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黄天之世_分节阅读_第780节
小说作者:罗小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7 MB   上传时间:2022-10-02 13:11:26

  豫州州牧的职位自孙坚亡故后,便一直空悬没有决定,被刘协掌握在手中。

  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都是宗室,刘繇是因为刘宠的举荐成为了扬州牧,他本来就是和刘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他们是最为坚定的保皇党。

  变法之事,他们一直都是在站在天子这一方。

  徐州牧陶谦年事已高,去年年末就已经上表请辞想要归乡荣养,但是天子下诏挽留,所以如今还在任上。

  他对于朝堂之上的没有争吵的兴趣,既不支持变法,也不反对变法。

  兖州牧袁术是变法的支持派,北伐之败后,袁术性情大变,不再如同以往那么守礼谦和,倒更像讨董之前的那个袁术了。

  袁术在兖州厉兵秣马,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军事之上,将民政全部交给了别驾吕虔。

  袁氏原本四世三公,声望极高,但是因为袁绍自立为帝,因此声望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袁氏主支的重要人物也都被董卓所杀,因此如今的袁氏被袁术掌控着。

  因为这几点原因,袁氏甚至也支持的变法的一方。

  交州牧士燮不在乎什么变法不变法,清仗土地,尽管来交州清仗土地好了。

  交州和其他的州郡可不同,交州整个州绣衣使者的坐探有没有两手之数都不好说,士燮选择随波逐流,不愿意做反抗变法的出头之鸟。

  一般来说做出头之鸟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士燮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和陶谦一样保持着沉默。

  青州牧曹操也和陶谦还有士燮一样,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的意见。

  面对着朝堂的纷争他一直保持着沉默,并且做到颇为决然,直接闭门谢客,所用的理由不是视察军营,就是巡视各郡。

  反正青州世家豪强的说客是见不到他们的州牧。

  于是一个诡异的事情就此出现,朝堂之上众多大臣反对。

  但是掌握着实权的州牧们,有三人鼎立支持,三人保持着沉默,没有一人发表反对的意见。

  为了变法,刘协又起用了很多从司隶逃来的大臣,变法对这些人的利益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侵害,甚至还有利于他们,因此这些大臣就是支持变法的中坚力量。

  刘协亲自下场推行变法,明发诏书,言称国家已经存亡之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朝争党论推行变法本来应该是大臣之争,但是皇帝亲自下场实在是有些无奈了。

  历朝历代诸国变法,君主不自己下场就是因为需要考虑很多原因。

  若是君主自己推行变法,在很多时候容易激化矛盾。

  变法必定触及保守派的利益,若是让大臣推行变法,尚且还有缓冲的余地。

  但是若是君主亲自下场,说不得就是针尖对麦芒,造成矛盾的扩大。

  还有变法失败之后,不说身前身后名的问题,威信损失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够保全自身都不好说。

  要面对着汹汹的怒火,最坏的情况甚至可能激起叛乱和政变,只怕是很难收场。

  不过现在的情况就是刘协亲自下场推行变法,已经是完全不在乎身前身后名了,也不在乎失败了。

  若不变法,按照现在的进程,明军挥师南下之日,便是覆灭之时。

  变法成功,汉室尚有一线生机。

  刘协没有不按照套路出牌,确实是打了一众世家豪强一个措手不及,也使得变法的进程加快了许多。

  明庭的威胁、刘协亲自下场,朝中改革派势力的强大,

  变法在不断的推进,汉庭内的保守派在节节败退之后,这一次在涉及根本利益的时候,终于是不再退让。

  朝堂之上因为这件事已经吵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就是吵不出结果。

  保守派不想让步,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让步,这个口子一打开,那么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这些所谓特殊时期执行的条例都将成为常例。

  而变法派毕竟也都是世家出身,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站在变法的这一方,但是这一次的变法似乎太过于激进了。

  这一次的加税,实在是加的有些重了,按照田土的数量收取赋税,大幅提高了田赋。

  若是这一次的变法成功推行,那么他们每年将要失去大量的利益,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

  就算是明庭的威胁近在迟尺,随时可能会要南下,但是保守派们仍然是抗拒着变法。

  明庭迟迟未有动兵,让汉庭之中出现了其他的声音。

  有人认为明军短期之内起码在几年之内都没有南下的能力,所以选择了暂时划河而治。

  明军除了在去年魏郡之战,也就是繁阳之战刚刚爆发的之时,对着荆州发起了进攻之后,便没有了任何后续的进攻。

  在繁阳之战后,明军在黄河的北岸修筑防线,驻扎了下来,随后便将重心放到了河北,没有任何要南下的意图。

  从初平六年的五月到如今章武元年的十月,这一年多时间,明军甚至南下袭扰都没有过一次。

  而绣衣使者送来的信息公示显示,明军似乎正在和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开战,还设立了北疆三省。

