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青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8-05-28 19:23:31

  原来那些高官厚禄的大爷们,好像日子过得也挺苦的啊。

  “——你们是不知道,那正四品的胡老爷,昨天听说在会议厅里连觉都没睡,出来的时候手都写得直抖!”

  “——那有什么?你是没看见,昨天张婶开夜市摊子到丑时三刻,会议厅里的人都没走完!”

  “这么多高官来来往往的是干嘛啊?”

  “干什么?为百姓做事情啊!你以为现在的种种好处是谁带来的啊,还不是皇上下了令,这些人再奔死奔活的去改,如今北平城的街道宽阔敞亮,跟以前那可是相当的不一样!”

  自从老大爷王琼来了以后,严世藩就把承学官的职位转交给了他,小心翼翼地陪老爷子重新熟悉北京城和各大重要地点,得了空再去研究蒙古和朝鲜的历史,熟悉所谓的外交官职务。

  一大会议召开的时候,他去跟听了许多场,还拿了不少的资料。

  如今印刷术日益成熟,开会之前虞鹤就整理好了绝大部分的会议大纲和核心文章,结成册以后按部门人头送发。

  严世藩这头开着会,天天忙的几乎没空吃饭睡觉,那头家奴在大晚上接他回府的时候,一脸的忐忑:“大人……”

  平时不都是叫老爷的吗?

  严世藩皱起眉,想了想道:“我爹来了?”

  家奴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大人您太聪明了!”

  严嵩原以为自己一去京城就能见着宝贝儿子,没想到愣是等到了月挂枝头都见不着人。

  他这次过来,一方面是因为接近年末,要代表南京礼部过来述职朝觐。

  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和夫人都想儿子的紧,过来看看他如今过得怎么样。

  老夫妻从南京一路赶过来,还没到北京城就已经感慨良多。

  严嵩是江西新余人,这些年在各地也见识了不少乱象,京城也曾经去过。

  可是……哪怕在路上,他都能觉察到明显的变化来。

  农田几乎是如天上下金雨似的,被开垦的越来越多了。

  朝廷明令鼓励开荒,但是要保护山林,开垦的荒地前三年免税,光是这一条就足够令大部分农民都趋之若狂。

  因为之前名为明誉令实则削藩的一道圣旨,整个国家脱胎换骨的上下被洗了一遍。

  大部分的宗亲和藩王把土地纷纷上交和丢弃,巴不得通过撇清关系来自保。

  后来又出了无禄令,让高官们也不得不弃卒保车,把那些乡民豪绅进献的土地纷纷放弃所有权,在土地逐渐回归百姓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土地被放置成了荒地。

  很多东西在送出太久以后,想还也还不回去了。

  他们一路北上的时候,只感觉这天下都变了模样,百姓们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路边的游商和茶肆,都比过去几年要好太多。

  以前一碟茶油鸡可能要六十文,可现在只要四十文就行——因为养鸡养猪的人越来越多,肉也成了百姓餐桌上非常常见的东西。

  “爹——娘?!”严世藩一下轿子,就看见了门口候着的双亲,直接加快脚步走过去道:“这么晚还在等我,早点休息啊!”

  他如今双眸清明,腿脚轻便,在王守仁过去几年的悉心照料下成长的挺拔颀长,早已有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

  严嵩看见如今的儿子眼睛都直了,喃喃道:“爹不是在做梦吧……”

  “怎么会?”严世藩无奈笑道:“这里风大,先进去再聊吧。”

  严母自然是高兴的涕泪交加,握着儿子的手半天都不松开,父子哄了好久才让她回去休息。

  待严母走了,严嵩才喝了一盏茶,一脸如梦初醒的看着他道:“怎么如今的北平城,变成这个样子了?”

  “哪个样子?”严世藩闲闲抬眸道:“变成这样不好么?”

  “不……你根本不知道。”严嵩沉声道:“这何止是翻天覆地!”

  他是弘治十八年被选为庶吉士,在京城做翰林院编修,可惜因为大病一场退官回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去了南京从国子监祭酒一路做到礼部尚书。

  上次来京城,几乎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三十年前的北京城,黄沙厚尘处处,游走商人也穿着破烂,还不时被官吏们追逐索要贿赂。

  不仅如此,街边尽是浊臭之物,若要说什么风景,也只有那狗尾巴草和墙头青苔。

  别说是游玩闲逛了,士大夫们都困在自己倾力修筑的小小园林里,不肯在这城中闲逛游玩,到处都可以看见流民行乞,本地人谈吐粗俗又蛮横,让人避之不及。

  对京城的所有美好幻想,在严嵩进入这个地方的一个月后,已经全部都破碎的随风飞逝了。

  可是如今——如今的京城,怎么会成了这样子?

  “为父问你,这大街如此宽阔敞亮,是哪个大人出的钱?”

  严世藩噗嗤一笑,无奈道:“是工部整修,皇上下的令。”

  “皇上?”严嵩愣了半天道:“这路边的松柏芍药,还有一树树的海棠,也是皇上让种的?”

  “是。”

  “那那些百姓都去哪里了?城中全被达官贵人们给占了?”严嵩露出担忧的神情:“爹可看见了,这京城中心的高楼林立,还有许多宏伟的大殿——这是哪个大臣发迹了?”

  “爹,这不是人家的东西——你看见的估计是中央医院和银行之类的东西,”严世藩耐心道:“中间那个连围墙都没设的,是未来的公园,也就是公共园林,会有太湖石海子,还会修的比那些大臣的园林更好看,百姓们都可以进去游玩。”

  “什么意思?公共?”严嵩愕然道:“公什么共?这天下不都是皇上的吗?怎么归百姓了?”

