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不管怎么说,对方是文化学者、国学大师,自然希望能将自己正在研究的东西发扬光大。或许这几年南京中央政府确实忽视了许多文化事业,毕竟打起仗来消耗的实在太大,政府的经费经常是东拼西凑,为了战争的大局自然而然要放弃一些其他的事业发展。

  除此之外,即便是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吴绍霆在制订的七年发展计划当中,大部分也只是用来直接改善民生和拉动内需,反而忽视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章太炎心中不满。

  这件事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单独的个案,但吴绍霆却总觉得章太炎只不过是文化分子的代表。因此总得来说,这件事不可小视,文化分子在政治场上还是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得罪了这帮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

  单单一个章太炎就敢直闯总统府来闹事,谁知道全国四万万人口当中不会有第二个、第三甚至第十个“章太炎”?

  吴绍霆微微吸了一口气,换上一副平静的态度,不亢不卑的说道:“太炎公原来是为了这件事而来,您这又是何必呢?只要太炎公托人带一封建议书来,吴某一定亲自处理这件事,今日弄得如此大动干戈,实在大有不该。”

  章太炎没好气的说道:“大有该?你现在才知道大有不该?你若真能看得进去我的建议书,我又何苦会闹到这里?你真以为我吃多了撑住了吗?”

  吴绍霆暗暗寻思:难道之前章太炎真的提过意见,然而我去忽视了?

  想到这里,他也不打算继续跟章太炎纠缠下去,只是说道:“不管如何,这件事我必然会给太炎公一个交代。如今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外交部又正在跟沙俄人谈判议和,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中华民国一定会迎来一次空前的大发展。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在文化方面的投入,我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章太炎一点都不给吴绍霆面子,依旧我行我素的说道:“我不会听你说这些教条式的言论,总之,你今天就要给我一个交代,否则这件事我就闹一个没完。别说是满清鞑子的天下,如今已经是共和民主,国家是全人民的,不是你吴绍霆一个人的,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话也是要当家作主的。”

  吴绍霆有一些哭笑不得,心中更有一些恼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政策之事岂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制订出来?若真是如此儿戏,这还要什么中央政府?太炎公,您今日把这事情都直接闹到我面前了,于情于理我都不会不闻不问,只请你放心,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发展,我在一个月之内拟定详细方案并公诸于众,您看如何?”

  章太炎不客气的说道:“你说来说去,最终还是要打发我离去,哼,哼,你真以为我是那么好打发的吗?”

  旁边的几位总统府幕僚都忍不住了,元首已经这样做出承诺,章太炎居然还登鼻子上脸了,实在是不识抬举。他们纷纷指责出声,看上去只不过是相互之间发牢骚,可声音的音量却不小,摆明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听到。

  “不懂国家大事却来教训国家大事,真是不知所谓!”

  “他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狂生。要是让他来制订国策,我倒要看看一天之内如何拿出一套方案来。”

  “这能一天之内制订方案,那他就是当世独一无二的能人了!”

  “就是,就是,纯粹是无理取闹。”

  “你们都先退下。”吴绍霆突然开口,对这些幕僚下达命令。

  幕僚们一个个脸色不好看,却只能无可奈何的退出办公室。

  吴绍霆这时再转向章太炎,不过先前一直彬彬有礼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拿出国家领袖的威严,肃然的说道:“太炎公,我敬重你是名家学者,所以才处处忍让。你要我今天给你一个交代,我已经给你做出承诺了,一个月之内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一定要让我今天把这件事处理清楚,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诉你,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不可能做到。我可以当你是一时闹情绪不记在心上,但你还是不依不饶的话,我只能说你是无事生非!”

  尽管章太炎性格直燥,又有一股典型的文人狂傲,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疯子,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对吴绍霆等人的话自然是听了进去。他不懂政治,当然不能盲目的去指责,否则不仅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反而还会被人贻笑大方。

  现在吴绍霆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章太炎如果还要继续追究下去,倒头来吃不了兜着走的肯定是自己。

  轻蔑的“哼”了一声,章太炎一副舍我其谁的表情,大声的说道:“吴绍霆,你欺我不懂政治,可以,但是你欺骗不了全天下人的眼睛。今日我来找你的目的无他,你也清楚是什么,好在让你把话放了出来,那我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咱们大中华的文化传承在你眼中是小,在我们这些穷酸书生眼中是大,总之,你自己看着办!”

