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85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他们穿着皮裘,说着变了味的回鹘话以及很多让人听不太明白的语言,带着大量马匹、器械,赶着牛羊、骆驼,在草料库附近休整一番后,继续西行,听闻前往更西边的黄草泊一带放牧,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草料山消耗的速度非常之快,已经到了不得不补充的程度。

  七月初八一大早,数百武士骑着马儿,带着数量更多的农人,离开了清镇军城,一路向北。

  拔野古看着稀奇,询问驿将道:“这都是什么人?”

  驿将够着头看了一眼。

  只见密密麻麻的马车蜿蜒向北,车厢里坐满了拿着镰刀的农人。车队两侧,则是全副武装的骑士,挎刀持弓,一路护送。

  “还能是什么人?”驿将笑了笑,道:“清镇府兵呗。带着他们的部曲,北上割草去啦。”

  拔野古去年隐约听闻圣人在清镇安置府兵,没想到已经落实了。

  他下意识看了看周边。

  清镇的位置是真不错,前唐时开挖的沟渠已经疏浚完毕,可以灌溉农田了。而那些田地里则种满了小麦,虽然长势不是很好,但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下个月就可以收割了吧?”拔野古感慨道:“不知不觉间,圣人在北庭的部署是越来越完善了。”

  “可不是么!”驿将说道:“去岁在清镇安置两千府兵,很多人都觉得太冒险了。一旦被贼人突入,屯垦成果将毁于一旦。不过赵王、符公、朱将军坐镇此地,贼人没来,他们耐不住寂寞,天天去打贼人。先不说捞到了多少战果,单说这清镇,确实安稳了下来,人皆称善。”

  “这次圣人召集我等,到底所为何事?”拔野古又问道。

  “你不知道?”驿将有些惊讶:“这在清镇不是秘密。这两天看到西行的蕃兵了么?”

  我也是“蕃兵”——拔野古暗地里吐槽了一下,点了点头,道:“看到了。一拨数百至两千骑不等,带着许多马匹、牛羊,一路向西放牧。这是去抢草场的吧?葛逻禄人不听话?”

  “葛逻禄人不听话倒好了,名正言顺抢了他们。”驿将说道:“不是去抢草场的。军中传闻,要去西边抢波斯人。葛逻禄人这次是帮手,跟着一起出动。”

  “那得多少人?”拔野古心中一震,问道。

  碛北、碛南蕃部是第二年出征了。去年他们凑了二万人左右,没打太多仗,然后便回去了。今年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数目,带了五十多万牛羊马驼,横穿草原,抵达北庭。

  他们这就两万骑了,不敢想象还要出动多少人马。

  “北庭人不多,不过朝廷管得严。各个夷离堇手下有多少兵马,大体上都知道。听过路的酋豪说,这次怎么着也得出动两三万骑。”驿将说道:“再算上朝廷经制之军,嗬,动静大着哩。”

  “不怕可萨回鹘、黠嘎斯人趁虚而入,劫掠北庭吗?”拔野古问道。

  可萨回鹘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回鹘西迁之时没走,后来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仆固俊羁縻统治。去年圣人走草原,突袭北庭,可萨回鹘被打击得很惨,部落老弱妇孺被抄,拔野古他们也分到了一部分奴隶,故十分了解。

  这次西行,他们是遇到过可萨回鹘人的。虽然不多,人家也远远避开,但这终究是个威胁。据奴隶们说,这部分可萨回鹘很可能是被黠嘎斯人控制的,这就更危险了。

  “朝堂诸公应该会考虑到的吧。”驿将也不是很确定。

  二人说话间,南边的山麓下,又一支七八百人的骑军正在快速通过。

  拔野古默默望去,却见这一拨人的行头看起来不错,很多骑士身上竟然穿着皮甲。

  “那是阿布思家的兵。”驿将说道:“圣人打了胜仗,赏赐了不少器械给有功将士,阿布思弄到了不少,所以他的人看起来像模像样。”

  “打仗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啊。”拔野古感叹道。

  圣人所追求的,是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人臣服于他,听他号令,以及他的布局不被任何人破坏——就像清镇的两千府兵,带着六千户部曲,安静祥和地种地放牧一样。

  而他们这些随征的人,追求的就是财货、牛羊、奴隶了——武器装备也是追求目标之一。

  圣人是慷慨的,只要你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指挥下奋勇厮杀,达成他的目的,他能舍弃很多金银财宝,转而赏赐给部下们。

  阿布思部就是个典型。

  想到这里,拔野古的内心也蠢蠢欲动了起来。

  跟着圣人,抢他娘的!