  “事实就是,”严世藩慢悠悠道:“皇上把他自己的东西,就这么送出来给百姓了。”

第115章

  严嵩跟儿子絮絮叨叨的聊了一晚上, 第二天刚好休沐,一大会议已经进入收尾工作, 严世藩作为中级官员也不用过去处理琐碎的总结工作, 自然陪着老爹在北京城里逛一逛。

  严嵩虽然自负是见过世面历经过风雨的人, 可是在出门之后,全程眼睛睁的就跟铜铃一样。

  当初传来消息, 说是要取消路引的时候,严嵩还和同僚们犯嘀咕, 说皇上撤了这道禁令,那天下得乱成什么样子。

  问题是,严世藩午饭带他去了趟竹茂集,那里相对清雅有档次, 往来的也是富贾和达官贵人。

  晚饭又去了趟云禄集, 那里勾栏戏台处处,百姓云集其乐融融,无数小吃也是汇集了南北的种种好处。

  下午的时候也没干啥, 就是去中央银行逛了一圈,又去医院那给老爷子看了看身体。

  等打道回府的时候,严嵩整个人都陷在一种被洗刷全部认知的恍惚里。

  也就是说, 如今的老百姓都不用去找郎中,朝廷直接开了家医院, 价格还那么公道便宜

  还有,这天下的商人都汇在京郊的新城区里做买卖,百姓们过去逛还可以直接坐公交——有这样的好事情?

  大概是被馅饼砸的晕头转向, 以至于第二天儿子出门上班,老爷子又带着老太太和家奴在京城又晃了一整圈。

  老头儿现在连辞官养老的心思都有,儿子已经长大了出息了,自己礼部尚书的闲职做了跟没做一样,还不如从南京收拾家当来北京过好日子。

  再说了,儿子眼瞅着越来越大,怎么着也要陪着他立府成家,帮他相个不错的婚事啊。

  一大的事情一过,虞璁就总算歇了口气。

  把这几年的总体方针和指导思想一定,八部的高官们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可以跟发改委灵活协商和交换意见,整个朝廷终于有点国家机器的样子了。

  他给陆炳特批了十天假期,让他好好休息养养操劳的身体,少加班熬坏了身子。

  给佩奇弄了头小乳猪,让那猪在小院子里撒欢的乱跑,算是给长身体的豹子打打牙祭了。

  眼瞅着快年终了,事情一步步的进入完善的状态里,皇帝琢磨了一下,决定提前让礼部那边去采买年货,给六十岁以上的老臣们还要给额外的物质和财资奖励。

  至于孩子们……

  虞璁还真是想了半天,到底该怎么考。

  肯定不能从文理入手,孩子们年纪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何况自己要的可不是什么尖子生高材生,要的是一个足够匹配的继承人。

  自从之前他跟孩子们招呼了这件事情以后,六个孩子基本上每个人都出宫巡游了二到三次。

  他自己平日里是能带则带,基本上都是抱着一个牵着一个,或者一起坐车去香山烧香散步,看看湖光山水。

  孩子们表现各异,但是出奇一致的是,在外面都相当的乖巧听话,没有一个人有现代小孩的闹腾劲。

  后来虞璁一琢磨,估计是都很紧张——毕竟在笼子里的宫中呆了好几年,突然进入一个人声嘈杂而又摩肩擦踵的环境里,恐怕有的孩子已经吓得话都不敢说出来了。

  皇上给陆大人放假的同时,也给自己放了五天假。

  他思来想去,还是把崔太医叫了过来:“让中央医院休息一天,虞鹤那边会协调你们清场控场,收拾干净点,明天朕会带着孩子们过来。”

  洪家三人已经被扒了皮示众三天,那三天里虞璁自己都不敢出门,怕骑马走错路碰见那辣眼睛的景象。

  现在等事情都基本平息了,他才敢把孩子们再六个人一起带出去一次。

  要的,就是考察这些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个小包子在前一晚就听说了消息,个个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有关孩子们的事情,宫妃们自然都紧张又期待,但是她们毕竟是平民家庭出身的普通女子,就没有几个懂的宫外种种诸事的——一开始还会格外认真的叮嘱孩子们许多,可后来等孩子们把宫外的见闻讲给她们听的时候,才一个个变得失落又欢喜。

  开心的是,孩子们终于能不如她们一样,日日夜夜的望着宫墙上挂着的那半弦日月,十几年都走不出这里。

  失落的是,原来外面的世界变化了如此许多,却都已与她们无关。

  第二天一早,虞璁就穿好了皇家的常服,同样装束的孩子们也相继被轿子送了过来。

  “都到齐了?”虞璁想了想,太医院的高官们估计已经去中央医院那候着了。

  孩子们站成一队,神态恭敬又乖巧,明显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

  “好了,一起坐轿子出城吧,父皇今日带你们去看看中央医院里面是什么样子。”

  出于各种考虑,中央医院已经清空了附近的所有人,算是停业休整一天。

  为了保持干净,上下角落都被反复擦洗过,用艾草熏了两遍,还进出都放了火盆。

  一行人下轿的时候,医官们已经按职位排列整齐,齐齐行礼致意。

  旁边护卫着的锦衣卫们神情严肃,不断地在观察远处的情况。

  “好了,走吧。”虞璁神情相当轻松,与崔太医简单寒暄两句之后,示意他如导游般带着孩子们,从一楼往上绕着圈的看看。

  这样做,好像很荒诞——带孩子去哪里没有教育意义,为什么要去医院?

  医院也就罢了,病人全都驱散掉了,让孩子们看这些有什么用?

  虞璁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这些孩子,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医院这个概念的。

  他们只要病了,就有专门的太医过来诊脉开药,什么都直接送到眼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科学发展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