  吴绍霆平静的说道:“我放心,我自然说到做到。”

  章太炎也不再多说废话,鼻子向头顶一翘,昂首挺胸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迈步走出大总统办公室。刚刚来到走廊,看到先前去准备冰镇酸梅汤的侍从官正端着餐盘站在那里,刚才因为里面的争吵声,侍从官也不好进去,只好就站在门口等候。他大步流星的走过去,毫不客气的抓起一碗酸梅汤一饮而尽,痛快的舒了一口气,甩着袖子离去了。

  幕僚们纷纷的回到办公室内,却看到吴绍霆正在办公桌的书堆里翻找文件。

  “元首,你章太炎是出了名的章疯子,这次他连总统府都敢横冲直撞,要是不加以管制,日后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是啊是啊,简直是莫名奇妙,简直是荒唐至极。”

  吴绍霆没有抬头,依然自顾自的翻找文件,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你们都说了,这章疯子连总统府都闯的进来,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这种是清流,你惩治他反而还助涨了他的名气,史书会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章疯子因直谏触怒某人,结果被某人横加报复。倒头来惹一身麻烦的还是自己。”

  “可是元首,这也太便宜他了吧。”

  “总之,”吴绍霆意味深远的说道,“这章疯子只是从方式上让人无法接受,但他的目的并不坏,终归是为了国家发展。你总不能说这样的人是坏人吧?我身在这个位置上,能担得起多少期望,就担得多少责任。是责任,我必然要负责到底。”

  在场的人听到这里,顿时从内心中发出了一种感慨,他们这才知道身为国家领袖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魄力。以国家为重,个人荣辱可以置于其次,但凡是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哪怕忍辱负重都是毫无怨言。

  只能说,元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了超出常人的人性觉悟,这是一种哲学的观念,也是一种政治活动家的自我升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也只有真正的伟人才会有这样超出常人的世界观。

  一时间,众人对元首吴绍霆的钦佩之意更进一步。

  过了一会儿之后,吴绍霆总算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那份文件,他打开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对幕僚们吩咐道:“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事情,你们立刻给我着手安排筹备。另外,在三天之内安排一次教育文化部的工作会议,由我亲自主持,既然章太炎如此隆重的提到此事,索性就一步办到位好了。”

  众人信心十足,振奋的答道:“是。”

  “我们马上去办。”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45章,签署和约

  中俄议和谈判的会议很快就进入了正规,从六月七日下午的初次碰头会一直到六月十三日的协议推定会议,期间中俄双方确实发生过一些争执,但总体而言一切都还算顺利。之前中国方面的热情外交显然发挥了不少作用,让克伦斯基在议和条款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让步。关于中国提出的大部分议和条件,克伦斯基和他的代表团基本上全部同意,但是却额外的在外兴安岭的测量新国土边界问题上,做出了一些争取。

  测量新国土边界将不会采纳之前《瑷珲条约》的概念式方式,也就是以什么什么为界限,这个界限以南归谁、以北归谁。因为这样的概念式方式只会让两国边疆问题陷入模棱两可,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长此以往的隐患问题。

  中俄双方在外兴安岭的国土划分,双方将会派遣外交特遣团抵达当地,按照议和谈判会议上的地图疆界为准,通过实地考量来设定新的界碑。

  此举虽然过于麻烦,但毕竟是长治久安的办法,省的日后中俄两国会在外兴安岭的土地问题上发生局部冲突,影响两国的外交关系。

  而就在关于外兴安岭的国土划分谈判上,克伦斯基唯一坚持将外兴安岭北边的乌第河划归为俄国领土,其余部分则全部归属于中华民国所有。

  严格的说,克伦斯基的要求并不算完全过分,因为早在清朝康熙皇帝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时,乌第河到外兴安岭这段土地属于待议土地,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归属问题。也就是说,乌第河原本就在中国历史疆土之外,而且无非是几百公里的土地,在这方面争执下去只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显得中国咄咄逼人。

