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枣儿沟发家记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南侠小展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16 KB   上传时间:2016-07-03 12:52:00

  第159章 沙枣园

  

  除了这个小插曲,江家人的春游计划还算成功,看到了高贵的丹顶鹤,吃到了美味的烤兔子,还救下一匹受伤的小马驹。

  苏云起说这匹小马品种不错,没准跟江逸的小斑点还有些血缘关系。

  仿佛为了验证苏云起的话似的,一向见到外来马就会扑上去打架的斑点对待受伤的小马竟然意外地友好,甚至还从远处叼了新鲜的芨芨草给它吃。

  江逸一看就乐了,他家斑点可是马王后代,这匹小马没准还是斑点的弟弟呢!

  不管是不是,也不管将来它能不能像斑点一样驰骋于草原之上,都影响不了这一刻大家对它的关爱。

  大海和小川专门回了一趟家,赶着马拉来一辆平板家,还叫着几个强壮的小伙子,大伙一块把不能动弹的小马驹抬到平板车上,拉回家去。

  幸亏小马驹不过一米高,不然这个平板车还不一定够它躺的。

  回到家后,江逸给它安排了一个单独的马厩,是苏云起专门用木头圈出来的。

  在小川的协助下,小宝和小十三承担起来照顾它的责任,甚至包括换药和裹布条这样重要的任务。

  当然,有重要的也有琐碎的,比如每天要帮助小马翻身、换干草、喷洒驱虫杀菌的药汁,防止小马驹因为久卧而长热疮。

  不管是重要的还是琐碎的任务,两个孩子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除了力气不够需要大人帮忙外,其他都尽力自己完成。没有人抢着做“好的”,也没有人嫌弃“不好的”——江逸一直给他们灌输的观念就是,辛勤劳动就很棒,工作不分三六九等。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再说小马驹,小宝和小十三共同给它起了个名字——三宝,几乎没有犹豫也没有分歧,这个名字很快就定下来了。

  江逸怎么琢磨也算不出“三宝”寓意何在,小宝理所当然地说:“这是我和小十三的马呀,当然要叫我们两个的名字——小十三和小宝,就是‘三宝’!”

  苏云起在一旁笑道:“看来我也是想岔了。”

  “哦?”江逸来了兴致,“你是怎么想的?”

  苏云起从容地说:“小黑熊是第一个,小灰驴是第二个,这个……不就是三宝吗?”

  俩小孩听了,眼睛双双亮了起来。

  “小对哦!”十三仰头看着苏云起,眼睛里满是崇拜之情,“小黑是大宝,小灰是二宝,小马是三宝!父亲好聪明!”

  “咳!”苏云起移开视线,脸上虽然有些小尴尬,心里却泛起来丝丝得意——被儿子夸了……这感觉,挺好。

  江逸忍着笑,看着这一大一小,心也被填得满满的。

  ******

  好日子还在后头。

  江逸的沙枣园计划也是无比地顺利。

  作为大宁卫的头号长官,苏白生开个圈地批文的权力还是有的。不过,秉承着谨慎的原则,他还是事先同实际掌权人萧同知商量了一下。

  兴许是苏白生这些日子以来的“识趣”让萧同知非常欣赏,他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回报一番,于是,人家墨笔一批,江逸原本只是想作为试验园的一亩沙地,陡然就变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的所有浅滩——足足八百里不止啊!

  那份批文上并没有苏白生的印章,章程里确实有避嫌的规定,但也更加体现出了萧同知的诚意。无论将来发生什么,都不会有人拿这件事作为拿捏苏白生的把柄。

  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也算是不小的恩惠。江家自然感激,自此彼此间相处更加融洽。

  江逸到底没有那么贪心,他只选了一处水肥条件相对好的,沿着河边圈出十来亩水肥较足的土地,砍掉多余的树木,除去杂草,移栽上苏云起带人四处挖来的沙枣苗,算是布置成了一个半天然的沙枣园。

  枣园外围种了根深枝密的红柳,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个过程说起来轻易,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光是四处找合适的树种移栽一项,前前后后就花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江逸还开玩笑地说:“幸亏这是沙枣树,经得起折腾,要是放在家里那些‘大爷’们身上,指不定就会死给你看了。”

