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青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8-05-28 19:23:31

  所以大量的人前来跟随老工匠做体力活儿,时间一久也懂了各种要领,效率那叫一个高。

  这搬砖的挖沙的挖石头的都有基本待遇,宫里的开支居然还依旧维持在平均线上,还真得感谢冥思库的兢兢业业了。

  毕竟,这吐赃的人越多,肃清的态势就越风声鹤唳。

  谁都怕半夜被锦衣卫敲门,索性规矩办事。

  思索之际,自己已经坐轿子到了太医院。

  门口的小太医一见是皇上来了,忙不迭行了个礼,再赶回去叫那几个大人过来评判。

  其实这次虞璁来这里,是因为不经意间自己想起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于《儒林外史》,讲的是一个主妻被丈夫和小妾联手坑害,连药物都被大夫刻意做了手脚,最后不治而亡。

  虽然知声堂应了自己的要求,定期的宣传中医的基本知识,尽量的给民众讲得深入浅出,但是也难抵过这庸医和某些人刻意害人啊。

  要知道,这民间医学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可能有人阴阳五行之说都背不清,就开始行医害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给一个基本的规范,起码来一场普通范畴内的考试,给予相关的资格评定,也算是有个大众参考的东西了。

  崔太医听了皇上这么一讲,深感赞同:“陛下,这行医治人,起码该背的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样的书,该会的汤药方子也不可以出错才行。”

  疑难杂症当然另做打算,可最基本的药理和医理,可不会有什么大的纷争。

  虞璁心下一动,又开口道:“朕以为,可以制玉牌数百,就命其为‘泽医令’——凡是通过考试,得到此令者,一方面需备案太医院,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荣誉之证,让更多的百姓问医求药,甚至吸引学徒拜师学艺。”

  “陛下英明!”崔太医摸着山羊胡子道:“那这考试之卷,是……”

  “由国子监和太医院这边一起承办。”虞璁解释道:“题目类型,可以参考这寻仙考的理科试卷,做选择题、问答题不等,更重要的,是考核他们对基础医理的掌握。”

  旁边的几个老太医也纷纷点头,感慨终于有此举策,能惠及百姓了。

  这郎中有几个真看过书,还是一知半解的,经过考试一审便知。

  百姓们去知声堂听见消息,见着官方出示的正版泽医令玉牌的,也更方便去识别是李逵还是李鬼。

  “春天会试,夏天寻仙考,这秋天,就称作杏林测吧。”虞璁想了想道:“现在是五月,还有六个月可以宣传此事,并且准备试卷和考试范围,往后如何在全国推广,又如何来京城会考,自然都交给你们太医院来定。”

  如此一来,太医院也可以收纳不尽的人才,继而为皇室和高官们效力。

  “杏林测便定在十一月一日,正是银杏叶开始变黄的时候,如何?”

  “陛下圣明!”

  -3-

  俞大猷回京之后,又去找了一趟唐顺之。

  他在京城找了个小宅院住下,还给俞大猷也匀了一个房间,师徒二人相见,免不得谈笑许久。

  “师父,你觉得这皇帝,什么时候去打蒙古人啊?”俞大猷压根懒得管那些朝廷上的纠缠,只率直问道:“老子还想打仗!之前你教我的棍法真他妈的好用!”

  唐顺之心想自己一个斯文人,怎么就教不好这呆子,只无奈笑道:“还得等些时候。”

  “还要等啊。”俞大猷略有些烦躁,又想了想开口道:“师父,我们那天晚上跟蒙古人打仗,我突然想了个法子。”

  “什么?”

  “兵车!”

  唐顺之眯起凤眸,语气略变了几分:“说来听听。”

  虞鹤的白名单里,在最近又增加了唐顺之这个名字。

  他虽然对这个清秀的书生并不熟悉,但有种本能的好感。

  一看就跟杨一清似的,都是鬼精的狐狸转世吧。

  没想到白名单一加,唐顺之就进了东殿,还带上个看似莽夫的武官来。

  虞鹤忙招呼了几声,转身放下折子,去了正殿通报皇上。

  “两?师徒都过来了?”虞璁这头正在啃陆大人悄悄送的糖葫芦,挥手道:“放他们进来吧,不碍事。”

  唐顺之一进正殿,就听见了咔嚓咔嚓的啃糖葫芦的声音。

  明显虞璁没把他当外人,也懒得在同龄人之间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

  这些鬼才哪里是能被规矩束缚住的人?

  “爱卿近来胃口可好啊?”

  “回皇上,还不错。”唐顺之示意俞大猷跟着行礼,又接过他手中的卷轴,笑道:“臣有一宝,今日想献给皇上。”

  虞璁放下葫芦串,走下玉阶过来,好奇道:“什么东西?”

  如果是字画,那还真是送错人了。

  “兵车战术。”

  画卷徐徐展开,竟是好几种操练的法子,和兵车的图纸。

  “这是谁想出来的?”虞璁看了几眼,暂时没明白是个什么东西,抬头道:“具体怎么个意思?”

