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风流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凤鸣岐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0 MB   上传时间:2013-09-21 11:53:48

  “呜呜,嘻嘻……”

  小丫头抓李显的脸蛋似乎上了瘾,正抠鼻子掏耳蜗地玩个开心不已,这一见李显要抱她,自是不乐意得很,扭捏着小身子,发出一阵含含糊糊的抗议之声,闹得李显没了辄,又不敢用强,只好任由小丫头胡乱地在自个儿脸上肆虐个没完,一张脸苦得都皱成了一团,那副无奈状瞧得嫣红等丫鬟们全都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群死丫头,该打!明知自己这是被一众丫鬟们给作弄了,可李显却有气无法出,谁让他尽宠着上官婉儿来着,无奈之余,只好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开口道:“嫣红,婉儿饿了,还不赶紧送林家娘子处去,快点。”

  “殿下,这都几时了,婉儿早吃足了,倒是殿下还要去卫国公府上,怕是来不及用膳了的。”嫣红服侍李显日久,哪会不知道李显这是在胡乱找理由,这便笑着打趣了李显一句,不过么,调侃归调侃,嫣红手下倒是不慢,笑嘻嘻地走到榻前,连哄带骗地将婉儿生生抱了起来。

  啊,该死,险些误了大事!李显这才想起昨日与李伯瑶的约定,心一急,顾不得许多,一掀被子,翻身而起,急急忙忙地便要下榻,却不曾想昨日跑圈落下的酸痛兀自未消,动作一大,身子便失去了控制,整个人直往地上跌了去,唬得翠柳等丫鬟们惊呼不已。

  “快,快,给孤更衣,传高邈备车,孤这就出发!”摔了个大马趴虽是疼得紧,可一心牵挂拜师的李显却是顾不上了,就这么坐在地上,一迭声地下着令。

  李显是急得直抓狂,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到卫国公府,可一众丫鬟们却不肯轻忽了事,硬逼着李显更衣沐浴外带用足了早膳,这才放他出行,待得赶到了南城外的卫国公府上之际,天都已近了午时。

  “什么,病了?”

  李显在卫国公府门外候了半天,就只从前去禀事的门房管事口中得了句话——卫国公李德骞病了,恕不会客,这等牵强到了极点的理由可把李显给气坏了,眼一瞪,怒视着惶恐不已的李府管事,冷冷地哼了一声道。

  “回殿下的话,家主昨夜突感身体不适,今日一早便卧了床,郎中来看过了,说是劳累过度之故,宜静不宜动,还请殿下海涵则个。”面对着李显的火气,李府管家虽略有些慌乱,可却并无改口之意,陪着笑脸歉意无比地回答道。

  我勒个去的,早不病晚不病,偏在这节骨眼上病了,骗鬼啊!李显如此精明之人,又怎可能相信那管事的信口胡言,然则明白归明白,李显总不能当面揭破罢,无奈之余,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这便皱着眉头横了那管事一眼,冷着声道:“李少匠既是病了,孤也不好相扰,那孤见见李司阶总该是可以的罢,嗯?”

  “回殿下的话,您来得不巧,昨日二老爷处来了信,说是二奶奶病了,三少爷昨日便赶去了陇州,得过些日子方能回转。”李府管事讪笑了一声,又给出了个更加离奇的解释。

  好嘛,跟老子玩起避而不见的把戏来了,得,没那么便当,咱就不信跑得了和尚,还能跑得了庙不成?李显一听此言,登时便被气得笑了起来,可也懒得跟一个下人一般见识,眼珠子转了转,心中已然有了主张,这便哈哈一笑道:“原来如此,都怪小王来得孟浪了些,打搅了。”话音一落,也没管那管事是何等反应,扭头便向马车处行了去,于进车厢之际,寒着声下令道:“进宫!”

