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342节
小说作者:大苹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4 MB   上传时间:2013-11-13 18:18:49

  李宁明一惊,皱眉道:“尊驾便是此战的宋军主将么?”

  苏锦笑道:“不太像是么?鄙人苏锦,新任秦凤路渭州知府一职,这才刚刚上路赴任,没想到半路上却有缘和太殿下亲近一番,实在荣幸之至。”

  李宁明将信将疑,但也不得不信,他之所以不太愿意相信的原因是,眼前这人明明是个少年郎,自己怎会败在他的手里,而且年纪轻轻居然还要去当渭州知府,怎么听怎么让人不能全信。

  不过信与不信事实便在眼前,对方也不会儿戏到拿个不相干之人来戏弄自己,此刻对方已经胜券在握,自然不需要再有什么诡计。

  “原来是苏知府,原谅本人的无礼,此番兵败苏大人之手,也无甚好说的,本人只有一个请求,望苏大人能成全。”

  “请讲。”

  “想我李宁明乃堂堂西夏太,今番落于你手,但求一死而已,我只向苏知府提一个要求,那便是容我手下士卒缴械投降,莫伤他们性命。”

  苏锦微笑道:“你倒是打的好算盘,你们已经插翅难飞,却来拿这样

  的事做条件。”

  李宁明怒道:“我等虽败,但若是拼死一战的话,你们难保不受损伤,正因必死,才不愿多造杀孽,我本可以不公布身份,这样也不过像个普通士兵一样的战死,你也拿不到大功劳,之所以公开真实身份,便是让苏知府邀功受赏之时多一份砝码,难道这不是诚意所在么?”

  苏锦点头道:“说的有理,来太爷倒是个懂理识趣之人,你们若是拼死一拼,也许是能杀我们几个人,不过你我均是统兵之人,说什么多造杀孽之类的假话有何意义?今日一战死了数千人,你我造的杀孽还少么?你们西夏人放着好好的日不过,偏偏要自立称帝,偏偏要觊觎我大宋大好河山,这几年来杀戮了我大宋军民不计其数,你不觉得的你的不造杀孽之言有些荒唐可笑么?”

  李宁明面现羞愧之色,强辩道:“我大夏本就**一隅,凭什么受宋人奴役?大夏皇帝自立乃是顺应民心顺应天意之举,为何你们却不答应?这杀戮也是被迫为之。”

  苏锦冷笑道:“红口白牙净说瞎话,说到底还是你们不安分,臣服我大宋之时,我大宋并无一丝一豪的奴役之举,不取捐税,不涉内政,相反每年还赐币万两白银,绢帛数万匹,钱数万贯,把你们当爹娘一样的供着,最后却养出了个白眼狼来,你敢说我之言有假么?”

  李宁明哑口无言,半晌才道:“现在说这些有何用,本人已经自愿就戮,尚有何言?”

  苏锦冷笑道:“收起你那一套可怜样,这些在我苏锦面前都不好使,这是你应得的惩罚;你是太不错,但我苏锦升官发财却不需要靠你的名头,在你们西贼眼,或许你尊贵无比,但在我苏锦眼,你也就跟其他西贼一模一样,毫无差别;你的一条命便要我饶了你手下的贼寇们,你且问我手下死去的兄弟们答应不答应,再问问这几年命丧西贼铁蹄之下的千万百姓冤魂答应不答应;摆在你面前的便只有一条路,那边是立刻下马磕头受降,而且是无条件的投降,任何自作主张之举,都将招来百倍的惩罚,你可听清楚了?”

  李宁明怒吼道:“笑话,唯死而已,我们死都不怕,你能拿我们怎样?”

  苏锦嘿嘿冷笑道:“你死了是你的自由,但你若以为死了之后便一了百了那就错了,你死之后,我大宋汴梁城不就会有另外一个西夏太出现,并且在参见我大宋皇帝时上表称臣,在我汴梁城建立流亡的西夏小朝廷,发表讨伐贼首元昊的檄。”

  李宁明大惊失色,怒骂道:“你无耻!”

  苏锦不予理会,自顾道:“你虽死了,可是你的身影依旧活跃在人前人后,发表着各种反对西夏**的言论,你会比现在更加的出名;而且你还会邀请我大宋出兵协助你复国,这样我大宋雄兵便可名正言顺的直捣兴庆府,从此再不跟你们党项人说什么臣服不臣服的事,直接奴役了事,若有反抗便是刀剑棍棒一起下,我想我大宋朝当权宰臣们绝不介意让党项人从这世上彻底消失。”

  李宁明汗如雨下,脸色惨白,面前这个少年一副温尔雅的摸样,但骨里却是个魔鬼,李宁明这时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败于此人手,人跟魔鬼斗,怎会有赢面可谈?而且此人的心思歹毒之极,这些事不但可行,而且凭借自己是大夏国太之名将会名正言顺,到那时自己将沦为党项一族的千古罪人,父皇定会震怒,然后会将自己母系一族全部诛杀,还会牵扯很多人丢了脑袋,父皇暴虐,他定会这么做。

  “住口,住口!”李宁明摇摇欲坠,人怎能无耻到这种地步?“你怎可如此?你到底要我怎么做?”