  毕竟在日后与沙俄的外交活动上,中国还要尽量拉拢克伦斯基一派,这个时候索性就送一个人情给克伦斯基,暂时把这件事给议定清楚好了。

  到了六月十五日,中国外交部代表与沙俄议和代表团正式签署了议和条约。

  在这份条约里面,沙俄承认乌梁海三部、外蒙古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也承认中国军方在乌梁海地区采取的民政安抚政策,即只要在乌梁海登记身份证明的沙俄人将被视为脱离沙俄国籍,成为中华民国合法国民。另外外兴安岭除北部乌第河之外,全部归属于中华民国领土,在疆界上就以乌第河为横向标准,设定为最新的两国边境。

  除此之外,紧挨着中国黑龙江省的沙俄国土,同样将遵照昔日《尼布楚条约》规定,承认以珲春周边地区的土地,包括海参崴、纳霍德卡、斯帕斯卡达利尼等地区,全部交还给中华民国政府。

  从地图上来看,就是将沙俄在东方的一角全部挖掉,自此之后沙俄不再与朝鲜接壤,也将丧失部分日本海的海权。

  做为附加条款,克伦斯基要求中国方面不准强迫沙俄递交投降书,这次谈判议和是本着平等友好的身份关系,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化解中俄双方的矛盾冲突。除了在条款中规定的土地问题之外,沙俄帝国也不会再提供其他方面的赔付,比如战争赔款、军事限定等等。

  至于两国通商往来的事情,可以在基于友好关系的出发点上,另外签订互惠同等的通商条约。反正现在沙俄帝国与中国接壤,相互之间开通自由贸易不算什么坏事,也不会因为地域的原因而造成不平等的状况。

  对于这一点提议,中国方面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讨之后,最终同意了下来。

  反正因为与沙俄议和的事情,已经弄得同盟国阵营内部风声四起,虽然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等国家并没有太过看重,一方面是因为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东方国家,另外一方面则是中国能做的已经做了,在南亚打败了英国,在朝鲜打败了日本,为欧洲战场争取了不小的帮助。

  只不过因为德意志帝国的从中影响,导致这些国家不得不对中国产生一种偏见。

  如今中俄议和的事情低调处理,未尝不是一种缓解同盟国内部压力的办法。

  在签订完毕协议的当天傍晚,吴绍霆再次在总统府举办宴会,热情的招待克伦斯基等众人。议和的事情尘埃落定,中俄双方总算可以名正言顺的化解冲突,这对吴绍霆和克伦斯基二人来说都算是了却一份心病。

  放下了这份心理包袱,这次宴会上大家都十分尽兴。

  就在宴会中途,克伦斯基还特别提出与吴绍霆单独会晤,不过这次会晤并没有交谈任何正式的事情,只是克伦斯基向吴绍霆亲自了解一些关于亚洲共同体计划的事情,包括共同体计划的宗旨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等等。

  吴绍霆对此倒是多藏了几分心思,毕竟亚洲共同体计划是以中华民国为核心,整体计划的利益最终是汇聚到中华民国身上。因此关于亚洲共同体的内容是有可能不可告人的内幕,他当然不会什么事情都说出来,甚至连一些原本是半公开的官方介绍都尽量含糊其辞。

  他不是傻子,克伦斯基既然如此有心的来找自己打听亚洲共同体计划,那自然意味着沙俄帝国对这个计划有几分兴趣。不管沙俄帝国在打什么算盘,在中国没有打下亚洲共同体牢固的基础之前,任何不在计划之内的国家都是一种威胁。

  如今的世道可不是什么和平发展的时期,任何试图分裂本国利益的行为,都是会被视为敌对甚至极有可能引发战争。

  吴绍霆并非没有想过真正意义上的扩大亚洲共同体,到时候为了应付西方列强的威胁,尽可能的团结亚洲各国是在所难免,哪怕像日本、印度以及沙俄帝国都是可以争取。只是目前而言,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利用沙俄帝国国内混乱的局面,借机从沙俄帝国内部搜集利益,并沙俄帝国无暇对外拓展之际,尽可能的抢占亚洲势力版图。

  假如让沙俄帝国加入亚洲共同体,从而让沙俄帝国借助亚洲共同体发展起来,到时候不仅有可能会让这些老毛子反客为主,更是直接导致中国丧失了获得更多利益的机会。

  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不希望沙俄干涉亚洲共同体,仅仅只是碍于双方融洽的关系上,略作寒暄似的介绍了一下。

