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95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如您所愿,我会小心处理这份合同。”史密斯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明白吴绍霆这么强调保密是什么原因。“那么,执政官阁下第二件事是关于什么呢?”

  吴绍霆调整了一下坐姿,淡然一笑说道:“第二件事也许对贵国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对我个人来说却十分重要。我希望贵国联邦政府在外交上能支持我当选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总统。做为回报,我会优先保证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既有利益,如果能得到美国更深层次的支持,我甚至还会扩大美国在远东的利益。”

  史密斯微微皱了皱眉头,奇怪的问道:“就我目前了解,贵国执政府当中并没有能对吴执政官构成威胁的竞选对手,就算北洋的那些将军们改组为政党,他们也绝对得不到能超过吴执政官您的支持率。请允许我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阁下担心这一点呢?”

  吴绍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收到消息,由于我对日本的最新政策引起日方的不满,日本国内会试图利用中央政府的选举来动摇我的地位。如果有美国从中支持,我会更信心应付这次国内的大选。”

  史密斯问道:“那么,阁下您对日本的政策究竟是什么?”

  吴绍霆笑道:“请原谅,这件事我希望能与赖因施公使大人亲自面谈。当然,包括我出任大总统之后对美国的态度和回报,这些都会在我见到赖因施公使之后逐步讨论。”

  史密斯点了点头,他看出了这件事有利可图,反正自己的职权有限,现在跟吴绍霆讨论这个问题完全是白费口舌。

  吴绍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份军事采购的预算希望能与美国合作。”

  史密斯露出一个欣喜的笑容,他身为商务参赞,不管是军事还是民事的贸易都在自己的权责范围之内,更何况再没有什么比做买卖更能直接获利了。他迫不及待的说道:“阁下真是选对人了,我相信我们美利坚军火的质量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优势。能与吴执政官进行合作,不仅是我的荣幸,也是中美双方保持友好关系最快捷的方式。”

  吴绍霆从顾维钧手里接过一份清单,转递到史密斯手上,说道:“这是一份我计划采购的军事物资列表,如果史密斯先生能为我争取更多的优惠,我不仅会额外感谢史密斯先生,同时还会增加采购的数量。”

  这份清单是杭州会战结束不久,吴绍霆便吩咐国防部开始筹备的军备增强计划。此次军备增强不单单是对南方嫡系部队,更是在国家完成统一、完成针对全国军务整顿之后的,全国性的军备增强。当然,增强也会按照一定次序逐步推行,不可能把那些北洋旧式部队优先配备先进的武器装备。

  史密斯仔细看了一遍清单,上面已经有英文的翻译,可见中方是打算用心做好这次军事交易。这份清单并没有太多的轻武器,除了采购四万支温彻斯特M1897式散弹枪,配套子弹八百万发以及柯尔特左轮手枪两万支,配套子弹三百万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轻武器。不过轻武器并不是主要采购,真正大手笔的还是五千台定制型运兵车,以及将近三百万美元的工业机械。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全部清单大约在五百万美元左右,这可是不小的买卖。

  “哦,尊敬的吴执政先生,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帮你联络清单上面的生产商,并且我也人格保证一定是我们美利坚最好的生产供应商。至于价格,无论是在公在私,我都会竭尽全力给吴执政最大的优惠。具体细节我会尽快安排供货商代表团与您直接磋商。”他笑容满面的说道。

  “我相信史密斯先生会为我处理好这次采购计划。当然,我必要加一句,关于定制型运兵车的制造事宜,我真心希望贵国的机车生产商能到中国来实地考察,确定一套适合中国路况的运兵车车型。我可以对您保证,这次订购运兵车仅仅是一个开端,日后一定还有更多这方面的合作。”吴绍霆微笑着说道。

  之后又谈一些琐事,犹豫史密斯并非美国驻华公使,很多事情是无权决定,所以并没有交谈的太深。吴绍霆只是想给史密斯一个好印象,同时抛出一些外交诱饵,让美国能做好全新对华政策的准备。

  送走史密斯之后,顾维钧对吴绍霆说道:“吴执政,咱们第一步看来走得还算顺利。”

  吴绍霆不置可否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还不好说。史密斯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真正要应付的还是赖因施公使。如今美国是一个渴望贸易获利的国家,要想跟他们打好关系,还得用钱来说话。”

