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大苹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4 MB   上传时间:2013-11-13 18:18:49

  唐介边穿戴衣服,边呵斥道:“进来回话,慌慌张张的干什么?”

  师爷弓着背跑了进来,满头的热汗,浑身都散着一股汗臭味。

  “何事喧哗?本府这才睡了一个时辰。”

  “小人惊扰了府尊大人的歇息,还请恕罪则个,但是这事可是急事啊。小人不得不赶紧来禀报大人。”

  “说吧。”唐介走到铜盆架子前用温水净面洗漱。

  “府尊大人,那苏……苏锦……就在府衙外的广场上。”

  “什么?”唐介差点没将铜盆连盆带水给掀翻了,瞪了眼道:“那还不去抓?着宋捕头、罗班头,赶紧带了人去拿了他,这事有什么可慌张的。”

  “小人已经请宋捕头和罗班头带人围了那苏锦,但是……但是不能拿人呐。”师爷一脸的愁眉苦脸。

  “什么?不能拿人?你是老糊涂了吧。拿了,速速拿下。”唐介又好气又好笑。

  “真的不能拿,一时半会小人也说不清,烦请府尊移步去看看便知。”

  唐介这回真的相信事情有些怪异了,赶紧胡乱揩抹了一下手脸,正正衣冠,带着满腹的疑窦,随着师爷往外走去。

  刚行至衙门口,外边的嘈杂吵闹之声已经充斥于耳,唐介定了定神,咳嗽一声,迈着官步踱出衙门口,站立台阶之上,举目往下一扫,差点没一个趔趄从台阶上滚下去。

  看门的衙役赶紧搀扶住府尊大人,府尊大人这才站直身子,扶了扶差点掉下的帽子,往下细看。

  但见衙门口的广场上人山人海,足有上千之众,一座香案摆在人群当中,香案上白烛高烧,香烟袅绕,供着一座巨大的白色牌位,牌位前果馐牺牲供奉的满满当当,香案四周,遍插着白色招魂纸幡,风吹过迎风呼啦啦招展,显得鬼气森森。

  再看香案前面,一座蒲团上,一个头戴孝冠,身披麻衣的身影正端端正正的跪在蒲团上,双手朝天,口中念念有词。

  唐介皱眉道:“搞什么?装神弄鬼的。”

  “大人何不上前观看?”师爷没办法说清楚。

  唐介哼了一声道:“命人将四周全部封锁,这一次可不能叫他跑了,待本府弄清楚原委之后,便立刻拿下。”

  说罢迈步下阶来到人群之外,师爷高喊道:“府尹大人到,无干人等速速闪开一旁。”

  人群纷纷让开一跳通道,唐介带着十几名持刀的衙役走进内圈,那蒲团之上跪着的人正是披麻戴孝的应天学子苏锦。

  唐介喝道:“苏锦,在此装神弄鬼作甚?昨夜竟然敢拒捕逃脱,今日你便是插翅也难逃了。”

  苏锦一动不动盯着香案上的牌位,根本就没搭理唐介;唐介心中恼怒,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忽然间神色大变,双腿战栗,几欲瘫倒。

  白色的牌位上十几个大字醒目显眼,写着‘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之位,拥有这个谥号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宋开国皇帝、太祖爷赵匡胤。

  唐介张口结舌,在太祖皇帝牌位之下,他焉敢再说什么装神弄鬼之事,心中急速的琢磨着苏锦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同时也明白为何师爷他们不敢下令捉拿苏锦的原因了。

  苏锦这是在拜祭太祖爷,若是拜祭之事,却为人所捉拿,这可是忤逆之罪,对太祖爷不尊,视同叛逆,那是满门抄斩灭全族之罪,谁敢动手。

  “快,快去请王爷来应对,此事非他出面不可,他是皇室血统,拜祭太祖之事他在场可以代皇族闻循,我等不可逾矩违制。”唐介感觉到事情的不简单,这时候定要将缩在后面的王爷给弄出来,否则一旦稍有不慎,便会落得个不尊太祖的忤逆之罪,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师爷赶忙答应,亲自去请滕王前来,唐介整整衣冠,来到香案前,冲着太祖的牌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又上了一炷香,这才起身道:“苏锦,你这是唱的哪一出?今日既非太祖爷升天祭日,又非祭祖吉日,你在此摆香案拜祭太祖爷是何用意?”