  高宗的身体一向不好,这几年得了风眩症后,更是每况愈下,每日里过了午时便会嗜睡,一睡必睡足一个时辰方起,若中途被搅了睡梦,那一连几天下来都会精神不济,这一条朝中重臣大多知晓,自是无人敢在这个时段去惊扰了高宗的好觉,李显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从卫国公府负气而归时却将此事给忘到了脑后,直到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承天门前之际,方才想了起来,可怜李显不得不按耐住觐见的冲动,硬是猫马车里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估摸着高宗该是已起了,这才紧赶着递了牌子,不数刻,便有小宦官前来宣李显到武德殿觐见。

  “儿臣参见父皇。”

  李显刚一行进武德殿的后殿,入眼便见高宗面色苍白地靠坐在榻上,忙抢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不迭。

  “显儿来啦,平身罢,有甚事么?”

  高宗的风眩症刚小小地发作了一回,此时气色差得很,可一见到李显到了,一张憔悴的脸上还是浮现出了和蔼的笑容,抬手示意李显平身。

  “父皇,孩儿并无甚要事,只是前来问安耳,父皇您龙体要紧,孩儿……”李显递牌子时并不知晓高宗的风眩症又发作了,待得问过了前来宣口谕的小宦官,方得知内情,自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拿拜师的事去烦高宗,奈何口谕已至,不得不进宫面圣,此际见高宗面色煞白如纸,心中甚是不安,这便绝口不提正文,打算问个安便告退,至于拜师的事情,也就只能向后推上一段时间了,左右此事也不急在一时。

  “傻孩子,朕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没甚要紧的,说罢,有何事要朕帮着的?”高宗人是懦弱了些,可却并不甚糊涂,只一听李显这话便知其有所隐瞒,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一摆手,打断了李显的话头,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道。

  “父皇英明,孩儿不敢欺瞒父皇,昨日孩儿已到过了左骁卫,得蒙苏老将军错爱,让孩儿有机会能观摩诸将演武,个中精彩着实令儿臣眼界大开,我大唐能有如此多强将名帅,实大幸也,孩儿振奋之余,向武之心更切,又见其中有一将,名为李伯瑶者,武略过人,孩儿心神往之,欲拜其为师,却不料此人竟是卫公之后,孩儿无能,今日亲上其府,却不得其门而入,只好恬着脸来求父皇了。”李显感受到了高宗那浓浓的舔犊之情,心中登时便是一暖,话便滔滔而出,将事情的大体经过一一说了出来。

  “卫公之后?这事情么,是不太好办,唔,显儿欲朕如何做?”

  李显拜师左骁卫之事说大不大,可说小却也不算小,昨日之事一出,自有人将全盘经过报到了高宗处,对于李显碰壁的结果,高宗自是早就料到了几分,不过爱子心切的高宗却也没怎么担心,在他看来,所有的难题不过就是一道圣旨罢了。

  “父皇,那李伯瑶眼下虽仅是六品小官,但却是名门之后,依孩儿看来,若是用强,势必不美,孩儿不敢求父皇下旨成全,但求父皇能给儿臣一道旨意,让儿臣能以恩赏卫公之名义堂堂正正地走进李府,其余诸事孩儿自可为之。”李显早在进宫前便有了全盘之计划,此时听得高宗见问,自是答得飞快。

  “哦?如此足矣?”高宗本打算下诏直接令李伯瑶为李显之师的,可万万没想到李显居然仅仅要求一道恩赏诏书而已,不由地为之一愣,狐疑地看了看李显,疑惑地追问了一句道。

  “孩儿实不敢虚言哄骗父皇,如此便足矣。”李显本就不打算用强逼的手段,以免适得其反,至于如何说服李家父子么,李显自有其分寸,这便昂然应答了一句道。

  “唔,既如此,这诏书朕便给了。”高宗本心也不是太愿意对功臣之后用强,此际见李显说得信心满满状,自是不会再多坚持,略一才沉吟,便慨然答应了李显的请求。

  成了,嘿,这回看李家父子还有甚可推托的!李显一听高宗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嘴角一弯,略带一丝兴奋之意地笑了起来……

  第三十五章死缠滥打(下)