  顾维钧叹道:“钱迟早会赚回来,但是国家命运一日都不能耽搁。”

  吴绍霆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以后与美国单方面的外交联络,我都交给你来负责。希望能尽快钓上这只大鳄。”

  卷六:大国战 第726章,三个集团军准备

  武汉南北政治商讨大会连续召开了四天,南北双方几乎没有太多冲突的达成了协议。

  北洋派很清楚现在的处境,唯一能争取的只是北洋派改组为政党之后在中央政府的席位,哪怕想要摆出一副强硬的态度也要担心会不会触怒南方。再者冯国璋身为北洋派的新领袖,早已经与吴绍霆订下亲家关系,以他旧式的思想观念来判断,南北一统之后自己绝不会有任何吃亏,反而迫切的希望尽快完成新政府的组建。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政党人士,以他为首的南方代表团同样希望从速处理南北谈判,越早成立中央政府越好。至于北洋派要求的国府席位完全不成问题,本来之前国会席位就没有坐满,再加上第一次大选时还剔除了一批受贿议员,席位是可以让出一部分的。

  至于北方诸省的政治问题,大家都有相同的观点,中央政府成立之后再逐步完成北方诸省的政治改革,普及省谘议局和县市谘议局。而在政治改革完成之前,各省可以遵照现状。

  在谈到定都和国家政治结构时,冯国璋倒是很大方的让出南京成为国都,不过国家结构却主张按照中华民国现行的制度,拒绝施行联邦制。他的心思一直放在中央政府上面,自然希望中央政府有高度的集权,而不是让下面各省逐步分权。

  “联省自治”是执政府成立之初所主张的国家结构,差不多是联邦制的典型。而这个政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本人提出来的,很多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认同这一点,因为国内各省军阀割据,早已经是自成体系。可是眼下南北一统,中央政府完全有实力完成集权政治,即便梁启超还有联省自治的认知,可下面的人未必还会赞同。

  梁启超并没有急着做出定论,毕竟这件事还要考虑吴绍霆的意见,他表示此事可以在正式国会召开时公开讨论,无论联邦制还是集权制,都要看人民的意思。冯国璋没有继续纠缠在这一点上,他对国家结构的认识不算深刻,只不过在力所能及之内会去争取,如果真的争取不到也就勉强凑合过了。

  会商结束的当天,冯国璋、徐世昌在武汉正式宣布成立北洋公党,冯国璋出任第一总理,徐世昌、黎元洪为理事会副总裁。北方诸省但有北洋旧人者,皆通电宣布入党,其中包括安徽督军倪嗣冲、江西督军李纯、前浙江督军卢永祥、山东督军靳云鹏、河南督军田文烈、直隶督军朱家宝。不过陕西督军陈树藩、甘肃督军张广建以及东三省的军政要员皆未表示加入北洋公党。山西督军阎锡山甚至公开表示无党主义。

  同样是在这一天,执政府内务部的南京行营代表团正式赶赴南京,筹备定都和国会重组事宜。国民共进会、进步党、北洋公党以及其他小党派纷纷开始活动,为正式国会席位到处组织拉票活动。

  按照武汉会商的决定,国会要在一个月内之内决定众议院席位,因此各省谘议局忙碌不已,那些谘议局还未完善的省府则在三五天的时间里仓促组成谘议局,开始统计各省的选票。事实上真正履行规范选举的并没有多少省,候选人还是那么几个,统计票数也是草率处理,有些地方的选民甚至还不足数十人,大家仅仅是走过场而已。

  执政府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都知道中国国民的选举意识并不健全,基层老百姓甚至连谘议局的大门都不敢进去,认为选举只是大老爷们的活动。

  到了九月十日,内务部拟定了迁都方案,安排执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陆续向南京转移,时间从九月十五日一直进行到十月十日,前后一共二十五天时间。南京方面的接应工作早已开始准备,在内务部的代表团未到之前,曹锟、吴佩孚奉冯国璋之令着手安排,将昔日的两江总督府改为总统府,并在雨花台设计新的国会大厦,预计明年年初完工,新国会大厦落成之前,国会办公地改在位于江边的丁家花园。

  之前在梧州开办的国防大学由于校址已经建设完毕,第一期试验班更是在开课期间,因此国防大学依然留在梧州。吴绍霆与国防部经过商议,日后国防大学办学成熟时,还可以在南京、武汉、北京开设分校。

