画册给收好吗?怎么就叫夫人给瞧见了!”

  玉河委屈:“爷,小人这不是在给你找衣裳吗。”

  “还狡辩。”

  周家铺子开张,各家商户、下属掌柜、四周街邻都来捧了场,热热闹闹的,等时辰一到,铺子大门大开,便抬手恭贺起来。

  由喜春出面儿,招待着众人,周秉立于一旁,把大小事全权交由喜春做主。他这般态度,也叫登门往来的人家心里有了数。

  周秉还在的消息秦州府上下早得了消息,只周秉不出门儿,旁人也没见过,这还是他头一回出现在众人眼中。

  他惯常是一副冷淡的模样,往来的人也知他性子,照常在他面前恭贺起来,铺子一开张,随后便转到了周记酒楼,里边早就备好了酒菜招待登门送礼道贺的宾客。

  到晌午后,吃过酒席的宾客这才纷纷告辞。

  喜春同周秉家去,她先叫人去了铺子上看了看,见铺子上往来的娘子们不少,杨掌柜带着几个伙计正在温言细语的解释,也没进门,隔着人群看了会这才登了马车家去。

  周家铺子开张后没几日,何家在汤县的石炭铺子也开张了。

  周秉这回出现在人前,不止叫旁人知道了他还在,多数人家都知道周家如今是去岁过门的新妇,喜春当家了。

  石炭铺子开张后,喜春除了每日去铺子上看一看,多数时间都在家中看册对账,各铺子上都有经验老道的掌柜们压着,能叫喜春出面处置的事少。

  宁为是第三次为沈家公子沈凌施针,正巧这日施针完来府上看望喜春这个妹子。喜春欢喜的把人迎进了门儿,叫下人上了茶点:“许久没见过二哥了,家中近日可好?爹娘兄嫂和侄儿们可好?”

  宁为一一回了,说家中一切安好。

  喜春上回请两个嫂子去听曲儿观舞的事被宁父陈氏得知,宁父性子古板,向来认为女子应贤惠持家,听曲儿、观舞这等事他连想都不敢想,对着两个儿媳妇,宁父不好开口教训,背地里把两个儿子训斥一顿,尤其是惹事乱子的宁大郎宁书,宁父更是严禁他再踏入这等茶坊里。

  宁为看得明白:“大哥性子与父亲十分相似,这一回怕也是吓到了。”

  宁书哪里还敢踏入明月茶坊的,生怕他前脚一走,后脚一直念念不忘的二弟妹唐氏就会怂恿赵氏再次踏入这等地方。

  何况喜春这个妹子胆子更大,赵、唐两位嫂子敢进,她便是这个引路人。

  喜春听得直笑。

  果真是一物降一物,这些男子向来以为他们能去,只要她们女子去了就知道急了。

  “对了二哥,相公他回来都二三月了,可我瞧着他的模样与在盛京时没甚区别,正好你在,不如替他瞧瞧?”

  宁为犹豫:“妹夫伤在内里,我怕是看不大好,不如你先叫我瞧瞧方子吧。”

  “行。”喜春叫人取了方子来,宁为仔细看过,推断了一番,把方子递了来,说道:“我瞧着这方子倒是没甚问题,都是精心调养的方子,身子完全大好靠养并非几日功夫,得长久服用,许是时间还未到。”

  喜春只得作罢。宁为坐了两盏茶的时间便告辞了,喜春留了留,见他一副不想添麻烦的模样,只得叫人匆匆提了几盒点心,装了个包袱递给他,叫他带回去。

  宁为捧在手上,瞧着那包袱,眉头都打成了死结:“你这不是又给大嫂写的信吧?”

  家中如今两个妇人不时就心心念念那明月茶坊里边,要是妹子又去一封信,叫她二人雇了马车过来,他这个传信的怕是讨不到好的。

  喜春:“当然不是,就是一些首饰。”

  “那就好那就好,为兄先走了。”宁为都怕了,不敢再多待,匆匆出了周家门儿。

  喜春笑得直不起腰,回头就打趣的跟周秉一说,还说:“你们男人就是这样,得到的时候不珍惜,非得惦记着惦记那儿,回头人家稍微出格了一点,又急了。”

  “叫我说去个茶坊算甚,惹急了去花街巷才算真。”

  “人家都敢进,敢正大光明做买卖了,咱们当女子的只是进去瞧一瞧有甚大不了的?”

  她还问:“是吧?”

  不过月余,石炭便在秦州府站稳了脚跟儿。

  四周街临的小娘子们每家只要有一户用过,没过几日这街巷坊市家家户户便用了起来,在汤县的何家石炭铺的买卖也十分红火。

  石炭强势入驻,当即受到冲击的便是王周两家的木炭买卖,也是这时,两家人生了后悔,更有敏锐的商户给周家下了帖子,也想学何家一般与周家合作。

  递来的帖子多,门房处一日收帖子都收十来封,喜春挑了几家声誉好的商户人家,先说了条件,由他们自己选择愿不愿,若是同意,便接着往下谈。

  夜里,喜春陪着周秉几个用了饭食儿,照旧在院子里走了走,送了嘉哥兄弟几个回了院子。回了房中,喜春转去了里间洗漱,出来后,却不见了巧云两个,倒只有周秉捧着长帕。

  “她们人呢?”

  周秉不答,只说:“你坐下。”

  喜春顺着落座,稍倾,头上被轻轻碰触,长帕搭在发上,那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托着长帕细细的替她绞干乌发。

  桌上还摆着一册熟悉的画册。

  喜春从容拿起画册,本以为会看见熟悉的图来,一打开,画卷与之前看到过的一模一样,但人物位置颠倒。

  女子端坐,男子端茶倒水。

  喜春一副副翻过,脸上早已堆满了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

第51章

  何王周三家早前把控着秦州府炭火买卖,整个府城,除了三家外,也只有小打小闹的散户,三家中以何王两家为主,周家为辅。

  周家用石炭横插一脚后,何家攀上周家,重心转移到石炭上,由府城转回了几个县中,府城的炭火买卖只留了个掌柜操持,王周两家得知时心里都在嘲笑这何家,多年经营才从庄户县中到府城扎稳了根儿,有了这一席之地,如今又转回了县里去经营,这不是混回去了吗?

  他们可拉不下何家这脸来的。

  尤其是这周家,此周家可非鼎鼎有名的大户周家,这周家以炭火买卖起家,早前一直排在何王两家之后,如今何家显然是要跟着周家铺石炭买卖,自家的木炭买卖顾不上,以后这府城眼见就只剩王周两家了,少了这么大一个对头,无论是王家还是周家心里都十分高兴。

  高兴归高兴,何家这样的人家,尤其何夫人十分精明,说句不客气的,何家在府城是压了他们一头的,如今何家主动转求石炭买卖,到底叫这两家上了心,十分关注着府城的炭火买卖和何家铺在几个县的石炭买卖。也不止他们,其他的商户们也在观察这新到的石炭营生。

  等石炭如一股春风一般一下走近了家家户户,购买木炭柴火的人家逐渐减少,王周两家身为木炭经营者,自是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