  苏锦慢慢抬起眼角,瞥了他一眼冷冷的道:“你是何人?你是赵姓皇族么?没见我正在拜祭太祖爷么?什么时候轮到你来问我,去找个姓赵的来跟我说话。”

  唐介愣在当场,想不到这家伙居然这么横,不过王爷没到,他确实不能代替赵姓皇族问话。

  想了想,唐介强忍怒气道:“苏锦,即便你是为表达对太祖爷景仰精忠之意,但祭拜太祖爷乃是官方大事,百姓在家中设牌位日日供奉尚情有可原,但你这番公然拜祭是需要的到礼部核准方可进行,且祭台也需庄严隆重,由朝廷统一布置,百姓只能前来进香叩祝而已,你这番作为太过儿戏,完全不合朝廷礼制。”

  苏锦恍若没听到,直接把他当空气,只是对着太祖牌位,嘴巴里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唐介气的暴跳如雷,很想招呼衙役们一拥而上拿了这刁货,但太祖爷祭台面前实在不能贸然动手;一切只有等滕王前来,太祖爷是滕王的祖宗,此事唯有滕王才能有发言权。

  苏锦也在等,他也在等滕王到来,这件事的成败,必须滕王在场才行,只有他在场,自己这番功夫才没有白费。

  广场的一角,晏碧云和柔娘等人也相互搀扶着拥在一起看着,她们的目光一刻未停的留在苏锦的身上,仔细关注着苏锦的一举一动,生怕漏过一个细微的细节。

  看着那个不算高大的单薄身影,晏碧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不屈的少年,这个有时倔强,有时玩闹,有时精明,有时糊涂的少年,在用一己之力,对抗着庞大的对手。

  他有过退缩,也有害怕的时候。

  但是今天,在晏碧云的眼中,他已经不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天空中风云搅动,乌云越来越黑,越压越低,压的人几乎窒息,它似乎是一张黑色的大网,要将天地间万物一网打尽。

  第二一零章交锋(二)

  更新时间:2012-10-03

  增援而至的数百名厢兵,将通往衙门口小广场的四条通道全部封锁,本来就不大的广场,兵士们加上不断闻讯涌来的百姓们已经拥挤不堪;随着人群的拥挤,气氛越发的紧张和压抑。

  唐介不得不下令在路口设卡,禁止百姓们再涌进广场中,后续赶来的百姓们无法进入,于是上房的上房,爬树的爬树,不多会儿,四周的房檐树梢也密密匝匝的爬满了看客。

  焦躁的唐介连续派了三拨人去请滕王前来,终于在辰时时分,东面路口一片骚动,一群彪形大汉簇拥着锦衣金冠的赵宗旦出现了。

  唐介长吁一口气,忙疏散人群,上前迎接;赵宗旦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唐介知道他在恼火什么,这几日被苏锦这个小小的书生闹得天翻地覆,不但没顺利的将之擒获,反倒在全城大搜查之后让他冒了出来,演了这么一出。

  “王爷,您看?”唐介小心翼翼的道。

  “府尹大人,你办事够谨慎的啊。”赵宗旦阴阳怪气的道。

  赵宗旦恼火的原因可不仅仅是因为被苏锦牵着鼻子走,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恼火唐介死活拖他下水,但凡稍有担当,直接拿了人便是,也省的叫自己出面,将自己和苏锦直接置于矛盾的对立面,破坏了自己的万事不管的太平贤王形象。

  “王爷,兹事体大,下官实在不敢贸然动手,只能请王爷示下。”

  唐介可不理那个茬,你想明哲保身,难道我唐介不想?大不了一拍两散,你不管,我更不管,我便放了那些学子,出个告示就当此事没发生过,要对付他们的是你滕王,这会子却又不愿出头。

  赵宗旦也知道此刻说这些已无大用,须得看看着苏锦在搞什么鬼才成,于是举步走进人圈中心,眼前的阵势他也吓了一跳,这苏锦怕是疯了,居然抬出了太祖爷的牌位在此祭拜,也不知道到底是何居心。

  “苏学子,你在此进香祭拜太祖皇帝,一番精忠缅怀之情令人感慨,本王忝为太祖爷子孙,在此答礼鸣谢。”

  苏锦转头看了滕王一眼,忽然伸出手指点着他的鼻子喝骂道:“太祖爷牌位在此,你身为赵氏皇族,不先拜祭祖先,倒来说这些不相干之事,看来是子孙不假,但却是不孝子孙。”

  人群顿时大哗,这小官人开口便对滕王喝骂,这胆子也太肥了,这是打算不要命了么?

