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夫人是不知道,如今咱们府城里这朱栾水可值钱了,求都求不到的。”

  都说物以稀为贵,早前还不把朱栾水当回事的现在想买可是买不到了。

  周家铺子上的朱栾水早早下了,其他铺子进的货不多,早就卖光了,指着薛家拿货呢,但薛家有甚么办法的,招了几十个人又如何,所有的花水都得先给周家这边,他们下的万瓶儿单子的花水到现在还没齐呢,薛家哪有货给别人的。

  “不过最近来了些外地的商人,也看中了这朱栾水,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还给薛家下了两回帖子。”花掌柜提及了一事。

  周家把花水的买卖搞得红红火火的,谁不想分杯羹的。

  如今府城里都说,除了外边的汤池营生,就是这花水的买卖值当了。

  “他们就是下了单子又如何,还得排到何年何月去了,我们跟薛家签过契书的。”签了两年,薛家要每月优先供应他们周家,有这份契书在手上,他们每月多下一些,薛家供应他们都供应不来了,哪有那功夫供应外边儿的。

  等两年后,周家早就凭着这花水赚得盆钵体满了,完全可以再换个营生的。

  薛家一家子都是闷头不怎么管事儿的,连续多日的下帖子,要合作后,薛东家也不耐烦了,直接把跟周家的契书说了。

  意思也是,就周家如今这要货是数目,他们要想合作,等两年后再来。

  再来有什么用,黄花菜都歇了。

  这股求花水合作的涌潮到底消退了下来,不消退也没用啊,谁想挣个银子挣到牢里去吃牢饭的呢。要说这花水可是喜春一人抬上如今这个台阶儿的,要是没有她坚持,这花水早就没了,这可不是靠着周家在原本的营生上去锦上添花的。

  从石炭营生,到花水营生,两样东西都是由她一个人谈成的。

  早前城里的老爷们说起喜春时,只会说,“周家的夫人呢,厉害着呢,人周家东家被她管得服服帖帖的呢。”

  花水行当骤然爆发,这股热潮是谁都没想到的,而且这上万上万银两的买卖,叫人听着都眼热,而他们都仿佛即将要见证一个新行当从诞生到极致的过程,如今提起喜春,话就变了,“周夫人手腕厉害着呢,不比男人差的,周东家娶了这么个夫人,可是强强联合了。”

  俨然是把喜春看做了跟他们同一阶梯的了。

  看过了胭脂铺,喜春便要准备家去了,她带着丫头们走,铺子上的伙计点好了数目,正拿着单子要给花掌柜签字儿的,一走开,缺了个口子,喜春随意一看,脚步顿时停下。

  “夫人...”

  喜春已经捡起了篓子里的捧盒,面色凝重起来:“这个匣子不对。”

  他们给两种匣子选的木材都是常见木材,眼色不深,尤其是红松木,还得加工涂层一下,这样外表才够光泽,看着有质感。

  她手里这个捧盒眼色跟她先前的不同,要暗沉些,盒子上也没有光泽,喜春记忆可是不差的,当即就吩咐下去,“去前边拿一个盒子来。”

  一个东西多的时候不显眼时还认不错,但当两个一样大小的匣子摆在一处时,这区别就十分明显了,后边拿来的匣子明显做工线条更流畅一些,打磨得也跟细腻,颜色不同、甚至大小都有些不同。

  花掌柜闻讯赶来,喜春把东西给她,“你看看,这一个匣子还有两种水平的。”

  周家的胭脂铺可不是街边小店儿,摆在外边长桌上供人挑拣的,送两种不同的匣子,这可是要得罪人的。

  花掌柜眼里很是懊悔:“是我不好,没有查点清楚,险些叫人钻了空子。”

  “这不怪你,匣子太多,数不过来,分不过来也正常,这一块儿以后重视起来就行,送来的匣子、袋子都要叫伙计们查验了外表、大小,甚至材质才收,你放几个在铺子上,要是对不上号的,就给退回去。”

  “行,我立刻处理。”胭脂铺的事儿有花掌柜管着,喜春也没再过问,家去了。

  她从城外回来后,黄夫人登门来看过了她,还笑话喜春,“你这不声不响的肚子里就揣了个儿子了都。”