  ※※※※※※

  庭州轮台县郊野,王彦章刚刚狩猎归来。

  路过一村子时,看到了一望无际金黄色的原野,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这个村子他去年来过,当时只有十余户人家,且丁壮多被碛北草原的蕃兵掳走,下落不明。

  剩下大概六七十人,老的老,小的小,什么都干不了。犹记得当时遇到的某个孩童,饿得哇哇大哭,他给了两张醋饼,那孩童就拽着他的衣角,想要跟他出去打仗。

  真是胡闹!王彦章的嘴角溢出了微笑。

  军情紧急,他不打算进村逗留了,而是放慢了马速,顺着村前的土路,一边走一边看。

  “这村子住进了不少汴州人。”跟在他身后的辽东府兵们闲聊了起来。

  “汴州人如何愿意来这边?”

  “想要你来的时候,不来也得来。”

  “何止这个村子。前些时日在庭州,沿着山麓,一溜的农田,用着从山上流下来的雪水灌溉。听农人口音,好像也是河南的。”

  “圣人在一步步恢复天山南北的田地,今年秋收后,粮草供给应无碍了吧?”

  “差得远呢。咱们回家之前,这里产出的粮食,都不够吃的。”

  听到“回家”二字,王彦章心中一动。

  去年带着两千辽东府兵随征,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再有半年,也该回家了。

  一走就是两年,家中倒是无虞。

  区区两千府兵而已,又不是两万、二十万,朝廷还负担得起。

  两年下来,他们得了不少赏赐,比如高昌的布帛、北庭的牛羊等等,朝廷发给军票,回家路过北京时,凭票领取相对应的东西即可,足可弥补两年不在家的亏空,甚至还多有盈余。

  更有那作战勇猛的人,还得了一两件金银器赏赐。这在辽东可是稀罕物,让人艳羡不已,同时暗暗自勉,接下来若有战事,一定不能落于人后。

  “十万铁骑,横扫西域,嘿!”王彦章一夹马腹,走远了。

  符存审帐下汇集了各路杂牌兵马,数万人总是有的。扣除掉必要的留守人员,再算上蕃兵,即便没有十万众,也绝对不会少于八万。

  八万人,骑着马儿,赶着牛羊,浩浩荡荡进入西边的草原,所过之处,何人能挡?

  自回鹘西迁之后,西域得有七十年没见过这么庞大的游牧军团了吧——庞特勤在焉耆自称叶护之时,即便算上名义上归属于他的高昌回鹘,也不过二十万人,然后就横扫整个西域以及更西边的八剌沙衮、拔汗那等地,开国称制。

  王彦章已经得到消息,符存审刚刚得了一个新头衔:北路游奕讨击使。

  圣人命他进入突骑施故地,伺机进讨贼人。

  具体讨的是什么“贼人”,王彦章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圣人在西域有很多事要做,比如移民屯垦,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讨的如果是穷光蛋,这个买卖就很亏,达不到目的。

  那么,圣人要讨什么地方,已经很清楚了。

  他们这一路,如果不直插到怛罗斯、白水城这些波斯重镇,就可以判定为失败,捞不回本钱。

  仔细想想,还是蛮激动人心的。

  王彦章下意识摸了摸鞍袋中的铁枪。年纪大了,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仗,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第031章 第三发

  从六月下旬开始,突厥人就陆陆续续离开了疏勒,返回老家。至七月中下旬,除部分辎重驼队外,绝大部分人都回来了。

  热海左近,喜气洋洋,欢欣鼓舞。

  “咄禄,给公驼王打仗,收获不小吧?”贺猎城附近,拔塞干仔细欣赏着一匹锦缎,啧啧称奇,待见到咄禄过来后,脸上浮起嘲讽的笑容,问道。

  咄禄今年三十余岁,是热海东南部几个氏族联盟的首领,素有骁勇之名,但脑子不太好使,以前跟着高昌回鹘打仗,现在跟着公驼王打仗,但就是看不见无上可汗那伟岸的身躯,说什么好呢?