  大伙咧开嘴,明显晒黑的脸上挂着肆意的笑。只要有事做,日子就有奔头,人活着就精神。虽然他们没人会说什么大道理,但这份情感的流露却是实实在在的。

  江逸的劲头更足了。原本只想着凑合着混两年的他在大伙的感染下也跟着认真起来。

  枣园初具规模之后,江逸原本担心会有牛羊来这边搞破坏,起初的几天还跟家里人轮流去看守。

  没成想,那些牧民们听说种这些树可以结果子做吃食,还能当药材卖之后,不用江逸提醒,他们自发地就约束起自家的牛羊来,甚至还会自发地驱赶凑近枣园的鸟雀。

  他们还利用放牧的机会奔走相告,没两天附近的牧民包括家里的孩子都知道了这件事,每每路过,都是带着敬畏的目光看这片枣园以及看守枣园的江家人。

  这下,根本不用专门去看了。

  苏白生笑着点点江逸的脑袋,调侃道:“聪明过头,小人之心了吧?”

  江逸嘿嘿一笑,“草原人民真淳朴哈!”虽然嘴上开着玩笑,江逸心里却是震惊又感动,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投桃报李。

  ******

  江池宴给家里写了信,跟云舒和大海兄弟说了这边的情况,同时代替苏白生嘱咐他们一些日常生活事宜,又毫不做作地表达了长辈和兄弟们的关切之情。

  原本只是一封联络感情的家书,云舒却往深里想了一层。

  又一个月之后,正是枣花飘香、蜂蝶飞舞的时候,大宁卫所北城区的“江宅”迎来了两位亲戚——江二柱和王小五。

  彼时全家都到枣园去了,有的为了写生,有的为了干活,有的就是跑去玩。因为江逸起得迟了(实际没不迟过),所以家里只有他自己。

  “二柱哥,小五,你们来了?!”江逸心里的高兴可不是装出来的。

  “小逸,我们给你捎来些东西。”王小五眨着星星眼看江逸,脑子里全是粉红泡泡——又见到男神了,小逸还是这么棒!

  见到亲人固然喜悦,最让江逸惊喜的还是江二柱随即从车篷里抱出来的木头箱子。

  江二柱把箱子墩在江逸跟前,故作不满地说:“为了给你捎这十箱东西,我跟你嫂子可吃了大苦了,这冷喝喝的天有车篷不能进,还能窝在外面赶车睡觉,你说吧,小逸,怎么补偿哥哥我?”

  江逸眼睛直直地盯在那一摞箱子上,哪里还听得到他的话,难以置信地问:“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江二柱抱着手臂,拽得二五八万似的,“你想的哪样啊?先说说补偿的事罢。”

  王小五却是不满,把江二柱拉到一边,皱着眉头说:“帮江小秀才做事我是自愿的,才不要什么补偿。”

  “别,嫂子,这补偿我得给,真给!”江逸立马换上一副爽快的样子,无比欢喜又无比感激地说,“二柱哥,小五嫂子,你们可是帮了大忙了。”

  那是蜂箱啊,是于老头当亲儿子养着的蜂箱!

  “云舒让你们送来的?”

  王小五点点头,看着江逸的眼睛一眨不眨。

  江二柱吃味,把自家媳妇往身边一搂,对江逸痞痞地说:“不光是这十箱东西,就连我们也是苏先生‘送’过来的。”

  江逸一时没明白过来。

  王小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如今中原战乱,我那个赶车的活计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我听云舒说你又在这边弄了个枣园,就想着过来看看……小逸,那什么,你别为难,我……”

  王小五说着说着,自己就不说下去了,涨红了脸。

  江逸赶紧抓住他的手,笑道:“自家人,你们不嫌边疆苦寒肯来同我们作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爹跟小爹也一准高兴。”

  说着,他又看向江二柱,“大伯和大娘那边可说好了?”

  江二柱点头,“就是我爹让我过来的,出发前嘱咐了我八百遍要多多干活,帮你分担。我娘原本还有点舍不得,可是一说到你头上,人家那话风立马就变了——江小逸,我算看出来了,我爹就是你亲大伯,我娘就是你亲娘,我媳妇就更别说了,放着家里的枣园子不愿去,一门心思地就想来找你——你说你不就是长得好看点吗,还有啥?啊?”