  她本来还想着要是喜春肚子里怀的是闺女,她就厚着脸皮登门求娶,把自家的小郎君每月旬休都送来给丈母娘先看对眼的,得知肚子里的是个小郎君,这心思也就歇下了。

  还说起了育养院的情况:“袁婶子现在在薛家的作坊里做工,薛家为了花水给的工钱不错,有这一笔紧张,府衙每月也发些,加上院子里的大的去采野菜野果甚的,给人送些轻便的东西换几个银钱,也能混上些干的饱肚子了。”

  “会好的。”喜春也说。

  等院里的孩子大了,还能进他们周家的铺子,做一份正经的差事。

  “是,你那边跟沈家那位夫人有联系吗?”黄夫人问。

  骆氏,“这倒没,我跟她也只是说得上几句话。”

  “她最近也不常出来走动了,上回去城外施粥也没来,只叫人给送了银子来,听说沈夫人开了个书肆,还出了本儿诗集。”

  诗集?喜春也是读书认字儿的,但让她写诗,还是直摇头。

  能写诗集的可都是才女,肚子里没些墨水可不行,得有灵气儿,喜春自认是个没灵气儿的俗人。

  但一听诗集,总是叫人有些仰望。

  “沈夫人这么厉害呢。”喜春也不过月前在温家村见了骆氏一面儿,还是一副目下无尘,又客气背书的态度。

  许是她太俗了,竟没有在骆氏身上找到点灵气儿来。

  喜春好奇:“她写得是什么诗集啊,你看过了吗?”

  黄夫人就笑,“我哪会看啊,就认得几个字儿的,都念不出来岂不是叫人贻笑大方的,只是咱们做善事儿的夫人圈子里,提及沈夫人都佩服得紧,当然,这头一个她们最佩服的还是你,每每说起你们就夸呢。”

  “说甚沈东家听说学问也不高,但没料娶了个不止能读书写字的夫人,人还能出诗集,也不知道祖上几辈子积了福。”

  在众人看来,出诗集是高过会读书写字儿的。

  毕竟认得几个字儿她们都会,但要说出甚诗集的,却是没人敢的。骆氏这诗集一出,无异于就直接凌驾在了其他人头上。

  在喜春看来,这才符合骆氏争强好胜的性子才是,又问:“那夸我怎么夸的?”

  “还不是周东家有福气。”

  倒没说他积福了,周秉读书习字儿样样精通,还擅画,又最喜品画,在无意中就把身形拉高了一大截,不止是会做买卖挣钱的那等商人了。

  琴棋书画技艺高超的,难免叫人追捧的。

  “那也挺好的。”对比起来,他们这还是不输不赢啊,沈家得了夸的是骆氏,他们家平均些,还是叫周秉领了先。

  喜春却没有不满,一家人,谁的名声大些哪里用得着去争的。

  黄夫人就问,“她们在说回头请了沈夫人出来一块儿去外边吃酒喝茶的,叫我顺道也帮着问问,问你要不要去。”又加了句,“你还是孕妇呢,这外边的事儿该推还是推了,毕竟酒楼茶肆人多嘴杂的。”

  喜春也是这样想的,“那行,回头你跟她们说一声儿,要是去用饭就去周家酒楼,我给他们打个招呼,给你们置两桌儿。”

  黄夫人抿唇笑儿:“这感情好,我们又吃一回大户。”

  黄夫人坐了片刻,便告辞了。她铺子上还有事儿,还得照看家中的小郎君,能抽出些空来就不错了。

  黄夫人走后,喜春使人去买了本她口里所说的,骆氏出的诗集。

  喜春准备拜读拜读。

  花掌柜那边没两日就查清楚了,那日送来的匣子并不是出自一家之手,而是林家作坊忙不过来,林东家就分了一部分给小舅子做。

  林东家的小舅子也是个木匠人,才出师没几年,眼热姐夫的作坊在府城也立了根儿,便也学着开个作坊,他那里平日没几个单子,又有林夫人一直要帮扶着弟弟,林东家不得不分些单子给他,帮衬一把。

  “那些不能要的就是林东家这位小舅子做的,年轻人,年轻气盛的,做事又毛焦火热的,觉得是些小东西,用不着做得太好,图省事儿呢。”

  这就是新作坊跟老作坊的区别了,能在府城扎根多年的木材作坊都是有自己信誉的,便是再小的东西,出自他们作坊之手,也必定会完善完美,新作坊往往急于求成,就把这一点给放到后面去了。

  花掌柜还是头一回在东家眼皮子底下差点栽了个跟头的,回头就气冲冲的跟林东家说了,“我们周家的东西无论是铺子里的还是这个装匣子,都是给贵人们用的,便是再便宜那也得做得美观,你拿这东西来,是要毁了我们声誉!”