  梧州执政府忙着搬迁之际,吴绍霆也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他特意邀请了冯国璋、徐世昌等人南下梧州一会。冯国璋、徐世昌是在武汉会商结束的第二天接到邀请,当天下午就安排行程,由成汉线南下,再换成贵线,改轿车抵达桂林再乘坐贵粤线到梧州。抵达梧州时正好是十一日下午。

  吴绍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由于联合会馆太过拥挤,索性将冯国璋一行人请到黄埔军官俱乐部公馆招待。这次会面除了商谈一些联合政府成立的细节,以及迎娶冯氏女子的相迎安排,吴绍霆最重要的还是要与冯国璋商议关于江苏的防务事宜。

  “冯老将军,既然南北一致同意定都南京,那么江苏省自然而然变成为近畿地区。之前徐州的张勋还趁机作乱一番,此事虽小,张勋也不过是宵小之徒,可于中央政府来说总是一个颜面问题,若连近畿都无法保全,还如何保全全国疆土?”吴绍霆在说完迎亲安排之后,话锋一转,态度认真的说道。

  “此事确实不可小视,不过吴执政大可放心,张勋之流不过弹丸实力,老夫麾下任派一员大将足以踏平徐州。”冯国璋意气风发的说道。

  “收拾张勋是势在必行,不过在此之后江苏的防务仍然需要认真对待。国都重地,冯老将军是常年带兵之人应该知道近畿切不可儿戏。”吴绍霆再次强调道。

  “听吴执政这么说,似乎有另外的打算?”冯国璋这才反应过来,问道。

  “在下早先已有一个防务计划。如今浙江与福建正在赶工沿海铁路线,一旦福建、浙江的铁路线完成连接,北起奉天南至桂林的铁路交通正式完工。这条铁路线关乎重大,又途径南京近畿,无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从民用角度都要着重保护。”吴绍霆说道。

  冯国璋与徐世昌对视了一眼,两个人有些不明白,保护近畿怎么突然跟铁路扯上关系了?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发问,耐心的等着吴绍霆接下来的话。

  吴绍霆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计划整编三个集团军,全权负责整条铁路线的防卫工作,其中最大的一个军团还将肩负江苏全省的防务。其一是以广东卫戍军为基础,扩编为南方第一集团军,负责两广和闽南部分地区的防务。其二是北方集团军,主要以直隶、北京和东三省的军队为主,其防御地区也这几个省;其三也就是近畿最大的卫戍部队,暂定为近畿铁道集团军,主要以南方第六师团加上冯老将军的江苏军以及山东驻军为主。”

  冯国璋皱着眉头叹道:“集团军?如果老夫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德国军队的编制吧。”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三个集团军只是目前优先考虑的整编,之后我还有更详细的全国军务整顿,到时候还需要冯老将军从中协助。”

  冯国璋微微颔首道:“这是自然。按照吴执政这么说,从浙江到江苏再到山东的军队,就只剩下这一个近畿铁道集团军了?”

  吴绍霆说道:“常规性质的部队就此一支。如果今日能与冯老将军谈妥,明日开始我就会下达命令开始筹备近畿铁道集团军的组建,争取在中央政府成立之前完成建制。”

  这时,徐世昌说道:“吴执政,并非我等不支持你的建议,如今南北刚刚议和,咱们就大刀阔斧的收敛兵权,只怕会让下面的人有误解之念呀。”

  冯国璋连连点头的说道:“是呀,山东、江苏、浙江三个省的军务一下子统归为一个集团军管辖,这得撤销多少将领的兵权?只怕有所不妥呀。”

  吴绍霆语气透露几分威严的气息,态度极为肃正的说道:“冯老将军,中央政府收拢全国军权是迟早的事情。北洋政府的前车之鉴诸位都是明白的,要想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央政府,首先就要消灭地方割据。试问冯老将军、徐先生,你们可愿意在中央政府附近有一支不能掌握的武装力量存在吗?”

