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1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左旋、右旋、蹬地、踢踏、跳跃……

  再旋,跳跃,当真是“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胡旋女在长安跳舞时,穿的是唐装,但在她们的家乡,肯定是窄袖胡服。

  前唐宫廷服装,在初唐时其实也是窄袖、贴体版,可能是北朝遗风,但到了盛唐,却过渡到了肥大、宽松,不得不感叹变化之巨大。

  十五娘上身是紧身、贴体单襦,短袖、鸡心领,下身是带有裙撑的长裙,饰以牡丹花纹。旋转、蹬地、跳跃之时,曼妙的身材尽显,非常适合邵树德这种老色——老观众的品位。

  尤其是辅以鲸须打制的长裙,旋转之时简直绝了,如同一朵巨大的牡丹花。

  唯独缺个硬底舞鞋,蹬地、踢踏时的声音不够清脆响亮。以至于好好的视听二维盛宴,变成了只有视,没有听,稍稍有些可惜。

  舞到最后,十五娘一连串的旋转,飘然落到邵树德身前。

  邵树德也很配合,伸手一揽入怀。

  十五娘半躺在他怀中,额头微微出汗,胸脯剧烈起伏着,紧致修身的领口几乎束缚不住,双峰明月呼之欲出。

  “陛下……”十五娘忽闪着大眼睛。

  “很有慧根的美人。萧家费心了。”邵树德似笑非笑地说着。

  糖衣炮弹么,糖衣是可以吃掉的,炮弹谁爱要谁要去。当了这么多年上位者了,岂能不清楚底下人的小心思、小动作?

  “坐旁边去吧。”邵树德指了指前面的椅子,说道。

  “是。”十五娘轻盈起身。

  “重袞也坐。”邵树德又道。

  说完,他闭目思考了一下。

  其实,他是希望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务实、更加写实、更加自然一些的。

  抽象美、意境美、写意美固然重要,但凡事不可偏废。

  注重写实的画不也挺好看吗?与写意山水画各有各的长处。

  写实、自然、性感的宫廷盛装,与宽大、飘逸、洒脱的服装,都各有各的美。

  夏王朝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邵树德不敢说他能塑造什么,但他期许人们更加开放、包容、进取、务实、自然一些。

  少一些玄之又玄的清谈,多一些贴近自然的写实、务实态度,这对国家的发展有好处。

  节奏明快一点的新朝雅乐、贴近自然的写实画作、展现人体之美的宫廷服装、脚踏实地的工农业发展、包容并蓄的文化态度,以及积极进取的饥饿感,是他想要——至少是尝试——塑造的东西。

  有些东西,是可以潜移默化的。

  他二十多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以及爱追根刨底、较真细节的态度,已经影响了很多人。

  靠他自己,改变不了时代,但或许可以在时代中打下自己的烙印。不仅仅是物质、军事方面,还有精神、文化方面。

  这个民族的路还很长,一眼看不到头。

  此时他使出浑身力气,令其稍稍偏转些微的方向,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任何改变,但放大到数百年、上千年的维度上,这个民族或许就走到另一条道路上了。

  这是有可能发生的。

  

第008章 实事求是

  建极五年四月十五,离皇后车驾抵达临朔宫还有两天。

  邵树德在金台殿上完朔望大朝会,百官罢散之后,又至文山殿,令秘书省置书画局,并召张素卿、杨凝式二人问对。

  秘书省下辖著作局、太史局两大机构,书画局算是第三个。

  有唐一代,虽然传世名画很多,但朝廷并没有专门的绘画机构。画家多分散供职于集贤院、弘文馆、翰林院、史馆等机构中,由这些机构给他们发俸禄,但他们并不一定从事这些机构的工作,整体而言比较混乱。

  秘书省新设的书画局,就是专门养画家、书法家了——甚至包括雕塑家。

  书画局最大的官曰书画郎,从五品上,有两员,张素卿就是其中之一。

  “张卿,朕看了你的那些画,就问你一句,像人本来长的样子吗?”邵树德指着北巡以来画的一系列画,问道。

  这些画有他本人的,有官员的,有武夫的,有百姓的,还有车驾、战马、武器、旌旗、城池等,包罗万象,但是——画得不像啊!

