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风流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凤鸣岐山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0 MB   上传时间:2013-09-21 11:53:48

  李显自是知晓姜恪为人谨慎,也没指望着一上来便能得到姜恪的全力支持,不过么,李显敢前来姜府,自然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倒是不介意姜恪的冷淡表情,这便微微一笑,客套了一句之后,大步走上了堂去……

  第一百七十七章谋夺帅印(二)

  自开唐以来,军中每每多儒将,皆是出将入相之能士,姜恪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继李靖之后,第二个从大将军转职成为宰相者,其人清逸儒雅,长须飘飘,乍一看,就宛若一文弱书生一般,可其身上那股子铁血之气却非常人所能拥有,不怒而自威,那深邃而又睿智的眼神、淡漠的神情,无一不显示着军中铁血战将之气概,饶是李显生性沉稳过人,可好一阵子的沉默相对下来,也很有种快要吃不住劲的感觉。

  好罢,您老不说话,那咱说就是了!眼瞅着姜恪老神在在地端坐成了尊泥菩萨,李显无奈地笑了笑,也只能是决定由自己来挑起话题,这并非是李显耐性不好,实在此番前来乃是来求人的,总不能就这么跟主人玩沉默到底的把戏罢。

  “姜相钧鉴,小王之来意想来姜相心中该是有数的,不错,小王便是要请姜相助孤一臂之力,勿使战机错失,不知姜相能允否?”李显不打算跟姜恪绕弯子,直截了当地便将来意道了出来。

  “唔。”

  姜恪并没有回答李显的问题,甚至连脸上的淡漠表情都没有一丝的变化,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

  “姜相久经沙场,自是知晓此战乃势在必行之举,其中之意义原也无须小王饶舌,所虑者,不外有二,其一,小王能担此任否?其二么,无非是某些别有用心之辈的非议罢了,孤可曾说错?”李显丝毫不在意姜恪的冷淡表情,微微一笑,自顾自地接着往下说道。

  “殿下倒是好气魄,却不知这战又当如何哉?”

  姜恪没想到李显居然将话说得如此之明,眼皮子微微跳了几下,颇有深意地看了李显一眼,旋即便再次低垂着头,慢吞吞地问了一句道。

  “姜相问得好,前番大非川之战看似因吐蕃侵扰安西而起,其实不然,究其根本乃是吐蕃小儿辈欲与我大唐争雄所致,自松赞干布以来,吐蕃国力日盛,野心渐勃,与我大唐已是两雄不可并立之势也,若不早做筹谋,将来必有危殆,此诚不可掉以轻心者,前番之战,乃围魏救赵之策也,攻吐谷浑是虚,救西域为真,此策不可谓不佳,薛大将军袭取乌海亦是妙手,奈何郭待封误国,方遭此大败,而今军心士气皆有挫动,安西恐有大难矣,而今之计,唯以攻代守,方能稍稍扳回局面,此乃大势耳,姜相以为然否?”李显有备而来,分析起全盘战局来,自是头头是道,言语间缜密无比。

  “嗯。”

  姜恪乃是大帅之才,对战局的把握自非常人可比,李显所言正是其心中所想,只是姜恪为人谨慎,并不愿轻易将此事公然说将出来罢了,此际见李显的战略分析如此到位,眼中立马便有精芒闪过,但却并没有出言点评,只是颔了下首,略带一丝肯定地吭了一声,而后一摆手,示意李显接着往下说。

  “今我军新败,吐蕃贼子定料不到我军敢去而复返,此便能有出其不意之效,且前番一战中,吐蕃军为逼薛大将军正面决战,不得不集中数倍之大军以围之,其西域之兵力已尽皆抽调一空,恰是我军反攻之良机,若能得一猛将于吐谷浑拖住贼军主力,而安西军大可趁势反攻,何愁安西不复焉,若得如此,我大唐便能有从容调遣兵力之余裕,吐蕃之祸顿减矣!”李显面色肃然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接着往下分析此战的必要性与总体战略思想。

  “诚然如是,战于吐谷浑者必殆矣,殿下乃千金之躯,何须犯险若此?”

