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青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8-05-28 19:23:31

  ——军制已改。

  所有来自各地的高级将领都被拉去分批分等级开会,回来时无一不抱着厚厚的文件,再神情复杂的一层层往下通报。

  整个军队的制度改革,如果单纯看文件的话,极其复杂。

  但通俗而言,其实就是三件事情。

  一,改良五军都督府的责任制和分权,也同样以此改掉全国各地的都督制度。

  给予他们率领本部军队的权力,给予他们更加宽松的指挥权和任免权。

  这一条被王守仁为首的文官仔细斟酌框定,让他们既被制衡的无法以权谋私,被其他机构严密的监控,同时在作战和使用兵法上更加自由,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更快的出兵应急。

  二,增设荣誉制度,每三年层层评定表彰,设全省、全国标兵模范,给予高度的名誉和财物奖励。

  除了表现优异可以得到嘉奖之外,但凡是军人,全家都可以得到赋税的减免,只用交役银,不用再行徭役,而且役银的份例也比常规百姓要少许多。

  屯田制更加动态而因地制宜,严格管控军队抢占民田的情况。

  在无耕种任务的情况下,但凡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如修建水渠、河道、建筑等事物时,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对应的酬劳,并且也视之为履行军务。

  这第三件事情,就是增饷和反腐。

  虞璁相当机智的想到了一个抽调法。

  每年他都将自己亲手做个签筒,亲手抽不定数量的木签,再安排暗使去指定地点查访军情。

  如果说查到了贪赃枉法甚重的情况,会采用上下连坐制度,一个都不会放过。

  这越随机,才越让那些军官们人心惶惶。

  他们当中,早就有人听说了巡农使的神出鬼没,也听说了朝廷现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

  正因如此,当军队里也开始施行类似的制度时,竟然有很多人高呼万岁,终于了了心头之恨。

  陛下,终于还了他们一片朗朗乾坤!

  -3-

  军队驻扎在京城之外,十几万人等待着被调遣和重新分配。

  与此同时,虞璁设立了一个新的设施,那就是匿名箱。

  匿名箱一共有四种,木箱是处理普通千户之流的,铜箱用来状告五品以下的将领官宦,而银箱则用来弹劾五品以上的重要人物。

  还有一只被漆成红色的箱子,被安放在了京城各处人流量大的地方。

  前三种箱子不定时的下发,并且在京城中出现,知声堂里亮相,还被下发到各军营之中,进行新一轮的传递。

  一封封告状信被塞进去,甚至连入口都被堵住,根本无法再往里塞。

  而红色的那只箱子,是针对大理寺之流的反腐机构的。

  虞璁知道,这些信件必然需要大量的分流和重新审核,肯定有许多重复和无效的信息。

  也有可能有人趁机诬陷乱告,就为了把水搅浑。

  ——可是,国子监那边修书的几百号人,这不刚好闲着呢嘛。

  资源的充分分配和利用,就可以有效推进行政的进度。

  到了十二月初,所有军队都已完成了基本的重新分配,和制度学习,开始各自返回他们或新或旧的归属地。

  而在这个时候,反腐反贪的结果也进入第三轮的筛选和查证中。

  什么叫打一棒子再给个胡萝卜呢?