  克伦斯基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到吴绍霆在亚洲共同体计划上面的保守一面,但也没有太过多想什么,他之所以要询问这方面的内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的利益点。再者,他现在对亚洲共同体计划也没有确切的概念,就算吴绍霆向自己做出详细的介绍,自己也没办法立刻进行决定。

  宴会结束之后,中俄双方的官员都已经尽兴,大家相互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各自返回休息处,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

  从第二天开始,吴绍霆便将所有精力放在文化教育建设工作上,不管章太炎的态度是如何,既然自己已经郑重其事的向对方做出口头承诺,身为国家元首就要去履行这个承诺。不仅如此,这既然原本就是国家事业,理应要尽心尽责,没有雄厚文化教育基础的国家,即便有再强的工业基础都只是一副空架子。

  就在章太炎大闹总统府的当天晚上,大总统办公室的幕僚们就开始积极奔走,与新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职能部门进行联络,开始起草相关的预算预案,并且重新统计全国上下的教育资源,将中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事业现状拟出基本的框架和基础情况。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46章,文化发展

  虽然说这些信息并不算实际上的发展行为,但对制订相关的发展计划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参考信心,谁能说得清楚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处于什么阶段?谁能说的清楚未来发展文化教育需要重视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调查工程,当大总统办公室下达命令之后,中央政府立刻开始执行这项命令。就这样从中央到省府,从省府到市府,从市府到其他地方政府,一场覆盖全国的文化教育大发展进入前期预热状态。

  尽管之前中央政府颁布的“七年发展计划”已经让所有地方政府满负荷运行,可章太炎事件传开之后,各地方政府都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这不仅是元首拿自己的尊严荣誉来办事,更是关乎到元首的手腕魄力。如果这件事办不妥,元首一怒之下肯定会严打严惩,因此哪怕忙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正是因为这次全国范围的文化教育统筹工作,使得所有地方政府都显出了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老百姓们渐渐意识到,黑暗的旧社会正在消失,一个崭新的、先进的、与世界列强并驾齐驱的文明国家正在凝聚成型。

  到了六月二十二日,全国的文化教育调查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汇聚到中央政府。

  吴绍霆就在这一天召开了中央政府文化教育相关部门的全体官员工作会议,就全国开展的调查汇总信息组织讨论和分析。

  根据这次全国普及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国百分之六十八的人口处于教育匮乏状态,而几乎所有省市的文化发展水平都属于十分落后的阶段。也就是说,拥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华民族,如今基本上是属于文盲性国家,所谓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到经过清朝统治以及清末半封建半殖民时期的摧残,早已经退化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省市还特别安排了道德品性的测试,虽然这份测试严格的来说不属于全国范围,但也能算得上是抽样调查。根据这些稀少的信息显示,很多中国人已经完全失去最基础的“道德”观念,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贪得无厌的生存,人们早已经把道德底线越拉越低。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文化教育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落后的文化教育环境,衍生出没有道德观念的人生观,长此以往下去就将成为民族性根深蒂固的恶习,甚至再像扭转回来都十分困难。

  吴绍霆在听完官员们的汇报之后,陷入了冗长的沉思,这件事使得他联想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道德状况,不敢搀扶老人,不敢见义勇为,人们之间越来越陌生,各扫门前雪,甚至还变态到巴不得别人遭到天灾人祸。

  这就是没有科学、素质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造成的恶果,也是陈陋旧社会长期以往积累下来的腐败气息。纵然国家再富有、再强大,但民族性已经脆弱到极点,别所到时候迎接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稍微有点规模的文化入侵就能摧毁整个中国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道无形的壁垒,只要它越是强大,国家整体就越有韧性,哪怕外来势力入侵到只剩下一省一城,全民族依然会众志成城的顽抗下去。

  这个时候他倒是有些想要感激章太炎了,要不是章太炎疯狂的举动,吴绍霆或许还不会有这样的觉悟。中国要想全面发展,很多事情都必须立刻着手去办。像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更是要尽快落实,从而弥补近代中国造成的文化教育断面,让中国重新走上文明强国的道路,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这次讨论会议一直进行了四天,前后开了十二场会议,中央政府终于开始起草相关的政策文件。根据文化教育部官员的总结,要想在目前状况的中国大力提高文化教育事业,不仅要抛开门户之见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文化拓展思路,更是要准备充足的发展经费,毕竟文化教育事业并不是纯粹的盈利事业,它所创造的真正利润将会以无形资产回馈到社会,因此这实际上是属于国家的一种投资方式。