  《卫公兵法》可是好东西,李显自然是不想放过的,哪怕他自个儿练不成,留着调教手下也不赖,指不定机缘巧合之下,炮制出一帮子小卫公来,那可不就发大了,可惜的是这玩意显然不好搞到手——当初李靖成书之际,倒是往皇宫里献了一整套,遗憾的是那一套被太宗带到昭陵里当陪葬用了,如今除了李伯瑶手里头有之外,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套了,即便是其父李德骞也没能拥有,很显然,不摆平了李家父子的话,李显的愿望便没个实现的可能。

  强扭的瓜不甜?或许罢,可好歹还能有瓜吃不是?总比啥都没有的一场空来得强罢,再说了,只消能将瓜藤给扭转过来,李显就不信水足肥够之下,那瓜还真能差到哪去,当然了,前提条件是别把瓜藤给扭死了,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这,就需要技巧与耐心,很显然,这两者李显都不缺,他等得起,这一等就足足等了近半个月,直到春闺已过,李显终于等到了他所需要的那一道进门之圣旨。

  “圣天子有诏曰:先卫公李靖有大功于国,先帝在日,屡多褒奖,朕每思及,皆有感焉,特恩赏金五十两、绸两百匹……荫一子,以资籍勉,钦此!”

  等待需要耐心,出手却须果断,李显自是深韵个中三味,这一从自家老爹手里拿到了所需的圣旨,立马便领着数名小宦官,排开了亲王的仪驾,摆足了架势直奔卫公府上,理所当然的,有了圣旨这玩意儿在手,卫公府的大门自是进得便当无比,不仅如此,卫公府上下还都得紧赶着前来接驾,老老少少的一个都不少,跪满了一地,聆听李显宣读圣训,还别说,别看李显个子小,声音却一点都不小,宣起圣旨来,颇有种威严之肃然,气度上比起通常负责宣旨的老宦官们可是要高出了老大的一截。

  “臣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公府已历二世,数十年来恩赏不绝,似此等场面自是久见不鲜,自不可能有甚失仪之虞,待得李显话音刚落,一众人等已照着老例,山呼地谢起了恩来,中规中矩,实无可挑剔处,当然了,李显此番乃是有求于人而来,纵使发现有啥不妥,一准也是视若不见罢。

  “卫公,恭喜了。”

  李显一边将手中已卷好的圣旨交到李德骞手中,一边笑着说了一声,那笑容要多和蔼便有多和蔼,不过在李德骞看来,这笑容着实不好消受,无他,只因人情不好白受——李显求得恩赏圣旨的事情又不是啥机密事,李德骞自是也曾听到过风声,毫无疑问,李德骞满心眼里其实并不想要这么份纯属锦上添花的圣旨,问题是他却是无法在这事上头有甚发言权的,如今圣旨已出,他又岂敢不接,这一接之下,岂不就欠了李显一个人情,至于该如何么,那可就令李德骞犯难了,偏生李德骞又不是个虚伪之辈,心里头的憋屈又怎个郁闷了得。

  “有劳殿下了,得蒙圣上宏恩,下官感激涕零。”

  甭管心里头怎么想的,该说的场面话自是不能不说,李德骞这便紧赶着躬了下身子,双手接过了圣旨,干巴巴地说了一句之后,便没了下文,就这么似有心似无意地忘了要请李显到厅堂里叙话。

  “卫公客气了,小王,咳,咳,咳……”

  李德骞可以忘了邀请,李显却是绝对不会就这么知趣地告辞而去的,若不然,那份恩赏圣旨岂不是白要了?这不,一见李德骞打算装糊涂,李显肚子里尽自腹诽不已,但却没带到脸上来,而是笑呵呵地客气了一句之后,立马假咳了起来。

  “殿下,您这是……”李德骞见李显咳得一派难受状,自不敢再装糊涂,赶忙做出关切状地问了一声。

  “没事,没事,小王初次宣召,一时使岔了气,一会便好。”李显假咳本就是为了引李德骞开口,这一见李德骞果然上了钩,李显立马毫不客气地打蛇随棍上。

  “啊,下官光顾着高兴,怠慢了殿下,海涵,海涵,还请殿下入内用茶,歇息一番可好?”