  “你看画上的陈侍郎,和他本人长得一样吗?”

  “这骑士,人画得那么大,马却那么小,像吗?”

  “旗鼓,也和实物差远了,到底画的什么?”

  邵树德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核心原因就是人物肖像严重失真,画上各种事物的比例不协调,也缺乏凹凸立体感,全是平面。早年搜罗来的画师也这样,邵树德忍很久了。

  他甚至看过搜罗来的阎立本画作《列帝图》,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严重失真,看着就不像真人。

  而在前世,他看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钮钴禄氏的肖像画,与一寸照片拍的差别不是很大了。

  就真实程度而言,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陛下,绘画一道,重意境,轻实写,臣这画想表达的是帝王惶惶天威……”张素卿对圣人的诘问很不舒服,但又不敢发作,只能解释道。

  “不真实,看着就没什么威风。”邵树德说道:“张卿,有些想法该改一改了。朕知道汉晋时期画人的本事还不如现在,但既然已经有进步了,何不更进一步?好好琢磨写实的画技,朕是武夫,不懂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想看写实的东西。”

  “臣遵旨。”张素卿应道。

  “对了。”邵树德又道:“卿可至国子监数学科,问问他们比例是怎么回事。人、马、车、旌旗、器械、城池的比例,一定要协调。画人之时,要有立体感——”

  “陛下,何为立体感?”张素卿问道。

  邵树德想了想,道:“朕龙袍上的褶皱,你可画得出来?”

  “臣可以。”张素卿说道。

  “但不像。很多画朕看了,衣服上确实画了褶皱,但一点不像,不真实。”邵树德说道:“你拿一件袍服放在阳光下,看看阴影光线变化,或有所得。”

  说完,邵树德起身,道:“朕不管前朝怎么画的,但新朝有新气象,朕的要求就是,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意境,脚踏实地,画得更写实、更真实一些。远近、立体、光影、凹凸、线条,仔细琢磨一下,或可出一个新流派。”

  说着说着,他已经走到一尊石雕前,问道:“张卿、杨卿,你们看看这石雕武士像不像真人?”

  二人都不敢说话了。

  “朕看一点都不像!”邵树德毫不留情地说道。

  人脸五官比例就不协调,比较夸张,不似真人。这是此时雕塑的通病,不注重写实。

  后世王处直墓的侍女画、武士雕塑,在他看来就比较失真,小人书风格。

  “陛下,自古以来,都是这么雕刻的。”杨凝式迟疑了一会,辩解道。

  “真的吗?”邵树德反问道。

  “真的。”杨凝式很确定地说道:“陛下不妨遣人遍访古迹,真假一看便知。”

  邵树德语塞。

  有那么一刹那,他都想下令把兵马俑挖出来了,让你们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写实派。

  但他终究不敢。这时候挖出来,根本没有能力妥善保管。一旦毁于战火,他就是民族罪人。

  但他还是想不明白,明明秦代的陶俑那么写实,后世发展了几百年,怎么就路子越走越歪?往夸张的方向发展?

  从人的本性来讲,不应该都是临摹大自然开始,追求真实的吗?

  “朕是武夫,只有一个要求:实事求是。”邵树德说道:“本朝一切宗旨,从实事求是开始。人本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便是给朕作画,也无需修饰。朕嘴角有条细小的刀疤,画师画的时候,为什么隐去?没必要。记住了,实事求是。画画、雕塑、穿衣、为人、做官等等,一切以实事求是为要,不要掩饰。人的本性,朕略知一二。武夫们为朕拼杀,难道是忠君爱国吗?朕以恩义结之,以钱粮养之,以富贵诱之,故奋勇拼杀。难不成还真是为了大义?”

