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21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而当了可汗、兀卒、赞普什么的,没有直属部落,像话么?

  拓跋部,这几年多有关照,在岷州戍边时又吞并了不少吐蕃、羌人小族,丁口已接近三万,不是什么小部落了。

  还有个以渭、岷二州吐蕃降人为主的部落,大概两万余人,在贺兰山下放牧。人数是不少,但丁口不多,毕竟曾经以老弱为主。

  这个部落,理论上也是邵树德的直属部落。

  “贺兰山部,如今是个什么情况?”邵树德问道。

  “回大帅,理蕃院野利主事曾经提过,该部有两万四千余人,成丁不过两千。近两年倒是出生了不少新丁,然皆未长成。该部,自称邵家部。降顺过来时,部落头人被一扫而空,如今以军法管着,大大小小管事者皆冒姓邵。”陈诚回到。

  邵树德:“……”

  这是以赞普的奴部自居了,期望获得更好的待遇。

  “拓跋部,就在伏俟城一带放牧。”

  “白家部,到树墩城一带放牧。”

  这两个牧区,一个位于青海湖西岸,一个在东南岸。两座城池,都当过吐谷浑的都城,草场自然是不差的。

  将这两个肥美草场分给拓跋、白家,体现了邵树德深入掌控青海湖地区的雄心。

  “邵……邵家部,去凉州六谷吐蕃旧地放牧,将贺兰山下的地腾出来。”

  凉州以南的六个山谷,河流纵横,水草丰美,宜牧宜耕,更兼控制着兰、凉二州之间的通衢大道,位置其实十分关键。把邵家部迁过去,控制住这个地方,休养生息个十来年,待其实力恢复之后,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兰、凉二州。

  “另外,大发灵州河西党项之梁家部、罗家部、杨家部,无论老幼,悉数征发,前来青唐。先让他们的头人快马加鞭,赶来见我。”邵树德又吩咐道。

  “大帅,三部加起来有四万众,如何安置草场?”

  这三部,基本都是胡化汉人,一如当年的会州白家。这几年大力去胡化,但生活方式摆在那里,不可能完全与汉人一样。

  “邈川部头人昨日才来降,不够恭顺。过两日,某便集结大军,问问邈川部头人,愿不愿意去灵州放牧,他应是愿意的。”邵树德冷笑道:“邈川部的草场,给梁氏。”

  “梁氏这是占了大便宜了!”陈诚心中暗想:“邈川部是四五万人的大部落,湟水流域几乎是他们一家说了算。梁氏占据这些草场后,好生经营,数十年之后,便是青唐大族。梁氏家主有个小女儿,一直在大帅身边服侍,比一般侍女更受大帅喜爱,应有这方面原因。”

  “杨家部,到星宿海、安人军一带放牧。之前征讨了几个小部落,草场空出来了,便给杨氏。”

  “威戎军、鱼海军一线亦有空出来的草场,给罗氏。”

  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后,邵树德终于止住了下令。

  各部大迁徙,颇有后世慈父的风范,就是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不过如今身边猛将如云、雄狮数万,只要那些部落一开始不闹,去了新的地方后,也没必要再闹了。

  “明日就率军南下,某要巡视宁边军、积石军。”

  七月十三日,邵树德留归义军四千五百步卒守青唐城,自领蕃汉兵马五万余人南下。同时又传令给经略军关开闰部,令其渡河南下,绕道至积石军。

  数万大军南巡,吐蕃诸部又分裂得很,自然吓得魂不附体。如果不想走,自然只有献上贡赋,表示恭顺。

  牛羊马匹,邵大帅已经收麻了。

  青唐吐蕃数十万人,大小牲畜总量千余万头。缴获的丁口、牛羊,大部分发还了回去,但这只是文字游戏——很快各部又以贡赋的名义献了上来。

  不过邵大帅还算有良心,他差人问了一下。有些部落被抢得实在厉害,如果一点不发还,日子怕过不下去,只能投靠别的部落,要么干脆造反。这不是他的本意,因此又还了一些。

  总体而言,青唐诸部进献了大牲畜四十余万头、羊二三百万只。此前在河西还缴获了牛羊马驼一百多万,此行收获还是可以的,而且以后还能细水长流,每年收个大小牲畜百万头左右。

  不要小看草原的财富。他们穷,是因为没法把牲畜变现,同时对汉地的各种商品又有极大的需求,偏偏中原朝廷还不想跟他们做生意,偶有一些互市,也多半出于安抚目的,且时断时续,不能长久。

