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70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疏勒、碎叶、怛罗斯,得此三地,此国便已在囊中。”李守信悄悄收起舆图,准备带回去献给圣人。

  “最近萨图克可有异动?”李守信喊来了杨凝式、王崇文二人,问道。

  杨凝式是翰林学士,担任使团副使。

  王崇文则是使团护卫将领。

  “萨图克动静其实不小。”杨凝式说道:“他最近一直在与人饮宴,通宵达旦。但饮宴的对象不一,旬日之内,已经接触了七八个人了,不是部族首领,便是王族成员。”

  回鹘旧制,王族成员不是叶护便是特勤,都掌握着实权,统领大小不一的武装力量。

  “阿尔泰觉得没什么,因为回鹘风俗如此。”杨凝式补充说道:“我也不是很确定。但如果在中原,如此名目张胆地结交藩帅、大将,早该拿下了。奥古尔恰克有点蠢,又有点妇人之仁。”

  李守信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

  其实不是奥古尔恰克蠢。他不知道侄子的野心吗?但这么多年为何不干脆杀了侄子?因为办不到。

  他这地盘本身就是从兄长那里继承来的,事情若那么简单,他根本不用起意与大夏联姻,直接传位给亲生儿子不就行了?事实上这么做风险极大,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所以他才犹豫了,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压制反对者。

  简而言之,萨图克也是有基本盘的,他就是亡父阿斯兰汗旧部的代言人,很多人自动聚集在他身边。

  “最近萨图克没有出城。”王崇文说道:“古拉姆卫军也一直在城郊集训,正常得很。但我怀疑,他有别的渠道与这支亲卫联系。进出军营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的人也不好经常在附近闲逛,阿尔泰也说不准进出军营的人是不是萨图克的亲信,只说看起来不像。”

  “看起来不像?”李守信嘴一咧。

  在这种时候,又怎么可能用熟面孔进行联络?阿尔泰的话,他就当是放屁,啥用都没有。

  “这支卫军战力如何?”他问道。

  “有点意思。”说到这里,王崇文的神色有些凝重,只听他说道:“看起来比较精锐。令行禁止,装备精良。听闻多次上过战阵,应是一支劲旅。”

  “王将军都说是劲旅了,那应该不差。”李守信说道:“如果他以这支部队发起兵变,能成功吗?”

  “如果在城里,猝然发难之下,机会还是很大的。”王崇文想了想后,说道:“但进不了城的话,就没什么用了。奥古尔恰克再蠢,也会看紧这支部队的,目标太大,用这支部队来兵变,不太合适。”

  李守信听完,靠在了胡床背上,默默思考。

  据他这些时日的了解,城内倾向于与大夏合作的官员、首领是越来越多了。因为说实话,回鹘国如今的形势并不太妙。

  从波斯人的角度来看,在回鹘领导下的突厥、葛逻禄、样磨等各部落,是他们的“边患”。因此,他们出兵进行了打击,占领了一部分地盘,随后便退走了——有点像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部族之间的关系。

  因此,这个劣化版的回鹘汗国其实是有敌人的,且对他们的威胁还很大。说不定哪天波斯人兴致一起,再来次“犁庭扫穴”呢?

  奥古尔恰克曾经的驻地怛罗斯城,就被犁庭的波斯大军攻破,一万五千人被俘。波斯人杀了其中一万,极大震慑了各个部族。

  就像契丹大贺氏联盟被唐军击溃,损失惨重,他们便投靠突厥,以为后援一样。大回鹘国如今有很强烈的引大夏为援,对抗萨曼波斯的冲动,这便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至于嫁公主,那都是进一步稳固关系的锦上添花之举了。

  从萨图克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应该是个很聪明的人。局势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变化,他不会视而不见。

  那么,他会怎么做呢?

  “立刻遣人往龟兹一行,多备马匹,将消息送回去。”李守信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仿佛看到了平静湖面下的汹涌逆流,于是当机立断,说道:“我去见见奥古尔恰克和敦欲父子,有些事情,越犹豫越坏事。”

  最关键的,他们也很危险啊。若不是身负重任,他都想现在就开溜了,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好,我这就去办。”王崇文立刻说道。

  回鹘人并不禁止他们的出入,找个理由,派一二使者离开并不是什么难事。

  也不知道圣人到哪里了,如果还在高昌,怕是赶不上这边的变局啊。

  ※※※※※※

  四月初五的时候,邵树德抵达了焉耆府。

  随行的有禁军马步军士三万余人、侍卫亲军五千、银鞍直七千余,总计四万多人。

  留守焉耆的大军只剩下了三千余,大部分去了龟兹。不过本地新来了两千老兵,正是邵树德去年下令招募的府兵,经过数月时间的长途跋涉,基本都到了。

  “朕当初下令在十几万人里募两千府兵,就担心没人愿来。如今看来,将士们还是乐迁的。”看着鹊巢鸠占,入住一座座现成房屋的府兵将士,邵树德笑道。

  能不“乐迁”么?

