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3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有几分道理。”邵承节赞道:“可赏。”

  梁震躬身称谢,继续说道:“但西征的时机不是很好。淮南平定不过两载,民心未复。渤海国看似平静,但仍需大军屯驻,未可轻离。至于云南,更是今年才平定,乱事方炽,燕王能不能掌控局面,委实两说。圣人是国朝的擎天玉柱,他一走,说不定就让一些贼人觉得有机可趁,跳出来作乱。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勾当军国事了。这种事,宰相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干不了,只有太子最合适了。”

  如果有贼人作乱,那是需要出兵镇压的。

  天子不在国中,谁能领兵?总不能交给禁军大将吧?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只有太子最合适了。

  先后讨平了李茂贞、马殷、杨渥三大势力,也参与过对渤海国的战争,南部诸州府就是他打下来的。他当统帅,那就是真的统帅,因为他真会打仗。

  “梁卿可为左谕德。”邵承节高兴地说道。

  梁震再拜谢,并未推辞。

  崔协、韦说有些嫉妒。梁震这厮,踩着同僚上位,着实可恶。

  “走吧,该东宫的儿郎们上阵了,莫要让蕃人看扁了。”邵承节让人牵来骏马,翻身骑上,笑道。

  “遵命!”安重诲立刻招呼同来的太子卫军将校十余人,一齐上马。

  ※※※※※※

  邵树德策马归来,将两只兔子、一只雉鸡扔下,道:“烹制一下,一会与人共食。”

  蕃部酋豪们也兴高采烈地将猎物取下,一会圣人要点评谁打得更多,好发赏赐。

  有人甚至还争执了起来,因为有的猎物中了两箭,这个人说我射中了脖子,该我的,那个人说我射中了身子,是我的,争执不下,吵吵嚷嚷。

  邵树德见了哈哈大笑。

  酋豪们在他面前争执,往深了说,是对他的一种认可,是臣服的态度。若不真心服从,才懒得争呢。

  与文人加深感情,你要与他们谈论诗文。

  与酋豪加深感情,就得一起打猎。

  骑马驰射,是皇帝的基本功,绝对不能落下。

  李世民的武艺就不说了,唐玄宗李隆基都能驰马打猎,还射中了兔子,突厥可汗的使者亲自下马,捡起猎物献上。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原天子丢掉了这项基本功,可能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统治草原部落吧。

  塬上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众人举目望去,原来太子一箭射中了两只雉鸡,众皆惊叹。

  “那是朕的儿子,你们觉得怎么样?”邵树德马鞭一指,问道。

  “果然是可汗的种!”有人赞道。

  “若非可汗之子,足以当我女婿了。”又有人说道。

  “哈哈!”众人皆笑。

  邵树德亦笑,拿马鞭指着那人,道:“拔野古,你女儿若有姿色,可嫁给我儿,我说的,说话算数!”

  “谢可汗!”拔野古大喜,道:“我有二十个女儿,明年就让她们过来,任小王子挑。”

  “那就一言为定了。”邵树德笑道:“你们家族当初是突厥、回鹘的于越之一吧?那也是贵族出身了,不会辱没了我儿。”

  拔野古这个名字,在草原上是大姓,三十姓鞑靼之一,后世演变为巴尔虎蒙古。

  突厥初立那会,三十姓鞑靼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北区域,与室韦关系匪浅,互相通婚,甚至有学者直接认为他们就是室韦人。

  突厥征服他们后,将他们与契丹、靺鞨、室韦等部落,一起称为“东方之众”,是臣属关系,各授官职。

  伊利可汗去世时,三十姓鞑靼派人前往突厥吊祭。

  唐朝初年,因为突厥可汗连续发动战争,征税无度,各附庸部落被压榨过甚,受不了了,纷纷归附唐朝。唐朝抓住有利时机,于贞观四年(630)灭亡了突厥汗国。

  三十姓鞑靼也在其中出了力,于是被突厥人仇视。

  永淳元年(682),突厥人利用唐朝征税无度,各部落被压榨过甚,受不了的有利时机,纠集众人反唐,建立后突厥政权,三十姓鞑靼又在其中出了力。后突厥将部众编为左右两厢,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三十姓鞑靼被编为左厢,各部首领皆有官职。