  眼瞅着李显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纵使心中再不情愿,李德骞也不敢不出言邀请了,毕竟李显乃是当今亲王,真要是将其得罪得狠了,万一生出了甚子事端来,卫公府上下指不定得穿多少小鞋来着,无奈之余,李德骞也只能是强笑着陪了个罪,将李显迎入了二门厅堂中,各自落了座,自有一众下人们紧赶着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

  “卫公,这茶不错,孤用着顺,好!”尽管并不口渴,可李显还是假模假样地端起了茶碗,猛喝了一大口,笑眯眯地赞了一句,满脸的陶醉状,似乎真的很喜欢这茶一般。

  “殿下客气了,这茶乃是下官江南那头的农庄里产的,殿下若是觉得好,下官处有多,殿下回头不妨多带些走便是了。”李德骞心里有事,此时见李显提起茶好,倒也没怎么多想,随口便应了一声。

  “好,小王久闻卫公慷慨,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小王生受了,呵呵,好啊,卫公果有令尊大人之遗风,遥想当年,令尊大人驰骋疆场,勇破诸寇,威风八面,所向披靡!小王恨不能早生几年,也好领略一下我大唐军神之风采,惜乎,惜乎。”李显本就是得了竿子便可往上爬之辈,弯子一绕,立马便绕到了李靖的身上,言辞间满是感慨之意。

  “不敢当,不敢当,下官实难及先父之万一,得蒙殿下谬奖,下官惶恐,惶恐。”

  李显倒是说得慷慨了,可李德骞听在耳朵里,却是心中发沉,怕的便是李显说武略之事,问题是李显交口称赞的可是自家老爹,他李德骞总不能不应罢,也就只能是诚惶诚恐地逊谢着。

  “卫公过谦了,唉,不瞒卫公,小王心里烦啊,眼瞅着我大唐周边不靖,战事屡屡不绝,心忧矣,且看满朝诸将尽白头,小王如何能坐视乎,今小王奉父皇之旨意拜师习武便是本着振武之心,诚然,小王蒲柳之姿,实难成大器,但却可为天下之榜样,若能有助父皇安定天下,则是小王之幸也,还望卫公能看在小王一片苦心的份上,成全小王之孝心,孤感激不尽。”李显的口才乃是后世官场里厮混出来的,自是倍儿地棒,一通子话说将下来,可谓是声情并茂,摆事实,讲道理,顺便还将高宗这杆大旗扯出来当了虎皮,说得李德骞冷汗狂冒不已。

  “啊,这,这,这……”

  论口才,十个李德骞加起来,也不是李显的对手,被李显如此这般地一说,李德骞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说成全么,李德骞百般不愿跟天家子弟扯上关系,这可是先卫公李靖传下来的规矩,可要当场拒绝么,一来是面子上过不去,毕竟李显此来可是给足了好处的,二来嘛,公然拒绝李显的话,岂不是说高宗的旨意不妥当,未免有抗旨之嫌,可怜李德骞急得汗如泉涌了,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一时间尴尬得不知如何才好了。

  “卫公可是嫌弃小王无能么?”

  李德骞已经够狼狈了的,可李显却并不打算就此揭过,小脸一肃,似颇为不满地冷着声紧逼了一句道。

  “不敢,不敢,下官,下官岂敢,这个,这个……”

  这一见李显变了脸,李德骞立马便有些子慌了神,忙不迭地站了起来,躬身致歉着,那结结巴巴的样子要多可怜便有多可怜。

  “哦,那是小王误会了,卫公还请就座罢。”一见李德骞彻底慌了神,李显脸色立马稍霁,淡淡地一笑,拂了下袖子,示意李德骞入座。

  “多谢殿下见谅。”李德骞已被李显搓揉得有些个乱了分寸,生怕多说多错,忙不迭地逊谢了一声,坐回了原位。

  “好叫卫公得知,当初李淳风、李太史归隐之前曾有语于小王,说小王之师当在左骁卫,小王原本不信,也就是姑妄一试罢了,却不料一见李司阶之下,方知李太史所言无虚也,心实神往之,若能得卫公准允,许小王随李司阶学些本事,实小王之荣幸也,小王倒也不奢望能上阵立功,但求能强身健体之余,为劝武天下略作表率,心实足矣,若卫公能允之,小王自当择吉日前来贵府拜师,如此可成?”待得李德骞入了座,李显诚恳万分地述说了开去,语气倒是恳切万分,可内里不容置疑的意味却是浓得呛人。