  邵树德读史书,得知前燕塞北之战,“后遣抚军将军(慕容)垂、中军将军虔、护军将军平熙帅步骑八万攻敕勒于塞北,大破之,俘斩十余万,获马十三万匹,牛羊亿万头。”

  这个“亿万”缴获多半是吹牛了,但俘斩数字及马的数量应该是真的。马这种东西,如果草原政权不特意办马政,也不会多的,牧民不爱养。因此,真实缴获数量应该是以千万计,绝对不可能有亿,后世内蒙古牲畜存栏量也不过一亿多。

  不过即便只有一两千万牲畜的缴获,也十分惊人了!雨水充沛、气候温暖,草原游牧民族的好时光啊!国朝初年,朔方、河西、陇右三镇都能生活二百五十万游牧人口,牲畜当在八千万左右,这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汉地与草原,若互通有无,岂不是大家都很爽?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互信。

  考虑到再过六七十年,气温就要陡降,降水也会随之变少,解决草原问题,必须抓紧了。

  一路走走停停,七月二十五日,邵树德经承风岭(贵德峡)、树墩城,抵达宁边军城。充当先锋的银枪都五千骑则已经渡河完毕,进占了河东南对岸的静边镇,即积石军城。

  从积石军往东一百二十多里,可至廓州达化县(今尖扎县西北),再往东三十里,至廓州理所广威县(今化隆县西南),城内置宁塞军,管兵五百人。

  廓州东南行三百九十里,可至如今的陇右镇幕府所在地河州枹罕县。

  积石军往西八十里,可至宛秀城(今共和)。此为天宝十三载,哥舒翰收黄河九曲之地后所置。城内有宛秀军,后更名为威胜军。

  积石军西南六十里至洪济桥,北周年间置洪济军镇(今共和西南),哥舒翰置金天军。金天军西南一百五十里,为黄河九曲这个优良牧马地的最西处,也是天宝年间的国朝边界。

  积石军,四通八达,说一声交通中心不为过。而且国朝曾在此屯田,如今城内还有不少居民,有佛寺,商贸、百工还算可以。

  此地,当驻军!

  “卢嗣业,记一下。”黄河北岸,邵树德突然说道。

  亲兵又搬来了案几。

  “积石军规制为步卒五千、骑卒三千,分驻积石军城、洪济桥。”

  “河源军规制为步卒五千、骑卒三千,分驻临蕃城、石堡城、长宁桥。”

  “暂驻于此,日后若有需,再行调整。”

  临蕃城就在青唐城以西数十里,当大道,可驻兵数千。

  石堡城(今哈拉库图城)在白水军西南六七十里的一条河对岸,附近有石城山,崖壁峭立,三面险径,只有一条盘曲道可上,易守难攻。

  开元十七年置振武军,管兵千人。二十九年陷于吐蕃,吐蕃人称之为铁仞城。天宝八载克复之,更名为神武军,后又更名为天威军,增加戍卒至两千余人。

  “积石军、河源军一万步卒、六千骑卒,为我控制鄯、廓二州之支点。”邵树德说道:“四镇精兵万人,加快速度拣选。若不情愿,或有人敢作乱,自当讨平之。”

  “阴山蕃部,这么多年了,也该进献一次勇士了。遣人给五位巡检使传令,腊月之前,我要见到党项、突厥、回鹘、契苾、藏才五部精骑三千,连同忠勇都三千骑,打散混编,补入河源、积石二军。”

  一年百余万头牛羊的收益呢,还有数十万人口。鄯、廓二州,养这些兵绰绰有余。

  “尽快交给信使发出去!”邵树德一挥手,说道。

  

第040章 会萧

  “广威县,本后魏(北魏)石城县,废帝二年,因境内有化隆谷,改名化隆县。国朝先天元年,改为化成县,天宝初,更名广威县。”

  邵树德站在残存的广威县南城墙上,眺望着八十步外的黄河。

  此间的大河,分外宁静、温柔、清澈,一如附近的草原。

  没有那么多野心勃勃之辈,一切竟如此安宁。

  但自己终究没有资格说其他人啊。论野心,西北还有谁比邵大帅更多呢?