  你不来西域,也要被四处调派,今年在云南,明年去辽东,后年整不好又被派去黔中的大山征讨不服王化的蛮獠。

  武夫们也不是傻子,被这么折腾,基本只有两条路:造反或回家。

  造反不怎么敢了。

  回家也是不太愿意的,收入少,人也累,最主要的是,当了那么多年兵,真不太会种地了,而且也不一定有地给你种。

  正好西域招募府兵,那就去呗,监督部曲种地,总比自己亲自种地强吧?虽说西域的环境是差了点。

  因此,招募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两千府兵收拾行囊,带上家人,总计一千七百余户,分两批抵达了焉耆府,目前还集中居住在府城,将来会分散到焉耆县附近的乡里——尽量安排在“大海”(博斯腾湖)及孔雀河附近有水渠灌溉的地方,算是一种优待了。

  而焉耆四县的户口也统计得差不多了,计有一万零一百户,四万九千六百余人——经历了战争与杀戮,但还比高昌回鹘户籍册上的人口多,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这一万户加上府兵及其部曲八千户,整个焉耆府四县的总人口接近九万。将来再来一些官员、工匠、商人、僧侣、士人之类,焉耆府有可能成为一个十万人口的西域重镇。

  但还是没有北朝时代的焉耆国人口多,甚至还不到那时候的一半,让人颇为无奈。同时也从侧面说明,自唐以来,这块地方就没有真正太平过,即便在安史之乱前,焉耆也数次沦陷,屡遭兵火。

  “陛下。”自去年入冬后便一直留镇此地的臧都保过来行礼。

  “臧卿辛苦了。”邵树德说道:“焉耆百姓可还顺服?”

  “不顺服的或死或走,留下的都是顺服的。”臧都保说道。

  说完后,又简单解释了一番。

  不听话有异心的,都让龙家人杀得差不多了。或者向西、向南跑路,比如之前跑到热海的那些人。

  “麦子几月可收?”邵树德问道。

  “下个月便能收麦,但只有不到千顷种了越冬小麦。加之战乱,百姓财物多有损失,人心惶惶,怕是收不了太多。今岁开春后,臣令百姓们紧急播了一部分粟麦杂粮,最早的六月可收,晚的要八月份。这些粮食只够本府百姓及新来移民嚼吃,无法供给军需。”臧都保实话实说。

  “朕知道了。”邵树德说道。

  其实,也不是完全供应不了军需。比如,可以先把百姓手里的余粮征收上来,供应军队。等后方的军粮输送过来后,再还给百姓——当然也可以不还,那样就要饿死人了。

  在西域征战,就是这点不便利,而这也是邵树德没把全部军队带过来的主要原因。

  再等几个月,当大海、孔雀河及其他水草丰美之处的牧场有相当积储,且北庭方向再输送一批牛羊过来之后,补给困难的状况可有所缓解,也能调集更多的军队南下。

  只是,不一定有这个时间啊。

  邵树德在焉耆府待了十天左右,一直在察访民情,与新近移民而来的府兵家属交谈,直到四月十六日,龟兹方向的使者过来,具陈疏勒的情况之后,他终于嗅到了一丝战争的味道。

  “传令,西州大发役徒,加紧转运粮草,尽数发往龟兹。”

  “热海州都督、刺史,即刻赶来觐见。”

  “以黑矟军都虞候马嗣勋为清道斩斫使者,率本部三千余人当先南下。”

  “臧都保领本部留镇焉耆,看守后路,兼且督运粮草。”

  “其余各部,随朕南下龟兹,不得有误。”

  “臣遵旨。”在场诸将官纷纷应道。

  南风乍起,烟尘漫天。

  所有人都下意识看向疏勒方向,仿佛一场大战已在所难免。

  

第015章 你们的家人都在受苦吧

  “大汗,事到如今,还在犹豫吗?”喀喇沙的宫殿内,李守信劝道:“就算你现在心慈手软了,放过了萨图克,等你老去的时候,儿子们可有能力对付他?”