  “陛下,大义还是要讲的。”杨凝式谏道。

  “朕又不蠢,当然知道这点。”邵树德气笑了,道:“君是聪明人,有些话朕无需兜圈子。大义可以让人慷慨赴死,让人忠心不二,朝廷可以少花很多钱。这也是实事求是,当然是要讲的。朕所求的,是你等在为人、做官上面实事求是。不要用玄之又玄的东西来骗人,一切化繁为简,直指本源。不要说空话、套话,不要袖手清谈,态度务实一些。便如做买卖,商人逐利,这就是实事求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人本性如此。还有美人——”

  邵树德随手拉过执扇宫人阿布思氏,道:“人皆爱美,何须用宽袍大袖掩饰起来?”

  阿布思氏身上的还是襦裙,但上身的单襦裁减过,变得极为贴身。就和那日跳舞的萧十五娘一样,凹凸有致,塑造了人体之美。

  在紧致程度上,和后世西方的宫廷装有几分类似了。但袖口没有五花八门的蕾丝,裙摆上也没有繁复的褶皱,一切还是唐装元素。

  唐代在服装上的大胆和性感程度,是远超后世的。襦裙有圆领、鸡心领等各种,开元盛世,袒胸之风盛行。不光宫廷之内,便是贵族、富商之家,也是如此。厉害的露出一半胸,这从唐人诗歌描绘中就能看出,腰、手腕、胸的描写不胜枚举。

  但到了后世,这些简直不可想象,即便青楼里的妓女,也不敢暴露这么多身体,整体风气日趋保守。如果明清读书人过来看一眼,见到这些充斥着性感、欲望元素的女性穿衣风格,估计要骂一声“禽兽之国”。

  邵树德有些时候想想都觉得恍惚,这真是一个民族吗?

  “罢了。”邵树德道:“朕知安史之乱带来的伤害是极其深远的,整个中原汉地日趋保守。保守过头了就是傲慢。不过还好,时间还不长,还有得救。朕不想多说,只望你们实事求是。龙家人相马、养马、驯马本事就是强,中原无人能及。人家厉害的,就要承认,就要学,不能因为龙家是红发蛮夷而歧视,不屑一顾。中原天朝不是什么都最好的,朕看有很多就不如蛮夷,这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样样第一,有长有短才是正常。不要一说到你的不好就跳脚,实事求是,包容并蓄才是王道。”

  张素卿、杨凝式二人只能连连称是。

  本以为圣人只是对画不满。

  如今看来,画只是一个由头,就像阿布思氏身上改的修身襦裙一样,圣人的想法还挺复杂的。

  歧视蕃人吗?他觉得没有。

  但比起安史之乱前呢?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

  如果北方再崛起个什么胡人大汗,打得中原灰头土脸呢?汉人脸上无光、不太自信的时候,会怎么样?通过歧视、唾骂胡人求得安慰?

  如果再进一步,那个胡人大汗兵多将广,吞并了中原半壁江山呢?汉人更加不自信,这时候会怎样?连歧视、唾骂都不敢了,于是在自家人身上折腾?

  最可怕的情况,神州陆沉也来了,这时候又会怎样?什么心气都没了,全当奴隶部曲?

  这不是一步步劣化么?

  实事求是、包容并蓄……

  杨凝式、张素卿二人在宫官的引领下,慢慢离开了。

  邵树德坐回椅子,默默思考。

  在他的余生中,他会通过攻灭契丹、渤海、回鹘、鞑靼等部落、汗国,从军事上来重新建立中原至高无上的地位。

  然后再通过实事求是、包容并蓄的态度,来吸收蕃人的长处,化为己用。

  以中原人口、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一定能够将这些吸收来的东西发扬光大,推陈出新,然后反向输出,最终建立文化上中原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且,这种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持续不断吸收外国优秀的文化为己用,变成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封闭的文化,只能是死水一潭,最终腐朽不堪。

  后安史之乱的烂疮,还没进一步恶化,或许可以慢慢消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0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