  花掌柜话说得重,当面就说了,“林东家要是做不到把声誉放在前边,迟早是立不住脚的,往后卷了铺盖带着一家老小回乡下,可也莫怪没人提点你。”

  喜春只问:“那现在解决了吗?”

  花掌柜道:“府城那几家大的我又去问过了,实在接不了单子了,林家这里,林东家跟我保证以后会先自己查验一番,再给送过来,薛家的花水再过些日子就要交付了,现在匣子换一家也来不及了,不如先叫他们先做着,等这一批送上盛京再看看。”

  “行,这样也好,不过送来后,我们自己人还是得看一看的。”

  花掌柜点头应下。

  出去买诗集的人很快买了回来,手上捧了两本书,一本淡蓝书籍,书名儿叫甚秀玉集,一听便是女子书写的书籍了,另一本黑皮黑面儿的,“这是哪里来的,骆夫人出了两本?”

  小厮就回:“另外一本是掌柜给的,说夫人看了就知道了。”

  喜春看了,叫沙海集,但名儿不重要,她目光在书页下落款的名字上久久没回过神儿来。

  落款的名儿上写着两个并排的名字,周秉,唐安。

  喜春就惊了。

  哦,原来他还出过诗集呢?

  作者有话要说:~

  拜读夫君的大作!

  感谢在2020-10-29 21:17:44~2020-10-30 20:41: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笙歌落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小厮还说:“掌柜的说了,说早些年爷和唐老爷还把市面儿上的所有诗集都给买了回来,他手里这一本藏得深,没叫爷找到。”

  喜春点点头:“行,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喜春把黑皮黑面儿的诗集放在手上,把早前好奇着想拜读的骆氏的诗集给放到一边儿,心里是有些疑惑的。

  都出诗集了,还买回来做甚?看人骆氏出了本诗集,可是恨不得满城上下,人手一本的,人人都能说出她的名儿,人家为的可就是扬名儿,他两个出诗集是为了甚的?

  喜春决定先拜读拜读夫君的大作再来细想。

  于是,她谨慎的打开了黑皮的封面儿来,里边还带着书籍独有的书香之气,并在前言里著名了沙海集是由周秉与唐安共同完成。

  再翻看,就是正文了。

  沙海集一共收录了周秉跟唐安三十首诗,其中五言诗十五首,七言诗十首,五首词,有抒情诗,宝塔诗。

  喜春自觉是肚子里没墨水,也没灵气儿的人,不会作诗诵词,但少时随着几个哥哥们一起在父亲膝下读书时,也是见过书上的诗集的,收录了各大名家的诗,言语通透,富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或感触,叫人能根据一句话,几个字儿,就能想象到词语背后的瑰丽山色,万点波澜。

  她目光落在沙海集中第一首五言诗上,其中一句是,“我辈纵云横,素手拥佳人。”

  拥佳人?

  喜春又看了下去。

  三十首诗,喜春花了小半个时辰看完了,目光复杂的抬起头,她想,她终于知道了为何周秉跟唐安两个要收回曾经写下的诗集了。

  这是黑历史。

  功成名就,知名富户,人过了少年轻狂的年代了,在看昔日这等言语到处充斥着狂傲不羁,我最不同的诗集,总是要捡起些羞耻心的。

  把诗集都给收回来,还能挽一挽颜面。

  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喜春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抚着肚子,“咱们小郎君可千万莫要学了这等不良风气儿的,这雁过留痕,哪有做过的事儿想当做没有就能没有的,我能看过,自然也会有别人看过,徒惹人笑话的事儿咱们可别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