  “收获还行……”咄禄的话刚说一半,眼睛就陷入那匹锦缎拔不出来了。

  “怎么样?很不错吧?无上可汗赏赐的,洛阳宫廷御用之物。”拔塞干矜持地笑了笑,转头吩咐仆人准备茶水。

  仆人应了一声,很快就在帐内烧起了茶水,其间拆了一盒茶叶。咄禄眼尖,一看就知道是好货。

  与一般人想象中不同。茶叶自唐开始盛行,到晚唐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产业。因为唐代在域外地区巨大的影响力,唐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效仿,茶叶就是其中之一。

  唐时曾有使者出使吐蕃,在帐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就展示他的收藏品:寿州茶、舒州茶……

  其实在那会,茶叶也只在唐的上层流行,不像晚唐那样连下层都开始饮茶。但吐蕃上流社会跟进得很快,可见一直在密切观察着唐人的生活方式,并乐于效仿。

  回鹘、突厥也有饮用茶的习惯,不过仅限于上层。咄禄就从粟特、回鹘商人手中买过中原的茶叶,主要产于蜀中、鄂岳,因此他是识得其品质优劣的。

  此时咄禄看着仆人拿出的那一串穿起来的茶团,再看看那做工精美的封盒,知道这茶价值不菲——唐时天子乃至公卿官员享用的茶,多用玉盒封装,正所谓“贮元玉合才半饼”,最次的也是“白绢斜封三道印”。

  眼前这些茶团装在一个精美的盒中:木制的框架,竹篾编织的轮廓,外覆锦缎。别的不说,那包裹木盒的锦缎似乎就是某种名贵的蜀锦……

  咄禄坐到了拔塞干面前,问道:“哪来的?”

  拔塞干瞟了一眼仆人,故作无所谓地说道:“无上可汗赏赐的。不止这点,还有很多,用五匹骆驼驮回来的。”

  “为……为何赏赐?”咄禄问道。

  “你是不是傻子?”拔塞干好笑地看了眼咄禄,道:“我们为大汗流过血,死伤了那么多人,得点赏赐怎么了?不是应该的吗?”

  话说到此处,拔塞干显摆的心思也淡了。

  此番出兵,他与苏农二人纠合了好几个部落,总共出动了一万五千余骑,最终回来了不过一万二千罢了。

  最大的损失在于和样磨人的三天缠斗,伤亡大得让人心头滴血,甚至比样磨人还大。

  随后便是追击萨图克、萨曼尼二人,遭到波斯吉哈德的突袭,狼狈败退。

  被古拉姆冲得那一阵,损失也不轻。

  总之,他们是真的流过血,因此无上可汗赏赐了不少奴隶给他们,大部分来自喀喇沙。

  财货当然也不少,甚至有大量洛阳宫中常用的物事,做工精美,品质极高,在西域很罕见。转手卖给粟特、回鹘商人的话,能换回不少好东西。

  得了这些赏赐,此番出兵才算不上亏,才能让各个氏族的头人满意,维持他拔塞干的威望不坠。

  “你们是不是又要出动了?”咄禄问道。

  “狗鼻子挺灵的嘛。”拔塞干嗤笑一声,道:“快了。公驼王去了喀喇沙,他一回来,各部就要出动了。”

  中原有防秋的说法,原因便是经历了一整个夏天的养膘后,马儿膘肥体壮,可使劲折腾。再加上牧草转枯,没太多活计要干了,正好闲下来。

  这个时候,大汗会召集青壮男丁,带着弓箭、刀枪、马匹,南下劫掠。老弱妇孺留守后方,割草、铡草,准备牲畜的过冬食物。

  中原和草原的生产周期,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屡屡在秋冬季节交锋。

  西域草原的周期大体上也差不多。或许因为气候的关系,比寒冷的北方草原放牧时间更长,但本质上没有区别——天山东部一带,七月底牧草枯黄,南疆西边的这一连串绿洲、戈壁滩上的牧草,则要到八月中旬才会枯黄,而北庭西半部分以及天山、葱岭以西的草原,牧草转枯的时间更晚,差不多是八月底、九月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5/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