  滕王尴尬不已,一个照面便被苏锦拿住由头当众喝骂一顿,心里窝着一股怒火,但这是自己失礼在先,苏锦骂的理所当然,想发火却又无处可发,只得铁青着脸狠狠瞪了苏锦一眼,转身对着牌位跪倒拜了三拜。

  起身后脚步后移,一名王府伴当跟的过紧,滕王被他的脚畔的一个趔趄,顿时满腔怒火找到一个发泄点,挥起巴掌狠狠甩了那卫士两个耳光,又一脚踹到卫士的肚子上,将那卫士踹成了弓背虾米。

  人群顿时噤若寒蝉,知道这位滕王爷上了真火,此刻乱说乱动立刻便会招致灾祸。

  滕王这才喘着气恶声对苏锦道:“苏锦,本王进香祷祝已毕,天色阴沉或将落雨,太祖爷牌位不可受雨水淋漓,你还不赶紧收了祭台还在等什么?”

  苏锦等的人已经到了,自然不再装傻充愣,抬头看看天色,转头对赵宗旦道:“王爷可知昨日日丽风清,今日为何转眼便阴云弥补么?”

  赵宗旦道:“天有不测风云,阴晴变化乃是天之所为,本王如何得知原因?”

  苏锦呵呵冷笑,忽然大声道:“你不知道,可是我知道,这是太祖爷在天之灵显灵的预兆,太祖爷不忿其后世有不肖子孙违背他的旨意,故而恼怒不已,才会有这愁云惨淡、方晴忽雨,我苏锦不得不设祭台告慰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免得太祖爷震怒之下,殃及万民。”

  苏锦此言一出,全场再次哗然,这家伙是真的疯了,不仅当着王爷的面大谈太祖爷子孙不肖,而且如此胡话连篇大放厥词,滕王便是脾气再好,也恐怕要发怒了。

  赵宗旦果然不再掩饰自己的怒火,喝道:“苏锦,你昨日冲击衙门,聚众暴.乱,打伤数名公差,乃是一介暴民,今日居然还敢在太祖爷牌位前祭拜,太祖爷在天有灵,怕是恼死了你这祸害江山社稷的暴民;太祖爷牌位前本不好拿你,你该认真忏悔祈求太祖皇帝原宥罪过才是正经,反倒口出污人之言,诋毁当今皇族,你这是诛灭九族之罪,今日即便太祖爷英灵在此,本王也容不得你胡作非为了。”

  苏锦仰天大笑道:“好一个能言善辩的的滕王爷,好一个面善心狠的滕王爷,好一个道貌岸然的滕王爷,你当着太祖皇帝之前,敢说这些诛心之语,难道不怕太祖爷降罪与你么?”

  唐介怒喝道:“暴民苏锦,休得放肆!赶紧撤了香案牌位,乖乖束手就擒,方是正途;昨日全城百姓目睹你等暴.行,此刻无论你如何抵赖也无济于事;本府知道,你今日借着拜祭太祖爷之事想为自己开脱罪名,怕是你这算怕打错了,今日本府定拿你归案,以正朝廷法纪。”

  苏锦仰天大笑,狂态可掬,笑声未歇,对着四周数千百姓拱手道:“诸位乡亲父老,今日当着太祖爷牌位面前,请诸位给苏锦做个见证,昨日之事,乃是奸人陷害我等学子;诸位请想想,我等均为一介书生,手无寸铁,臂无气力,怎会陡然寻衅闹事,冲击衙门,殴打公差;换做你们,你们谁敢?难道我们应天书院的学子个个都是傻子不成?”

  众人点头心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哪有傻到自己找死的地步?

  唐介指点着苏锦的鼻子道:“众目睽睽,你们的暴.行为众百姓所亲眼目睹,此刻却来狡辩,其心狡诈卑鄙可想而知。”

  百姓们又认为府尹大人说的在理了,昨日确系亲眼目睹此事,眼见为实,虽不可理喻,但确实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苏锦昂然道:“这便是问题之所在,苏锦昨夜逃走,可不是畏罪潜逃,在下只是办了一件事而已,由此也弄清楚了这件事的真相,还是请诸位父老乡亲给我个见证,滕王爷、唐府尹,今日当着近万百姓和太祖爷的牌位在此,我若拿出证据,你们便如何?”