  “能得殿下看重,实犬子之幸也,只是犬子无才无德,若是误了殿下大事,实下官之罪过也,还望殿下能体恤下官一、二。”李德骞已被李显逼到了墙角上,再无一丝的转圜余地,可一思及祖训,李德骞还是不敢轻易违背,沉吟了片刻之后,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李显的请求。

  “卫公此言差矣,李司阶之能便是苏老将军也都是赞不绝口的,小王能拜其为师,实是高攀了的,当然了,李司阶有官职在身,小王自不敢因私而废公,只求李司阶三、五日到小王府上一行,指点一下小王,授些刀马功夫便足矣,当不会致误了李司阶的正务,如此总该可以了罢?”这一听李德骞的婉拒,李显哪肯就此作罢,面色先是一凛,似欲动气之状,而后面皮抽搐了几下,再次进言了一番,只是语气里颇有些怨气的表征了,似乎已到了将要发飙的边缘,直看得李德骞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之感……

  第三十六章临时协议

  别看李德骞头上有着“卫国公”这么顶金光闪闪的大帽子,其实不过就是一寻常人耳,姑且不说其能耐远逊其父李靖,便是风骨上也远不及乃父万一,面对着李显的软硬兼施,李德骞丝毫没有其父当年当面拒绝太宗李世民邀其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坚毅与勇决,被李显唬得心惊胆颤之下,满头满脸的汗水流淌得跟瀑布一般,整一个虎父犬子的最佳写照。

  “殿、殿下,下官,啊,下官虽是三郎之父,却、却是不好代其做主,此事,唔,此事若是犬子愿意,下官、下官当无异议。”

  李德骞已是完全乱了分寸,再一看李显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下更慌,极为失仪地抬起袖子抹了把脸,结结巴巴地述说着,毫无担当地便将皮球踢给了自己的儿子。

  “好,能得卫公成全,小王感激不尽,既如此,就请李司阶前来一叙可好?”

  打铁本来就需乘热,李显自不可能放过这么个一举定乾坤的机会,李德骞话音一落,李显立马笑容满面地接着挤兑道。

  “来人,去唤三郎前来。”

  事已至此,李德骞纵使再不情愿,也没了选择的余地,只能是万般无奈地吩咐下人去请李伯瑶前来叙话。

  “末将参见殿下,见过父亲。”

  李伯瑶实是不愿在李显跟前露面,先前接旨时是不得不出迎,可接旨一毕,他立马就悄悄地闪了人,躲着不肯跟李显碰面,奈何自家老父顶不住李显的压力,他纵使不愿,也就只能随前来传唤的下人进了厅堂,入眼一见李显正笑咪咪地高坐上首,李伯瑶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不敢在李显面前有失仪的表面,只能是疾步抢上前去,恭敬万分地行礼问安不迭。

  “李将军不必客气,小王冒昧打搅了,海涵则个。”

  对于李伯瑶这个卫公传人,李显还是很看重的,自不可能在其面前拿亲王的架子,这便极为随和地虚抬了下手,示意李伯瑶免礼。

  “谢殿下。”

  李伯瑶虽已知晓自个儿被传唤来的目的何在,可却不想自己主动开那个口,谢了一声之后,便走到李德骞身后站定,一派目不斜视之状。

  “卫公,先前所议可算数否?”

  李伯瑶不开口,李德骞自然也不想多事,大厅里立马便静了下来,然则李显却显然不打算让沉默进行到底,这便笑呵呵地对着李德骞一拱手,将话题敞开了来说。

  “当然,当然。”李德骞的气势早已被夺,自无抗拒李显之心,此际见李显发了话,自无法再保持沉默,忙不迭地陪了个笑脸,而后扭头看了自家儿子一眼,颇为无奈地说道:“三郎,周王殿下有意随尔习武,汝之意如何?”