  李显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姜恪自不能再保持缄默,这便长出了口气,提出了最核心的一个疑问。

  “概因此战非小王前去不可,其理由有三:一者,小王乃是亲王,以亲王领兵出征,其声势必能惊动吐蕃贼子,他人则未必能有此效果;其二,小王向无行伍经历,贼子必以新丁视我,小视之心一起,小王当可利而用之,取胜不难;其三,承蒙卫公后人看重,小王得传卫公兵略,不敢言无敌天下,然自信颇能一战,有此三条在,此任自非小王莫属!”李显自信地一笑,将非其莫属的三条理由一一道了出来。

  “殿下若去,需多少兵马,又待如何战之?”

  姜恪默默地沉思了一番之后,并没有直接出言点评李显的三大理由,而是追问其了实际战术来了,很显然,姜恪的心中已是赞同了李显的分析,只是对李显是否真能胜任此战尚有疑虑。

  “小王说过,此战实为牵制,兵马无须过多,五千兵力足矣,至于战法么,不外前汉霍去病之策也,却也无甚不可之处。”李显精明过人,这一听姜恪问起了实际战术,便已猜知姜恪内心里的变化,心中不由地便是一喜,不过却没带到脸上来,而是沉稳地解释了一句道。

  “五千?够么?”

  姜恪一听李显竟只要求五千兵马,眉头不由地便皱了起来——如今吐谷浑可是云集了吐蕃主力大军近四十万之众,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五千兵马跑那儿去,还不够塞人牙缝的,一个不小心之下,那就是全军覆没之下场。

  “五千足矣,兵贵精而不贵多,小王并非与敌决战,兵多了反倒碍事,陇右之骑军一旅足可任之!”李显沉稳地点了下头,自信无比地回答道。

  李显说得倒是轻巧,可姜恪却不敢就此安心下来,毕竟战事非儿戏,以李显亲王之尊,倘若有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别的不说,但凡举荐李显者,怕都得挨上一顿狠的,再者,姜恪虽久闻李显“知兵亲王”的名声,可到底是不曾亲眼见识过李显的武艺,又怎敢相信李显真有霍去病当年之勇,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突地对着站在堂下的姜业一招手道:“业儿,上堂来!”

  “爷爷有事请吩咐。”

  姜业自幼在边关军中长大,年岁虽不大,可跟在姜恪身边倒是见过了几次战阵,属好战分子一个,先前在堂下听李显说得慷慨激昂,早就热血沸腾,巴不得能上吐谷浑去好生杀上一把,只不过当着李显的面,他并不敢冒失地跑上堂来胡乱说话,这会儿一听自家祖父见召,想来必是与此战有关,登时便兴奋了起来,几个大步便窜上了大堂,满脸笑容地一躬身,紧赶着应答了一句道。

  姜业的父母死得早,完全是由姜恪一手拉扯大的,对这小子的心思姜恪又怎可能猜不出来,这一见姜业满脸子憋不住的笑容,姜恪立马便没好气地瞪了其一眼,奈何姜业皮得很,压根儿就不怕自己这个素来严肃的祖父,不但没有收敛起笑容,反倒是挤了下眉头,笑得更得意了几分。

  “殿下明鉴,战危兵险,非靠胆略可以为之者,老朽这孙子虽不成器,可倒也颇有几分勇力,殿下若是能战而胜之,老朽或可尽上几分微薄之力罢。”姜恪显然拿自家孙子没有太多的办法,索性不再理会姜业的顽皮,转头看向李显,沉吟地开口道。

  “好,就依姜相!”

  李显骨子里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战分子,加之本就有心考量一下姜业的本事,自是不会反对姜恪的提议,满口子便应承了下来。

  “殿下,请随末将到演武场一试高下。”

  姜业显然也想伸量一下李显的武艺,这一听李显答应了比武的要求,登时便兴奋了起来,也不等姜恪发话,嘿嘿一笑,对着李显一摆手,发出了邀战。

  “姜相,少将军,请。”

  李显很干脆地起了身,笑着点了下头,客气了一句之后,便由姜家祖孙陪着一并到了后院的演武场。

  姜家到底是武将世家,虽对府宅的装潢不甚讲究,可演武场却是收拾得相当整洁,兵器架上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场边石锁、箭垛、马厩应有尽有,且尽皆一尘不染,显然是日常都在用着之故,以李显的眼光之敏锐,自是看得出面前这爷孙俩都是勤练不缀之人,虽尚未交手,心中已是高看了姜业几分。

  “殿下,末将惯用马槊,不知殿下欲选甚兵器?”