  城下响起了一阵嘈杂声。

  河西党项杨氏、罗氏、梁氏头人带着随从联袂赶至,被亲兵拦在了外面。

  “幕府的命令都清楚了吧?”邵树德吩咐亲兵将三人放了过来。

  三人穿着唐服,蓄了发,一副和气土财主的模样。不过你若当这三位仁兄是好人,先去看看他们家里的人头酒器再说吧。

  “大帅……”三人欲登城楼,结果被陆铭拦了下来。

  亲兵们手抚刀柄,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着三人。

  “大帅,我等知矣。”三个凶名赫赫的头人此时宛如一条会摇尾巴的狗,齐声道:“大帅收复河湟,武功盖世,又赐予我等草场,直如再生父母。”

  “既已清楚,便回去整顿部众,各自前往草场吧。记住,尔等抢了吐蕃人的地,今后多半还有事。再互相争斗,可就傻了。”

  三人连称不敢。

  “都去吧,梁愈留下来。”

  罗、杨二人狐疑地看了一眼梁氏头人梁愈,不情不愿地走了。

  “梁参军,青唐之地,情势复杂。吐蕃诸部,新近来投,人心未固。这地方,须得帮我看好。”邵树德下了城楼,站在梁愈面前,说道。

  梁愈也直起了身子,肃容道:“某知大帅之意。吐蕃人若敢私下勾连,定上报幕府。”

  “多与伏俟城拓跋氏、树墩城白氏走动走动。你等五部皆外来户,加起来也不过十一二万部众,与青唐吐蕃比起来,远远不如。若有事,河源、积石二军当为你等之后盾。然亦需注意,不得过分欺压吐蕃,不要生事。”

  “明白。”

  邵树德点了点头。梁、杨、罗三家,他觉得梁氏最值得栽培,原因无他,头脑清醒。

  往青唐诸部里面掺沙子,也就这一回了。下次再搞,还得担心人家是不是要叛乱,毕竟大军不可能时时压在这里。

  蛮人,不见棺材不掉泪。没有大军压阵,很多事情就没法做,因为那些部落酋豪整不好脑子一热,就跟你干上了。跟汉人比起来,他们的风气要更冲动、更好斗一些。

  别的地方都不是很担心,就河湟之地的蕃部,吐蕃窝子的人口数量太吓人了。今后还得想办法继续征兵,一个青唐都五千兵太少了,最好在廓州及九曲之地再募五千人,建个九曲都。

  无论是与河东还是宣武的战争,必然都是高烈度的长期拉锯战。一场战斗下来,死伤说不定以万人计。西北最宝贵的就是人口,若是这死伤的军士里面能有一半是蕃人,这负担可就要轻多了。

  八月十五,邵树德又返回了青唐城。

  俘虏的吐蕃人基本都放还了,各部各回自家草场。鄯、廓二州,还有不少部落没来降顺,远远遁走。但没时间一一寻找他们了,只能以后慢慢招抚。

  鄯州刺史的人选,他已经选定了:韩建。

  此人在会州干得不错,成绩斐然,这次到鄯州来,若是再干得出色,未来外放一个节度使,也不是不可能。

  廓州刺史,他留给萧遘自己选,希望他手中有那种允文允武的人才吧。

  陇右镇,现在有河、渭、临、兰、岷、阶、秦、成、鄯、廓十州三十三县,就地盘来说,已经是国朝一大镇了。唯人丁不旺,还需萧相继续努力。

  那个烂摊子,邵树德自问没精力治理,丢给萧遘正合适。他有人才库,有关系网,亦有多年政务经验,治理一个藩镇的民政事务,是绰绰有余了。

  临行前,邵树德任命关开闰为河源军兵马镇遏使。此为临时职务,只待新组建的河源、积石二军抵达鄯州,他便将带领经略军返回灵夏休整。

  河源、积石、飞熊三军一旦组建成功,邵大帅麾下将有十六支有番号的军队,步骑十一万余,其中一半战兵。蕃汉民众几近二百七十万,提供大量兵员和财货,纸面上的实力可谓强劲。但仔细算算,机动兵力居然只有四万多人,着实让人伤神。

  合着打下一块地盘,获得大量牛羊财货和丁口,结果这些钱粮,主要用来养镇守当地的大头兵了。这是打了个寂寞吗?

  就这几万机动兵力,即便临时征发蕃部,还是不太够与强镇交锋啊。说不得,还是得继续欺负“小朋友”,稳固镇内形势。

  说不定等哪一天,局势稍稍安定了,可以重新调整部署,争取多抽调一些兵力到东线。

  不过似乎也很难。

  陇右十州、河西三州,按照目前的计划,四万驻防部队真的不能再少了。

  兴凤梁之地,一万五千人似乎也不能少。

  灵夏也得放个一两万留守部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2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