  苏锦嘿嘿一笑道:“你的耳朵在打苍蝇么?无条件投降,从此刻起,你们的生死由我来主宰,而不是你们自己,你想死也要得到我的批准,你想活,也要我来首肯,一旦你自作主张,别怪我弄得你身败名裂,死后不得安生。”

  李宁明惶然盯着苏锦喃喃道:“你就是个魔鬼,你就是个吃人不吐渣的魔鬼。”

  苏锦仰天大笑道:“对你们西夏白眼狼而言,我就是魔鬼,你们党项人可以叫我魔鬼苏锦,因为我既来西北,你们的苦日就到了。

  第七一九章分赃

  西夏官兵无从选择,只能按照苏锦所言无条件投降,到本来信誓旦旦要血溅五步慷慨赴死的太殿下主动下马受降,众士兵哪还有半分的心气。

  倒是没藏明有些胆识,偷冷猛地打马往官道下的旷野便逃跑,被王朝带人不废吹灰之力便拿了回来,苏锦铁青着脸命人当着降兵的面将没藏明砍了脑袋,用以警示西夏兵想要逃跑的下场。

  众人立足等候对面大队人马的到来,说是大队人马,其实也不过一千多人的队伍,而且步兵居多,为首的‘范’字大旗之下,一匹黑马上端坐着一名老者,此人面目黑瘦,双颊凹陷,脸上层层叠叠的全是刀刻斧凿一般的皱纹,铁盔之下露出的两鬓也是雪染霜侵花白一片,上去一副操劳过度的摸样,但双眸却是精光四射,显得精明干练。

  狄青赶紧拉着苏锦上前迎接,苏锦知道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了,此时的范仲淹已经升任永兴军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之职,实际上永兴军路已经在去年十月间好水川之败之后便被分为环庆和鄜延两分路,范仲淹原知庆州,但延州庞籍年后调往京城之后,范仲淹实际上已经是环庆和鄜延两路的军事行政一把手了。

  “下官苏锦给范大人问好。”苏锦躬身站在范仲淹的马前拱手行礼,对于范仲淹苏锦是十分敬重的,虽然和范仲淹素未谋面,但自从在后世读了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之后,苏锦对范仲淹便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拜感。

  范仲淹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拱手回礼,笑道:“苏锦苏大人是么?闻名已久矣,今日一见,果然是个翩翩少年郎,本来老夫听传闻之言还不信,现在彻底信了。”

  苏锦忙道:“岂敢岂敢,苏锦年纪轻,言行做事都不甚老成,还望大人多多提携才是。”

  范仲淹哈哈大笑道:“好一张巧嘴,不愧是本科状元郎,这是内外兼修之力啊。”

  苏锦笑道:“范公谬赞,愧不敢当。”

  范仲淹微笑道:“怎么不敢当?就你来西北这第一仗,便已经震惊四方了,说到这场仗,老夫还要向苏大人致歉才是,原是约定一个时辰以内必率大军驰援,但事有变化,救援来迟,实在是不该。”

  苏锦笑道:“范公何出此言,定是有不得不耽搁之事阻挠,下官省得。”范仲淹道:“对,老夫率五千兵马前来接应之时,忽接庆州急报,西贼万余兵马似有攻击庆州北木郎寨的企图,木郎寨乃是庆州北的一处要塞,驻兵仅两千,庆州兵马也不能尽数去援,以防敌军行调虎离山计攻击庆州,故而只能从庆州分兵三千去救援;眼见情势危急,我只好带着五千兵马顺道去增援木郎寨,也幸亏老夫带人赶到了哪里,西贼万余人马确实准备攻击木郎寨,见有援军到达这才退却。”

  苏锦道:“原来如此,然则大人只能留下三千多兵马防止西贼再次袭扰,亲率一千余兵马前来救援下官了。”

  范仲淹哈哈大笑道:“正是正是,一路上老夫深恐你们挡不住,若是出了茬,老夫可就难辞其咎了,但没想到你们竟然以一千五百马步军击溃了敌军精锐骑兵三千,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苏锦微笑不语,狄青抢先将大战经过说了一遍,狄青说话从不添油加醋,但即便如此,整个上午的盘肠大战的精彩和激烈程度还是让范仲淹咂舌瞠目。