  姜业显然是迫不及待要跟李显过过招,这才刚一到演武场,立马喝令正在演武场上演练着的家兵家将们全都退开,又令人牵来了两匹战马,而后抄起一把去了枪头、包着白粉包的长马槊,气宇轩昂地跑到李显身边,笑呵呵地问了一句道。

  “那孤也用马槊好了。”

  李显最擅长的是刀法,为此,还特意让人打造了一把仿制的“青龙偃月刀”,当然了,并没有传说中的八十二斤那么重,也就是六十斤出头罢了,以李显的臂力,舞动起来,其杀伤力之大绝对震撼人心,不过此时乃是比试,并非生死对搏,李显自然是不会去动用那等真家伙,好在李显在枪法上也下过苦功,虽不及刀法那么高绝,却也不是寻常战将能比拟得了的,倒也不惧于姜业的挑战,这便无所谓地应答了一声,自有边上侍候着的姜府家将去整来了家伙,姜、李二人尽皆上了马,各自勒马拉到了演武场的两头,一场龙争虎斗就此开场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谋夺帅印(三)

  “驾!”

  姜业显然是个好胜的主儿,这才刚勒马转过身来,压根儿就没有丝毫的迟疑与犹豫,更不曾交待甚场面话,一摆手中的长马槊,大吼了一声,脚下一踢马腹,率先发起了冲击,竟打算给李显来上个出其不意。

  好小子,是个高手!李显虽不曾真正上过战阵,身上并无姜业那等凝实无比的血煞之气,可这些年来勤练不休之余,也没少与人动手切磋,交手的经验虽稍有欠缺,却并非一无所有,自是不凡一战的勇气,此际一见姜业二话不说便打马杀来,李显的眼神瞬间便锐利了起来,低喝了一声,双脚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已如离弦利箭般窜了出去,起步虽比姜业稍晚,可速度却丝毫不在姜业之下。

  “杀!”

  马战首重气势,其次才轮到枪术、马术与力量,这一点,经历过真阵仗的姜业自是心里头倍儿透亮,此际见李显发动的速度极快,手中握着的长枪笔直前指,竟不因马匹的颠簸而有丝毫的颤动,便知李显在枪马之道上的造诣极高,心中的好胜之意自是更盛了几分,疯狂地催马前冲,待得到了两马将将相遇之际,姜业突地开声吐气,暴吼了一声,声如雷震中,长枪一拧,一个突刺便已杀了出去,先声夺人之势已成。

  “哼!”

  李显确是不曾料到姜业出手如此之迅猛,这一见姜业此枪来的如此之快,心头不禁微微有些吃惊,不过却也不是太在意,冷哼了一声,手中的长枪一挥,不躲不闪地便迎击了上去。

  “嘭!”

  交手之初,双方都有心试探一下对方的力量,自是谁都不曾变招,两把长枪瞬间便重重地撞在了一起,暴出了声轰然巨响。

  好大的力量!

  轰然暴响声中,李显固然觉得虎口狂震,身形不稳,而姜业同样没能讨好,整个人在马背上猛然颠了一下,一模一样的念头几乎同时在双方的心中滚过,各自惊心不已,双马交叉而过,竟是谁都无力再攻出第二招,一个照面下来,双方平分秋色。

  “哈哈,好,再来!”

  姜业虽不曾正式从军,可其勇名在河西军中却是首屈一指之人,尤其是在力量一项上,甚少有人能与其比肩,却不想先前一击中,居然没能奈何得了李显,好胜心不由地便大了不老少,哈哈大笑着勒马盘旋,再次发起了冲锋。

  “来罢!”