  如何?那还用问,当然是不愿了的,只不过事已至此,直接拒绝李显显然是不成的,这一条李伯瑶早在来前便已是心中有数了的,也早有了应对之道,此际见自家老父问起,李伯瑶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先是对着自家父亲点了点头,而后转向李显,一躬身,抱拳行礼道:“能蒙殿下见重,实末将之幸也,只是在下乃微末之将,才疏学浅,若是误了殿下前程,怕是不好。”

  “李将军过谦了,小王其实所求不多,唯强身健体耳,李将军若肯授业,小王自当勤勉,必不坠了李将军之名。”李显自不可能被李伯瑶这等自谦之言所动摇,抬手示意李伯瑶免礼之余,笑呵呵地回答了一句道。

  “授业之说末将实不敢当,且先祖有言:武授有缘人。末将不敢一日或忘,今,殿下既是欲习先祖武略,尚需实证缘分方可。”李伯瑶木无表情地站直了身子,语气坚决地抛出了个先决条件。

  嗯?有缘?嘿,好主意!这小李可比老李狡猾多了,不愧是卫公传人!李显乃灵醒之辈,阅历丰富得吓人,只一听,便已看穿了李伯瑶打算施展的退兵之策,说穿了也简单,缘份那玩意儿本就虚得很,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那话可不都是李伯瑶说了算了的,真要是顺着李伯瑶的意思,那李显拜师的打算百分百要落到空处。

  “哦?哈哈哈……”李伯瑶话音刚落,李显立马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李伯瑶父子俩皆看傻了眼,愣是想不明白李显为何大笑如此。

  “殿下为何如此,末将所言可是有乖谬之处么?”

  这一见李显笑起来便没个完了,李伯瑶不禁有些子动气了,虽不敢出言呵斥,可问话的语气里却隐隐带了丝怒意。

  “非也,非也,呵呵,小王一时失态,将军莫怪,莫怪。”李显收住了笑声,摇了摇头道:“李将军误会了,小王非是要习令祖之武略,唯思健体耳,李将军只消教授本王些刀马上的本事即可,这该不违反将军之祖训罢?”

  “此言当真?”

  李伯瑶倒是没想到李显会如此说法,一时间有些子转不过弯来,话便脱口而出了,只不过方才一说完,他便隐隐有些后悔了,可惜为时已晚,也就只能祈祷李显不要顺竿子往上爬了。

  “当然,小王向无虚言,李将军若是不信,小王可对天盟誓!”

  李显是啥人,那可是精明得石头里都能榨出油来的人物,很显然,李伯瑶的祈祷没能起到作用,他的话音才刚一落,李显立马赌咒一般地举起了右手,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

  “殿下无须如此。末将信便是了。”

  眼瞅着祈祷无效,李伯瑶虽无奈,却也只能接口应答了一句。

  “好,那就一言为定了,小王当禀明父皇,择吉日再来贵府上拜师,今日多有打搅,告辞了。”这一见李伯瑶已被逼住,李显自是打算见好就收,丢下句交待便打算走人,以免夜长梦多。

  “殿下且慢。”

  真要是李显就这么回禀了高宗,那拜师之举可就再也无挽回的余地,甭管李显究竟有没有从他李伯瑶处学到东西,那顶“师傅”的帽子可就得牢牢地扣在李伯瑶的头上,想摆脱都没了可能,这一见李显说走便要走,李伯瑶可就有些急了,不管不顾地喝了一声,拦住了李显的去路。

  “哦?李将军可还有旁的交待么,小王恭听便是了。”

  李显是得了便宜立马卖乖,也不管李伯瑶应承了没,只管摆出一副尊师重道的小样子,直看得李伯瑶气不打一处来,偏生还发作不得,脸立马便有些子发起了苦来。

  “末将不敢言交待,只是末将有些话还是说在前头的好,若有得罪处,忘殿下海涵。”李伯瑶毕竟是卫公传人,不说心思敏锐,便是风骨上也颇有其祖之风,面对着李显的低姿态,李伯瑶并未为之所动,不亢不卑地行了个礼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6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风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