  俞大猷很自豪的高声道:“这是我和我师父一起想的!”

  原来,俞大猷虽然粗莽,但是心思极细。

  在那一夜,其他执罡军都在掠夺部落之时,他一直在旁边观察蒙古人进攻的法子。

  “这些鞑子都在马上作战,所以相交之时‘彼高我下,万无取胜之理’。”俞大猷神情颇为认真,任由唐顺之在一旁浅笑着看他:“微臣觉得,这三大营里的环刀、骨朵,都应该改!”

  虞璁眯了眸子,执了茶杯若有所思道:“怎么改?”

  “应该改成虎叉、龙刀——还有钩镰刀!”俞大猷极其严肃道:“这骨朵环刀,虽然同步兵相战时能大砍大挥,但是对于打骑兵而言,还不够长!”

  “你说的那些,又有多长?”

  “接近七八尺!”

  虞璁差点又一口茶喷出去。

  一丈差不多三米,你这也得有两米六了吧。

  “陛下切莫惊怪,正是因为龙刀虎叉极长,对阵之时才可砍可刺,马还没有跑过来便已经被制住了——”俞大猷示意他看自己画的图,又补充道:“最好左手再执盾牌,这样更方便滚杀敌马!”

  只要砍断马腿,哪怕是让马无法自由奔驰,都足够致命!

  理论上,这么干确实可以。

  但是与之配套的,应当是全面的军队体质提升。

  想要驾驭如此特殊的武器,更要在臂力、体力、耐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正好这明军在半年后要出征西北,现在更要开启一轮的体质监测与考核。

  完全两不耽误。

  虞璁细看着他画的示意图,慢慢道:“但单是如此,恐怕不够吧。”

  唐顺之点头一笑,示意他看向另一边:“臣以为,可以形成一个战车车阵。”

  马上步兵十人,骑兵二十人,战车一辆,步兵又十人,统共四十人一列。

  “这如果遇到敌人了,先用战车挡在前面,使对方的战马无法冲刺而来,”唐顺之解释的相当清晰,语气从容不迫:“车上的军士直接操起火枪铳炮,射击一轮之后,马上步兵出阵放铳与弓矢。”

  等于说先用车形成小型的战壕,再接上两轮的射击,足够吓退马匹。

  “然后呢?”

  “两轮射击之后,车上军士装填,马上步兵回阵,骑兵再驰骋而去,趁机砍杀,其余步兵在旁边收割首级。”唐顺之示意他看向这独轮车的奇异样式,以及那车上装置的长毛:“这车犹如刺刀,不但轻便易运,遇坑时也能方便抬起。”

  难怪搞得跟马戏团似的……

  虞璁之前看神机营演习的时候,心里一度不是滋味。

  老旧的神机营不但装填过慢,而且都是三排轮换,估计这头装填还没搞完呢,头都被蒙古人割掉了。

  想要打蒙古,就要灵活机动,就要全方位的互相配合。

  至少在这一点上,唐顺之深得他意。

  “实践出真知。”虞璁垂眸道:“唐顺之,朕命你为从五品镇府,俞大猷,朕命你为正七品都事——”

  “执罡军中划分一千人交由你们统管,朕只给你们两个月。”

  八月之时,他要再去抢一次东蒙古。

  “谢陛下!”

  待交流完之后,两人各自告辞,虞璁回到御案前批了会儿折子,又定不下心神来,索性再看会儿这地图。

  这个时候,他就格外的怀念现代。

  古代的地图没有经纬线,一切都是抽象又模糊的线条和备注。

  他虽然看地图看了这么多次,很长时间都没有搞清楚。

  这个安南省——到底是什么东西?

  明代的地图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而且名词也都乱七八糟的,毕竟是卫所制度。

  他之前看安南两个字,都以为是云南,可是现在越瞧这个位置,越觉得……怎么像是越南啊。

  “陛下?”陆炳拎着象棋饼和桃花烧麦归来,见着虞璁又在对着陛下发呆,便开口唤了一声。

  虞璁先是动了动鼻子,闻着香味忙转过头来,相当满足的喝了口鲜果酒,再开始吃这热腾腾的点心。

  “你说这安南,是个属国吧?”

  陆炳由于家里长辈谈论过此地情况,一时反应的颇快,趁着皇帝在啃烧麦的功夫,跟他把前后都讲了一遍。

  原来,这安南从前是胡朝,在朱棣那一代被率军消灭,又为了回应当地官吏耆老“原复古郡县”的请求,改安南国为交趾布政使司。

  但是由于确实离中央太远,管理不善,到了明宣宗那一带时决定罢兵,撤军八万余人北返,罢了这个布政使司。

  也就是说,这个古代版的越南曾经是中国的一个省,也是边境。

  天高皇帝远,死活管不着,就在杨士奇等人的劝谏下给扔了。

  虞璁听到这儿差点被噎着,忙喝了好几口果酒。

  ——怎么着,自己家的祖宗就这么喜欢扔地方啊?!

  洪武永乐把河套边陲扔了不说,越南也不想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科学发展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