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27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河东大军出泽州攻河阳,朱全忠定然引兵来战,随后夏兵东出陕虢攻张全义,全忠侧翼受敌,军心动摇,机会还是不小的!

  若能将汴师主力尽灭于孟怀,则河南之地岂不任取?

  夏兵远行千里作战,抢地盘还抢得过近在咫尺的河东?

  李克用犹豫不决,但灭杀朱全忠的心思一起,怎么也摁不住。

  ※※※※※※

  沃水之畔的树林边,邵树德带着妻妾儿女们散步游玩。

  九岁的次女邵沐已经有些矜持,不愿再像小时候一样与弟弟妹妹们疯玩了。

  大封陪着她,两人亲密地说着什么。

  承节与嗣武二人商量着要去盐池观鱼。

  邵树德仔细观察着兄弟俩,想知道他们有没有生出嫌隙。

  这两兄弟,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如果教育不好,小时候有多么亲密,长大后就有多么疏离。

  兄弟反目,不光对他们不好,邵树德这个老父亲心里也不是滋味。

  赵玉给邵树德剥了几粒葡萄。

  她眼角已经有鱼尾纹了,姿色比起十年前大有不如。

  但在众妻妾中,邵树德对赵玉是有特殊感情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那点事,也代表着自己的过往。

  看到赵玉,仿佛就看到了当年还充满着热忱,还有些稚嫩的自己。

  岁月最是无情。

  权势最是腐化人心。

  越来越不像个现代人了,越来越往军阀武夫的深渊滑落!邵树德叹了口气,感觉自己找不到一个锚点,有时候很空虚,有时候又充斥着暴虐的情绪,不会变得和孙儒一样吧?

  “同州兴德宫已经在修缮了,过阵子收拾东西,去那边住一住。”邵树德将赵玉抱入怀中,轻声说道。

  “妾已年长色衰,还去那里做甚。”赵玉塞了一粒葡萄到邵树德嘴里,笑着说道。

  “你才替我生了一个孩儿,不够。”邵树德嬉笑道:“一定要去。”

  赵玉担忧地看了他一眼:“好。”

  邵树德喜笑颜开,见附近无人,“胡乱许诺”道:“异日我称帝,定让你做贵妃。”

  “大王定然还向其他人如此许诺过。”

  邵树德语塞,印象中没有,又好像有。

  赵玉轻笑了下,用手抚摸着邵树德脸,道:“那妾就等着当贵妃。”

  男人,也需要哄,尤其是这些武夫。终日打打杀杀,还防着别人造反叛变,一不留神就暴虐无比。

  不知道朱全忠、李克用身边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赵玉听闻朱全忠未发迹前机缘巧合,见过其妻张氏一面,心生爱慕。多年以后在同州遇到,欣喜若狂,彼时张氏已嫁过人,朱全忠毫不介意,娶为正妻,敬重无比。

  这些武夫,一个个都不省心,心中都藏着魔鬼。

  “大帅,侍卫亲军已经收拾行装,南下华州了。”亲兵十将郑勇在远处徘徊良久,见邵树德起身后,方才上前汇报。

  侍卫亲军两千步骑,皆榆林、沃阳两宫部属,都是脱产职业士兵,有部落牧民供奉牛羊,也练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了,这次全部南下,拉上战场历练历练。

  “传令朔方、渭北各州,整备粮草、器械,待秋收一结束,便征发夫子,转运至华州。”

  “将士们整理行装——罢了,也没那么快,让他们过了重阳节再出发。”

  “遵命。”

  大军要南下了!

  邵树德心中也有些忐忑。

  毕竟是第一次与中原诸侯交战,人的名树的影,朱全忠,好大的名声!

  数万宣武精兵,又收编了十余万蔡兵,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不知道战斗力如何。

  如果能快速击败朱全忠就好了!这个国家需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元气。

  从晚唐到北宋,整整七个朝代,厮杀不休。

  人越死越多,百姓越打越穷,兵越打越弱,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刚刚平定黄巢时的藩镇兵,应该是最精锐的。

  邵树德记得到了后汉、后周那会,因为人口锐减,经济崩溃,武夫们都无法正常发饷了,以至于军纪比晚唐还坏,装备供应也大不如前。

  到了北宋初年,他不知道赵匡胤手头的禁军比现在如何,应该是不如的。

  至少后唐年间能以少胜多,屡次大胜契丹。

  赵匡胤手头的,就是一帮被惯坏了的大爷兵,不论技艺如何,这纪律和风气就不行。

  但这锅不该赵匡胤背,从晚唐到后周,大家都有责任。

  经济是一点点崩溃的,军纪是一步步变坏的,人也是一步步变烂的。

  每个武夫都有责任!