  教育部部长蔡元培认为,要发展文化必先发展教育,有教育才能有文化,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民间自行发展文化教育,从而到达发展的广面和普及化,双管齐下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有鉴于此,吴绍霆将自己酝酿许久的一个想法公布了出来,他决定筹备五千万预算经费,在中国建立两套教育系统,其一是民办教育系统,其二是官办教育系统。虽然听上去并没有任何新意,甚至还有点陈腔滥调。但是他知道,官办、民办教育一直都只是嘴巴上说说,没有哪一届政府真正重视过,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简单的方法付诸实际,组建一套有效率、有作用的教育产业链。

  在吴绍霆的设想之中,他计划以官办教育来负责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而民办教育则集中在高等学府方面。当然,这只是一个规划性的计划,并没有严格设置限定,民间教育资源同样可以量力而为,选择承办一些中小学;而官办教育也未必不能涉足高等学府,比如目前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基本上全部都是官办。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吴绍霆希望通过官办教育来执行惠民政策,以国家财政补助的形式,优先让国民大众打下基础学识,大幅降低文盲率。至于高等学府在目前阶段并不鼓励人人都就读,只安排那些有继续深造决心的人接受这方面教育。

  按照这样的预想,官办教育的费用会很便宜,而民办教育的费用会很昂贵,毕竟民办教育也考虑盈利性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发展都成熟阶段的时候,官办教育仅仅是一种基础教育系统,教育模式算不上出色也算不上坏,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样子,只有官办高等学府会在教育部直接管辖之下与时俱进。相反,民办教育会形成一种自我演变的体制,在教育部监督下的自由经营时期,民办教育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正所谓优胜劣汰,民办教育只能不断的改良自身教育水准才能生存下去。

  最终,民办高等学府将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因为有了竞争,各大高校会通过改善学校环境、聘请优秀教员、提高学术科研的力度来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且在大量培养出优秀人才之后,也会冥冥之中形成一种社会财富。

  吴绍霆不希望中国教育像二十一世纪那样走向教条式,他可以接受在小学、中学开设所谓的“美化统治者”的课程,但是大学一定要坚持自由化。也就是说,他在学生思想不成熟的时候给予一次灌输“美化统治者”的机会,但当学生们成长、成熟之后,也要给予他们选择是否坚持这种思想的机会。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47章,详细布置

  因为他不能预计每一届政府是否真能做到为国为民着想,一旦出现了一届腐败的政府或者昏庸无能的领袖时,就需要人民有足够思想做出决断,站出来推翻这个腐败的政府或者逼迫其下台。

  除此之外,高度自由化氛围的大学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学术研究的效率,不仅能提高文化教育的规格,还能造就更多具备逆天才华的人才。

  以上这些就是教育体制的硬性发展方向,官办和民办两大系统都要共同发展。

  在这两项发展计划之外,吴绍霆还强化落实了扶助教育事业的金融政策,比如提供助学贷款、开设教育储蓄基金、优化民办教育投资贷款等等。中国大部分人口成为文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很多穷人读不起书。

  尽管在早期的时候,吴绍霆已经制订了助学贷款和教育储蓄这些项目,但是在贯彻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不管怎么说,如今旧事重提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这些项目发展的更好,对教育的帮助更多,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国人解决读书难题。

  至于在文化发展方面上,虽然按照蔡元培的意思,只要教育发展的好,文化水准也能跟上去。但是教育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仅仅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要想让文化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自然而然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达到更广泛的文化效果。

  在这个方面,吴绍霆与参加会议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决定先由中央政府着手抓几个重点发展,然后以这些重点发展来带动全国文化事业的普及和提升。

  其一是发扬考古行业,中央政府设立国家考古研究所,一些重点大学也开始考古学专业,引进国外的考古经验,来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批考古产业。考古的目的不仅仅是研究文物的文化价值,同时还能起到探索更完善的古代历史层面,丰富历史文化,另外也能保护中国本土的古董文物,省的让那些外国列强骗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