  冯国璋叹了一口气,一时没有说话。徐世昌倒是想要说凡事应该循序渐进,可是又觉得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于是也欲言又止。

  卷六:大国战 第727章,强硬对日外交

  吴绍霆继续说道:“冯老将军,您现在是北洋领袖,正是需要您以身作则起一个表率,之后中央政府才能按部就班的收拢地方兵权。冯老将军究竟是担心自己的地位还是担心中央政府的安危呢?既然南北诚心议和,自然要有诚心相交的态度。我吴绍霆答应冯老将军的事情绝不会食言,眼下只是希望冯老将军能以大中华利益为先。”

  冯国璋犹豫片刻,北洋公党现在的声势全仰赖北方诸省那几个手握重兵的督军,兵权既是实权,这个道理他未尝不懂,可是眼下吴绍霆公然把这件事提出来了,如果自己不答应那当初为何还要议和?他咬了咬牙,眼下自己只能把希望压在联姻的亲事上。

  “那好吧,老夫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表率,支持吴执政完成三个集团军的整编。”他说道。

  “冯老将军的大义,绍霆感激不尽。请冯老将军放心,在这三个集团军编制里面一定会保留冯老将军一脉的席位。”吴绍霆满意的笑道。

  “呵呵,一切都由吴执政做主吧。”冯国璋嘴巴上虽然这么说着,心里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吴绍霆这年轻人还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心里又渐渐明朗起来,反正日后冯吴一家亲,自然要共同保证权力地位的稳固。

  得到冯国璋的首肯之后,吴绍霆立刻让国防部着手进行三个集团军的整编,同时也邀请冯国璋、徐世昌二位北洋宿老联系山东、直隶两省的督军和驻军将领,尽快说服他们促成军事整编的计划。当然,吴绍霆并非是把三省的所有军务都归纳在近畿铁道集团军序列,只不过会从各地抽调精锐部队组成,但还是会保留地方武装的编制。

  依照吴绍霆的设想,编入有番号的集团军序列的部队都归属国防部直辖,而其他地方性质的武装力量将转化为卫队,也就是之前所预设的“共和国卫队”编制。一旦中央政府的实权逐渐稳固,他会进一步干涉共和国卫队的性质,将这支部队降级为预备役部队,即类似美国的国民警卫队。

  近畿铁道集团军虽然是最近才开始筹备的军事整编行动,不过好在有吴绍霆之前草拟的《全国军务整编计划》做蓝本,国防部在接手此次整编任务之后也不算太麻烦。只需要优先将第六师团的番号和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方部队的番号先一步转变,其他的建制工作则交给第六师团司令部逐一落实即可。

  按照《全国军务整编计划》和唐继尧主持的各省军队番号修正工作,第六师团麾下的三个福建师和两个北洋军改编师将会获得共和国精英师的三个番号,暂定为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师。而江苏两个陆军师和原中央第九师以及淞沪驻军则整编为共和国精英师第十二、第十三师两个番号。山东三个师和两个混成旅整编为三个卫队师。

  近畿铁道集团军全编制为:五个共和国精英师(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一个战略炮兵旅(一个重炮团、一个常规炮团、一个炮兵后勤团),一个空战混成旅(一个空艇中队、一个飞行中队、一个地勤团),两个充当预备役的卫队师(浙江、山东各一支),一个通讯团,一个铁道后勤团,一个骑兵混成团。

  全编制总兵力为九万八千人,是中华民国目前最大的军事编制。

  经过协商,吴绍霆暂时委任许崇智为代理总司令兼第九精英师师长,曹锟为总参谋长兼第十二精英师师长。另外第十精英师师长为孙本茂,副师长韩复榘;第十一精英师师长臧文志,副师长陈炯光,师部参谋长孙道仁;第十三精英师师长陈光远,副师长周荫人。

  国防部的命令下达之后,许崇智即日着手开始整编,同时派遣代表赶赴江苏、山东两省协调统筹。山东督军靳云鹏并没有意识到近畿铁道集团军成立对自己的影响,反而认为这是自己渗入新国都的机会,再加上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积极策动,他自然而然殷勤配合。

  虽然近畿铁道集团军是目前优先整编的部队,但是吴绍霆之前决定成立的南方第一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同样也要着手筹备。他知道北方势力复杂,所以只先从南方着手,委任陈炯明为代理南方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接到命令之日起立刻南下组建总司令部。