  李显同样也打出了兴致,这一见姜业冲了过来,自是不甘示弱,低喝了一声,同样发起了凶悍的冲击。

  “看枪!”

  姜业见力量上无法压倒李显,此番再冲,可就不打算再玩硬碰硬的把戏了,待得马到近前,但听其一声大吼,手中的长马槊一抖之下,一招“落花缤纷”已攻了出去——姜业的枪法传承自三国悍将姜维,乃赫赫有名的“五钩神飞抢”,虽说此际手中的长枪顶端并无倒钩。无法使出此等枪法的最玄妙之杀招,可也非寻常可比,但见其枪一出,无数枪花暴然而起,竟如天花乱坠般乱人眼眸,实难分辨虚实之所在。

  “好枪法!”

  李显马战的经验确实是稍差了一些,可眼力却是极强,只一看姜业这一招使得如此绚烂,心头微凛之余,却也丝毫不惧,大吼了一声,双臂一振,手中的长枪已闪电般地刺了出去,顷刻间便已击穿了姜业狂舞出来的数层枪花,如怒龙一般地直奔姜业的咽喉而去。

  “呵哈!”

  姜业显然没想到李显竟然一眼便看穿了自己此招的虚实,这一见李显的枪势已破防而入,心中一惊,顾不得伤敌,急图自保,大吼了一声,抢身轮起,斜斜一挑,撩向李显的枪柄,双枪再次重重地撞击在了一起,这一回可就不是平分秋色了——饶是姜业的力量不比李显差多少,可仓促出手间。力道并未放足,双枪一交击之下,姜业顿时便吃了个大亏,身形连晃了数下,险些就此掉落马背,慌乱间见李显的长枪又“突突”地刺了过来,大惊之下,忙不迭地低头闪躲,与此同时,狠命一催跨下战马,向场边狂奔了去。

  “哪里走!”

  李显一招抢占了上风,哪肯就此罢手,这一见姜业放马狂奔,立马大吼了一声,脚下一点马腹,一个旋马变向,绕了个不大的弯子之后,走小斜线向姜业追杀了过去。

  “杀!”

  姜业一听到了后头的马蹄声急,自是知晓李显已从后头追袭了过来,但却并不回头张望,而是紧贴着马背绕场边奔逃不已,看似一副落荒而逃之狼狈,实则暗暗兴奋不已,一边默默地估算着与李显之间的距离,一边悄悄地将拖在地上的长枪摆到了位置,待得李显追到了身后之际,姜业突地大吼了一声,单臂一挺,一招“回马枪”已撩了起来,直奔李显的胸膛而去。

  此际,双方的马速都已放到了极致,要想勒马变向已几无可能,姜业此枪单手而出,速度虽不是极快,可角度却极为刁钻,几乎是从死角里杀出,令人防无可防,避也无可避,可谓是诡异到了极点,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悍将皆死于此招之下,乃是姜家枪法里的绝对杀招之一,此招一出,姜业人虽不曾回头去看,可脸上却已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在他想来,李显除了中枪落马之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了!

  “找死!”

  李显敢放马狂追不舍,又岂会不提防着姜业玩花样,自是早就有了对策,姜业手臂方才抬起,李显便已做好了准备,待得枪到,李显突地一个侧身,让过了刺击而来的枪尖,左手顺时一捞,一把便将姜业的枪杆抄在了手中,与此同时,暴吼了一声,右臂一振,单手持枪轰向了姜业的背心。

  不好!姜业枪一走空,顿知不妙,顾不得许多,腰身一拧,放开已被李显握实了的长枪,双手一合,强行抓住了李显刺将过来的长枪,狠命一拽,试图趁势将李显拖落马背。

  “下去罢!”

  姜业方一拼命夺枪,李显便已笑了起来,喝叱了一声之后,不单不跟姜业强争,反倒顺势便是猛力一送,双方的力道猛然叠加在了一块,其力之大,令姜业措不及防之余,整个人身不由己地便向左侧倒了下去,重心已失,再也无法安坐马背之上,只得狼狈万分地滚落了马下。

  傻眼了,全都傻眼了,一众在场边观战的姜府家丁家将们谁都不曾想到仅仅只是两个照面的功夫而已,一向号称勇武无敌的少主人竟然就这么败了,而且败得如此之狼狈,全都目瞪口呆地傻站在当场,满场一片诡异的死寂。

  “姜兄,承让了。”

  李显兜马转到了跌坐在尘土里的姜业身前,微笑着持枪行了个礼道。

  “这个不算,重新来过!”

