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高考那一年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远上天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2-01-02 22:22:23

  下午下课,两人去学校门口买了杯关东煮,就飞奔向了球场。

  虽说球台不紧张,但是能早点上场不排队更好,这点关东煮他俩肯定吃不饱,不过学校门口的关东煮味道确实很好,比食堂里卖的好吃,而且冷天最适合吃关东煮了,串成串泡在汤里,喝一口暖乎乎的。

  纪时和曾泰然果然先抢到了一张乒乓球台,两人一人一个球拍,拿着球慢慢打了起来。

  曾泰然用的是一副蝴蝶的,贵一点,纪时的球拍是红双喜的,学校门口的小店里就能买到。

  曾泰然老嘲笑纪时球技不行,其实他也比纪时好不到哪儿去,最多就是削球好一点,纪时不会削,曾泰然时不时给他上演一把难忘今削。

  “你们今天到这么早啊?”

  两人正打着,乒乓球台边上排起了队,有人来了纪时和曾泰然自然不能随意地打了,得开始记分了,果然,打了3局纪时就不敌曾泰然,自动让出了宝贵的位置。

  大家来打球的都是各自带着自己的球拍,基本不会用别人的,纪时下来之后排在后面,等第二个人和曾泰然打,下一个输球的人继续排队。

  和他们一起打过几次的看脸都有些熟悉,不过纪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对方是几班的,当然这也不重要。

  不过这次和对方一起来的男生纪时看着倒有些眼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对方好像也往他这边看了几眼。

  “沈钧,该你打了。”

  对方应了一声,纪时这才想起来,这人他好像在老师办公室见过,那天签字的时候打过照面的。

  他好像是1班的,这次月考数学考了第一。

  沈钧慢吞吞地取出球拍,和对面来回打了几把,过了一会,一局打完,他赢了对手,又停下来甩了甩拍子,忽然,他转过身看向纪时:“你平时听力用什么资料?”

  纪时:“?”

  虽然有些茫然,纪时倒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人,对方既然问了,他也不介意告诉对方,他报了一下听力资料的名字,其实都是市面上的大众款,不是什么新奇的资料。

  “沈钧,你认识的人?”

  和沈钧一起的看来都是1班的学生,纪时想想也不觉得意外,两个强化班走的都不是头悬梁锥刺股路线,生活中好像比多数普通班更自在些。

  沈钧点了点头:“11班的纪时。”

  纪时:“……”

  他们其实不太熟,真的。

  不过沈钧一提纪时的名字,另外几个人的目光立刻齐唰唰地朝他看过来,眼神中带着微微的异样。

  纪时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尤其这次月考之后更是如雷贯耳,但他们只知道11班有这么个人在,却不知道纪时究竟长什么样子。

  却没想,纪时就是这个平时和他们在一个球台上打球的男生。

  他们只觉得对方平时不爱讲话,却并没有很认真地观察过纪时,主要是纪时看起来也没有那种好学生的气质。

第45章 电话 关于租房

  “好热啊!”打完球,曾泰然套上外套,和纪时在校门口道别,他中午倒是可以在学校多留会,反正他爸妈还要工作,平时都是赶时间回来给他做饭,晚上却绝对要早点回家,他一天的作业都是在他妈监督之下写完的。

  纪时也把外套穿上了,他打球的时候就穿着一件薄毛衣,也不觉得凉,这会从球场上出来,风一吹,脸上的热气都像要被吹散似的,他怕感冒,赶紧把衣服穿好,拉链一直拉到了领子那里。

  乒乓球台那一片已经亮起了灯,不过毕竟是在室外,灯算不上亮,反而因为位置太高的原因,视野里一片蒙蒙的亮光,仿佛在灯泡上面又笼了一层罩子。

  乒乓球台和篮球场上依然有人在,也有老师在晚自习之前在操场上跑两圈。

  这个时候Z中这片是没有校外人占用学校球场的,因为Z县人的精神娱乐生活还没丰富到那种程度,多数人还在为物质而奔波,更重要的原因是,Z中这边的家长剽悍是出了名的,一旦有任何干扰孩子学习的行为出现,家长们就会团结一心,那战斗力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纪时赶在晚自习铃响之前进了教室。