  听完之后,范仲淹向苏锦的眼神都变了,特别是苏锦诱杀两百敌兵,用疯牛疯骡阵对抗敌军的疯马阵,堪称经典之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想出对付这样的办法,可见此人是有真材实料的。

  原本范仲淹多少对苏锦有些轻,接到晏殊写给他的私信之后,范仲淹更是对苏锦不以为然,他认为苏锦娶晏家女的目的也必是钻营,至于状元的头衔,范仲淹认为定是晏殊在皇上面前施加了影响刚,但眼下真刀真枪的一场仗之后,对苏锦的法完全改观,就算是自己亲自指挥也未必能打出这么漂亮的仗来。

  当的得知敌军领军之人是西贼叛首李元昊的儿李宁明之时,范仲淹更是放声大笑,连声道:“苏大人是员福将啊,打了三四年西贼,这是俘获的最大的官了,西夏太,哈哈哈,此事报到京,朝廷上下怕是要乐坏了,李元昊在兴庆府也要暴跳如雷了。”

  众人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当下范仲淹吩咐原地驻扎休息,众士兵忙于追杀和赶路,午饭都没吃,此刻便在官道上埋锅造饭吃喝休息,午范仲淹破例允许众人喝了点米酒,以庆贺这场大捷。

  饭桌上,范仲淹举杯祝贺苏锦,并声称要将此战和俘获的李宁明尽快押送群京城报捷,为苏锦请功。

  苏锦忙道:“下官初来西北,连渭州城也没进,屁股都还没有坐稳,今后还不知有多少事务需要料理,可没想到封赏这件事上;下官行事有时会有偏差,若有功劳的话,麻烦范公请皇上先存在那儿,将来若是有过,也好以功抵过。”

  范仲淹笑道:“有趣,有趣,防患于未然,这是老狐狸的手笔啊,是你伯丈人教你的?初涉官场便懂得为自己留后路了。”

  苏锦笑道:“西北这地方不好混啊,下官听说连范公和韩帅都差点栽了跟头,更何况是区区在下了。”

  范仲淹哑然失笑,叹道:“也不尽然,世事之奇有时令人匪夷所思,想真正做事的反倒不好混,敷衍了事的却混的风生水起,你说岂不奇怪?”

  苏锦呵呵两声,不予点破,他当然明白范仲淹的意思,夏竦庞籍便是在西北发家,败仗打了一箩筐,也不影响人家升官发财,直入枢;听范仲淹语气隐含苦涩激愤之气,苏锦也深深的为范仲淹感到难过,有些人不是不懂升官之道,他们其实比谁都懂,但是要他们那么去做却是在要他们的命,因为有一关他们过不去,那便是自己的良心。

  趁着范仲淹高兴,苏锦赶紧提出要将缴获的战马收为己有,并大为诉苦道:“范公,此战我折损了近五百士兵,牲口也几乎全部完了,在开往鹰嘴崖之前我便留下两百士兵和绝大部分物资堆积在山口之外,这些骡马都是拉着空车赶往鹰嘴崖,上覆油毡用来掩人耳目的,这些粮食物资还要运抵目的地,现在牲口死光了,大车也毁了不少,我这些物资可如何运过来?我想请范公将缴获的八百匹战马给下官运送物资,不知范公意下如何。”

  范仲淹着苏锦笑道:“苏大人,有人说你喜欢捞便宜,老夫还不信,来苏大人是要跟老夫分赃来了。”

  苏锦脸色一红道:“事实如此,要不这样,下官自带亲卫前去赴任,这批物资便等朝廷再派车马前来接应运输如何?反正此事也不是下官的差事,下官也只是义务性的帮忙。”

  范仲淹道:“你一口气便要了八百匹战马去,你知道这八百匹战马价值多少么?跟你说吧,我西北大军十余万,有马匹的骑兵不到八千,而且大部分为矮种南方马,这八百匹战马是西贼境内的良马,此番缴获之后正好用来扩充骑兵军队,你却要去驮粮食物资去,亏你想得出来。”

  苏锦翻着白眼道:“到了渭州我也可将战马编入行伍啊,这有什么矛盾?”

  范仲淹肃容道:“苏大人,你的五百名马军不是五百骑兵么?说实话皇上对你已经很不错了,。五百马军这么大的手笔说给就给你了,你可知老夫当初上任皇上给了什么么?”

  苏锦道:“什么?”

