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青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8-05-28 19:23:31

  “这么多?”虞璁愣了下,心想这些珍奇恐怕都是京城那些高官首富砸出来的,他们好面子又贼有钱,何况这些东西都是皇宫流出来的,自带皇室光环。

  哪怕如今国务院里用的烟灰缸流传出来,估计都有不少人挤破脑袋抢吧。

  “除了官宦参与拍卖之外,还有徽商、浙商特意赶来,据说是听到消息之后,连夜备了快马。”

  是哦,这商人地位低贱,如今能蹭点皇室的东西,那也真是算给自己长脸面了。

  一百六十万啊……不多不少全归自己。

  虞璁想了一刻,心里算是终于安定下来了许多,他开口道:“这进出库的钥匙,只有你我各持三把,少一把都开不了,是么?”

  “是的,陛下。”赵璜从来没跟皇上坐一个桌上吃饭,这时候连枣核都囫囵吞下,相当拘谨。

  “朕下午,可能要开仓放银,你下午哪都别去,等陆大人过来找你。”

  虞璁思索着军营里的情况,慢慢道:“工部的事情,暂时交给那几个侍郎来管,听懂了吧。”

  赵璜点了点头,很认真的应了一声。

  由于三大营的位置略有些远,子时未过,虞璁便穿好了正装,在锦衣卫的护卫下从正门开道,用较快的速度向郊外前去。

  这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总人数在起初有十七万之多。

  可是在嘉靖时期,其实剩下八万不到。

  根本原因在于前朝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时,皇帝听了太监的谗言,去御驾亲征,还被敌方俘获。

  当时死了十余万的兵士,将领也死了六十多个。

  要不是当时有于谦死守北京城,也没自己现在什么事儿了。

  如今这三大营报上来的有十万余人,可是虞璁自己知道,真正能打仗能守卫国家的,其实只有八万不到。

  老弱病残,空饷空位,什么问题都多得是。

  陆炳在朝廷里往来听风,自然清楚其中的门门绕绕,如今皇上突然要过去视察,恐怕又会勃然大怒。

  虞璁在这一路上都不断的告诫自己,莫生气,莫生气,生气太多了会短命。

  这军营里的贪污腐败,不正视他就没法解决他。

  眼下自己不光要壮大锦衣卫的势力,给他们加薪加员,还要拿稳兵权,让这些人都知道自己是给谁卖命的。

  这样哪怕宫里那些文官死命蹦跶,自己心里也有底气。

  桂萼也好,严嵩也好,这些人再怎么造次,也碰不了兵权。

  之所以没有被皇帝收拾,那是因为大明朝真正励精图治的皇上,根本没有几个,大部分当皇帝的还不是得过且过,哪管国家死活。

  眼瞅着快到了,锦衣卫跟守着营门的小厮一通报,那几个将领都督,还有听闻消息慌忙赶来的兵部尚书,全都候在了营门前,谁都没有想到皇上会来这么一出突然的巡查。

  两列精兵立刻过来当作仪仗使用,一列大臣守在了门侧,心情忐忑的等皇上下玉辇。

  在虞璁下宫车的那一刻,所有人当即跪下,山呼万岁。

  浩浩荡荡的声音可穿百里,倒真有那么几分国家元首的感觉。

  虞璁冰冷了神色,默不作声的走了过去,见着了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李承勋,不紧不慢道:“李立卿,陪朕进去走走吧。”

  李尚书自然知道这里头的情况,忙不迭道:“皇上,这兵营上下未知您要过来……”

  “不要废话了。”虞璁打断道:“开路。”

  几个高官面面相觑,只好硬着头皮陪皇上往里走。

  陆炳同虞璁并行一侧,手握刀柄时刻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一众锦衣卫训练有素的跟在另一侧,亦然不发出任何声响。

  虞璁有意去看神机营的情况,这里虽然还在日常操练和运行,果然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一致。

  大部分人都肌干骨瘦,一副难民模样,一个个见着皇上和大官们过来了,都是强行提起精神,不敢有任何的放松。

  虞璁一路边看边走,什么都没问。

  他其实心里很清楚,经过朱厚照那一通乱来,现在什么都是百废待兴,哪怕多拨些银子下来,也都会进某些人的肚子里。

  不过其他人他不清楚,这李尚书清不清廉,在历史上还是记载清晰,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错的。