  ——————————

  就在南北双方都在忙碌着筹备中央政府定都南京之事时,经过唐绍仪的努力游说和讨价还价,总算与之前五国银行团的成员达成协议,新生的中央政府不必承担之前的债务,但是日后中华民国的国债必须优先向五国银行团借贷。吴绍霆对这个条款不置可否,一战结束之后五国银行团就会因为利益矛盾而瓦解,而一战进行中时五国银行团也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本进行贷款,所以这项协议可以说是一纸空文罢了。

  各国公使馆同样开始考虑南迁南京的事宜,虽然各国在天津都有根深蒂固的势力,但是南京距离上海不算太远,这一点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对于吴绍霆这位年轻的中国领袖,各国公使多少还是感到有些难以应付。吴绍霆的民族性和国家主权意识很显然要比袁世凯强许多,从五国银行团的态度上已经是管中窥豹。

  除此之外,吴绍霆在针对英法俄日四国的外交立场,总让公使先生们认为缺乏热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吴绍霆还是会继承中华民国的国号,承认之前各国在华既有的利益。各国公使也只能得过且过,当务之急只要能稳定远东秩序就行。

  倒是日本公使依旧念念不忘《二十一条》协议的事,就日置义个人而言,如果由他达成这次中日条约,一定能让自己成为大日本帝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外交家。在等待中国国内反日声音渐渐消弱之后,他再次让松本公久前往梧州面见吴绍霆。

  吴绍霆可没有心思再跟日本人玩捉迷藏,他甚至没有接见松本公久,仅仅是指派顾维钧出面斥责了松本公久一番。

  之前日本人还能提出三项帮助,如今五国银行团的债务已经取消,单方面贷款的事可以与美国谈,至于最后支持吴绍霆稳固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更是令人讥笑。以吴绍霆目前的声望和实力,可谓是正式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哪怕需要外国的承认,但缺少区区日本一国也无所谓。手里一点筹码都没有,居然还敢提出这样寒碜人的协议,究竟是日本人以为中国人没脑子,还是日置义自己没脑子?

  不等松本公久说出新的条件来,顾维钧直接把协议书扔在了地上,毫不客气的将松本公久轰了出去。松本公久一肚子委屈,又恼又火,他今日本来带着新拟定的协议,不仅重新开出了更大的条件,在协议内容上也做了极大的让步,却没想到一见面就遭到这样的待遇。离开联合会馆之后,松本公久只能尽快把事情上报到公使馆。

  顾维钧来到吴绍霆办公室,把刚才的事情前后交代了一番。

  吴绍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从现在开始,我们没必要给日本人好脸色看。”

  顾维钧说道:“不过我想日本肯定开出了新的条件,否则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再跑来跟我们谈,除非日本人真不把我们当回事。”

  吴绍霆冷笑道:“还能有什么条件能让我答应签署这样的协议?不管怎么样,中国对日本的外交态度必须由弱转强。明天你安排一个新闻发布会,把日本人这份协议内容公诸于众,我要让全世界都看清楚日本的嘴脸,先是拉拢北洋政府,现在又讹诈我执政府。哪怕列强还想包庇日本都难了。”

  顾维钧眼前一亮,哈哈笑道:“这可真是一手妙棋,之前英俄两国已经够恼火了,不过由于北洋政府最终没能达成这份协议,所以英俄两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要看看这次日本又该如何解释,不仅要对西方列强解释,还要对我国解释。”

  吴绍霆笑道:“没错。另外,刚刚收到北京的电报,赖因施公使已经在南下的途中,应该大后天会到梧州,你帮我估测一下我和他该如何对话。”

  顾维钧郑重的答应道:“明白了,我会尽快处理好这些事。”

  卷六:大国战 第728章,迁都之前

  日置义收到松本公久的回电之后,心情十分不好,更让他气愤的是第二天又传出执政府召开外交新闻发布会,中方代表竟然公开了这份中日协议。在发布会上,外务副官顾维钧言辞振振的痛斥日本外交讹诈,简直不遗余力的将民族敌人的帽子扣在日本头上。不仅如此,广东商会、福建商会、浙江商会仿佛早有串联似的,在发布会结束没多久便发布通电呼吁抵制日货,以实际行动谴责日本的外交野心。

  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原本消弱的舆论再次爆发了起来,中国各省几乎都出现了抗议日本外交阴谋的活动。英俄两国公使还以为之前的《二十一条》事件给足了日本面子,没想到日本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暗中进行小动作,尽管这次中方还是没有签约,可性质截然不同。对于英俄两大老牌列强来说,这意味着日本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意图破坏远东固有的秩序,而这恰恰是各国列强眼下最不能容忍的事。