  “三匹劣马,两头青骡而已!”范仲淹颇有些愤愤不平了,人比人气死人,本来没觉得什么,但跟苏锦一比,心里居然有些不淡定了。

  “百,我只要百。”

  “不成,我可以给你五百士兵帮你运物资,但到了地点之后必须返回。”

  “五百!”

  “免谈!”

  “四百!”

  “不行。”

  苏锦慢站起来道:“要不这样吧,范公将李宁明交给我得了,战马什么的而我一概不要了。”

  范仲淹道:“你要拿李宁明作甚?怕老夫抢了你的功劳么?放心,老夫会如实上奏朝廷,这李宁明老夫要想审讯一番,能否问出西贼的军队部署和计划,之后便派人押送京城去。”

  苏锦笑道:“范公误会了,我不是怕大人贪了我功劳,功劳算什么?随便搞搞便是一大把,也没见皇上给什么好处;我是想用李宁明帮我运送物资罢了。”

  范仲淹笑骂道:“胡说,手无缚鸡之力的西夏太如何能帮你运送物资?”

  苏锦挤眼道:“大人既然不分给我点马匹拉车,我便要拿这李宁明跟西夏换战马,一个太少说也能换个千儿八百匹的,范公您说呢。”

  范仲淹沉着脸喝道:“胡闹,如此重要人物,你居然想拿去换战马。”

  苏锦摊手道:“我抓的俘虏,自然由我处置,要不然这样,由我将他押送京城,求皇上再拨给我几百马军,皇上必会答应,也省的跟范大人在此磨嘴皮伤了和气。”

  范仲淹又好气又好笑,难怪晏殊信说:此性格倔强,可容忍尽量容忍,切忌跟他对着干,免得他行惊天之事,让大家不好收拾。这下范仲淹算是领教了。

  范仲淹忽然哑然失笑,自己跟这小争什么战马,本来这场仗便是他赢下来的,自己只是觉得鄜延和环庆两路骑兵力量过于薄弱才想将这八百匹战马留下,其实给了苏锦还不是整个西北骑兵多了八百,又有什么区别?

  怪只怪夏人和辽人将马匹视为禁物,绝不向大宋出售,弄得大宋缺马缺的厉害,自己深忧于此,所以格外觉得马匹的珍贵罢了。

  想到这里,范仲淹哈哈一笑道:“也罢,八百匹战马都给你便是,苏大人这新官上任,脾气着实不小。”

  苏锦笑道:“范公面前焉敢有什么脾气,这不是在跟您打个商量么?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范公豁达大度,下官也不能不给范公面;战马我只要四百匹,剩下四百便算是给范公的见面礼了,此战缴获的盔甲物资器械尽数送给范大人为礼,在下一概不要了。”

  范仲淹呵呵笑道:“如此多谢了,为了回报苏大人的慷慨,老夫命人协助你们将粮食送往秦州,至于鄜延环庆两路的粮食物资,老夫命狄青跟你去取,这下也省的你们绕道庆州,你们只管往东,直奔秦州去吧。”

  苏锦连忙致谢,来外界都流传范仲淹耿直不弯不懂变通,现在来范仲淹挺懂变通之道的,外界的传言当真不可信。

  第七二零章耳提面命

  (端午快乐!)

  午后,离此最近的解州知府刘知远得知消息,倾巢而出率了一千五百士兵前来探明情况,见顶头上司范仲淹居然在此处,顿时诚惶诚恐不已。

  范仲淹也确实很不满,鹰嘴崖在解州西南三十余里处,隶属解州境内管辖,打得昏天黑地这位刘知远居然毫不知情,直到此时才姗姗来迟;不过范仲淹也明白刘知远的苦衷,后方州府的兵马都不多,解州的兵马大多调往前线州府,整个解州总兵力不逾两千,这还是包括了衙役巡捕和巡检在内的数字。

  作为后方的州府而言,只能固守自保,便是有敌军骑兵出没腹地,也是断然不敢接战的,更何况此战根本就没通知他,他在不知道虚实的情况下,自然是要以解州的安危为第一考虑。

  随便斥责了几句之后,范仲淹邀请苏锦随同他去解州歇息一晚,顺便等候去后方押运物资的人马,物资存放之处是刚进入永兴军路那处山口,运到此处也需到半夜才能到。

  当晚解州知府刘知远设宴款待范仲淹和苏锦等人,席间苏锦虚心请教西北形势以及去渭州之后该当如何作为,范仲淹也不保留,详详细细的对苏锦指点,告知他紧要之务,避讳之处,让苏锦受益良多。