  奥古尔恰克有些不悦,说道:“我的儿子也弓马娴熟,怎么就比萨图克差了?”

  “他们太年轻了。”李守信直接指出了最本质的问题,只听他说道:“敦欲是你最年长的儿子,今年也才十七岁吧?他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地方?草原的风气,可汗比我更清楚。萨图克年近三旬,正是男人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也是野心最大的时候。他多次领兵上阵,立下过不少功劳,与萨图克一比,敦欲算得了什么?我说话难听,可汗见谅。”

  何止是说话难听,这简直是指着奥古尔恰克的鼻子,骂他儿子还是个“小孩”,寸功未立,无法服众,只能被大侄子给玩死。

  奥古尔恰克按捺住心中的烦躁,问道:“你想怎么办?”

  “大夏天子不希望公主刚嫁过来就成了寡妇。”李守信说道。

  这话可以说十分赤裸裸了,奥古尔恰克听后愈发烦躁,起身在殿内走来走去。

  李守信有些失望,又是如此。

  这位可汗可真是犹豫墨迹得紧,若非出身好,又怎么可能统领这么大的国家。之前他劝过一次,奥古尔恰克就是这般犹豫,阿尔泰也劝过,且话语比他直白多了,但奥古尔恰克始终没能下定决心。

  但你下不了决心,你侄子可不一定啊。在李守信看来,那可是个十分凶狠的人物,又在厮杀场上锻炼过,心性早就不一般了。再拖下去,死的可能就是你。

  “萨图克有很多支持者……”转了好久后,奥古尔恰克突然停了下来,说道。

  李守信心中一喜,不回避问题,肯说话就好,比上次进步多了。

  “可汗,正因为他的支持者众多,才愈发危险。”李守信说道:“他并不是储君,但却结交如此之多的首领、贵人,他想做什么?大汗宜细思之。”

  “回鹘的敌人很多,如果与萨图克公然撕破脸,有可能会引发内战。”奥古尔恰克还是有些犹豫。在他心中,儿子固然重要,但基业同样很重要,很难直接比较。

  “波斯主少国疑,动荡不休,目之所及,哪还有敌人?”李守信劝道:“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剪除心腹大患,料波斯也无力干涉。若等到波斯理顺内部,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话与李守信的认知有些偏差。

  他认真研究过最近二十多年波斯与回鹘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在他看来,波斯完全就是把回鹘、葛逻禄、突厥、乌古斯等部当做边患在处置。

  边患大了,就出兵打一下,震慑一下贼人。打下来的地方很少直接占领,主要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即迫使当地的贵族向波斯臣服即可。

  与武人相比,波斯派出的更多是学者、商人、僧侣之类,他们深入各个部落,试图将他们“波斯化”,但到目前为止,成果还不是很显著。

  萨曼波斯对回鹘是什么看法?大体是你别总来劫掠我的城镇,骚扰我的百姓,离我远点,爱干嘛干嘛去。

  这或许是农耕民族的天性,毕竟没几个农耕国家的天子有兴趣当“天可汗”。占领几个粟特人开发成熟的农耕地区,给敌人一点教训,迫使他们臣服就好了,回鹘、葛逻禄、乌古斯、突厥放牧的草原,要来有多大价值?

  “萨图克毕竟是我的侄子……”奥古尔恰克还有最后一丝犹豫。

  “可汗,生死之际,容不得半分心软。”李守信说道:“萨图克领兵多年,说不定他就在串联旧部,拉拢支持他的贵人,准备对可汗不利呢。这些天,他可一直没闲下来过。”

  今天是四月二十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萨图克已经在私下里准备了。那么还等什么?等人家私下里全谈妥了,彻底准备完毕,然后大大方方杀上门来,完成兵变吗?

  有些时候,李守信总下意识把奥古尔恰克与历史上那些优柔寡断的君主、权臣联系到一起,在优势局面下被人翻盘,让后人耻笑数百上千年。

  奥古尔恰克又转起了圈子。

  李守信耐心地等着,并不催促。事已至此,该做的都做了,如果这厮仍然下不了决心,那他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建议圣人做好最困难的准备,回鹘国下属的各个势力,全用武力解决,不要幻想政治拉拢了。

  “唉!”奥古尔恰克叹了口气,道:“使者说得有几分道理,事已至此,只能……”

  “大汗!”阿尔泰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萨图克突然出了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0/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