  朱尔典和彼得夫斯基不再跟日置义谈话,而是直接致电日本外务省,强烈要求日本政府给出解释,否则英日俄三国之间的协约将会大受影响。英国还会中止对日本的援助和扶植计划,俄国则扬言对日本采取贸易封锁。

  日本外务省自然知道这些手段只不过是英俄两国的施压恫吓,英俄未必会真正施行。可是此次外交事件实在闹得太大,如果不给一个交代,迟早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就在日本外务省还在谋划对策之时,日置义本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境正在风口浪尖上,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主动向国内递交辞呈。

  日置义的外交失败并不意味着他的外交方向错误,日本内阁当中无论是资产阶级民主派还是军权主义派,在对华政策的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有分歧的只是手段而已。因此日置义辞职之后并没有受到严惩,反而调至东京继续效力。

  接替日置义出任驻华公使的,正是西园寺公望得意门生滨口雄幸。

  滨口雄幸继承了西园寺公望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竭力压制军权主义卫道者之一,十多年之后在中国东北发生的皇姑屯事件,由于日本内阁处理不当导致首相下台,正是由滨口雄幸接替日本首相之职。在他任职之内主张裁减一亿日元军费预算,用以缓解当时日本国内的金融危机,然而这一主张极大的刺激“昭和维新”的军部少壮派,最终遭到军部少壮派暗杀。日本最后的民主内阁从此终结,军部势力一跃掌控日本政权。

  滨口雄幸就职驻华公使之后,立刻宣布中日温和外交政策,一边向英俄两国道歉,承诺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件,一边又积极与中国执政府联系,率先承认执政府过度中央政府的法统地位。

  就在英俄日三国为中日协议忙碌不已之际,吴绍霆在九月二十二日与美国公使赖因施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基本确立了美国支持吴绍霆出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态度,也完成了中美借贷合同草案的讨论。赖因施相信只要吴绍霆能顺利成为正式大总统,这份借贷合同很快就能确定下来。

  在九月二十三日吴绍霆与赖因施的第四次会谈时,他以暗示的口吻咨询赖因施中国对日外交态度的意见。恰好今天正是日置义宣布辞职,英俄两国声讨严重,同时又是中国国内反日情绪高涨的时候,赖因施很赞成中国保持对日强硬的一面,也间接的表示中美应该加强联系,共同牵制日本在亚洲的嚣张气焰。

  到了九月底,梧州执政府搬迁的差不多了,总算轮到执政官办公厅上路。

  邓铿特意从上海赶了回来,帮忙处理执政官办公厅各个部门的迁移工作。吴绍霆索性将这些事都交给邓铿处理,他则带着张小雅先一步返回广州,处理一些必要的事务。当天回到广州,张小雅一定要让吴绍霆去张家别墅吃饭,顺便商议关于北上南京的事情。

  张直久居南方习惯了,而且年事已高,倒是无心北上南京,可是他知道吴绍霆很快要迎娶冯国璋的侄女,一时又担心女儿总统夫人的身份不保。吴绍霆虽然没有看出张直的心思,但在吃晚饭时一直在说北上南京后的安排,还说日后总统府修缮完毕,办公场所与官邸同在一处大院之内,能更好的照顾张小雅。

  听到这里,张直总算有所宽心,又想到张謇在南京也可以加以照顾,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此,我稍后让下人收拾了一下小雅的私人用品,过几天直接让小雅带到南京去好了。”

  张小雅奇怪的问道:“爹,你是商务部部长,你不去南京到职吗?”

  吴绍霆停下了筷子,同样疑惑的看着张直。

  张直苦笑了一阵,说道:“我都一把老骨头了,最怕北边不习惯。再者两广这边生意不算小,多有放不下的地方。我正准备抽空跟震之你说一说这件事,商务部部长一职只怕是要另请高就。其实北边的周止庵,南边的虞洽卿,都是很好的从商人才。到时候内阁之中位子不多,我这老头子再去添一脚,反倒会给震之带一个任人唯亲的名声。”

  张小雅连忙说道:“爹,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南京不是更好吗?你若留在广东,南京又不比梧州,女儿若是想你时该怎么办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