  姜业这一跤摔得并不算太重,只是被震得有些晕了头,待得见李显转了过来,立马便醒过了神来,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不服气地嚷了一嗓子。

  “没问题,下回到小王府上,你我再战个三百回合便是了。”

  李显此番虽胜得干脆,可心里头却清楚姜业的武艺不过仅仅比自己稍差了一筹罢了,之所以会败得如此狼狈,不是输在枪法上,而是输在了心理上,大体上是轻敌所致,真要是双方认真再战,李显虽自忖能胜,却也绝不会似此番这般轻松,心里头自是对姜业起了爱才之心,自不会去计较姜业的态度,这便哈哈一笑,甩蹬下了马,走到姜业身边,伸手拍了拍姜业的肩头,笑呵呵地许诺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某非得扳回一局不可!”

  姜业倒也不是个输了便耍赖之人,见李显如此说法,脸色先是一红,而后一握拳,不甘心地嘶吼了一声。

  “哈,成啊,放心,小王给你机会,孤的府门随时为姜兄开着,何时要来,无须通报,直接进便是了。”李显有心要将这员悍将拉上自己的马车,这便笑着给出了个承诺。

  “呼……,好,某家明日便去寻殿下!”

  姜业一门心思要扳回此败,自是无暇去想李显这话里的意味,激动地一击掌,下了挑战书,李显笑了笑,没再多二话,扭头看向了场边,却猛然发现姜老爷子居然不见了,不由地便楞在了当场。

  我勒个去的,好你个姜老头,不会是耍着咱玩罢,人呢,该不会是见势不妙,就给咱来了个脚底抹了油了罢!李显郁闷地摸了摸鼻子,很有种想要发火的冲动,好在城府深,倒也没就此发作起来,只是苦笑地耸了下肩头,缓步向场边走去,打算寻个家将问个分明,却不想他才刚起步,一名大胡子家将已从场边大步行了过来。

  “禀殿下,我家相爷有交代,说是少将军向来桀骜,请殿下多多管教,若有不服,只管打服了便是。”大胡子家将疾步走到李显身前,一躬身,礼数周全地转述了姜老爷子的话。

  “姜魁,你说啥啊,小心爷揍你个半死!”

  大胡子家将的话音一落,没等李显表态呢,站一旁的姜业可就不干了,双眼一瞪,没好气地呵斥了一句道。

  “殿下,我家相爷还有交代,说请殿下不必寻他了,此际我家相爷已在进宫的路上,诸般事宜陛下自会有圣断。”大胡子家将没理会姜业的威胁,不动声色地接着禀报道。

  哈,这老爷子还真是的,托孤了么,有意思!李显一听便知晓了姜恪话里的意思何在,嘴角一挑,不由地便笑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谋夺帅印(四)

  “微臣明崇俨叩见皇后娘娘。”

  洛阳宫北宫的朱雀阙,一身大红官袍的明崇俨在小宦官的引领下,疾步走进了阙中,入眼便见一身明黄朝服的武后正高坐龙案后,自不敢怠慢,紧赶着抢上前去,高声见礼不迭。

  “爱卿请起。”

  武后抬了下手,温和无比地叫了起。

  “谢娘娘隆恩。”

  明崇俨刚入朝为官,于觐见之礼上,虽有礼部官员专门教导过,也曾私下习练过多回,可真到了见驾之际,还是不免有些子生疏感,礼数虽尚算到位,可身子明显僵硬无比。

  “京师一别,算起来也有五年余未见了罢,爱卿此来可过得惯否?”

  武后并没有去计较明崇俨礼仪上的缺失,而是微笑地嘘寒问暖了起来。

  “回娘娘的话,微臣尚能适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6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3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风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