  也正应如此,他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心里还是对这李大人保留了几分好感。

  左右掖军、铳炮火器,还有各军各司的营总内官,都模样破败而尘土满身。

  至于盔甲什么的,恐怕也都许久没有更新过了吧。

  这整个军营,都弥漫着一股得过且过的气息。

  虞璁越看越沉默,开始还与高官们搭几句话,到后面来一言不发。

  几个大臣都心里有数,越往后越战战兢兢,生怕龙颜大怒,一不小心就被剥了官职。

  他们也想搞好军防,可真的是没钱啊。

  平时不花钱打点宫中的那些狗逼文官,他们这些武官压根就没法活。

  单是桂萼和张孚敬那群鸟人的挤兑打击,都够自己喝一壶的。

  直到整个神机营巡查完,他才缓缓开口道:“李尚书,你去替朕传旨。”

  “找个地方,把这几万大军都集结起来。”

  “朕有话要说。”

  虞鹤掏出了准备好的改良版电磁大喇叭。

  皇上……今天又要搞事情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

  穿插了些说理的内容,主要是想跟大家解释清楚故事背景,这样可以更清晰的纵观全局。

  解释几个小问题:

  1、石头房屋。还没有确定是石料还是砖块,但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在战火中都能保存,这样才能让文化更好的延续。至于工艺,文中也说了,古代的工艺都是为了君王服务的,何况中国有名的石制建筑也有很多。

  2、公交车。公交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算是社会福利的开端。

  如果能带动整个北京城的GDP发展,那有钱坐车的百姓也会越来越多。

  3、明后天的更新都会超好看,如果我有空就日个万哈,毕竟又是一个小高潮了。

第36章

  其实寻常人, 可能也就在春运的时候,才能无比真实的感受到什么是几万人。

  从上地铁起, 到车站前的安检, 几乎连脚都塞不进去。

  到处都是汗臭味和呼吸声, 让人颇有种求生逃跑的冲动。

  但是此刻,虞璁和几位将领站在高台上, 看着一列列的骑兵步兵接连跟随号令前往演练场,心里的感情非常复杂。

  本身这个时代地价不贵, 演武场也特意选了这种可以容纳几万人的大地方,当无数的队列纷纷到位时,台下只见人头攒动。

  他视力极好,看得见其中无数人穿着破衣烂袄, 还看得见他们浑身脏垢, 怕是许久都没有洗过澡了。

  明代的士兵条件之差,地位之低,简直超出想象。

  几个大臣已经浑身都跟进了跳蚤似的, 就盼着皇上少生些事端来。

  这禁卫军虚报空饷的事情,还有肉眼都能看出来的凋败残破,那每一桩都够自己全家砍十个脑袋的。

  可是人在官场, 当真是身不由己啊。

  “实际有多少人?”皇上淡淡开口道。

  “七万八千余。”李尚书如实道。

  这个时候还想瞒,根本瞒不住了。

  “饷银实际耗费多少?”

  几个大臣又面面相觑, 谁都不敢开这个口。

  “每年总支军费,约两百三十万两。京畿卫军每人每年十五两,每年支出八十五万两以上。”

  李世勋知道, 皇上明慧至此,怎么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他一句话说完,直接撩袍跪下,不敢再出半声。

  其他几个都督见李尚书都跪了,忙跪下来跟着告罪。

  那些士兵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麻木的跟随着号令,继续集结整合。

  年轻的帝王沉默了许久,任由他们跪着。

  陆炳站在他的身侧,也一言不发。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连起来的。

  明朝的军队制度,是世兵卫所制。

  当年太祖爷爷在位的时候,官军有一百二十万人有余。

  按照老祖宗的设想,他们不仅可以免除各种差役,还能闲时屯田耕种。

  在当时那个大环境里,这样的军事集团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没有任何的压力。

  坏就坏在自己那一串串兔子般能生的亲戚里。

  他们肆意的搜刮田产,以至于普通百姓都无田可种。

  有的藩王哪怕人被拘在府里,手也能伸到湖广两省,肆意的吞并大量的良田。

  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屯田制名存实亡。

  那些原本应该去耕种的士兵,如今跟奴仆一样任由高层使唤劳役,待遇之惨不亚于奴隶。

  如今最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逃兵。

  现在鞑靼还没有进攻,全国就已经有几十万的逃兵,看管他们的军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等着人跑了去贪了他们的饷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科学发展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