  范仲淹说的很是肯,先是告诫苏锦不要以为来此处当知府是个美差,边陲城镇物资匮乏生活清苦且不谈,最主要的是要天天绷紧神经眼睛盯着敌军的动向,光是防务一项,便足可让人焦头烂额了。

  “防务乃是第一要务,当下局势虽算平稳,但所为的平稳其实只是因为西贼没找到机会跟我决战,老夫所倡导的坚壁清野稳固反击之策便是为了避免和西贼正面交战;诚然此举在朝有人诟病老夫‘怯战’‘畏敌’,有的人背后骂我范乌龟,无非是说老夫不敢与敌交战,当缩头乌龟,可是这些人岂知深浅,老夫一概无视。”

  苏锦点头道:“范公莫为小人之言所动,下官虽资历尚浅,学识浅薄,但也知道范公这是因地制宜之策,西贼骑兵强悍,解州、秦州以北又多为荒原平沙,在这样的地形上用步兵与之对抗,乃是自找灭亡;若我大宋也有铁骑十万,岂会畏惧西贼骑兵,早就一举荡平贼寇了。”

  范仲淹深有知遇之感,对苏锦也更加的亲近了些,目前西北各州虽遵循他的对策,但除了身在秦州的韩琦之外,怕是没几个人从内心里了解自己的战略意图,苏锦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足见眼光高人一等。

  好感增加,说出的话也更加的掏心掏肺:“防务为第一,此事切记;渭州王沿即将调任回京,你去了便是接替他的职务,渭州守军目前有近四万,加上州府所辖的杂七杂八的武装,四万三四千人足足有余,但渭州乃是最前沿,这区区四万兵马防守尚显不足,进攻就别想了;况且军需物资也很紧缺,光是箭支一项便缺口数十万支,你想想有弓无箭,眼见西贼在眼前晃,该死多么苦恼之事。”

  苏锦傻眼了,没想到连小小的箭支都不够用,这尼玛打得什么仗?难怪老是战败了。

  “朝廷是怎么搞得,军需物资不齐,后勤跟不上,如何能战?”

  “苏大人,朝廷亦有难处,听闻去岁粮务便是你领衔办理,你该知道朝廷的财政情形,朝廷便是个空架,库房空虚,物资短缺,每年能硬撑着保证前线的定额供给已经是皇上恩泽了,哎!天灾易消**难除,朝廷政策不该,冗费贪腐之风不治,便是风调雨顺又当如何?照样会寅吃卯粮捉襟见肘,着实令人忧虑。”

  苏锦不敢接口,因为他知道,不久之后这位范大人便要去变法,最后被众人所诋毁,就苏锦而言,变法没什么不好,但范仲淹过于激进,乃至一下引起了众人围攻,导致变法失败;就目前范仲淹的话语所透露的消息来,他已经有了变法的想法,而且非常的迫切。

  范仲淹自觉失言,这等牢骚话他一般都会憋在心里,从不吐露出来,不知为何今日竟然当着苏锦的面流露出来了。

  范仲淹端起茶盅喝了口,缓缓又道:“防务之后便是内政了,朝廷禁止边民内流的政策是对的,边民大批往腹地去,不仅会滋生盗寇之行,更重要的是在人心上是一个打击,但这么多的百姓

  留在当地,城外又不能耕种,只能尽数纳入城,内政之难可见一斑;老夫所在的延州城,军民共计十五万余,每日光是喂饱这么多的肚便是件大事,更别说城人多杂乱,抢劫斗殴杀人之事不断,防外敌还需防内患,可谓是处处操心劳神。”

  苏锦心的美好蓝图被范仲淹一个个的撕碎,本以为来当渭州知府,那便是牧守一方的太上皇,每日的日也许忙碌,但不至于难过,但经范仲淹一提醒,脑海里顿时勾勒出一幅盗跖横行,治安混乱,人人煌煌不安的情景来。

  范仲淹正色道:“老夫不是危言耸听,你去了渭州便知我所言不虚,对你而言,还有更加艰难之事,那便是人际之间的交道;王沿本是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他知渭州有则无需考虑这些,因为路使有统领本部都部署所辖马步军之权,而知州则不然,对于都部署的兵马并无实际上的调动之权,所以渭州的四万人马你怕是一个也调动不了,所以对你而言这便是最大的一个难题;即便王沿去职回京,泾原路使之职也会有他人接任,问题同样存在,所以你想经营好渭州,则必须和路使都部署等人搞好关系,否则断无建树。”

  苏锦心头冰凉,原来不是去当太上皇,而是去当儿皇帝,自己不懂也就罢了,赵祯也他娘的不地道,给个知州却不给军权,这叫自己混个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0页  当前第3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