  你锐意向上,就给你丰厚的俸禄和足够荣耀的光环。

  你鱼肉百姓,那就直接薅了头衔和家底,从此不得翻身。

  往好处走,就有无尽的好处。

  往坏处走,就会被公示出来,被千万人唾骂如过街老鼠。

  如果不在加薪加赏加奖金的基础上反腐,那完全是在给自己挖个坑往里跳。

  虞璁想到这心思一动,回头又好好奖赏了一番自己最亲信的几个臣子。

  陆炳猝不及防的领了一笔奖金,此刻虽然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却也暖了许多。

  就连佩奇的晚餐都多加了一块肉,小家伙吃到肚子圆鼓鼓的,索性跳进太液池里,给皇上叼了只大白鹅权当报答。

  皇上看着这肥鹅想了半天,索性叫黄公公拿来梅子酱,三人又是搓了一顿烧烤。

  在九月之际,翘首等待消息的藩王们终于得到了自己被诈的结果,还得到了新的一令。

  ——贺寿之礼,不得盘剥民脂,当抽成明誉令之半,附各府玉牒,悉数送京。

  那个深居京中,素未谋面的帝王,终于露出了他的手腕。

  第一步,是给他们充分的权力,去杀宗亲,还田产,得财宝。

  第二步,是假借军情收割军队,重新分配和严整纪律,用一次次的会议让各地的将领都更加心忠朝廷,而不是他们那些藩王。

  第三步,就是把这些已经被折断羽翼的藩王,全部都搜刮个底朝天。

  这皇帝的生辰,是在九月十六。

  不光要百臣贺寿,藩王们也得给礼物。

  这圣旨简直说的明明白白,不许朝贡来自民间的东西,你们抢了多少好处,都得分一半给皇帝,还得备上清剿前后的玉牒,说清楚自己都干了什么。

  藩王们哪怕有一两个早就防了这一手的,也明白现在大势已去。

  每轮的改革和谋策之中,肯定有明眼人能把事情都看的清清楚楚。

  但他们只保得住自己,却不能拦住那些只知道趋利避害的蠢人。

  虞璁这生日一过,就过到十二月份了。

  这小皇帝如今混的跟黑社会老大一样,不仅明着抢,还腿都懒得动,直接让那些藩王们自觉送过来。

  北平的禁军已经扩充到了十万人精军,那些个病弱老残的都被遣散送归,根本没有挽留的意思。

  军籍如今仍旧保留,但在服役完指定年限以后,就可以申请退出。

  当然这个朝廷批或者不批,还是看整体军备的情况的。

  三人组奔波来回整三个月,就连陆炳都不得不认识了不计其数的各种将领,现在做梦都在开会。

  虞璁嗓子发炎了几次,动不动见面接见一群人到眼睛都酸了。

  要不是豹子越长越长,毛越换越勤快,也没啥能中间取乐的事情了。

  佩奇虽然不清楚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啥,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主人给自己梳毛挠下巴的频率与日俱增。

  有时候来乾清殿的人太多,他还会特意把自己抱着和他们聊天。

  一群人瑟瑟发抖又不敢反对,还不是匆匆说完了就跑,哪里敢套近乎。

  这十二月一到,眼瞅着又要过年了,皇帝也总算进入了半休假的状态。

  首先文武百官都调教的差不多了,其次藩王和军队的事情也搞定了。

  总算不用跟人打交道,而是要锐意强建,备战未来的北伐了。

  于此同时,三样事情也接踵而来。

  第一是望远镜和眼镜开始四处传播。工部有意把炼造玻璃的配方在知声堂工部,果然又养活了一批没饭吃的流民,让他们加入各处的工匠铺子,开始为老百姓们造玻璃。

  第二,便是军火和兵器的两轮改革和定型完毕,无论是手铳的发展还是火炮的修建,都因为资金的充足和管辖的严密茁壮发展,眼瞅着就比从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既然准头好了不少,而且无论是稳定性,填装速度都有明显的改良,那么这个图纸基本上可以应付现阶段的要求。

  皇帝在听说这事儿的时候,那叫一个开心啊。

  这图纸和火药比例调整进阶了,兵工厂也建在旧城墙的外头了。

  北京城还在重新规划之中,城墙到底建多高也没有想好。

  但是兵工厂一建好,虞璁就连忙叫了许久不见的赵尚书,两人再去一趟这新地方。

  赵璜知道这最近三个月里的新闻,许久都没去叨扰皇上。

  这乍一见,还真有点认不出来。

  去年还笑容青涩的年轻人,如今像是璞玉被打磨抛光,既沾染着明玉的温润,又能看出他坚韧而又沉稳的气质来。

  短短一年,竟然成长了如此许多!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的运动和锻炼,他现在身材更为颀长,不仅皮肤有光泽了许多,整个人也带着熠熠的朝气。

  当真是盛年啊。

  赵璜看着皇上这样的兰芝瑰姿,由衷的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不天天做五禽戏了。

  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延年益寿的法子,当真是妙啊。

  他们两人策马前行,在兵工厂不远的地方,看着数千工匠在搬着原有的东西,准备往里面迁移。

  这兵工厂也是石材结构,不仅有四层之高,而且结构讲究,空间非常的大。

  这遥遥一望,都有种看见某个企业的感觉了。

  虞璁之所以吩咐他们把兵工厂造成砖材的石制结构,就是为了让它不会被一把火全烧完,在消防和取水方面也格外讲究。

  一旦这里发生着火的情况,也会有专人在半柱香内灭火扑沙,尽可能的挽救情况。

  当然对于人员进出的限制和监管、各种对应制度的树立,这儿就不用再赘述了。

  “陛下。”赵璜看着这极为气派的兵工厂,由衷的感慨道:“有了这新的地方,匠人们想必也能大展拳脚,为禁军造出更好的铠甲和火炮出来。”

  虞璁吹着清新的秋风,接过鹤奴递来的新鲜柿子,咬了一口慢悠悠道:“朕今天过来,是为了给你带个好东西的。”

  一听说皇上又要出新注意,赵璜眼睛都亮了。

  怎么感觉这货都开始摇尾巴了……

  虞璁轻咳一声,又啃了口柿子,从容道:“这个东西,叫流水线。”

  “流水?”赵璜懵了下:“这附近确实有一条河。”

  “你这呆子……”虞璁噗嗤一笑,翻身下马道:“赵庭实,带朕去里头转一圈。”

  这兵工厂虽然场地很大,但是分的颇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科学发展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