  赵宗旦和唐介对视一眼,不知道哪里出了什么茬子,但转念一想,此事天衣无缝,昨夜又全城搜捕,苏锦自顾逃命躲藏不暇,又如何能找到什么证据出来,定是用此事试探挤兑自己,好让自己不敢答应,他便堂而皇之的不需要拿出证据便可以狡辩自己和那五十余人的清白。

  退一万步来说,当着这么多的百姓,当着太祖爷的灵位,这事也只能接住,不能服软。

  “你若有证据就拿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本府身为应天府父母官岂会不为你做主?你这话问的好像本府会包庇冤枉他人一般,本府食朝廷俸禄,自然会辨别证据,加以采信。”

  苏锦道:“既然大人言出铿锵,在下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诸位父老乡亲可听得真切了?”

  众人纷纷道:“听真切了,小官人您有证据就拿出来,府尊大人还能不为你做主不成?”

  “是啊,府尊大人虽然有些糊涂,但这等关乎罪责之事岂会马虎?”

  有人悄声道:“岂止是有点糊涂,简直就是个昏官。”

  他人赶紧报以噤声的手势,生怕此人口无遮拦,因言获罪。

  百姓们的普遍心理便是向着弱者,而且在应天府中的百姓还有一个心理便是痛恨官府的不作为,让自家深受地痞流氓之害。

  今日有个苏锦公然对抗官府,跟唐介和滕王叫板,众百姓从内心深处是希望这位姓苏的小官人能拿出来证据,成功开脱罪名的。

  苏锦大声道:“有诸位父老乡亲作证,又在太祖先皇在天之灵法眼审视之下,我可放心了,小柱子,将车子赶过来。”

  唐介伸手制止道:“且慢。”

  苏锦扭头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心虚反悔。

  “若是你这证据根本不是证据,又或者你胡乱攀诬他人该怎么说?”

  苏锦道:“任凭府尹大人处置,在下决无二言。”

  唐介道:“当着诸位百姓的面,本府只提一个要求,你须得即可撤去香案,恭送太祖爷灵位归位,然后束手就擒,承认所有罪行。”

  苏锦冷笑道:“便是如此。”

  小柱子赶着骡车缓缓进入人圈内,苏锦掀开车帘,和小柱子两人合力将困得结结实实的钱狗剩和黄二狗两人拖下车来,这两人口中塞着破布吚吚呜呜的挣扎不休。

  唐介当然不认识这些地痞,他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便是昨夜打人的那两名假扮学子的地痞,他只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于是大声喝道:“苏锦,你这是私设公堂,扣押囚禁他人么?该当何罪?”

  苏锦道:“按宋刑统之律当臀杖六十,罚铜八斤,学子士人及病弱之人臀杖之刑可以罚钱代之,在下乃应天府书院学子,恰好在其中,两下合计罚钱一百四十贯,这便如数交清。”

  苏锦一使眼色,小柱子从这上吭哧吭哧搬下一大包钱来,递了上去,唐介脸色青白,这个案子还没开审,便已经结案,而且还是罪犯自己给自己判的刑,当真教人哭笑不得。

  可偏偏此人说的一点没错,自己本想危言耸听吓唬他一番,没想到此人对宋刑统了如指掌,只得将这番心思放在一边,命师爷收钱登记入库结案。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再躺在地上的钱狗剩和黄二狗身上;苏锦偷看滕王脸色,发现他面带疑惑,再看看跟在他身边的秦飞秦总管,却是以手遮面,身子背对地上两人,心中登时雪亮。

  这两人或许知府大人不认识,或许尊贵的滕王爷不认识,但这位秦飞秦总管却一定认识。

  第二一一章交锋(三)

  更新时间:2012-10-04

  苏锦四方拱手,朗声道:“诸位,此二人便是昨日攻击衙门公差的祸首,昨日他们趁乱逃脱,在下深知唯有抓获这几人方能还真相于天下,于是在下并未束手就擒,而是趁机脱身,并不是畏罪潜逃,而是去抓获此二人。”

  “抓捕之事自有衙门代办,何劳你一介草民劳心,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宋捕头阴测测的道。

  苏锦扫了他一眼道:“衙门若是真的抓他们,又何须草民劳神,只可惜,此二人施施然在青楼中留连数个时辰,自始至终也没见衙门公差去抓了他们归案;倒是有一帮衙役去搜查,只不过却是视而不见,目的却是来搜捕区区在下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0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