  明朝的南疆和西域都不太太平,南疆和西域都在进行着大战,就是年初的时候,明庭正式对处于东北的挹娄、沃沮两国宣战,并征调高句丽和夫余两国的军队协同作战。

  幽州的报纸上连续数月都刊登着招募船员水手的消息,征募的好像都是远洋水手,他们的目的似乎是东面的倭国。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时,倭国使者来汉朝拜,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授。

  汉庭大部分的官员都知道在朝鲜的东面还有一座大岛,那就是倭国所在的地方,要去往倭国需要远渡重洋。

  这一信息就很让人遐想,似乎明庭有意对倭国开战。

  种种迹象表明,明庭的重心似乎并不在他们的身上,因此也让汉庭之中很多人的心中生出了一丝侥幸。

  有人认为明庭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强大,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有人认为明庭是知难而退,看到黄河防线还有各个关隘的加固,感觉棘手,正在积蓄力量。

  还有人认为明廷虽然强大,但是因为四处扩张,疆域的扩大,致使其兵力不得不分散,使得其失去了后进之力,只能维持这一局面。

  反正种种的声音都是想要推迟变法的进程,想要变法再温和一些。

  天色微明,宫灯未灭,孙静束手而立,审视着站立着的百官。

  他之所以应诏入京,第一是因为孙坚的原因,第二便是因为国家已经到了危机存亡之秋。

  原来孙坚在时,国家并不太需要他。

  但是现在国家不得不变法,他决定受诏来支持天子。

  看着正在争论的百官,孙静心中默然无言,在他看来,那些心存侥幸之人,简直是蠢的无药可医。

  国家,国家。

  虽说先有家,而后有国。

  然而国若不存,家又如何能存?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孙静无奈的摇了摇头,但是他却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那人就站在刘宠的身旁,此时两人似乎正在交谈着什么,但是相隔甚远,孙静根本无法得知交谈的内容。

第八百二十七章 朝堂上的博弈

  之所以说既熟悉又陌生,是因为这个人孙静以前认识,而且认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只是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再相遇交谈过了,而且那人的面容和气质都有很大的改观,所以感到有些陌生。

  似乎是注意到了孙静的目光,站在刘宠身旁的那名中年男子突然定住了身形,向着孙静的地方看去。

  四目相对,孙静微微颔首,那中年男子也是注意到了孙静,淡然一笑。

  刘宠也注意到孙静,不过他没有同那中年男子一样和孙静两人远远的打招呼。

  刘宠向着左右说了两句,随后直接阔步向着孙静的方向走来。

  宫城之外,等候着入朝的百官注意力也因此被刘宠所吸引。

  “许久不见。”

  刘宠走上前,双手握住了孙静的右手,重重的拍了一拍。

  “幼台。”

  “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孙静勉强了笑了一下,但是他现在实在是难以笑出来。

  就算是久别重逢,相遇故人也难以让他心中有什么波澜。

  “群,见过幼台。”

  “一别多年,长文憔悴了许多啊……。”

  孙静神色微黯,感叹了一声。

  站在刘宠身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的兖州刺史陈群。

  当年陈群领兵征讨泰山黄巾军,却是不慎兵败于济北国,被黄巾军所伤,最后因病去职。

  孙静和陈群也算是有些交情,只不过交情不深。

  孙静没有太过于关注陈群之后的仕途,毕竟他当时的事务繁忙,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国事艰难,这段时日又如何能够安睡?”

  陈群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贼寇就在河北虎视眈眈,但是朝堂之上的居然还有人心怀侥幸……”

  陈群的话让原本还算缓和的气氛瞬间沉闷了下来。

  孙静双目微眯,看了一眼陈群。

  他感觉有些古怪,要说陈群是大汉的纯臣,支持变法,那么他怎么都不会相信。

  陈群出身颍川陈氏,其父陈纪早年遭受党锢之祸,屡次拒绝朝廷选拔。

  后来得到大将军何进征辟,拜五官中郎将,迁侍中,出任平原相,累迁尚书令。

  现在是朝中的大鸿胪,是九卿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4页  当前第7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0/9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黄天之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