  

第013章 消息

  天公不作美,才晴了两日,就又下起了雨来。

  若等到秋收那会雨水还收不住,这可就麻烦了。

  朝廷的地盘越来越小,大伙可都指望着京兆府这二十余县的收成呢。

  不出意外,长安的粮价涨了。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今年多雨,但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个是去年泾师之乱,京兆府西半部分的咸阳、兴平、醴泉、奉天等县受到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正如今年的所谓多雨。

  根本原因还是同、华二州禁止粮食外运。

  这两个京东门户州,巢乱以前就吸纳了大量关东来的难民。

  黄巢逃出长安之后,继续到河南肆虐,再加上秦宗权等人的祸害,很多百姓再度逃来关中,华州吸纳的人口最多,同州其次。

  光这两州十县之地,就有八十余万人口,王卞、郝振威经营得也不错,大量粮食经洛水、渭水输往京城,是长安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不送了,何故?

  还在长安逗留的谢瞳很敏锐地察觉了这个问题。

  “店家这蒸饼味美。”食肆内,谢瞳借故说话。

  这会正是一天内生意清淡的时候,店家也累了,便坐了下来,笑道:“客人倒是识货。此饼所用白面、猪膏都是精挑细选的,便是官人们路过,也会买上一二尝鲜。”

  “可是关中白面?”

  “自然是关中的。”店家道:“按说白面还是关北天德军、振武军的最好,开元年间是贡品。就是太远了,寻常百姓怕是吃不起。”

  “最近米面可是涨了不少,斗米七十余钱了。”

  “说来也是怪了,粮行那边说同、华二州买不到粮食了,官府不让出境。也就同州沙苑监的牲畜还能往长安运,肯定有事。”

  “何事?”

  店家看了谢瞳一眼,觉得这个愁眉苦脸的中年男人就像个屡试不中的士子,这才释然,长安这种人太多了,诸道诸镇都有。

  “应是要打仗了。”店家小声说道:“每次打仗,粮油盐布这些物事都要大涨价。将帅们将仓城里的军粮运到前边,后边仓城就得敞开进粮补充。布要拿来赏赐将士,打赢了要赏,打输了更要赏。盐涨价,纯粹就是刮咱们小民的钱补充军需呢。”

  “店家倒是很懂。”谢瞳肃然起敬,觉得京城的百姓还真有几分门道,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还很健谈,关键是说得不无道理啊!

  “嘿嘿。”店家得意地笑了两声,道:“见得多了。打个仗,出动数万、十数万将士,哪可能没动静。军士要米面酒肉,马要牧草麸豆,搭帐篷要篷布绳索,挖壕沟要铲镐锹凿,受伤了还得汤药伺候,普通军士死掉就算了,可有点身份的还得棺椁凶具。这次,不出意外的话,华州那边要打仗。那位王使君着急忙慌的样子,瞎子都看得出来。客人若不信,过阵子去渭水边看看,很快就要有逃役的华州人跑到渭南、栎阳等县。”

  “受教了。”谢瞳拱手一礼,道。

  市井商徒,对价格最为敏感。

  穿州过县的大商巨贾,消息也最为灵通。

  同、华二州,因为与长安之间有洛水、渭水航运的关系,商业往来数不胜数。

  要在这个地方用兵,没人能瞒得住消息,必然会传到长安。而长安又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不但有各镇进奏院,商徒、士子、官人等各色人等数不胜数。若有心,打探消息十分方便,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在店家那里额外买了一筐蒸饼后,谢瞳与随从回到了进奏院。

  进奏官是汴州人,听闻消息后有些吃惊。

  谢瞳对他很不满,终日流连花街柳巷,不办正事,敏感性还没市井商徒高,要你何用?

  但随即又叹气,这事不归他管。

  他现在就是个被东平郡王高高捧起,却又实际远离核心圈子的失意者罢了,能支使得了谁?

  好在进奏官在大事上不糊涂,很快便派了三波使者。

  一波走蓝田武关道,绕道山南东道,前往忠武军。

  一波走长安—太原大驿道,经同州渡河至河中,再前往河阳镇。

  还有一波正常走两京大驿道,出潼关,经陕虢至河南府。

  “这便要开战了?”进奏官有些焦躁,在屋里坐立不安,嘴里念念有词:“王卞他怎么敢!王珙是死人么?”

  谢瞳仿若未闻,直看着窗外阴沉的天色。

  王珙当然不是死人,但借道伐汴,他有什么理由阻止?怕是乐见其成呢。

  再者,别说王珙了,便是其父王重盈,也不可能设置任何障碍。

  撑死了不让你用蒲津关浮桥罢了,他还没这么傻,除非是朝廷大军,不然谁也别想走这条捷道。

  但蒲津关不让走,陕虢却断不会阻拦,他们父子二人就没什么野心,无视即可。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2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