  回鹘建立之后,三十姓鞑靼继续臣服于回鹘。

  回鹘崩溃之后,陆续西迁。因为夏朝打击阴山鞑靼得力,西边的九姓鞑靼损失惨重,与李克用家关系密切的白鞑靼被夏朝吞并,黑车子室韦(亦称黑车子鞑靼)亦被各附庸党项部落分食,其余部落要么与河西党项融合,要么闻风而遁,三十姓鞑靼西迁并未受到大的阻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九姓鞑靼实力完整,依然难以抵挡三十姓鞑靼的西迁。

  拔野古家族先后臣服突厥、后突厥、回鹘,如今又臣服夏朝,皆被授予官职,世代富贵,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年朕要西征回鹘,此战你等皆要出力。”邵树德说道:“想必你们也看到了,早年跟随朕的山后党项庄浪氏、藏才党项王氏、白道川契苾氏、可敦城浑氏、诺真水哥舒氏、地斤泽嵬才氏等,部众、牛羊日多,更有子孙入朝为官,或与天家联姻,富贵已极。不服从朕号令的九姓鞑靼阴山阿布思,早就灰飞烟灭了。如何选择,你等当考虑清楚。”

  “大汗,昔年突厥可汗曾于草原立碑,黠嘎斯、骨利干、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各部首领皆参与盛会。”拔野古说道:“臣等愿为大汗立此碑。”

  邵树德大喜,又看向其他首领,问道:“你们呢?”

  众皆跪下,齐声道:“愿为大汗立碑。”

  邵树德面色红润,举目看向北方,突然招了招手。

  “陛下!”韩全诲走了过来。

  “给枢密院、理蕃院传旨,着奚王苏支、七圣州藩王及酋豪、室韦诸部首领、女真五州刺史、六巡检使、诸宫宫监,于明年四月底之前赶到黑城子,不得有误。”

  “乾宁四年(897)的时候,我曾说过——”邵树德继续说道:“今年,我要北上于都斤山,命令鞑靼人为我修建宫殿。我要在于都斤山圣峰以西建立我独属的牙帐,把我永恒的诏谕铭刻于石碑之上。我是上天庇佑的无上可汗,我用大地养育鞑靼、乌古斯和拔野古的人民,我要问罪不臣服于我的部落,让他们哭泣、哀求,献上部落最美丽的少女和勇士。”

  说罢,马鞭一指众酋豪,道:“当年因为攻打朱全忠,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现在,没人能阻止我了。你们——马上就可以为大汗的荣耀添砖加瓦了。”

  “无上可汗!”众人纷纷拜倒。

  韩全诲悄然离去,吩咐尚宫拟旨,发往枢密院和理蕃院。

  明年,碛北草原必将兴师动众,场面宏大。

  会盟是神圣的、庄重的、严肃的。一旦完成,继突厥、回鹘之后,又一代统领碛南、碛北草原的汗王兴起了,这股力量排山倒海,将彻底撕碎西域的魍魉魑魅。

  

第069章 前戏

  整个腊月一直到正旦之前,邵树德一直在进行人事调整。

  北衙枢密使折嗣伦刚刚去世,其职由副使任遇吉递补,另调铁林军都游奕使徐浩出任北衙枢密副使。

  折宗本六年前去世,年七十,折嗣伦却只活了五十多。嗣伦薨后,荆州刺史、长子折从学袭爵清河郡王,食封五千九百户,这是第三代了。

  淮海道巡抚使张彦球薨,转运使宋瑶接替其职,潞州刺史郭崇韬调任淮海道转运使。

  张彦球是原河东镇都教练使。

  三十余年前,邵树德前往河东参战的时候,在晋阳与张彦球有过几面之缘,向他请教过兵法,朱叔宗也是由张彦球推荐而来。

  在淮海镇新设这段时间,老将张彦球镇守十余年,极大稳定了当地局势,并为攻灭幽州、契丹、渤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张彦球薨逝之时,年约六十有八,算是高寿了。