  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能听见翻书的声音,纪时也不敢制造出太大的噪音,坐下来之后也把课本拿出来看题目。

  这次月考也没让纪时骄傲自满,毕竟他的总成绩还算不上高,物理化学还很不稳,他现在都不确定自己这个成绩能不能上B。

  他的目标最差最差都是A,再差就真的太可惜了,毕竟另外三科的分数那么好,真因为物理化学的影响去不了好学校,他自己心里也会很不舒服。

  教室里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心情沉静下来,在看到其他人和他一样在努力的时候,不管多浮躁的心情也会在顷刻间消失。

  这是独属于高三的魅力。

  经常有人在毕业之后开玩笑,说高三是自己学生时代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候,纪时觉得,高三也是专注度最高的时候,因为高考是一条最公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最正确的渠道。

  后来哪怕是本科毕业、在自习室里为读研而奋斗的时候,也很难拥有这一刻的专注与刻苦了。

  纪时翻课本翻得很慢,其实他课本上的知识点也掌握了不少,但是好像离考高分还差了一些什么。

  他把两次月考的试卷拿出来对比着看,倒不是看自己分数进步了多少,主要是看两张卷子里他掌握了哪些共同的知识点,又有哪些知识点到现在还没有掌握的。

  只要善于观察,他总能从试卷里看出一些什么来。

  不过,从月考成绩公布之后,纪时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变少了一些,班里同学经常找他问问题,数学的,英语的,纪时并不觉得这些问题占用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毕竟他这次月考英语和数学虽然分数不低,但纪时依然有种侥幸之感。

  他是最后时刻才想到第四大题的解法的,如果想不到呢?总分可能一下子就少十多分。

  那也就意味着,他的数学不是完美的,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英语也是,他的高分完全得益于听力上的优势,他后面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也不够高,而且他们那届高考的英语试卷很简单,也就是说,想像这次月考一样考英语拉到10分的差距也很难。

  纪时向来懂平等互惠的原则,班里谁来问他问题,走之前他也绝对会给对方留一道题,基本是物理和化学,有时候是语文题,好资源不利用就浪费了,这是纪时做人的准则。

  “化学35题,纪时,解法在这。”班里一个男生扔过来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他的思路写得清清楚楚,就是笔迹有些潦草。

  纪时觉得,他们班同学大多数都是很聪明的,只不过很多人心思确实不在学习上,他问对方一道题对方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认真想——绝对不是想不出来,只是不乐意花时间而已。

  高考分数并不代表着什么,他们班当时有个男生二本还没达线,经常被老驴叫到教室后面罚站,可毕业没几年,他都接受学校的专访了,说他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上学的时候品学兼优等等等等。

  纪时他们这种熟悉对方的人都很想笑。

  但对方刚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新媒体行业,做美妆和传媒方面的产业,发展得特别快,是行业里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就是擅长和不擅长,或者说,是兴趣。

  纪时自认为是那种脑子不够活络的人,情商也不够高,其实就算他回到高中,就算他考上一个好大学,未来其实依旧是迷茫的。

  但他也不去想那些事情,未来不确定就由他不确定,他只抓住自己能掌控的未来。

  ……

  纪时顺着对方的思路走,成功弄清楚了那道题的解法。

  “谢了!”

  他又把笔记本飞回去,被对方精准地接住。

  纪时注意到,对方课桌上好像放着MP3,这会正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笑。

  纪时没被他影响,自己看自己的资料。

  物理和化学让他有种急迫感,但纪时心里又很清楚,不能太急,越急越是什么也做不到,反而轻轻松松地做题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好歹是在进步,只是和数学、英语这些科目的进步相比,物理化学的进步实在是太缓慢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纪时上初中的时候物理化学就不算拔尖,虽然也不算差,但初中的时候两门科目都简单,他基本上也能维持班级前五的水平,可他很清楚,和那些他真正擅长的科目相比,他物理和化学两科还不够强。