  江逸得瑟地摸了把脑袋,哼笑一声,挑衅道:“就是长得好看,这还不够么?”

  江二柱扑哧一笑,抱拳道:“行,我服了。”

  江逸也跟着笑了,把他们俩领进屋里,倒了茶水,说道:“二柱哥,你别嫌我怠慢,你们俩坐着,我去外面叫苏云起回来,这几箱子蜂可得赶紧安置,不能就这么放着——说起来,这一路上带过来也不省事吧?刚才光顾着高兴了,这时候才想到还得找个会养蜂的!”

  江二柱挑眉,“你不是挺聪明的吗,怎么这时候脑子转不过弯来了?你以为这一路上我们是怎么过来的?这十箱子的蜂不用吃喝?”

  江逸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二柱哥,亲哥,莫非你还会养蜂不成?”

  江二柱喝着茶水,悠哉悠哉地说:“我可没那耐心……有人会呀!”

  江逸立马将视线转到王小五身上,王小五腼腆地笑了,“我也是刚学,李师父说勉强出师吧……小逸,我试着来,你别嫌弃。”

  “不,决不嫌弃,尽管试,咱家枣园大,枣树多,不怕试!”江逸乐得都没形了。

  

  第160章 乌木提亲

  

  五月,正是沙枣树花期正盛的时候,这十箱蜜蜂来得正是时候。不仅是蜂,还有会养蜂的技术人才,简直不能更周到。

  江逸知道,归根到底要感谢云舒的周到。

  他跟王小五商量着把这些勤劳的小东西们安置在枣园里。

  在这个过程中江逸发现王小五那副无害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缜密又果断的心,尤其在他擅长的领域,从不啬吝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样的人,用来赶车真是浪费了。好在,现在算是放对了地方。

  再说江二柱,凭着做伙计时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经验,从前听来的看来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都已经内化成了他的交际技巧,无论是和附近牧民打交道,或者在城里找人工跑手续简直是一把好手。

  江逸更乐了,说起来他们家还真少个这样的人,这下就妥了。

  要说唯一让他头疼的,就是附近的鸟了。

  河流下游的滩涂和湖泊是北边禽类的重要繁殖地,这地方的鸟实在是太多了,种类多,数量也多。

  从前沙枣树东一棵西一棵歪瓜咧枣不景气的时候,它们兴许还看不上,如今江逸种了这么一大片,精心照顾着,枝强叶壮的,可不就被盯上了嘛。

  尤其是一种红嘴鸟,当地叫“点颏儿”的,专啄花芯吃,一来就是一群,杀伤力极大。

  这鸟还机灵得很,有人赶时它们就躲得远远的,等人走了它们就呼啦啦地扑上来——总不能一天到晚守着吧?就算他们愿意花工夫守着,可一个人才能看住多大地方?守得了这处守不了那处。

  江逸愁得嘴上都起泡了。

  有时候他真恨不得配些杀鸟的药喷在花上得了,可是枣林挨着河边,不光是鸟兽,就连附近的牧民都是从这条河里取水饮用,这种方法肯定不行。

  苏云起心疼他,私下里没少跟两位长辈商量法子,甚至还向附近的牧民们讨教经验,最后终于让他想出一个虽然费力,却十分有效的方法。

  他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人,拔草蔓、割苇子,编出来一片片薄薄的草网。然后效仿着曾经抗击蝗灾时的样子,用柱子支了起来。

  江逸看着上面一个个拳着大小的洞,不确定地说:“这能行么?”就像个屏风似的,顶也没有,好像什么也拦不住的样子。

  苏云起淡定地笑笑,相对保守地说:“试试吧!”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他说试试的时候,至少会有八分把握能成。

  于是,江逸真就安心了,那天晚上睡了连日来的第一个好觉。

  次日。

  一大早,江逸还在梦中的时候,就被外面小宝兴奋的叫声吵醒了。

  苏云起把他往怀里拢了拢,用手掌掩住耳朵,温声道:“再睡会儿吧。”

  江逸睁开眼睛,看到窗外大亮的天色,又看看身边的人,既惊讶又开心——记忆中,很少有他起床后苏云起还在的时候,甚至包括刚成亲那会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枣儿沟发家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