  关北道巡抚使黄滔以疾病缠身为由,请求致仕,邵树德许之,以湖广道转运使陈栖为关北道巡抚使。

  前天雄军判官、新州刺史李愚出任湖广道转运使。

  黄滔是封渭的好友,今年七十四岁,比历史上多活了两年。看来寿数就是寿数,即便这十来年生活安定,养尊处优,到底还是撑不住了。

  李愚也算是嫡系了,天雄军文吏出身,一路爬上军判官的位置,再调任地方,干得有声有色。考虑到他的年纪,将来走上中书也不是没有可能。

  河东道巡抚使王抟亦请致仕,邵树德调平州刺史陈素接替之。

  王抟是前唐旧官,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群体的势力又消散了几分。

  段凝没得到巡抚的职务,应该很失望。不过陈素年纪也大了,干不了几年,他还是可以继续等待的。

  鄜州刺史安金全出任云南道都指挥使。

  沂州刺史孙典出任云南道转运使。

  禁军大将张慎思年迈,退出现役,出任云南道刑狱使。

  段义宗出任云南道学政。

  安金全是河东将领,在攻打邢洺磁时投降,后任鄜州刺史,长时间考察下来,可以信任,本身也有能力,于是派到云南组建州兵。

  沂州刺史孙典投降得就更早了。他原本是房州刺史,在折宗本攻打忠义军时投降,后辗转于各州,擅长劝课农桑。这次调到云南,管一管地方经济。

  张慎思是朱全忠降将,年纪大了,不适合在一线指挥作战,故出任地方职务。

  段义宗文辞出众,在云南影响力不小。这个学政,还是燕王保举的,邵树德姑且相信他一回。

  这一番人事调动,有被动的,有主动的,完成之后,西征之时国中不用做大的变动了,可镇之以静。除非地方出现动乱,那将由太子领兵出征平定。

  邵树德又想了想各地的情形。

  云南方面,李唐宾刚刚攻破铁桥城,杀节度使赵嵯政全家,俘斩两万余人。

  邵树德看到时也觉得很震惊,一个小小的剑川镇怎么有这么多兵马的?李唐宾莫不是杀良冒功了?再一看他带过去的部队,成分复杂,顿时有数了。

  燕王邵明义已至昆州,正组织兵马平定通海都督府的叛乱,问题应该不大。

  这两处平定之后,想必云南会消停一段时间了。

  不过也难说啊——朝廷置曲州后,南中地区蛮獠就骚动不已,一个不好就会叛乱起来。

  邵树德昨天就看到发回来的军报了,气得在王氏身上多打了一炮——王氏乃郑买嗣之妻、郑仁旻之母,今年四十岁。

  郑仁旻有不少嫔妃,长得挺漂亮的,其中甚至还有昆仑奴。他的几个姐妹更是青春可人,姿容出众,但邵树德看了没甚大兴趣。

  王氏是南诏权臣王嵯巅的曾孙女,说实话只是中上之姿,且四十岁了,虽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但还是远远不如那些年轻女人漂亮。但一想到他太后的身份,邵树德就吉尔梆硬,终于还是让她不干净了。

  云南方向,只能继续见招拆招了。

  东北方向,渤海的局势明显稳定了下来。

  或许过去这么些年,有能力叛乱的人都被杀得差不多了吧。地方大族也死心了,开始认认真真考虑如何在大夏新朝之中经营,一步步提高家势。

  另外一点就是,辽东道学政种觐仙其实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人别的不说,品行是真的高尚,在当地收了不少世家出身的弟子,精心教授,从不歧视他们渤海人的身份。

  张全义也是能吏一员,对地方上的情况了如指掌,不至于搞出压榨过甚,导致大规模叛乱的事情。

  所以说啊,用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这些非传统汉地,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得人焉!”看完辽东道的一堆奏疏,邵树德心情大好。

  只要持之以恒,辅以正确的政策,一切都会走上正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