  他上初中和高中的那几年,正是苏省教育改革比较密集的一段时间。

  他们并非3+2模式的第一届,也并非第一届考小四门的,但是他们的得分标准和上一届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中考也是一样,纪时初二的时候听说中考物理120分,化学100分,到了他们那年就改成了物理100分,化学70分,而且他们还考了小综合——他们的中考试卷由各个地级市出卷,每个市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纪时觉得,中考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高考的一种反馈,否则无缘无故没有改革的必要。

  他不能因此着急。

  纪时觉得,他要相信自己的付出,相信自己的努力总能得到回报,纪时他现在像无头苍蝇似的找不着方向,那他也是一只努力过了的苍蝇。

  说不准哪天他就开窍了,接着就开始横扫四方。

  不过说实话,一整晚都在做自己不会的题确实挺煎熬的。纪时看完课本和试卷后就开始做题,专挑自己不会的题做,他主要是受了这次月考的刺激,毕竟月考考场上他不会的题目确实挺多的。

  有几分钟,纪时真的有把数学卷子打开的冲动,他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不然一直做不会的题目人真的会崩溃。

  但他忍下来了,还是在做化学。

  晚自习结束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有种虚脱了的感觉,后背不停冒着汗,整个人比打了几轮的乒乓球还要累。

  晚上只吃了关东煮的报应在这一刻迅速体现,下课的那一瞬,他飞奔着冲向食堂,感觉整个人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纪时第一次不想吃食堂的炒饭,他想回家,想吃他妈做的牛肉烧粉丝。

  牛肉切成薄薄的片,粉丝是最常见的龙须粉丝,再尽情地加辣椒,牛肉汤咸辣咸辣的,又能单喝汤又能泡饭。

  纪时在电话里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他妈立刻拍板周末给他带。

  纪爸纪妈在田里干完活一般都睡得早,冬天比夏天更早,8、9点钟就睡了,但因为纪时在学校,又是高三,他们一般会等到他下了晚自习再睡,因为那个点纪时会打电话过来。

  纪时月考的成绩也传到了他们耳朵里。

  不需要纪时主动去说,他们村附近有很多小喇叭,主要是这两次考试纪时进步太可怕了,由不得其他人不关注。

  毕竟是Z中的前100名,加上纪时的语数外成绩又好得过分,甚至有邻居到纪家门口问他爸妈是不是给他找了什么名师辅导,不然他不可能进步这么快。

  名师当然是不存在的,不过听到纪时成绩的消息,纪爸纪妈甚至觉得干活也有了动力。

  纪爸没告诉纪时,那天他们班主任还给他打了个电话。

  初中的时候纪时成绩好,老师和家长沟通还挺多,接到老师的电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高中就不一样了,在那么多学生里,纪时初中的优势好像全没了。

  老师打电话过来没别的意思,就是问纪时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纪爸很茫然,他们家确实是农村的,日子过得是一般,但也没到穷得揭不开锅的程度,学校里那些补助之类的家里都没申请过。

  他一开始还以为班主任是来要红包的意思,结果班主任一解释,纪爸才明白,老师那边是想让他们给纪时找个辅导班,物理的,化学的都行。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纪时语数外三门的成绩太好了。

  在他口中,是稳进金陵大学的成绩。

  “冲清京肯定是难的,这个说不准,说不定今年一个没有,也说不定前三名都能进。”

  纪爸纪妈直接被一个大饼砸晕了。

  别说金陵大学了,在他们眼里,纪时能考个金陵XX大学都是超乎他们期待了,再次一点XX大学XX学院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有学上就行,他们对自家小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

  可班主任的话着实把他们惊到了。

  也就是说,老师也觉得纪时需要报辅导班提升一下物理和化学的成绩。

  班主任说这话的时候是很隐晦的,只是个提醒,主要是以纪时目前的分数,物理和化学这两科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

  没有任何一位老师会推荐学生报名某某辅导班,老驴这种教研组组长更做不了这种事情,别的不说,要是他真支持辅导班,手底下老师也有样学样,他们化学组的心就散了,Z中化学这块招牌也差不多砸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高考那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